學者筆談:朝鮮變局與中國的立場
肖磊 易淼 (編輯)
按: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同志逝世,東北亞局勢再次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面對朝鮮變局,中國將如何應對,東北亞乃至世界局勢將走向何方?圍繞“朝鮮變局與中國的立場”這個主題,國內一些專家學者進行了筆談。參加筆談的專家學者有:趙磊、朱明熙、韓德強、李憲源、柳成湘、周軍、高戈里、申勇、張冬、肖磊、易淼。
美國佬又要失算了
趙 磊
(西南財經大學《財經科學》編輯部常務副主編,教授,博導)
金正日去世了,世界為之震驚。據報道,紐約時間22日下午3點(北京時間23日凌晨4點),應朝鮮請求,聯合國大會在開會前為金正日舉行了默哀活動,時長一分鐘;而美國、日本及歐洲主要國家則很不厚道:抵制默哀。如此鮮明的態度,真地是“親者痛,仇者快”也。
親者也好,仇者也罷,下面的疑問卻是共同的:(1)世襲制可持續嗎?(2)80后的金正恩“吼得住”嗎?(3)關鍵時刻中國敢力挺朝鮮嗎?這三個疑問的政策含義是:朝鮮未來的前景堪憂。當然,這是親者所不愿看到的前景,也是仇者極力想變成現實的愿景。
不論從地緣政治還是從意識形態來考慮,決定或影響朝鮮未來的變量,除了朝鮮自己,大致還有這樣一些國家:中國、俄國、美國、韓國、日本。合并同類項之后,這些變量由三極構成:朝鮮、中國與美國。在這三級結構中,美國想干什么,那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朝鮮這一級的關鍵,在于自己內部的凝聚力;中國的態度舉足輕重,問題是立場往哪里擺。我注意到,很多國人之所以反對中國政府支持朝鮮,一個重要理由是:都啥年月了,朝鮮還在搞“世襲制”。
以現代社會的價值觀來衡量,世襲制既腐朽,又不可持續。地球人都知道,從“反精英崇拜”的平民立場出發,左派天然就反感世襲制。然而,不論哪個社會,權力的繼承只是手段,權力主體以及權力運作目的才是要害所在。長遠看,“世襲制”肯定不可持續,朝鮮這種權力交接方式也不會持久;但放到嚴峻的國際和國內現實背景來看,它的確是朝鮮目前抵制資本主義復辟的次優選擇——或者說,一個應對危機的應急策略。
就權力交接更替的方式而言,民主制當然優于世襲制。但是,現實中的“民主”總是有著極其鮮明的階級性,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薄熙來同志說得好:“資本主義民主的本質,‘實際上是對富人的民主’。對西方的競選,西方媒體評論說,‘與其說是不同施政綱領的對決,不如說是錢袋的對決,誰籌集的競選資金多,誰就多一份勝算’”;“世界上沒有抽象的、普遍適用的民主,只有具體的、一定歷史條件下的民主。如果脫離本國國情,盲目照搬他國模式,最后只能是政局動蕩、社會沖突、人民受難”。(《加強民主法治建設 推動重慶科學發展》,《重慶日報》 2011-12-21 )
人們越來越清楚,要說世襲制,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才是最大的世襲制!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不過是用所謂政治權力的民主(一人一票的普選),來維護經濟權力的“世襲制”(生產資料私有制是地道的世襲制)——不需要多高的智商,這是一個用腳趾頭都可以想明白的問題。
我們沒有必要諱言,朝鮮權力交接方式的確存在世襲的“污點”(至于這種世襲是否是“制”,還要另說)。但是,朝鮮采用這種特殊情況下的“世襲”來維護經濟權力的民主(生產資料公有制是最起碼的人民當家作主),至少在道德高度上,這樣的“世襲制”并不輸于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的“世襲制”。難怪有人說:“只要給老百姓免費教育、免費住房、免費醫療,他就是18代世襲,我也沒意見”。
有人拿沙特的世襲制與朝鮮類比,其實這兩種“世襲”完全是兩碼事。沙特的世襲制是地道的封建制度,是經濟權力世襲制基礎上的政治權力私有制,這種世襲制比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的世襲制還要腐朽。
社會主義不僅要廢除政治權力的世襲制,更要廢除經濟權力的世襲制。換言之,政治權力民主加上經濟權力民主,這兩個民主是社會主義的題中之義,說是社會主義的本質也不為過。以這樣的標準來衡量,在這個世界還沒有消滅生產資料私人占有這個最大的世襲制的情況下,那些一心想滅掉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人,一邊對朝鮮的政治權力交接形式不依不饒,一邊卻極力贊美著天下最大的世襲制(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如此自相矛盾的“民主”,又如何“普世”耶?
拋開“民主”和“世襲”不談,我相信,即使只談國家利益,中國政府也絕不會麻木到連“唇亡齒寒”的教訓都忘了的地步。我很欣慰,中國政府在第一時間發出了唁電:“中國人民將永遠與朝鮮人民站在一起!”再看朝鮮那邊,國家領導權正在平穩有序地順利過渡。
基本上可以肯定,這次美國佬又要失算了,一個被稱為“金正恩的時代”即將開啟。
----------------------------------
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努力
朱明熙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博導)
2011年12月17日 朝鮮領袖、政治強人金正日猝然去世,19日朝鮮對外公布,消息立刻引起全球各國,尤其是與東北亞局勢高度相關的中、俄、美、日、韓的嚴重關切。朝鮮能否在短期內平安渡過權力交接期而不發生內亂?朝鮮能否在中期通過大力發展經濟,解決經濟困頓和民生艱難,達到民富國強和社會穩定?這些問題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高度關切。
我認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最為關鍵的因素還是在朝鮮內部。從短期看,只要朝鮮內部能夠平安渡過權力交接期而不發生內亂,美、日、韓三國還是不敢輕舉妄動的,盡管這幾個國家都希望朝鮮改變顏色。三國中的領頭大哥——美國,目前受國內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問題的制約,以及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失敗的拖累,而不敢貿然再次發動侵朝戰爭;日本也由于正處于海嘯嚴重破壞的恢復期,以及經濟不景氣和政局的不穩,而基本上無暇他顧。更何況即便是通過戰爭可能使韓國統一了整個朝鮮半島,而一個強大的、有核威懾的、有強烈的反日情緒的韓國立于臥榻之側,也不是日本所愿意看到的事實;而韓國,如果沒有了美國和日本的支持,加之近在咫尺的朝鮮強大的軍事力量甚至核武器的威脅,也絕對不敢輕舉妄動,因為那樣一來,很可能是玉石俱焚。
因此,從短期看,美、日、韓三國以發動戰爭的形式來改變朝鮮顏色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朝鮮因為權力交接,新主年少,又由于缺乏威望甚至能力而發生內亂,而給美、日、韓提供干涉的機會,以便亂中取勝,亂中奪權,亂中改變顏色,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從中期看,如果金正恩或者朝鮮領導層能夠平穩渡過權力交接期,保持社會穩定,那么,他們的希望就只能寄托在企圖朝鮮發生經濟困難,民生困苦,而因此引起的社會動亂和“茉莉花革命”之上了。
而從中、俄兩國的地緣政治看,中、俄兩國的利益基本上與朝鮮是一致的,這就是,短期內朝鮮能夠平安渡過權力交接期而不發生內亂;從中期看,在政局穩定的條件下,朝鮮能夠通過大力發展經濟,解決經濟困頓和民生艱難,達到民富國強和社會穩定,成為抗衡美、日、韓,尤其是美國的一支重要力量。
如果這個觀點成立,那么,中國從經濟上、軍事上、政治上需要做的就是:
1.盡最大可能和力量,支持朝鮮能夠平安渡過權力交接期而不發生內亂;
2.盡最大可能和力量,支持朝鮮大力發展經濟,解決經濟困頓和民生困難,達到民富國強和社會穩定;
3.盡最大可能和力量,在支持朝鮮中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一是與俄羅斯結成堅定的支持朝鮮的統一戰線,二是盡可能利用美、日、韓三國之間在朝鮮問題上的不同點,分化他們的統一作戰,緩解朝鮮的壓力;三是盡可能爭取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和反對戰爭的力量,反對一切外來勢力的恃強凌弱的侵朝戰爭,占領道義上的制高點;
4.在關鍵時刻,要敢于“亮劍”。如今的這個世界仍然是“弱肉強食”,盛行“叢林法則”的世界。這個世界哪里有公理、有人權可言!那些高唱“維護人權”、“打擊恐怖主義”、“推翻邪惡組織”的國家所發動的戰爭,無論是近年來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還是今年的利比亞戰爭,都一再告知人們,所謂的“維護人權” 、“打擊恐怖主義”、“推翻邪惡組織”只不過是為了掩蓋他們為了一己私利、維護世界霸權而發動侵略戰爭的實質。善良的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決不可被他們的花言巧語所蒙蔽,只有“敢戰方能言和”,只有敢于斗爭才能生存和發展!在朝鮮問題上,我們應當向以毛主席為首的老一輩革命家學習,“丟掉幻想,準備戰斗”!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高超的斗爭策略去應對朝鮮局勢可能出現的一切變化。總而言之,就是:對朝鮮問題,要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努力。
——————————————————————
媒體是如何塑造朝鮮的?
韓德強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教授)
媒體在描述朝鮮和金正日時,常常使用一個詞——神秘。這個詞實際上也能說明一些問題,比如金正日對朝鮮社會的影響重大,但關于他的報道卻很少,這就會顯得很神秘,讓外界捉摸不透。但是,要認識今天的世界,我認為應該發明另外一個詞,叫“魔秘”。神和魔都不能窺見蹤影,但是都影響重大。他們一個可能是為人民服務的,另一個可能是為自己家族利益擴張服務的。金正日有點像“神秘”,而羅斯柴爾德家族則是“魔秘”。媒體對金正日的“神秘”大肆渲染,對羅斯柴爾德的“魔秘”卻惜墨如金,這是為什么?
關于朝鮮的另一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就是領袖崇拜。領袖崇拜實際上是人類社會思想政治活動越來越復雜的必然的現象和趨勢。人類脫離原始公有制社會之后,便進入了一個人人為自身利益而互相競爭的社會,人們在競爭的過程中,會形成各種利益集團,這樣就會出現能夠團結本家族、本集團、本階級、本地區、本國家的人,這個人就成為這個利益集團的領袖,于是便會產生領袖崇拜。大多數領袖崇拜是基于滿足本集團利益,比如二戰時期德國人對希特勒的崇拜和日本人對天皇的崇拜。但是,有競爭就會有強弱,弱者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不被侵害,也需要團結起來,把弱者團結起來的人也就成為弱者集團的領袖,這也會產生領袖崇拜。這樣的領袖崇拜是具有正義性的。在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里,強者總是號召弱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是,弱者一旦明白過來就會團結,而團結就會產生領袖。所以說,領袖崇拜是人類的利益關系越來越復雜的必然產物。
再談一談關于獨裁的問題。有人說金正日在朝鮮搞獨裁統治,搞世襲制。朝鮮的政權是父子相傳,這是事實。按理說,朝鮮的經濟基礎已經公有化了,國家政權等上層建筑也應該公有化,但朝鮮的政權沒有公有化,這說明朝鮮還存在私有制的殘跡。這是朝鮮需要反思的地方。但是,全世界只有朝鮮殘留“私有制”嗎?廣大的資本主義世界到處都是私有制。資本主義就是由各種私有化的企業組成的,每個企業都是一個組織,每個組織都有一個獨裁者。企業里不講民主,講資主,講獨裁。因此,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有無數獨裁者的社會。我們只去譴責朝鮮的“獨裁”,卻對資本主義國家無所不在的獨裁視而不見,這又是為什么?相比之下,北朝鮮的“獨裁”使廣大弱者為了維護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而團結起來,從而保障每個人的利益不被強者侵害,形成一個人民政權。而資本主義國家卻號召每個人只顧自己的眼前利益,讓每個人不要去考慮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結果使個人的利益被強者掠奪。弱者的利益被掠奪了,還要被洗腦,相信這一切是因為運氣不好,或者能力不足。這又是為什么?
今天的主流媒體對朝鮮的各種猜測和污蔑,其實都是戴著西方自由民主的有色眼鏡來看問題的。朝鮮之所以能在強敵封鎖中堅持幾十年,自然有自己的政治和社會規則,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所以,我們最好不要用西方的規則來揣測朝鮮。金正恩能否穩住朝鮮局勢,朝鮮政權是否會發生大震蕩,確實不可預知。但是,中國古代有很多未成年的孩子即位,政權依然保持穩定,社會照常運轉。朝鮮因為長久以來不被外界所了解,外界自然也就不了解朝鮮的制度、規則和理念。所以,對于朝鮮的未來局勢,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地拭目以待吧。
——————————————————
論朝鮮之不變和世界之必變
李憲源
(旅加拿大華人學者)
要討論“朝鮮變局”,先得界定朝鮮原本是啥樣的“局”。只要不受西方媒體宣傳誤導,朝鮮有別于它國最本質的社會特征,就是中國左派所說的“新五有”(見注一)——即“人人有工作,人人有學上,人人有房住,人人有醫保,人人有養老”。而資本主義制度確保自身運作的重要手段,就是必須把一部分人沒有工作,作為最具威懾力的手段。如果剝奪天下老板能任意解雇員工的“懲罰權”,資本對企業的獨裁統治與專制化運作,將一天都沒法維持。
如果說,中國工人階級地位的跌落是從“打破鐵飯碗”開始的,受同樣政治邏輯支配,無論是通鋼工人震驚天下的絕地反抗,還是海量工人喊出“我們要生活、我們要工作”的戰斗口號,中國工人階級的最新覺醒與有力抗爭,也是從試圖奪回“鐵飯碗”開始的。
國內外資本勢力所以對朝鮮竭盡污蔑攻擊之能事,說到底,就是擔心以“人人有工作”為核心的朝鮮社會主義“五有”制度,會對本國人民提供很有吸引力的啟示借鑒。他們非常害怕這種吸引力遲早會形成威脅動搖資本統治的星火燎原之勢,因此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由此可見,所謂的“朝鮮變局”,無非是指國際資本勢力能否成功顛覆確保朝鮮人民“五有”權利的現存國家制度。如果承認民主的本意就是確保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那么任何一種國家權力接替方式,只要最有利于鞏固和確保朝鮮人民的既得權利,都無可指責!那些對朝鮮“權力世襲”的攻擊詆毀,要取得合理性必須滿足兩大條件:一是接班人并不具備相應接班能力。二是必須把執掌國家權力視為一種利益攫取而非責任承擔(甚至是一種犧牲)。當國內外資本勢力只能以后一種假設大肆攻擊朝鮮的“公權私授”時,由“服務公眾利益”之類同一話語系統梳妝打扮的西方“公權運作”,就不打自招地供認了其“追逐私利”的丑陋本質。
而按無產階級話語系統來審視,只要“子承父業”最有利于防止政治野心家、陰謀家鼓搗“你辦事、我放心”之類的政治鬧劇,最有利于確保朝鮮人民已經享有的權利,最容易挫敗國際資本勢力顛覆朝鮮人民“五有”制度的里應外合陰謀,就天經地義,勢在必行!
反之,倘若金正恩接班后要以“先富帶動后富”之名,剝奪毀滅朝鮮人民代代享受的社會主義“五有”成果,那么不要說他是金正日同志最信賴的親兒子,即使他是金正日同志親父再生,也應該解決反對!這就是中國左派必須聲明和堅持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基本態度。
我們可以確信,只要朝鮮勞動黨最新領導班子,堅持用是否有利于維護發展朝鮮人民已經享有的社會主義“五有”成果這個根本大綱,去衡量檢驗形形色色的“改革”建議主張,只要所有人民軍指戰員復員退伍后不怕沒有工作,大學生們`“畢業不會等于失業”,在軍事戰線上又不犯大的錯誤,朝鮮社會主義的大局就會固若金湯。
而中國只要恢復“縮小三大差別”的基本國策,把“人人有工作,人人有學上,人人有房住,人人有醫保,人人有養老”作為促進“共同富裕”的具體內容,由此產生的更大國際影響力,必將大大加速資本主義的全面衰敗和社會主義的全面復興!決定這一連鎖反應和歷史必然走向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按新自由主義奉為天條的“經濟人”自利原則去推導,99%的地球人,怎會永遠忍受自己什么都沒有保障以確保1%要啥有啥的荒謬世界呢?
(注一)中共中央主席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了“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主張。作為對此官方“五有”主張的充實提高,中國民間毛左派又參照朝鮮和古巴人民所能享受到的社會主義“國民待遇”標準,明確提出了“人人有工作,人人有學上,人人有房住,人人有醫保,人人有養老”的“新五有”主張。
——————————————————————————
偉大的朝鮮人民萬歲
柳成湘
(西南大學教育工作者)
金正日將軍永遠離開我們了,我與偉大的朝鮮人民的心情是一樣的,除了非常懷念和崇拜金正日將軍外,心里也非常難過。由于沒有機會去朝鮮參加吊唁金正日將軍的活動,心中也有一些遺憾。
令人欣慰的是, 2011年12月27日下午 ,《烏有之鄉》網站一行五人,前往朝鮮人民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吊唁金正日將軍并敬獻了花圈和鮮花。最讓感到欣慰的是,一行五人中有兩人是我們成都網友!
朝鮮人民共和國是當今世界名副其實的文明、先進、強大的國家!為什么這樣說呢?當全世界所有發達國家今天都陷入危機之中,“什么”占領華爾街、“歐債危機”、“巴黎百萬人罷工”層出不窮,而朝鮮則在全國范圍內解決了就業問題,他們就沒有失業!沒有失業就沒有犯罪,沒有犯罪的國家不是當今世界上文明的國家嗎?
當全世界所有發達國家都在為“兩極分化”、“99%與1%”頭痛的時候,朝鮮人民已經告別了“貧富懸殊”!朝鮮兩次貨幣改革,讓工人階級的財富一夜之間增加了100倍!讓少數富裕階層財富縮水并上交國家。沒有壓力的工作、不是為生存而工作的工作,是最幸福的工作!全國人民都幸福的工作的國家,難道不是世界上先進的國家嗎?
當全世界所有發達國家都在內亂,各式各樣的“9.11”在世界各地上演,各式各樣的“占領華爾街”在世界各地復制。朝鮮,同樣只有朝鮮人民是團結的,官民是沒有矛盾的!朝鮮有“分裂勢力”,有“X獨嗎”?朝鮮的發展在國內是沒有障礙的發展,那是因為人民同心協力地在走向“共同富裕”嘛,因此,我說朝鮮是全世界強大的國家!
至于周邊的日、韓兩國,與朝鮮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重量級”了。“天安艦”事件,不管誰是事件制造者,韓國作為事件的承擔者,他只能做出的無奈反應,日本經歷了“核漏危機”。可以說日本經歷一場失敗的戰爭。
沒有朝鮮的安定,就沒有中國的安定;沒有朝鮮的強大,就沒有中國的強大!這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當年下定決心,出兵援朝抗美的根本原因。今天,朝鮮很安定、很強大,我們中國呢?
——————————————————
中國如何定位對朝關系只能是單選題
周 軍
(軍事史專家)
金正日逝世后的朝鮮政局引起世界矚目,國內國外各大媒體上熱鬧非常,各色人等各執已見眾說紛紜。國內比較興奮的群體是“中國公知”,編排各種故事惡心朝鮮政府嘲笑朝鮮人民儼然成了網絡BBS和微博上的一道景觀。甚至連聯合國為會員國首腦逝世降半旗的禮儀慣例也被扯出來說三道四,連中國政府中國領導人的慰問活動都成了責難的對象。公知們唯恐放過了這一推銷“普世價值”、“民主自由”的機會,其憤滿之情和妖魔化朝鮮積極性甚至超過了視朝鮮為“邪惡國家”的美國媒體。
還好的是,中國政府這一回沒有被這群“普世公知”們的瞎嚷嚷所左右,中國政府在金正日逝世后立即向朝鮮政府朝鮮人民表示了絕非虛禮的誠摯哀悼和慰問,鞏固和發展中朝傳統友好和盟友關系仍然是基調,中朝兩國軍隊共同維護東北亞和平穩定大局的承諾仍然為雙方信守并進一步得到了保證。這應該是自上個世紀金日成主席逝世以來中國政府在對朝關系上所表現出來的極大進步,值得肯定。
其實,這也是中朝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利害關系所決定的:中朝兩國關系如何發展只能是個單選題:只能鞏固和發展,絕不能削弱和后退。作為中國的北方近鄰,無論地緣政治還是從傳統關系來說,朝鮮的穩定與發展與中國的國家安全和和平穩定息息相關,與東北亞的穩定與和平息息相關,也與世界的穩定與和平息息相關。面對視中國為戰略對手的美利堅合眾國,我示弱則彼益強,我示強則彼益弱,半分退讓余地也沒有!東北局地區的和平是有關各方多邊安全體系相互博弈和相互制衡下的和平,而朝鮮是在相關各方安全體系中處于最弱勢的一方——韓國的安全得到美日盟友的保障,也得到來自對方盟友中國和俄羅斯的保障(承諾互不侵犯的邦交國),而朝鮮的安全既無來自對方及對方盟友的承諾和保障,自身盟友中國和俄羅斯的安全承諾和盟友關系也曾經受到削弱和退步,此長而彼銷,朝鮮的這種相對弱勢有可能成為東北亞安全體系被傾覆的隱患和誘因!這也是朝鮮不顧一切發展核武器的緣由之一!所以,要真正維護東北亞的和平穩定局面,作為盟友的俄羅斯和中國都必須明確而堅定地對朝鮮的安全作出盟友應該承擔的責任和保證!
基于中國的自身利益,基于中朝兩國的傳統盟友關系和共同利益,基于東北亞乃至世界和平的需要,作為世界大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只能義無反顧地對朝鮮的安全和穩定,承擔起相應的義務和責任,這是別無選擇的選擇!
——————————————————
中共的意識形態陣地及朝鮮的經濟復興
高戈里
(國史專家)
美國對華的意識形態戰,從這些年來中國大陸妖魔化朝鮮的種種流言、謬論得以長期盛行并且被相當一部分主流媒體(包括某些黨報、某些省級機關的"黨政網")廣泛傳播之結果來看,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斬獲!
幾百萬朝鮮人餓死、帶隊參加奧運會的足球教練被罰下煤井、財政部長因貨幣改革失敗被槍斃、朝鮮公民在邊境被擊斃的"八報字"派出所公文等謠言在中國泛濫成災,就是典型的例證。這塊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輿論陣地,在主流媒體領域至今尚未被收復,有著深刻的利益根源。
在當今中國,那些制造“新三座大山”(教育、醫療、住房)以及得益于“新三座大山”的“社會精英”,本來,他們就是憑借市場原教旨主義武器鏟平資本寡頭得以暢行的通道后,再依仗權貴榨取草根小民的淚血,來實現其資本的積累與增值的,面對沒有“新三座大山”的朝鮮,他們及他們在知識界的代言人必然要極力詆毀,以此來阻止中國的草根大眾對沒有“新三座大山”公平社會的向往。
在朝鮮,我們接觸到的中國游客對朝鮮的評價,有著涇渭分明的認識分野:將“住房改革把我們腰包掏空,教育改革把二老逼瘋,醫療改革為我們提前送終”恨之入骨的中國游客,毫不掩飾對朝鮮的贊譽:“比我們不知好到哪兒去了!”而另一部分人,則熟視無睹朝鮮普通老百姓享受的福利,用暴發戶傲氣十足的口吻,自以為是地數落朝鮮的貧窮、封閉、個人崇拜,并宣稱"朝鮮是中國的戰略負資產"。
這種認識分野的背后,是價值標準的分歧:前者,以“中國式”的草根大眾渴求的生存保障,為辨別是非的評判尺度;后者,以“美國式”的“普世價值”,為立言的唯一準繩。
這種價值標準分歧的背后,又是利益根基的對立:前者,主觀訴求的是底層民眾不再含垢忍辱備受盤剝的“權利”;后者,客觀爭取的是精英集團能憑借其強勢繼續橫行霸道的“自由”。
如今的朝鮮,伴隨著年復一年喋喋不休的即將“崩潰”預言,在妖魔化輿論的客觀“掩護”下,早已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雖然,其居民口糧的定量尚未恢復到最高時期,但經濟復興的希望已初現曙光。
當然,朝鮮的經濟復興還受制于世界經濟形勢的走勢。時下,對世界經濟走勢的預測,主流經濟學家與非主流經濟學家截然相反。不少主流經濟學家樂觀地認為,世界經濟正從金融海嘯后的谷底走出。一些非主流經濟學家的看法卻很悲觀:
宋鴻兵在《貨幣戰爭》的系列著作中警告世人:如今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已經接近美國一年的GDP,美國公私債務總和相當于全世界一年的GDP,除了通過發動戰爭或濫發美元轉嫁危機,美國還能有什么辦法?
著名政論家何新更是悲觀,他甚至在兩年前斷言:“展望今后5-10年,中國人已經該有過苦日子的思想準備。苦到什么程度?對下層社會,生活可能會十分嚴峻,以至許多人發生類似上個世紀60年代那樣衣食無著的艱難狀況也難以避免。”
基于對世界經濟走勢不同的預測,朝鮮重新崛起的過程也就有了兩種可能的境遇:
如果“樂觀”預測兌現,那么,朝鮮在擁有自主研發的核武器、彈道導彈和人造衛星等護國"殺手锏"后,憑借其現成的工業基礎、優秀的勞動力資源、強有力的國家動員能力,在正確的發展戰略指引下,一定能實現重振經濟的宏偉目標。
如果“悲觀”預測屬實,那么,朝鮮現行體制就是一道抵御美國轉嫁金融海嘯的“防洪堤”。屆時,過分依賴對外貿易的中國和南朝鮮,在2010年美國破產銀行數量創18年來最高記錄、歐洲國家“主權債務危機”接連不斷、發達國家平均債務水平占GDP比率將超過100%、世界新增6400萬絕對貧困人口、全球營養不良人口重返10億人大關、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全球食品價格已創歷史新高進而瀕臨在某些貧困國家引發糧食短缺和暴動的危險級別等危險趨勢下,未必能熬過剛剛經受“艱難行軍”鍛煉的北朝鮮。
上述分析的基本前提在于:美國對中國崛起的遏制乃至于扼殺,是不是事實?如果不是,我們可以高枕無憂。但若是事實,放棄以“自力更生為主”的方針,就非常危險。對于中國和朝鮮的經濟發展而言,我們不是不要對外開放,而是要堅持以“自力更生為主”的方針來實施對外開放。
——————————————————
朝鮮變局與中國地緣政治安全的修復機遇
申 勇 張 冬
(中共成都市金牛區委)
(1)領導人更迭可能導致朝鮮的國際戰略安全出現危機。金正日突然去世,接班人資歷較淺,對朝鮮虎視眈眈的美日韓不會放過這種機會。當然,在中俄的制約下,它們也不敢明火執仗把朝鮮當伊拉克,但必然會加大制裁、輿論、策反的力度,運用其嫻熟的“和平演變”,企圖導演一場“東亞之春”。如果朝鮮危矣,危在其內部,在于其能否最短時間克服強勢領導人突然去世,接班人年級、資歷尚淺帶來的政治動蕩;在于其能否克服困難,平穩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朝鮮穩定關乎中國的核心戰略利益,不容有失,必須堅決支持。應該承認在對朝關系上,我國的戰略方針和實施的技巧都存在較大改進余地。雖有社會主義建設的路徑之爭,但領導人之間的分歧也是不容回避的因素。無論是從國家利益角度,還是從國際共產主義大家庭的角度,一個友好穩定的朝鮮鄰邦都是中國不可缺少的。敵人的敵人只能是我們的朋友,必須摒棄不作為的思想,抓住這次重大機遇,全面修復與朝鮮的戰略盟友關系。從道義上、經濟上全面支持朝鮮,幫助接班人金正恩穩固政權,幫助朝鮮發展經濟,加強國防。
(3)尊重和學習朝鮮,發展平等互助的睦鄰關系。發展對朝共、對朝鮮的關系則必須尊重朝鮮的主權,遵循平等互助、共同發展的原則,鞏固雙方在國際關系上共進退的盟友關系。在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上,雙方應該互相借鑒,加大對朝鮮的正面宣傳力度,探討學習朝鮮在住房、教育、醫療的先進之處。
(4)反思國際外交戰略,以團結和斗爭促進和平發展。我們要創造性發揚光大毛澤東思想,既團結又斗爭,推動國際性的聯合陣線。過分強調“韜光養晦,一心發展”,中規中矩地講這是示之以弱,激進一點講這是自己捆住自己的手。前有我駐南使館被轟炸,后有南海撞機事件。經濟上中國的國力前所未有地強大起來了,但精神上中國正在前所未有地軟弱下去。“和平發展”不是向西方列強乞求來的,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那是建立在“兩彈一星”科技成就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的偉大勝利基礎上的。當今世界,虎狼當道,中國政府必須正視嚴酷的國際現實,只有學習虎狼,超越虎狼,才能戰勝虎狼。
注:
申勇,二級警監,中共成都市金牛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總工會主席。
張冬,中共成都市金牛區民宗局副局長。
————————————————
繼承“抗美援朝”的歷史遺產
肖 磊
(西南財經大學教師,博士研究生)
中國與朝鮮唇齒相依,60年前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形成的地緣政治格局和戰略利益使中朝人民受惠至今。這場戰爭團結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保護了朝鮮人民的領土和主權完整,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打出了中國的“國威”,對亞洲地緣政治格局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蘇東巨變之后,國際共運長期處于低潮,跨國公司和金融資本主導的新帝國主義拉開了新一輪的全球擴張步伐。面對嚴峻的外部環境,朝鮮人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公有制和計劃經濟,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免費住房,人民生活水平和人文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充分顯示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帝國主義武裝干預、禁運封鎖和意識形態攻擊,以及自然災害的威脅下,朝鮮人民緊密團結在勞動黨的周圍,貫徹主體思想、先軍政治的治國方略,同帝國主義大國進行周旋,敢于對美國說“不”,捍衛了社會主義事業,保護了東北亞安全,維護了世界和平。
12月17日 朝鮮人民領袖金正日逝世,使朝韓問題更加敏感、復雜,中共中央致朝鮮的“唁電”中態度明確:(1)金正日同志是中國人民的親密朋友;(2)相信朝鮮人民必將繼承金正日同志的遺志,緊密團結在朝鮮勞動黨的周圍,在金正恩同志領導下,化悲痛為力量,為建設社會主義強盛國家,實現朝鮮半島的持久和平繼續前進。
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對朝鮮的封鎖、威脅和攻擊,更多地是針對中國。朝鮮是美國遏制中國、維持其霸權地位的戰略組成部分,近年來美國戰略東移、重返亞太的主要對手就是中國,朝鮮半島是美國遏制中國特別是遏制崛起的中國海軍突破"第一島鏈"的一個重要橋頭堡(高戈里:《妖魔化朝鮮的戰略意圖和利益根基》)。西方對朝鮮攻擊(包括意識形態),真正的原因則在于背后的中國(宋魯鄭:《朝鮮備受西方指責的背后》)。
朝鮮的穩定離不開中國的支持。政權平穩交接,不出亂子,人民基本生活得到滿足,加上中國物質援助和政治支持,就保證國內形勢的穩定以及半島的和平,從而贏得較長期的發展空間。中國應繼承抗美援朝的歷史遺產,未雨綢繆,在朝韓問題上主動出擊,獨立自主地發揮主導作用。
在未來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資本主義發展將進入長波收縮期(也可能是總危機),國際共運和社會主義將逐步得到復興,中朝的社會主義事業必將成就人類歷史的光榮未來!
————————————————
朝鮮既是鄰居又是伙伴
易 淼
(西南財經大學博士研究生)
金正日同志的逝世,使得朝鮮的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某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國家擅長利用或炮制各種事件,激化矛盾來攪亂他國的內部穩定,前段時間發生一系列國際事件都可以表明這一點。一個小販被打事件,不就在某些力量的操縱下演變為突尼斯革命了嗎?那么,面對朝鮮變局,這些國家難免不“怦怦然,欣欣然”,急切想做點什么。這些國家最大的希望某過于讓朝鮮亂起來,亂則生變,從而既可以消滅掉一個社會主義政權,又進一步進逼、孤立甚至侵犯中國。
從地緣上講,朝鮮和中國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的事情,歷史上曾頻頻上演過。當年李鴻章和伊藤博文簽《朝鮮撤兵條約》,斷送了朝鮮而不自知。此后日本趁朝鮮內亂出兵不撤,擊敗中國的派兵,進而占了朝鮮。并且,日本進一步進犯遼寧,贏甲午戰爭,逼著中國簽了《馬關條約》。如果這次朝鮮亂了,讓某些國家有了可乘之機而大肆顛覆,那么,中國東海局勢必將非常嚴峻。
朝鮮是目前為數不多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上形成了朝鮮式社會主義的建設經驗。我們知道,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沒有具體闡述社會主義究竟應該如何發展,因而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內容需要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之后不斷進行探索和總結。朝鮮式的社會主義建設與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都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對社會主義發展途徑進行的積極探索。兩者各有長處和不足,也都有供對方學習和參考的地方。
比如,朝鮮可以引進和學習中國的技術來提高生產,中國則可以參考朝鮮在保障民生公平方面的經驗等等。因此,朝鮮如果亂了,并且因此變了顏色,成為資本主義政權,那么中國也將少了一個社會主義陣營的重要戰友,一個能夠在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忠實伙伴。
當然,在當前資本主義“強勢”的背景下,朝鮮問題以及中朝之間的關系不可能不受到某些國家的“干預”。中國需要和所有的相關國家一道,共同討論和協商解決朝鮮問題,但“共同”絕不是和某些國家立場態度相同,沆瀣一氣。中朝的地緣關系與社會主義陣營的手足情誼,要求中國必須把自己與某些國家區別開來,對朝鮮理應給予包容、理解和支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