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之旅------朝鮮印象記
注:本文寫于2006年,謹此重發以悼念尊敬的金正日將軍
對我們這批火紅年代出生的人,朝鮮早已經天然地融在內心深處。二十多年看不到朝鮮電影了,可是,《賣花姑娘》插曲的旋律卻是永遠忘不掉的。提到朝鮮,腦海中自動閃現出《看不見的戰線》、《火車司機的兒子》還有《金姬和銀姬的故事》等熟悉的電影名稱,以及悠揚的旋律。
對我來說,還有一個更加深厚的原因讓我對朝鮮懷著敬畏的情感,邱少云、黃繼光、毛岸英、羅盛教等十多萬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永遠長眠在那片獻血染紅的土地上。
當蘇聯轟然倒塌的時候,當許多人期待這多米諾骨牌把朝鮮也一起砸垮的時候,朝鮮沒有垮。近年來西方對朝鮮的妖魔化在小布什“邪惡軸心”的叫囂中達到了高潮,國內沒有骨頭的文人們跟著渲染著朝鮮的貧窮與“專制”,用對“窮人”的謾罵證明著他們對美國主子的奴性。在妖風狂吹的時代,我不時隱隱擔憂:朝鮮能頂得住嗎?
百聞不如一見,我決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一看朝鮮!
五一長假已近,詢問了朝鮮大使館,得知朝鮮不對個人游客開放,必須參加旅行團才能成行。于是趕緊報名參加旅行團,還好,在最后一天辦完了全部手續。
旅行團5月3日出發,我提前一天來到了丹東。5月的丹東春意盎然,鴨綠江邊游人如織,一片繁榮景象。站在鴨綠江大橋上,我們這邊高樓林立,熱鬧喧囂,江對岸則悄無聲息,看不到一棟高樓。
中朝友誼橋
視野里,鴨綠江上有兩座大橋,一座“中朝友誼橋”是鐵路公路兩用橋,仍在使用,但是行人不能上去。旁邊不遠處另有一座殘橋,橋頭有遲浩田上將手書“鴨綠江斷橋”五個大字,橋下清綠的江水緩緩流過。我沿著斷橋迎風扶欄而行,橋上布置著關于斷橋歷史的照片展板。
左:中朝友誼橋 右:鴨綠江斷橋
橋上仍然保留著半個世紀前美國空軍轟炸掃射留下的彈孔,而朝鮮一側,橋面已經沒有了,只剩下幾個光禿禿的橋墩
第一次來丹東,最想看的是抗美援朝紀念館。5塊錢從江邊坐出租到紀念館,從老遠地一眼看到的是雄偉的抗美援朝紀念塔。紀念塔塔高53米,從山腳下共有1014級臺階通向紀念塔的基座。這里有1993年落成的抗美援朝紀念館,值得一提的是,在紀念館正門左側,魏巍老人親筆書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肅然屹立。
紀念館里莊嚴肅穆,我再次重溫了那段每個中國人都永志不忘的歷史。
5月3日一早,我們早早起來,把手機交給旅行社保管起來。八點半,我們的大巴出發了。
大巴經過海關,駛過鴨綠江大橋,終于,我們踏上了朝鮮的土地。
我們在江邊新義州邊防檢查站下車接受朝鮮邊防軍人的檢查,這是我見到的第一批朝鮮人!檢查站房屋上方有一排紅色標語,問了團里懂朝語的人,上面寫的是“21世紀的太陽金正日將軍萬歲”。每個軍人都佩戴著金日成同志的像章,(后來看到,朝鮮的每一個人胸前都佩戴著金日成主席像章。)
在這里,我們換乘朝鮮的中巴,有中方領隊和朝鮮導游帶領著前往新義州火車站。導游告知我們,從這里一直到平壤,都是不開放地區,禁止照相,所以我沒有留下什么照片。
坐在汽車上,心里有一種激動,終于可以近距離看一看這里的人們了。一路上一直向外看著,公路不是很平坦,路邊的房屋很破舊,路邊的人們穿著很樸素,很瘦。
新義州車站廣場很大,遠處有金日成主席塑像。車站很簡樸,與80年代中國普通縣城的火車站很象。候車室門外有荷槍實彈的人民軍軍人。我們一上車,車就開動了,是新義州到平壤的旅游列車。
包廂式列車是德國制造的,寬敞舒適,車上主要是中國游客,有少數朝鮮旅客。從車廂向外望去,是藍天白云下廣袤的田野,真有些像世外桃源啊。
朝鮮的車站人都很少,看來旅行的人非常少。每個車站主樓正面都有金日成主席的畫像,朝鮮導游提到金主席時都用偉大領袖來表示。
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上,能看到勞動耕作的人們,導游介紹說,朝鮮農村都是集體農莊,農民們集體勞動,土地是集體的,但每家有一小塊自留地。農莊的宿舍都是整齊的瓦房,大多數都坐落在坡地上,大概是為了把更多的平地用作耕地吧。
火車走了一個來小時,看到外面的房屋都是新的,原來是到了龍川,就是曾經發生大爆炸的地方。
沿途看到的朝鮮人,個個都曬得黝黑,人人都行色匆匆。公路上有許多騎自行車的人,但是汽車卻不多,偶爾看到的卡車,車廂上都擠滿了人(據說朝鮮汽油短缺,汽車能搭載旅客的,都搭載)。
到了下午3點多,公路上的汽車多起來了,原來是快到平壤了。平壤是朝鮮最繁華的城市,從車窗能看到許多高樓大廈,但是馬路上的汽車卻不是很多,看來絕不會有堵車的煩惱。
到了平壤火車站,出來的基本都是中國人。
平壤火車站
平壤火車站站前廣場
導游向我們道歉說,原計劃下榻的羊角島飯店由于客滿,我們需要在西山飯店先住一個晚上。
西山飯店位于平壤的體育村(主要的體育場館都集中在這個區域)
我們旅行團里有兩位老先生,他們的父輩都是志愿軍戰士,所以對朝鮮有特殊的感情。他們提出晚上和導游同志一起交流交流,我也高興地參加了。
來到西山飯店一樓歌廳,只有我們這一批客人。這里我們第一次和導游近距離交談起來。我們有兩個導游,男導游是旅游專科學校中文畢業,女導游是金日成綜合大學俄語專業畢業。
早就知道朝鮮人民能歌善舞,我們的導游就是例子,導游大方地唱起歌來,他們中文歌曲唱的非常好,字正腔圓,節奏準確。
西山飯店外景
從西山飯店客房俯瞰平壤市容
第一次喝朝鮮的啤酒,口感不錯!
應我們的要求,女導游唱了一曲《賣花姑娘》插曲。聽著熟悉的旋律,聽著朝鮮姑娘美妙的歌喉,聽著她用漢語和朝語分別唱的歌詞,我們感到多么親切!
我沒有想到,朝鮮同志不僅對革命歌曲熟悉,他們對流行歌曲也熟悉。當我點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女導游主動和我合唱,她對旋律節奏的掌握比我更好!
我們一邊喝著朝鮮啤酒,一邊唱著打敗美帝野心狼、《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金日成將軍之歌》、《喀秋莎》等熟悉的歌曲,一邊暢談著中朝人民的友誼。一直到凌晨1點多,才盡興而歸。
5月四日,安排我們去板門店參觀,這是我期待已久的行程。
大巴行駛在平壤寬闊的街道上,路上看到一個巨大的雕塑,導游介紹說是統一朝鮮三大憲章紀念塑像,象征著朝鮮統一的目標。
統一三大憲章雕塑(從汽車內拍攝)
駛出平壤后,公路筆直,雖然不是全封閉公路,但是比國內的高速公路還好走,因為車非常少。導游向我們介紹著板門店的概況,當他用不太流利的漢語,提到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豐功偉績的時候,當他提到黃繼光、邱少云、毛岸英、羅盛教等名字的時候,淚水悄悄模糊了我的雙眼。
平壤到開城的公路,筆直而空曠
兩個多小時后,我們來到了板門店。下圖為通往非軍事區的哨卡。
到這里的游客,90%以上都是中國人,偶爾有俄羅斯人。來到這里,首先介紹紀律,不得越過警戒線,并且由人民軍軍官陪同我們參觀。
負責講解的人民軍少校
一名人民軍少校軍官負責向我們介紹情況,由導游進行翻譯。可以明顯看出,軍官的漢語水平很高,因為他及時糾正了導游翻譯不準確的地方,但他堅持用朝鮮語進行講解。
圖為講解用的沙盤和掛圖
進了非軍事區,我們參觀了停戰談判的舊址,以及停戰協議簽字大廳。
站在空曠的停戰協議簽字大廳,不由得想起彭德懷元帥在簽字時的一番感慨:“西方殖民主義者在東方海岸架起幾門火炮就可以奴役一個國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彭德懷元帥對停戰協定還有一番評論:“先例既開,來日方長……,但當時我方戰場組織,剛告就緒,未充分利用它給敵人以更大打擊,似有一些可惜。”
談判桌與停戰協議簽字大廳
在停戰協議簽字大廳的旁邊,有一座展覽館,陳列著許多歷史照片,下面就是朝鮮人民軍俘虜美國侵略軍的照片:
大家比較好奇的,還有舉世聞名的三八線,這確實也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幕了。
對峙雙方的士兵近在咫尺,相持了半個多世紀。一道人為的界線,把一個統一民族隔絕了五十多年。帝國主義對于朝鮮民族所犯下的罪行,真是令人憤怒,帝國主義侵略罪行的惡劣后果,直到今天仍然在折磨著朝鮮人民的民族情感!直到今天,美國大兵仍然無恥地賴在朝鮮南方的國土上,隨時發出侵略戰爭的叫囂。這樣一個罪犯,居然指控別人是“邪惡國家”,實在不知道天下有羞恥二字!
左:軍事分界線兩側的朝鮮和南朝鮮軍人 右:劃分非軍事區的鐵絲網
從板門店參觀出來,我們來到開城參觀高麗博物館,在開城吃午飯。開城是統一的朝鮮國家的第一個首都,高麗博物館介紹了那個時期的歷史。
開城市容
經過兩個多小時,從開城返回平壤,已經三點多了。從車窗,我發現路邊好多少先隊員,每個人手里都提著個水壺或水桶,正要問導游他們在干什么,已經看明白了,他們是在給路邊的樹木澆水,總有幾百名少先隊員在進行集體義務勞動。
回到平壤的第一個參觀景點,是停泊在大同江上的美國間諜船普韋布羅號。這艘間諜船于1967年1月23日被朝鮮人民軍海軍俘虜,經過一番激烈的政治外交斗爭,在美國政府正式道歉并保證不再進行類似侵略偵查后,朝鮮遣返了該船的82名船員(另有一人被朝鮮人民軍擊斃),但普韋布羅號則作為戰利品被繳獲。據說美國政府一直努力,直到今天,仍在想辦法要回這條船。為我們講解的人民軍女講解員,用流利的漢語講述了這段歷史。在船上,還為我們放映了這一事件的紀錄片,解說詞是朝鮮播音員朗讀的漢語普通話,很有意思。
停泊在大同江畔的美國間諜船普韋布羅號
左:槍戰的痕跡 右:美國船員的認罪書
參觀完普韋布羅號,我先出來在路邊等其他人。不遠處有一個公共汽車站,我就走過去看,路邊有一個賣冰棍的人,在一個小棚子里,但是不收人民幣。車站停了一輛公共汽車,看起來象是長途汽車,還在等候發車,車里面傳出歌聲,我到車門口一看,車上的旅客中有人在載歌載舞呢,朝鮮人心態真好,在等車的這段時間,互不認識的旅客們竟然一起唱起歌跳起舞來。在車外面,還有幾個旅客在下棋,我看了看,棋盤是中國象棋的棋盤,但棋子上寫的是朝鮮字,應該是還是中國象棋吧。
下一站安排我們參觀著名的萬景臺學生少年宮和學生的演出。少年宮十分雄偉,正面有一個雕塑,兩側的建筑上有漂亮的宣傳畫,和我小時候看過的中國宣傳畫很象。進入大廳,演出已經開始,舞臺前面的樂池里,全是中小學生,舞臺上的演員,也全都是中小學生。學生們演出的歌曲、舞蹈、手風琴等,十分精彩,尤其是他們的嗓音,高亢、純潔,洋溢著向上的精神力量。
雄偉的萬景臺學生少年宮
萬景臺學生少年宮的雕塑
民族樂器演出
合唱
萬景臺學生少年宮的宣傳畫
金日成主席出生地
看完演出,我們還參觀了金日成主席出生地舊址,那里環境綠化非常好,真是一個好地方。看著如畫的風景,聽著導游崇敬地介紹著偉大領袖的家庭和事跡,這種美好的感覺真的久違了。
回到下榻的羊角島賓館,天已經全黑了。推開窗戶,平壤的夜色也是那樣的魅力迷人。
大同江畔的魅力城市
燦爛輝煌的主體思想塔
平壤的夜,靜悄悄,顯出干凈與純樸。主體思想塔拔地而起,成為平壤夜景的一大亮色,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為一種理念而樹立的燈塔,從這光芒四射的塔,我感覺到了朝鮮人民的自尊、自豪和創造精神。是的,當那么多的人隨著美元的誘惑而東倒西歪的時候,在面對最兇惡帝國主義的戰爭威脅的時候,在昔日同盟紛紛倒向對手的時候,在昔日市場完全消失的時候,在面臨糧食危機的時候,這個國家沒有放棄理想和原則,更沒有乞求,而是驕傲地高舉著自己信念的旗幟--------這樣的風骨,這樣的骨氣,足以傲然屹立在全世界面前!
左:羊角島飯店 右:大同江遠眺
—————————————————————后記
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將軍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逝世。這不僅是朝鮮人民的損失,也是世界進步事業和進步人民的損失!
重溫一下將軍的這一段語錄,對世界進步人民都是有啟發意義的:“世界上,沒有比人更寶貴的存在,也沒有比人更有力的存在。然而,資產階級反動派卻不把人看作最寶貴約存在,而把人看作是進行物質生產的一種工具、具有可當商品買賣的勞動力的卑微的存在。……社會主義的叛徒復辟資本主義,把失業和貧窮看作是加強競爭欲和勞動強度的壓力手段,取消社會主義制定的一切人民性政策;不相信本國人民的力量,而乞靈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援助”和“合作”,阿諛屈從帝國主義者。”
--------------------------------------------
附錄:筆者2006年10月16日在烏有之鄉講座時準備的部分幻燈片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