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格局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關
今年以來,拉美的秘魯、阿根廷、尼加拉瓜和危地馬拉等國先后舉行了大選。左翼和右翼各有得失,基本保持了左翼和中左翼占據拉美大半壁江山的政治格局。
在6月份秘魯舉行的大選中,左翼領導人奧良塔·烏馬拉擊敗了競爭對手藤森慶子當選秘魯總統。作為拉美溫和左翼的代表人物,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在10月大選中以絕對優勢成功連任。11月的尼加拉瓜大選,執政黨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桑解陣)候選人、現任總統丹尼爾·奧爾特加順利連任。
但同在11月舉行的危地馬拉大選中,右翼政黨愛國黨候選人奧托·佩雷斯當選危地馬拉新總統,終結了科洛姆領導的左翼政府。
分析人士指出,如今拉美的“左”“右”翼政黨之爭已漸成歷史,各國大選結果與執政黨的政治色彩關系并不大,而是同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形勢密切相關??坡迥奉I導的危地馬拉全國希望聯盟黨因未搞好經濟而丟失政權,而加西亞領導的秘魯右翼政府則因在消除貧困和社會兩極分化方面進展甚微而被選民拋棄。
逐漸形成“拉美共識”
在21世紀的頭十年里,“新自由主義”發展模式頻頻失敗,“華盛頓共識”在拉美地區逐漸走向終結。拉美國家經過長期的摸索、嘗試甚至沖突,對本地區的發展形成了多項共識,使得擁有不同政治體制和發展模式的拉美國家能夠超越分歧,形成新的“拉美共識”:
首先是集體維護和鞏固拉美地區的民主憲政機制。在2009年洪都拉斯軍事政變問題上,拉美國家對洪都拉斯新政府采取集體抵制。直到今年5月,現任總統洛沃和前總統塞拉亞簽署和解協議,洪都拉斯才得以重返拉美大家庭。
其次是積極發展經濟,大力改善民生。近年來拉美國家大力調整經濟發展模式,增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努力縮小貧富差距,取得了積極成果。據預測,拉美地區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3.5%至4.4%,大大超過發達國家和世界經濟的平均增長水平。
此外,堅決維護地區和平和各國領土及主權完整,也已成為拉美各國的共同準則。近期,英國和阿根廷圍繞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颂m群島)的爭議不斷升溫,南美洲國家聯盟和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都堅決站在阿根廷一邊。南美國家還一致拒絕前往馬島的英國船只在本國港口??垦a給,以實際行動支持阿根廷。
“一體化”“去西方化”潮流涌動
厄瓜多爾西蒙·玻利瓦爾大學研究員沃爾特·米格諾洛認為,在本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拉美地區的發展潮流并不是“向左轉”或是“向右看”,而是“一體化”和“去西方化”,逐步擺脫西方國家對拉美地區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束縛,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在國際事務中發出自己的聲音。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既對拉美經濟帶來了不利影響,同時也成為推動該地區經濟一體化的催化劑。今年8月,南美洲國家聯盟成立了經濟和財政委員會。同時,南美國家決定動用中央銀行外匯儲備,成立一個地區金融穩定基金,應對本地區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此外,南美國家還在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同時,共同推動投資總額達160億美元的跨地區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南美洲國家聯盟還于5月份成立防務戰略研究中心,以協調地區防務政策,并決定建立南美航天局,共同發展航空航天工業。
拉美地區一體化進程今年取得的一個重大進展是成立了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這個新成立的組織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所有33個國家,將美國和加拿大這兩個美洲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排除在外。
拉美國家對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的成立充滿了期待。巴西總統羅塞夫和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表示,只有團結和一體化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動拉美繼續向前發展。烏拉圭總統穆希卡則說,該共同體的成立是“拉美地區的第二次獨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東林氣節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