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轉軌20年(修訂稿)
總體——2006年,世界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就“過渡時期的生活”對29個原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為期一年的調查,結論是“從中歐到巴爾干直到原蘇聯,普遍充滿了不安全感和對過去的懷舊”。受英國BBC委托,2009年,加拿大“全國掃描”和美國馬里蘭大學聯合對27個國家中超過29000人調查顯示,89%的人對資本主義不滿。61%的俄羅斯人、58%的烏克蘭人認為,蘇聯解體是壞事。美國加州大學教授伊斯特林的一份研究報告說,在13個原社會主義國家“通往資本主義的道路上”,離婚、自殺、家庭暴力、酗酒、吸毒比例不斷上升,“總體上人們的幸福感降低了”。法新社2009年11月2日報道,根據皮尤中心的調查,和1991年相比,資本主義支持率在烏克蘭下降42個百分點,在保加利亞下降24個百分點,在立陶宛下降20個百分點,在俄羅斯下降18 個百分點。多黨制選舉成為鬧劇。投票率一般從最初的80%-90%,下降到50%左右。保加利亞降到37%,捷克降到28%,斯洛伐克降到19%。東歐成為西方經濟、金融、軍事殖民地?!霸詾橘Y本主義是漂亮有錢的媳婦,所以和社會主義離婚了。現在發現,資本主義是又窮又丑的老太婆,后悔了”。有東歐學者指出,“共產主義后20年的過渡行將結束,東歐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和本世紀初采取的模式已經結束”。
俄羅斯——西班牙《起義報》2010年7月3日《從蘇聯到俄羅斯》寫道,俄羅斯私有化是對國家財富前所未有的、厚顏無恥的大搶劫。大多數居民陷入惡劣生活狀態。1991年和2010年相比,貧富兩極收入之比從4:1擴大到41:1,食品從自給到50%靠進口,人均消費熱量減少1/3、牛奶減少1/2,人均壽命減少7歲,人均身高降低1.5厘米。犯罪率全球最高。人口中1/4行賄。腐敗金額每年6000億美元,其中3000億流向西方。腐敗最嚴重的為執法、土地、教育、醫療領域。
吉爾吉斯斯坦——1998年率先加入世貿,稱“民主孤島”、“自由堡壘”。爭奪總統位置的人通過出售國有資產暴富。過去曾經保證蘇聯肉類供應的一半,現在無法自己養活自己。2008年細毛羊和多種牲畜存欄為零,肉類生產降到蘇聯時代1/30,農產品產量降到1/35,蘇聯時代生產魚類的工廠改為生產鐵鍋和煤油爐因銷路不暢再當作工資發給職工,生產汽車、機床、加工設備、建材、服裝、鞋子及高科技產品的工業完全消失。
亞美尼亞——2003年加入世貿。農產品增值稅導致農產品價格大幅上升。邊界繼續被土耳其封鎖。
烏克蘭——曾經是蘇聯時代的糧倉。過去盛產的亞麻制品從柜臺消失,或出口然后以極高價格回銷。農產品出口在西歐遭遇苛刻限額。肉制品、奶制品市場被西方跨國公司占據。再也吃不到自己享有盛名的咸豬油了。
東德——失業率高于西德1倍。49%的人認為社會主義時代日子好。57%的人繼續捍衛共產黨時期的遺產。
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明燈”變為東歐最貧窮國家和歐洲妓女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1/3人生活在貧困線下。失業率35%。工農業產品都靠進口。內部事務聽命于美歐。從議會選舉到地方選舉,皆有美國大使活躍其間。議會參選政黨發生計票糾紛,不是向本國的中央選舉委員會,而是向美國大使館請求解決。美國國旗從政府部門一直掛到普通老百姓家里。
塞爾維亞——失業率25%。通脹率9.5%。78%的人認為生活困難——這個數字在從南斯拉夫分裂出來的其他國家分別是,馬其頓72%,波黑66%,黑山 71%,科索沃54%,克羅地亞52%。45%的人對就業前景悲觀——這個數字在從南斯拉夫分裂出來的其他國家分別是,馬其頓69%,波黑74%,黑山 38%,科索沃59%,克羅地亞80%。原屬南斯拉夫的所有國家,尚未恢復到1989年的生產和生活水平。2001年60年前被推翻的南斯拉夫王室成員回到皇宮,亞歷山大二世王子占居被政府接管的財產。2010年9月一項調查顯示,塞爾維亞81%的人認為社會主義時代生活最好,45%的人認為鐵托政府最值得信任。
匈牙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好學生”。對外政策全盤西化。國民收入70%靠外貿。銀行股份80%在西歐國家手里。2008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歐盟提供251億美元貸款。國債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上升到73%,2009年78.8%,2010年82.2%。稅款中70%用于還債。經濟產量1999年恢復到1989年,居民生活水平2003年恢復到八十年代。貧困人口1/3。匈政府調查表明,4年前對國家轉軌持負面評價的人口占1/3,2008年上升到2/3。2008年,匈牙利福利與勞動部以“以前的制度和現在的制度比哪個更好”為題,對全國200萬15-29歲年輕人中有代表性的8000人進行調查,相比于卡達爾時代:75%認為日常生活比現在好,74%認為獲得住房比現在容易,79%認為就業狀況比現在好,77%認為社會安全感比現在好。2010年《華爾街日報》刊出一家美國公司在匈牙利的調查:2009年,72%的人認為共產主義時期經濟環境好,市場經濟接受率從 1991年的80%降到46%,現行體制接受率從1991年74%降到56%,對“民主”方式運行不滿的人達77%,認為國家走在錯誤道路上的人達 91%,認為經濟狀況在惡化的人達94%。2010年6月,匈牙利青年民主主義者聯盟在國會選舉中贏得2/3多數,上臺執政,沒有遵循西方“民主和自由” 的價值觀和三權分立的原則,而是逐步建立中央集權體制,顯示加強民族自決的獨立意向,引發西方不滿,被指破壞“法治和民主原則”,導致“最大的憲政危機”,成為“歐盟中第一個專制國家”。
波蘭——東歐第一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休克療法引起巨大社會震蕩,兩極分化加劇,大多數人生活惡化,失去社會安全感。2009年失業率突破10%,一直居高不下。財政赤字急劇增長。
捷克——1000萬人,一度出現150個政黨,但是選不出理想政府。官員和議員經營自己公司以權謀利。人民不信任任何政黨,“有了政治自由,失去了思想支柱和社會保障”。兩極分化日益加劇。最近兩年調查顯示,70%以上民眾反對美國在捷克建反導雷達基地。
羅馬尼亞——羅科學院《2010年生活質量調查》顯示,公民普遍感到生活惡化,樂觀指數降到歷史最低。33%人口貧困。各政黨通過“市場營銷”擴大知名度。國家政治低俗化。原本工業部門齊全,現在衛生紙、洗衣粉也靠進口。過去為“歐洲糧倉”,現在20%食品靠進口。失業率居高不下。醫療、教育等行業受賄司空見慣。全社會腐敗成風。調查表明,如果齊奧塞斯庫在世并參加選舉,41%的人會投票給他,所得選票遠高于目前任何政壇人物。49% 的人認為他是一位好領導。63%的人認為1989年前的生活比現在好?!?0后”的年輕人中,40%更愿意在父輩經過的“專制”下生活,羨慕那個時代不愁就業、住房,良好的社會治安,不受腐敗之苦。曾任改革部長的經濟學家謝爾伯內斯庫說,進口摧毀了羅馬尼亞自己的經濟,“20年前我們擁有一個效率低下的經濟,但我們畢竟擁有經濟。今天我們不得不懷疑,我們是否還擁有經濟??窟M口支撐的國民經濟猶如一座沙筑的城堡,隨時面臨坍塌的可能”。外資一度帶來暫時的繁榮,但日益吞噬著民族資本:銀行、電信、汽車制造、能源等領域資產大部分被外資買走,羅馬尼亞人民幾十年積累起來的國家資產轉化為外國買家手中的利潤。外資已經掌控國家經濟命脈。一篇文章在媒體廣為流行,題為《羅馬尼亞從社會主義過渡到經濟危機》。文章寫道:“大規模失業、貶值的列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絕望的社會······經濟危機似乎一夜之間又把我們送回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繁榮之路突然到了盡頭,消費和投資熱潮宛如黃粱一夢。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堅信黑暗隧道的勁頭一定會透出一縷亮光;現如今,一個隧道的盡頭竟然是另一個隧道的起點。我們進入了一個由無數隧道構成的迷宮之中?!?/p>
保加利亞——二十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經濟排名列全球中等偏上水平。1988年名義人均GDP排世界第25名。電子工業引以自豪。2009年降到第77 位。人文指數1990年世界第30位,2007年降到第53位。人均壽命縮減6-7年。獨立工會一個分析報告稱,“20年的市場改革,帶來的是經濟惡化、大規模貧困化、犯罪猖獗、社會不安寧、前途黯淡”。失望和無奈成為“民族情緒”。63%的人認為國家越來越糟。52%的人正面評價社會主義時代。 49.5%的人認為社會主義時代生活水平高。53.8%的人認為當時教育水平高。72.8%的人認為當時醫療保障好。
2011年11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