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8日參考消息
《歐洲艱難出臺萬億歐元救市方案》,美聯社布魯塞爾10月27日電,加拿大《環球時報》網站10月27日報道。歐盟峰會于27日就各方關注的希臘債務減記、加強歐洲金融穩定工具和銀行資本重組等一攬子方案達成一致。此次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私人投資者將所持希臘債務“自愿”減值50%;歐洲金融穩定機制規模將擴大至1.4萬億美元;歐盟向歐洲銀行業注資約1000億歐元(約合8905億元人民幣),將約90家歐洲大型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提高至9%。
歐盟搞了這么長的時間,只是達到了緩解希臘危機全面爆發的目的,至于能否真正解除希臘危機,那還很不確定,況且,就算希臘危機得以解除,歐盟內部還有諸如愛爾蘭、荷蘭、比利時、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存在爆發大規模危機的可能,而且這種可能性——在美國的壓力下——將很快轉變為現實性。歐洲金融穩定機制只能起到讓那些相信歐元不會崩潰的人暫時放心的作用,但是,對于像美國這樣的一心要干掉歐元的國家而言,那是不會起到任何對歐元區有益的作用的,相反,還會刺激美國使出更大的力氣去打擊歐洲的金融。我們早就指出過,歐元區的問題不是靠印刷幾張鈔票就能解決的,問題的核心是歐元區的政治、軍事不統一,由這個不統一導致歐元區的資本主義經濟無法使用政治、軍事力量來克服經濟金融領域出現的危機。只要歐元區還實行資本主義私有制,那么它是無法經濟金融手段來解決由經濟金融領域內部產生出來的危機的,如果要解決這些危機的話,就只能通過外部手段來解決,準確的說,是只能利用外部手段來將經濟金融領域內部的危機轉移到外部,而要獲得及使用外部手段,則只能借助政治及軍事暴力,而要借助政治及軍事暴力,則必需要能夠實現政治及軍事上的統一,然而,歐元區恰恰就不具備這個條件。因此,無論歐盟領導人做出何種救市方案,從解決歐元危機的角度而言,那都是杯水車薪的。因此,盡管歐洲媒體將此次救市方案捧得很高,但,只要我們稍微持有一點耐心,就能看到這個方案在解決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上的雞肋地位。
《美學生上大學負擔加重》,美聯社密歇根州伊普西蘭蒂10月26日電。美國大專院校委員會26日公布了大學費用的最新數據:4年制公立大學的學費上漲了8.3%,修完全部學分的費用超過了8000美元,其中不包括食宿費用和數百美元的書本費。看到這個數據,我們不能不感嘆美國大學學費之低,至少比中國的大學學費低很多。
對此,我們不要用匯率折算后的數據來看,而是要將1000美元對1000元人民幣,這么來看,因為美國工人的平均工資大約2000美元,中國工人的平均工資大約也是2000元人民幣。只有這樣比較才是有意義的,那種動輒將商品的美元標價折換成人民幣的做法是一種嚴重的誤導——其實質是一種殖民地思維,這種思維是將中國作為美國的一部分來看待的,在這種思維指導下,才出現了要將中國勞動力以外的所有商品的價格和美國接軌的要求,而之所以中國勞動力的價值不被允許與美國勞動力的價值接軌,那是因為這種思維的殖民地本質決定了中國的勞動力是以美國奴隸的身份存在著的。我們試想,如果在匯率1:6的前提下,美國1美元的商品在中國賣6元人民幣,然而在勞動力價值不接軌的情況下,當美國工人每小時收入10美元工資的時候,中國工人卻只能收入10元人民幣,由此,匯率工具本身成為了美國掠奪中國的工具。從這個意義上,我們還能認識到更本就不存在什么“合理的匯率水平”這樣一個東西。匯率本身是各國政府達到某一政治、經濟目的的手段。實際上,只有當美國賣1美元的商品在中國只能賣1元人民幣的情況下,中國才在經濟金融領域享有充分的主權,中國人才在經濟上與美國人平等。反之,當中國的商品(除勞動力外)的價格越來越與美國接軌的時候,中國的主權也就越來越少了。由此,我們知道了,那些講中國某些物價比外國便宜(從而為漲價尋找借口)的人實際上就是漢奸,因為這些人是站在外國人的立場上——認為外國人對商品的定價才是合理的,而中國人無權自己給定在中國生產、銷售的商品的價格,認為中國商品必須以外國人的標準來定價才是合理的——才能講出這番無恥的言語的。現在所謂的和國際接軌,實際上與給自己找個外國主子,從而讓自己降格為外國人的奴仆——凡事按外國人設定的標準行事,沒有本質的區別。
2011年10月29日參考消息
《中國船員湄公河遇襲案告破》,路透社北京10月28日電,中央社臺北10月28日電。盡管案件的詳情還在調查中,但是,就目前已經披露的案情來看,泰國軍隊內部很可能存在武裝保護走私、販毒及打家劫舍等問題,換言之,軍隊本身成了泰國某些人牟利的工具。盡管如何整頓軍隊是泰國的內政,但是,如果事件傷及了中國人的性命、財產的話,那么中國政府自然應該干涉此事,否則,壞人壞事不除,于中于泰都是沒有好處的,更何況泰國新政府現在也需要中國對它進行各方面的支持,當然,中國也可以利用此事擴大自己在泰國的影響力。其次,開發湄公河流域是中國開發大西南及加強自己與東南亞國家合作關系的重大戰略舉措,因此,在處理此事時,凡事應從大局出發,要堅決反對此事被那些不希望中國開發大西南成功的境內外敵對勢力所利用,維護好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特別是在當前菲律賓、越南等國屢屢侵犯中國領土、領海的時候,中國更應該注意團結東盟內部與中國南海問題無涉的國家,只有團結了這些國家,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孤立菲律賓、越南等國,才能為中國用武力教訓菲、越這樣的無賴國家創造出有理的歷史性條件。
中國應該對東盟采取軟硬兼施的辦法,然而,可惜的是,現在中國對東盟的政策是軟的太多,硬的幾乎沒有,而中國政府之所以這么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反對美國提出的中國威脅論”為理由的。表面上看,這樣做是為了讓美國提出的“中國威脅論”破產,然而,實際上,中國政府“堅持不動武”的表現恰恰表明其已經掉入了美國設計的這個“非此即彼”的邏輯陷阱。我們知道,在冷戰中,有動輒威脅他國的美國、蘇聯,還有大量的受美國、蘇聯威脅的國家,這些受到威脅的國家往往以“進貢、讓利”的方式來“混日子”。現在,中國“動輒求和”的表現,雖然在形式上與“霸權主義”正相反,但是,在邏輯上,中國只是選擇了“霸權主義”的簡單而直接的那個對立面,只是選擇了扮演“冷戰思維”中甘受被壓迫、被欺負、忍受欺詐盤剝的那個角色。因此,中國只是在“冷戰思維”中做了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只是不愿意做“霸主”,而只是選擇了做“奴隸”,表面上反對美國霸權,實際上不僅自覺接受美國霸權的領導,同時還愿意忍受其他各國的“欺辱”,這也就是說,中國政府并沒有跳出“冷戰思維”。我們知道,美國自己從不掩飾其對世界其他國家的威脅能力,并且時時刻刻都在威脅他國,然而,它非常害怕其他國家也擁有這樣的能力,特別是害怕其他國家使用威脅他國的手段,因為,只要別國也敢于使用威脅他國的手段,那么美國對他國的威脅效果自然就會受到削弱,這是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的經驗教訓,正因為蘇聯敢于用武力威脅他國,所以,美國才不能那么舒服地向外轉嫁危機,才動不動對盟友下手(脫離金本位、讓日元升值等等)以確保自己經濟金融形勢的穩定。盡管中國政府一直宣傳要擺脫冷戰思維,但是,中國政府“反對中國威脅論”的表現恰恰說明中國自己并沒有從冷戰思維中跳出來。因此,如果中國真是要跳出冷戰思維的話,那么就應該做到軟硬兼施,需要送錢的時候送錢,需要打仗的時候打仗,而不能像現在這樣,只知道送錢,不知道打仗。
《中國欲針對東南亞創設東盟銀行》,路透社北京10月27日電,《俄羅斯商業咨詢日報》10月28日報道。據報道,中國將在廣西建立區域性銀行,該銀行既是商業銀行,又是政策性銀行,它將幫助中小企業在東南亞領國投資、為基礎設施項目融資并促進中國西南部的發展。而且,中國將成為該銀行的最大股東,并可能邀東盟成員國、日本和韓國參股,從而成為一家微型的亞洲開發銀行。我們認為,此事一旦成行,那么對提高中國在該地區的地位是有正面影響的。對中國而言,創設東盟銀行不僅可以為中國過剩的外匯儲備找到一條用于投資的出路,而且,更重要的是,此舉將能切實推動亞洲國家減少對美國金融資本的依賴,從而減少美國金融資本在亞洲的影響力。由于亞洲開發銀行最大的股東是美國,因此,實際上,并不存在一個屬于亞洲人自己的“亞洲開發銀行”,相反,亞洲諸國凡事需要仰仗亞洲開發銀行支持的經濟建設項目實際上都要受到美國的干涉乃是控制,因此,在亞洲地區看來,亞洲開發銀行與世界銀行沒有本質的區別。如果中國能夠盡快創設東盟銀行的話,那么就等于是在金融獨立——反對美國金融霸權的道路上走出了堅實的一步。同時,對韓日等國不宜抱有什么合作的希望,對它們的政策應該是愿來則來,我們決不遷就。
2011年10月30日參考消息
《敘利亞抗議者要求北約介入》,法新社大馬士革10月29日電,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0月29日報道。敘利亞人權組織說,28日在抗議分子敦促設立利比亞式禁飛區時,安全部隊殺死了28人,并稱17名軍人死于軍隊與被懷疑叛變的士兵夜間在霍姆斯發生的沖突。顯然,敘利亞的抗議者并不是和平示威,而是武裝暴動,同時還存在非常明顯的勾結外國勢力干涉敘利亞內政的問題。因此,西方列強及受西方威懾的阿盟單方面譴責敘利亞政府平叛的做法是極其不公平的,也是毫無道理可言的。當然,政治斗爭是沒有多少道理可以講的,任何道理都不過是為斗爭的目的服務的,說到底還是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敘利亞的問題最后也只能用暴力來解決。不過,敘利亞事件對中國的啟發有一條很重要,就是一定要嚴厲打擊漢奸,盡管我們平時看到的那些漢奸只不過是在央視、人民日報等重要媒體上發表一些反黨、反人民、反社會主義制度、反國家的言論、文章而已,但是,現實和歷史的經驗都告訴我們,這些漢奸言論的散布者在一定時候就會成為勾結外鬼禍害中國的“帶路黨”人,如果不能及時打倒或時時與之做堅決的斗爭的話,那么中國就會離被外國鬼子再次殖民的時間越來越近。具體的來說,如果容忍像吳敬璉這樣的漢奸走狗繼續在重量級媒體上散布歪理邪說的話,中國就會有更多的人被殖民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思想洗腦,中國被再次殖民、半殖民的可能性就會極大的提高。
《“神威藍光”運算速度達每秒千萬億次,“中國芯”超級計算機驚西方》,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28日報道。據報道,中國以國產微處理器為基礎制造出本國第一臺超級計算機。盡管中國目前在芯片制造技術上落后美日等國有三代的水平,盡管目前尚不清楚申威1600微處理器的指令系統是否是中國自己設計的,但是,這臺由8700片申威微處理器集成的“神威藍光”1千萬億次計算機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大陸自己已經能夠獨立研制生產超級計算機了(此前出現的中國自己的超級計算機的芯片要么是買美國的,要么是由臺灣的芯片廠生產的,所以都存在一定的戰略安全問題),因此,這個項目的成功具有極其重大的戰略意義。同時,這臺超級計算機比同水平的美日超級計算機的能耗低,占地少。盡管還有諸多不能令人完全滿意的地方,但中國總算在擺脫受美國高科技控制方面走出了扎實的一步,而且,中國人的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也獲得了一個根本性的提高。就拿眼前的事情來說,如果中國自己不能研制出千萬億次計算機的話,那么中國就不可能出臺在身份證中加入指紋信息的措施,因為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從儲存著十幾億人口信息的數據庫中檢索出符合條件的對象的話,就必須要使用那么高級的計算機,而這種計算機,一方面美國不會賣給我們,另一方面,即便美國賣給我們,我們用起來也不會放心(除了信息安全外,以前還聽說某氣象局使用的從美國IBM公司進口的大型計算機前專門有一個美國人看著,防止中國利用該計算機干別的事情)。只要中國在信息領域的軟硬件都愈加獨立自主的話,那么中國的崛起才是有信息安全保障的,否則中國本身要么無法崛起,要么就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