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紐約“占領華爾街”活動進入第三周
新華網:美“占領華爾街”運動蔓延全國
9月30日,在美國紐約華爾街附近的祖科蒂公園,人們參加抗議活動。當日,在紐約下城華爾街金融區進行的“占領華爾街”集會抗議活動進入第14天,數百名示威者露宿在華爾街附近的公園內,持續表達對華爾街無節制的貪婪等問題的抗議。新華社記者申宏攝
抗議示威席卷多座城市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國際公司網站10月3日報道】題:隨著華爾街抗議活動進入第三周,該運動在全國范圍內擴大聲勢
在紐約的華爾街,無人領導但群情激昂的抗議活動已進入第三周,鼓舞越來越多的示威者滿懷激情地走上了街頭。昨天,活動人士聚集在一起,繼續發泄對“企業貪婪行為”、高油價乃至醫療保險缺失的不滿。
盡管訴求不同,但類似活動也擴散到了美國其他地區。比如,“占領芝加哥”運動昨天進入第十天。“占領洛杉磯” 運動1日拉開帷幕,以從潘興廣場到市政廳的游行作為開端,網站上的口號是:“革命開始了。”從工會到少數民族團體,再到關注從防止喪失抵押品贖回權到氣候變化等各種問題的活動團體,有34個組織在波士頓組建了類似聯盟。
西雅圖示威者的網站說,這次全國范圍的行動是“不同膚色、性別和政治信仰的民眾在無人領導的情況下發起的抵抗運動”,“我們唯一的共同點是:我們在社會中占99%,不愿再忍受那l%的人的貪婪與腐敗”。該網站還提到,在美國,最富有者和其他人之間存在明顯鴻溝。
迄今大多數示威活動是和平的,但也有示威者被捕。最引人注目的事發生在周六,紐約警方逮捕了700多名占領布魯克林大橋的抗議者,稱他們封鎖了道路。他們在接到罰單后獲釋。
【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3日報道】題:大逮捕增強了對“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的支持
持續兩周的“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看上去已變成一場舉世矚目的事件。
在對警方策略的批評聲中,名人們對抗議者表示聲援,并突然訪問了曼哈頓金融區的臨時營地。抗議活動在媒體注視下進入第三周,并首次得到工會支持。
抗議者被警察戴上手銬拖走的場面昨天在網上反復播放,以期得到更多支持。一周前,一名非暴力女抗議者被警察用胡椒噴霧攻擊的視頻也贏得了更多人對該運動的同情。
【美聯社紐約10月2日電】抗議者已在曼哈頓金融區露營兩周多,吃的是民眾捐的食品,用便攜式發電機提供的電力上網,他們有份名為《被占華爾街日報》的報紙,還有所臨時醫院。
他們高聲譴責企業貪婪、社會不平等和其他問題,人數不斷增加,越來越有組織,并沒有偃旗息鼓的跡象。
19歲的抗議者米拉說,城市官員“以為我們會走人,但我們沒走。我們能堅持多久就堅持多久”。
1日,大批示威者堵塞布魯克林大橋。
中東動蕩啟發“美國之秋”?
【美國《紐約時報》10月2日文章】題:銀行家與革命者
“占領華爾街”運動占據了曼哈頓金融區的一個公園,把它變成一個革命營地。數百名年輕人呼喊著反對“金融黑幫”的口號。這場抗議活動最初被當作笑話,但兩周之后,它的吸引力越來越大。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和華盛頓也在發生類似的活動。紐約州前州長戴維·佩特森看望了抗議者,工會也給予他們越來越大的支持。
這場抗議活動有點像開羅解放廣場的示威:同樣是一群被疏遠的年輕人,他們同樣機智地用微博等社交媒體召集更多參與者。最重要的是,現在有一股年輕人對一種政治和經濟體系感到失望的類似潮流。抗議者認為該體系破敗不堪、腐敗墮落、反應遲鈍、不負責任。
抗議活動發言人、網絡設計師泰勒·庫姆里克說:“這絕對是受‘阿拉伯之春’運動的啟發。”
【西班牙《國家報》l0月2日文章】題:“美國之秋”?
在“占領華爾街”這一口號的號召下,紐約9月17日爆發抗議活動,抗議美國金融機構引發經濟危機,嚴重影響了廣大中產階級和年輕人的生活。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有460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占總人口的15%。抗議者聲稱:“我們代表99%的人口,反對的是那些掌握40%財富的1%的人。”
事實已無法否認:曾占領西班牙廣場、希臘城市和以色列街頭的社會不滿情緒來到了美國,并從紐約向其他城市蔓延。
“在‘阿拉伯之春’之后,‘美國之秋’或許已經到來。”21歲的美國失業青年路易莎說,她失學是因為上學必須支付高昂的貸款利息,而現在又不得不在吃飯和看牙醫中間作出選擇。許多人都是出于類似原因來華爾街安營扎寨的。
媒體和民眾將憤怒的紐約人與“阿拉伯之春”聯系在一起。面對住房、醫療和教育價格飛漲,看到一方面銀行接受大量救助,另一方面成千上萬的人卻遭到辭退或停發工資,抗議者的不滿顯而易見。他們大都在26歲以下,還有大學教授、工程師甚至交易所的前交易員,大多是白人和中產階級。
問題是他們的抗議在美國幾乎不受重視。但隨著更多群體、特別是工會的加入,近幾天情況發生了變化。在全國有10萬會員的郵政行業工會和有3.8萬會員的紐約公共運輸行業工會上周正式向他們提供支援。美國憤怒者的導火索已經點燃,現在要看他們會被引向何方。
很多大學生參加了1日的示威活動。
1日,警方與示威者在布魯克林大橋上對峙。
深層社會弊端暴露無遺
【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3日社論】題:貪婪不再是好事
紐約、波土頓和其他城市愈演愈烈的抗議活動表明,美國歷來尊重不加約束的資本主義,如今卻不能再把這種態度視作想當然。許多美國人顯然認為社會發展方向出現了根本性錯誤,質疑經濟體制不再平等地把果實分給社會各階層。
如同夏季出現在歐洲各國的情形一樣,紐約的許多抗議者是中產階級的年輕子女。這絕非巧合。他們的父母理所當然地認為,只要拿到不錯的學位并規規矩矩地納稅,你就能過上優裕的生活:穩定的工作、住房、年老后的退休金。抗議者正是他們心灰意冷的后代。如今,原有的社會契約不再適用。
【美國《費城問詢報》網站10月2日文章】題:世事變遷,我們成為自己最可怕的敵人
美國這個衰落的超級大國無法應對自身面臨的挑戰。知名專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和政治學家邁克爾·曼德爾鮑姆推出新書《昨日輝煌:美國如何在自己一手打造的世界里落后以及我們如何才能東山再起》,坦率地講述了美國放慢腳步并逐漸衰落的原因。
冷戰結束時,美國沐浴著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勝利”榮光。不過,作者們說,我們未能意識到共產主義的終結顯著加快了全球化進程。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復制了我們以往開放市場的成功經驗。它們適應了新世界,我們卻沒有。 “我們本該加緊學習,增加儲蓄,重建基礎設施”并增加而非減少有技能的移民,結果卻“精神懈怠、投資不足、得過且過”。“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生活在一個新世界里,也沒有作出相應調整。這是美國犯下的代價慘重的嚴重錯誤”。
中國在廣闊的土地上四處修建現代化的公路、鐵路和機場,我們的公路、橋梁、水利系統和電網卻由于缺乏投資而日益殘破;全球競爭要求我們具備越來越高超的教育技能,美國卻出現了越來越多未完成中學教育的下層年輕人,在主要工業化國家中,只有墨西哥、西班牙、土耳其和新西蘭的輟學率高于美國;由于政界人士在移民議題上煽動歇斯底里的情緒,我們把有才能的移民拒之門外,而這些移民“對美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10年來兩黨政府不斷增加美國的負債,使上述所有問題雪上加霜。
僅僅呼吁重現昔日輝煌并不能解決這個國家存在的深層結構性弊端。除非把公眾集合起來并明確告訴他們國家衰落的原因,否則問題就得不到解決。
華爾街示威者在祖科蒂公園設立了臨時休息地。
華爾街示威者冒雨抗議。
祖科蒂公園儼然成為了抗議者的“大本營”。
“占領華爾街” “我們是99%”
2011年10月04日 09:17:55 來源: 南方日報
2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政廳外,抗議者高舉標語。新華社發
1日,抗議者在紐約布魯克林大橋上游行。
美國紐約的“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進入第三周。紐約警方1日下午逮捕超過700名在布魯克林大橋堵塞交通的示威者,但抗議活動2日繼續,誓言持續過冬。在10月最初兩天的周末,美國境內多座城市出現響應紐約活動的抗議,如洛杉磯、舊金山、華盛頓、波士頓等重要城市。
警方前一天大量逮捕阻斷交通的示威者,但仍有大約800名示威者2日聚集在曼哈頓南部、世界貿易中心遺址附近的祖科蒂公園,繼續抗議。
“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始于9月中旬,示威者自那時起在號稱全球經濟心臟的華爾街附近祖科蒂公園扎營,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等華爾街金融機構外舉標語、喊口號,抗議華爾街“貪婪”無止境、指責政府救助少數金融機構而使多數人陷入經濟困境。
示威者自稱代表99%的社會民眾,要和1%的所謂精英階層對話。在祖科蒂公園內,一些示威者靜坐在椅子上看書或吃東西,有些人則晾曬被雨水淋濕的衣服。
一名示威者告訴當地電視臺記者,每晚留宿祖科蒂公園的示威者在100人到300人之間。紐約警方說,前一天大多數被捕者收到擾亂秩序罪的刑事法院傳票后當晚獲釋。但有報道稱,仍有大約20人沒有獲釋。
抗議“不大可能”實現要求
前一天遭短暫拘捕后獲釋的前建筑工人羅伯特·卡米索斯告訴法新社記者:“抓了我們一個人,就會有兩個人冒出來。我們是軍團,因為我們人員眾多……大多數人都回來了。”來自紐約的教授澤弗·蒂奇奧特說,這是她第三次在周末參加這場抗議,考慮當晚留在公園,以前從沒這么做。
活動現場,一些青年人舉著標語寫道:“不要害羞,加入我們!”一名示威者在現場接受電視臺采訪時說,他發現最近抗議活動中增添了一些新面孔。蒂奇奧特承認,抗議活動“不大可能”確保實現示威者向金融系統提出的要求,但“我們應當去嘗試”。
“占領華爾街”活動以一個松散組織的形式出現。這個組織在活動初期的聲明中聲稱,示威者將在公園營地過冬。
莊北寧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抗議華爾街“貪婪”無止境
抗議蔓延至多座城市
始發紐約,歷時半個多月
據新華社電 始發于紐約的抗議活動,經歷半個多月后,蔓延至美國境內多座城市,從西海岸到東海岸,洛杉磯、舊金山、丹佛、芝加哥、華盛頓、波士頓等城市均出現針對金融系統的規模不等的抗議活動。
《洛杉磯時報》報道,洛杉磯市中心在這個周末成為抗議者的舞臺。
受“占領華爾街”運動影響,數百名示威者1日在開始在洛杉磯市政廳門前支起帳篷或鋪開毛毯,一些人噴涂標語,一些人圍成圈子召開臨時會議。一些過往車輛鳴笛以示支援。不少標語上的口號是“我們是99%”。
一名美軍退伍軍人舉起的標語上寫著“4477=99%”。前一個數字代表美軍在伊拉克死亡的人數。
2日下午,一些行為藝術者在市中心街道游行,還有一些藝術者分別組織抗議活動,表達類似情緒。
在波士頓,上千人在周末參加抗議活動。按活動組織者說法,大約3000人參加1日在美國銀行辦公樓外的抗議游行,抗議金融系統貪婪、要求制止銀行對抵押品取消回贖權。
24名示威者當天被警方逮捕,被控犯有侵犯行為。
國際觀察
從“華爾街危機”到“華盛頓危機”
近日,美國民眾針對華爾街的抗議活動,再次引發全球對華爾街的關注。從華爾街發端的2008年以來的全球金融危機,令世界經濟至今驚魂未定。鑒于危機的起源,這場危機被稱之為“華爾街危機”。這是金融泡沫的惡果,是貪婪的苦酒,是華爾街那些金融大鱷們的罪責。美國政府為挽救金融危機下的美國經濟,不惜財政血本,拆東墻補西墻。不斷沖高的財政赤字和美國國債又把美國經濟由“金融泡沫”轉向“財政泡沫”,并引發一場債務危機,世界經濟因此雪上加霜。相對于上述“華爾街危機”,這就是一場“華盛頓危機”。華爾街“下雪”,華盛頓“加霜”,世界經濟面臨著二次探底的危險。
美國政府的實際舉債早已在今年的5月份就頂到了天花板,債務上限是14.294萬億美元。8月2日之前,美國國會幾經折騰批準提高債務上限后,美國政府才得以支付超過300億美元的國債利息,將870億美元的到期國債贖回,支付230億美元的社會福利金,并避免了政府暫時關門的窘境。但美國國債信用的受損,使這個依靠向全球借債過日子的超級大國,向全球輸送了債務毒素。
要知道,“華盛頓危機”不同于“華爾街危機”。第一,推暴危機的禍首不同。“華爾街危機”的禍首是那些金融大鱷們,而“華盛頓危機”則由美國的政治機構和那些政客們推暴。如果前者還罪責模糊,能夠轉移或脫逃,后者則罪責明確、難避。第二,危機的性質不同。“華爾街危機”是一場金融危機,“華盛頓危機”是一場財政危機。前者尚有政府出救,后者則難尋救護者,直接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沖擊。第三,危機的危害程度不同。“華盛頓危機”,如果任其暴發,必將是一場更為深重的全球經濟災難。目前,美國的債務毒素就在全球擴散蔓延。
當然,“華盛頓危機”根本上也是從“華爾街危機”演化而來。2008年10月,美國政府出臺了7000億美元的不良資產救助計劃,向陷入困境的金融機構注資,這被認為是自上世紀30年代大危機以來最龐大的救市計劃;2009年2月,美國政府又推出了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其中35%用于減稅,65%用于投資,這是“二戰”以來美國政府最龐大的開支計劃。不一而足,“華爾街危機”以來,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已鼓起了巨大的“財政泡沫”。有測算表明,美國“財政泡沫”可達“華爾街危機”初期有毒資產總值的20倍以上。
中國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從“華爾街危機”到“華盛頓危機”,中國是其中的受害者,一部分應得和既得經濟利益在“雪”和“霜”中蒸發。非但如此,美國近日的對臺軍售,又一次嚴重地傷害了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人民不禁要問,美國對中國是一個怎樣的態度?
全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瞪大了眼睛,美國還是好好地解決自身的經濟問題吧,不要再向全世界“輸送危機”了!
任民

10月3日,“占領華爾街”的示威浪潮仍在持續,紐約證券交易所當天正常交易,但卻被重重封鎖,設置多道柵欄,禁止人們靠近。華爾街的主路也被全面封鎖,完全看不到平日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示威者試圖入內,但立即被驅散。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