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對“鷹派”野田“觀其行”
參考家園
【日本《產經新聞》網站 8月30日報道】日本參眾兩院30日接受菅直人內閣總辭職并舉行了首相指名選舉。
民主黨代表野田佳彥被指名為日本首相。在確定黨內領導層和內閣人選后,野田將接受天皇任命,正式啟動內閣。
【共同社東京8月30日電】民主黨新代表野田佳彥30日下午在眾參兩院的首相指名選舉中當選第95任、第62位首相。
預計新內閣將在9月2日正式成立。民主黨將繼續和國民新黨聯合執政。
中方敦促修復雙邊關系
【法新社北京8月29日電】中國外交部今天在野田佳彥當選日本民主黨黨首后對他表示祝賀。野田將成為日本5年中的第6位首相。
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說:“我們對野田佳彥當選日本民主黨代表表示祝賀。中國始終十分重視中日關系。”
然而,鑒于野田在二戰問題上的立場,他的當選估計會在中國引發爭議。他最近表示,在日本戰敗后被盟國軍事法庭判處犯有戰爭罪的日本軍人并不是罪犯,激起了人們對二戰的痛苦記憶。
同樣,野田拒絕譴責政客參拜靖國神社。盡管在日本軍事占領期間的中國和韓國受害者表示抗議,靖國神社仍供奉著日本陣亡軍人,包括一些戰犯。
中日在經濟上相互依賴,但戰后兩國關系一直跌宕起伏。這兩個鄰國一直在有爭議的尖閣群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本報注)問題七深陷長期領土爭端。
【美國之音電臺網站8月29日報道】中國向日本新領導人發出警告,稱日本新首相必須對中國東海有爭議的島嶼等中國核心利益表現出更多尊重。
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今天發表評論說,在釣魚島問題上,日本新政府必須顯示出對中國領土完整的尊重。中國愿共同開發釣魚島周邊資源,條件是日本承認中國對釣魚島完全享有主權。
新華社還說,野田政府應實行“恰當的”政策,以彌補日本在二戰中犯下的罪行,尤其是要避免參拜靖國神社。
【路透社北京8月29日電】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今天就日本新首相的當選發出警告,而非表示歡迎。它警告野田,他的政府理應修復棘手的雙邊關系。新華社的英文評論言辭十分尖銳。
中日是亞洲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不過兩國不斷加深的貿易依存度卻被海上爭端、日本對中國海軍實力增強的不安及中國在二戰期間被日軍占領的辛酸歷史所抵消。
新華社在評論中稱,野田應確保日本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而東海爭議島嶼是主要問題。它指出,日本新政府必須開始意識到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中日交惡以及雙方互不信任絕對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野田最近表示,中國迅速增強軍力和擴大海上活動對該地區構成了嚴重威脅。
野田極右立場或引摩擦
【韓國《朝鮮日報》網站8月30日報道】野田佳彥出身軍人世家,具有極右的軍國主義傾向,對領土問題態度強硬,因此很有可能與韓國和中國產生外交摩擦。
野田曾在2005年主張:“在日本,戰犯已被赦免,因此再無戰犯。”并支持小泉參拜靖國神社。有人批評說,野田具有比承認存在甲級戰犯的小泉更強硬的極右傾向歷史觀。
野田曾否認日軍制造了南京大屠殺,對承認日本的戰爭責任的日本教育持批評態度,還大力主張增加軍費。
野田對與中國的領土糾紛態度強硬。2004年,中國保釣人士登上釣魚島,他向國會提交了重申該島是日本領土的決議。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30日報道】在關于對外政策的有限表態中,野田佳彥顯露出一種強硬作風,讓其所在的中間偏左政黨感到意外,并且吸引了亞洲鄰國的關注。
2008年,野田批評執政的自民黨避免敦促中國當局與達賴對話的政策。雖然野田所在的民主黨兩年前上臺時,曾承諾奉行更友好對華政策,但他本人一直對中國軍費直言不諱。
【日本時報在線8月30日報道】日本東洋大學教授西川吉光認為,由于野田佳彥出生在陸上自衛隊家庭,他很可能在尖閣群島等領十問題上持強硬立場。
但日中去年爆發激烈領土爭端時,野田卻態度溫和,呼吁雙方保持冷靜,聲稱關系惡化不利于兩國經濟發展。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30日文章】野田佳彥當選民主黨新代表后,中國媒體紛紛把他評價為“對華強硬派”,根據是他曾在歷史、領土等議題上主張對華強硬。
我們不能簡單從他過去的言論或立場來判斷他就任首相后的政策。回顧一下,小泉就任首相前一次都沒參拜靖國神社,就任后則連續參拜,雖然他始終主張“中國的發展對日本來說不是威脅,而是機遇”。小泉的接班人安倍就任首相前經常參拜,對華言論也相當強硬,但當首相后轉換態度,把中國作為首訪國,也沒有以在任首相身份參拜。不難看出,日本政治家上臺前后的言論與政策間不見得具有連貫性。
就對華關系而言,野田偏離民主黨基本方針的可能性很低。2009年民主黨奪取政權之前在政綱里主張“首相不參拜靖國神社,不干涉中國內政”。至今,鳩山、菅直人兩任首相都沒參拜。兩國經貿關系日益擴大,相互依存不斷深化,政治家把“反華”作為鞏固權力基礎工具的可行性越來越低。
【路透社東京8月30日電】日本新首相野田佳彥周二說,他將支持以往政府的決定,接受對二戰戰犯的犯罪裁決,這一調和的立場顯然旨在避免與鄰國中國發生沖突。
野田佳彥說:“政府 (2005年的)聲明證實了日本基于某種司法解釋(在這個問題上)的法定立場。我身為政府中人,我的反應要與聲明相一致。”
“我希望與包括中國和韓國在內的亞洲國家保持雙贏的關系。”
“親美”仍是日本外交主軸
【日本《每日新聞》8月30日報道】題:野田最重視日美關系
關于外交和安保,野田佳彥在黨代表選舉中表示將最重視日美同盟,稱“這是基礎中的基礎”。
在鳩山政府時期,對美關系受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迷失方向影響惡化,而菅直人首相則一直忙于修復對美關系。
野田29日表示:“我愿維持菅直人政府的政策,即根據(搬遷到沖繩縣名護市邊野古的)日美協議,減輕沖繩縣的負擔。” 可以認為,美方歡迎野田的親美路線。
野田表示將和中國等亞洲各國構建互惠關系,強調不會對美一邊倒。但在民主黨執政后,他歷任副財務相和財務相,外交和安保手腕仍是未知數。
【日本時報在線8月30日報道】有分析家認為,在野田佳彥領導下,日美關系仍會是日本外交的基石。
在日美關系方面,野田有望受到華盛頓熱烈歡迎。他在華盛頓被普遍看成日本民主黨內親美聯盟的一員,深受美國保守人士和鷹派政客的青睞,一些希望美國對華態度更加強硬的媒體也對野田情有獨鐘。
今年早些時候,他表示支持日本繼續購買美國國債,此舉同樣為他在華盛頓和紐約金融圈內贏得了贊譽。
野田擁護2006年的日美協議,支持將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至沖繩島更北端。這同樣有可能得到華盛頓的熱烈歡迎。不過,野田過去的言論同時也暗示,他或許反對美國通過進一步施壓,要求增加日本在普天間搬遷問題上的經濟義務。他2006年時曾表示:“我們為什么要承擔相關開支,尤其在我們面臨經濟蕭條的時候?搬遷開支很荒唐。”
【韓國《中央日報》網站8月30日報道】野田佳彥被稱為“日本民主黨內的右翼”。在對美關系方面,野田在此次競選中提出了“美日同盟是最大資產,是日本外交基軸”的口號。
但野田2002年也稱:“我們也可能教訓美國,日本應當具備主體性。”他基本上被評為“外交門外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dtgc.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