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這一場不該打的戰爭及其他
劉伯松
伊拉克這一戰是不該打的,但終于打了,而且沒完沒了打了8年;利比亞這一戰也是不該打的,轉眼間也打了70多天了,何時結束如何結束仍沒個準。
西方攻擊利比亞已經超越它的法定范圍。聯合國安理會第1973決議旨在“保護平民”。但今天它已演變成一個轟炸軍事行動,不但威脅到它聲稱要保護的平民,而且已升級至“定點暗殺”和“更換政權”的地步了。
利比亞戰爭升級或西方國家越線
英國阿帕奇攻擊直升機在航母登陸 英國國防部 Kev Preece
最近,北約戰機不斷轟炸利比亞首都黎波里。上一周是襲擊以來最多的一次。北約戰略上只炸利比亞的軍事設備,技術上也可避免轟炸它的的民用基礎設備,可是,軍事目標越來越少,北約正在逐步擴大所謂軍事指揮和控制中心的定義,包括卡扎菲支持者可能使用的任何建筑物。至少有位北約將軍——英國國防部長Dave Richards——更進一步建議,開始轟炸其他設備,如橋梁、電力站等。
在美國,奧巴馬已經違反了國會的期限:任何超過60日的軍事行動必須獲得國會的批準。
在非洲,非洲聯盟的立法機構泛非洲議會譴責北約的“軍事侵略”,企圖“定點暗殺”卡扎菲。
在國際社會,俄羅斯指責北約已經超越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G8峰會后,俄羅斯似乎放棄利比亞了。)中國仍然默默無聲。
至于加拿大嘛,利比亞戰爭初期,政客們急于參戰;競選期間,卻聽不到“利比亞”的名字,哈珀贏得多數政府后也只字不提。不過,據《渥大華公民報》報道,國防部已悄悄地在利比亞戰場增加了1300枚激光制導彈,每枚10萬元。
西方在利比亞的兩大問題
根據一些專家學者的看法,總括來說,西方的利比亞問題有兩方面。
首先,戰爭不易,現代戰爭更不易。戰爭一旦爆發了,不僅是打打殺殺那么簡單,它有它的節奏,也有它的規律,很難說要收場就可收場的;同時,現代戰爭又與以往戰爭不同,它有不少“約束”,如“戰爭理由”、“作戰規則”等。
聯合國安理會授權西方設立“禁飛區”唯一的原因是“保護平民”,阻止可能發生的屠殺。北約匆匆忙忙地攻擊利比亞,以為被孤立而又不受歡迎的卡扎菲政府很快就會垮臺。因此,當時奧巴馬甚至承諾說,這個沖突只需“數天,而不是幾周。”
但那是10個星期前的事了。
鷹派和主戰派指責北約過于謹慎。如果它想速戰速決,他們主張北約應該像美國在伊拉克那樣進行全面戰爭。但那不是違反安理會第1973決議嗎?
同時,他們誤讀伊拉克實況:也許卡扎菲并不是他們所想象的那樣不受人民擁護,而且反政府勢力內也不是個個都是圣人。最重要的是,恐怕還有不少普通的利比亞人根本不歡迎北約給他們的“炸來的民主”!
不管怎樣,當法美英等3國炸毀利比亞政府軍隊和設備,成功地阻止他們進攻反政府重鎮班加西后,聯合國授權的“保護平民”使命已經基本上完成的。
可惜,當前利比亞戰爭一直在升級,一個又一個“停火”呼吁,美國、北約和反政府勢力都毫無考慮地拒絕了。安理會是否應該召開緊急會議,檢討1973決議兩個多月來的實施情況,甚至它當前的適當性。
西方在利比亞的第二個問題是,利比亞這一戰根本是不應該打的。不錯,卡扎菲的確不是個好人,也許是個天大的壞人(但不要忘記,3月前他們還和他有生意和外交上的來往呢)。不錯,如果他在內戰勝利,肯定會對那些反政府者一個一個的不客氣,坐牢的坐牢,殺死的殺死;不過,反過來說,如果反政府勢力勝利,他們也會采取同樣的方法來對付卡扎菲、他的親人和同黨的。
說實在的,豪言壯語外,西方并沒有任何可靠的真憑實據可以證明卡扎菲考慮盧旺達式的種族清洗。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幾乎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上的。其實,這本身就是個大錯誤、也是個十分危險的前例。如果往后聯合國繼續授權對每一個鎮壓市民的國家采取類似的軍事行動,世界豈不是處于一個不斷戰爭的狀態嗎?因為這么一來,這可能也包括也門、巴林、敘利亞、沙地阿拉伯、朝鮮、甚至美國本身的(要看你如何去看待美國酷刑了)。
說來說去,我們實在找不出利比亞戰爭的真正或更好的原因;我們侵略利比亞不是因為卡扎菲如何如何的可怕,而是因為他是個容易的目標,沒核彈、沒化武、連個正規國軍都沒有。這也許奧巴馬說“不及數日”就可搞掂的緣故吧!
不過,理由也許還是有的:法英兩國為了國內政治的需要,尤其是法國;美國嘛,“阿拉伯反抗”運動一直保持低調,甚至保持沉默,但利比亞一戰,可以讓自己跑在前端了。其實,每一個國家都希望得到利比亞石油的一部分,最好少了一個卡扎菲、少了他的要求,包括繼續國有化政策。
至于加拿大嘛,更說不出任何理由了。說它“跟風”,也是;說它“怯懦”,也是。就是不愿在國際舞臺少了自己的一份——展示我們也是個舉足輕重的國家?
小結:停火與和談是唯一的道路
利比亞這一場不該打的戰爭,上周兩天的G8峰會里,利比亞戰爭主將法國的薩科奇、英國的卡梅倫和美國奧巴馬竟然對“停火”只字不提。安理會第1973決議里,除了設立“禁飛區”外,還有一項北約和西方主流媒體一直選擇保持沉默的要求——“立即停火”。土耳其、南非和非洲聯盟都曾先后企圖調停,可是西方就不睬你。其實,聯合國利比亞特使也靜悄悄地穿梭于黎波里與班加西之間,企圖調停。
反對停火與和談阻力最大的是來自反政府勢力方面。他們在北約大力支持下,堅持卡扎菲一天不下臺,停火就沒得談。英國最近遣派阿帕奇攻擊性直升機只會進一步加強反政府勢力的立場,并進一步延遲政治解決途徑。這是十分不幸的。
北約說,最近利比亞政府提出的“停火”建議是“不可靠的”。但他們怎么知道呢?如果利比亞政府提出停火,反政府方面也該停火,因為停火是雙方面的。兩個多月以來,反政府方面從來沒有提出過停火建議。為什么呢?理由十分簡單:開始他們拒絕停火,因為他們不想敗,后來北約的轟炸救了他們;現在,他們認為北約可以幫助他們打勝,更沒有停火的必要了。因此,利比亞戰爭是否停火主要在于美國和北約。
不過,戰爭總有結束的一天。過去以征服和占領為主,現代戰爭則通過停火-和談-諒解道路的。我相信,利比亞也不例外。
最近,利比亞外長首次提出政府愿意與反政府領袖商討新憲法問題。原則上,美國和北約應該接受它的,并共同組織一個監視系統。這個獨立的監視使命可由聯合國或非洲聯盟負責,當然,北約仍然可從空中監視的。
目前超過百萬利比亞人民因內亂逃難他鄉,數以萬計的更是無家可歸。這是人道主義災難。保護無辜平民的最佳辦法是,北約應該立即改變它的政策,停止支持利比亞內戰反政府一方。同時,它應該宣布它現在支持利比亞政府的過度政策,雙方停火、和談、諒解、政改……建立一個憲政政府。這恐怕是最佳上策了。
回顧過去3個月,利比亞由內亂演變為內戰,他國及國際機構應該及時調停,它們反而以武力干預,并站在反政府一方。這是一場不該打的戰爭。何時結束?
結束戰爭第一步往往是停火,但停火是雙方的;到目前為止,反政府勢力及美國和北約卻拒絕任何停火建議,同時又不提出自己的停火建議。但現代戰爭總是先停火后和談。何時開始?(2011-05-28)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