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roductive failures and infant mortality
轉基因大豆飼料造成動物不孕不育及幼鼠死亡率
-- State-of-the-Science on the Health Risks of GM Foods
-- 欺世盜名—關于轉基因食品威脅健康的最新科學研究結果(8)
Author: Jeffrey Smith,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Technology.
作者:杰弗里·M·史密斯,(美國)責任科技協會常務董事。
譯者:不詳校對者:陳一文
更多事實請閱讀:史密斯《種子的欺騙》
http://book.kongfz.com/16975/117206745/
史密斯《轉基因賭局(65個科學證據揭露8大領域的驚人危害)》
http://book.kongfz.com/11257/115522037/
轉載自:http://www.responsibletechnology.org/docs/145.pdf
轉載者:陳一文([email protected])
《新浪網》“陳一文顧問博客”轉載:http://blog.sina.com.cn/cheniwan
《陳一文顧問網站》:http://sea3000.net/cheniwan
*
陳一文顧問按:
葉爾馬科娃于2005年10月的一次會議中首次公布了她的結果,并通過新聞媒體大肆宣傳。不過直到2007年9月,她也沒有正式發表論文。《自然-生物技術》雜志專門聯系了葉爾馬科娃,請她介紹自己的實驗,并且組織了不同領域的專家進行評估。結果發現,葉爾馬科娃的實驗疑點重重。
“非轉基因”也有高死亡率
葉爾馬科娃的實驗材料首先就有問題。她聲稱,實驗用到的轉基因大豆品種來自一家生物技術公司,但是調查顯示,這家公司從來沒有出售過那種轉基因大豆產品。葉爾馬科娃使用的極有可能是不同種類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基因大豆的混合物。與此類似的是,實驗對照組用的非轉基因大豆也包括了不同的品種。在做這類實驗時,喂養的食物需要有盡可能一樣的遺傳背景,而葉爾馬科娃卻沒能很好地控制條件。
轉基因大豆安全性有公論
事實上,關于轉基因大豆安全性的實驗,科學界已經做過多次。2004年美國科學家Denise Brake和Donald Evenson就做過極其相似的實驗。在嚴格條件控制下,被喂養了轉基因大豆的小鼠繁殖了4代。子代小鼠數量、死亡率,體重以及睪丸形態都沒有出現異常,表明轉基因大豆不會對這些參數產生負面影響。同年,中國科學家也用同樣的轉基因大豆做了實驗。研究表明,即使轉基因大豆在食物中的比例高達90%,也不會對大鼠產生副作用。2000年,日本科學家研究了轉基因大豆是否會導致大鼠的免疫系統產生變化,結果否定了轉基因大豆引發包括過敏在內的免疫作用的可能。
美國自1995年開始商業化種植轉基因大豆。據美國農業部數據,2010年,該國所種植的大豆中有93%是轉基因的。在全球范圍內,這個數值約為77%。迄今為止,沒有發現任何獲準上市的轉基因大豆對人類健康有害的證據。
葉爾馬科娃在向媒體到處宣揚她的結果之余,卻遲遲不發表學術論文。最后,她在一個俄文雜志上發表了研究結果,雖然這份俄文雜志后來出了英文版本,但卻沒有經過國際同行的評審。科學研究固然時常會得出不同于以往的結論,但是越驚人的結論就需要越堅實的證據。葉爾馬科娃得出了和整個科學界迥然不同的結果,卻沒有提供合理的證據,這讓她的研究變得毫無意義。
實際情形是怎樣的呢?通過目前掌握的資料了解到,Alexei Surov博士所在的Severtsov生態與進化研究所并沒有任何研究簡報或新聞表明Alexei Surov博士曾寫過這樣的信息,俄羅斯之聲報道的新聞事件也沒有在任何學術期刊上發表過研究論文。此外,俄羅斯之聲用的標題是《俄羅斯宣稱轉基因食品是有害的》,而其他新聞報紙則用的是“一個俄羅斯人宣稱”。顯然“俄羅斯宣稱”與“一個俄羅斯人宣稱”是有顯著區別的。
[44] 伊莉娜·葉爾馬科娃,“轉基因生物風險的實驗證據”,為實現無轉基因歐洲對科學家的講演,歐盟議會,布魯賽爾,2007年6月12日
[48] 伊莉娜·葉爾馬科娃,“轉基因生物與生物風險”,國際減災會議(IDRC)論文集,達沃斯,瑞士,2006年8月27日-9月1日,第168-172頁
[49] 伊莉娜·葉爾馬科娃,“轉基因大豆導致第一代老鼠仔減輕體重與高死亡率,初步研究”,生態信息1 (2006): 4–9.
[51] 伊莉娜·葉爾馬科娃,“轉基因生物:生命自己涉入實驗”,信,生態信息 N2 (2006): 3–4.
同時引用了史密斯與上邊提到的蘇羅夫之間的通訊:
[52] 史密斯與亞雷克薩·蘇羅夫的個人通訊,2010年4月
挪威專家問:抗農達大豆有無進行安全性檢測?有無進行90天的小白鼠試驗?
劉培磊答:轉基因大豆在進口前已經獲得了安全證書,我們作了環境安全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檢測。同時也作了90天的小白老試驗。
挪威專家問:草甘膦的含量有無檢測?
劉培磊答:沒有進行檢測!我們國家對草甘膦的規定是可以使用的。
陳一文顧問追問:剛你提到未對轉基因大豆草甘膦作檢測,請再確認一次,中國農業部批準大宗進口美國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進口前,是否對轉基因大豆有毒草甘膦殘留量進行過檢測?
劉培磊答:沒有進行檢測!對轉基因大豆的檢測主要是驗證檢測,研發機構向我國提供了安全性的材料,我們進行復核驗證。
陳一文問:有沒有作90天的動物試驗?
劉培磊答:做了。
陳一文顧問問:報告能否向媒體和公眾提供?
劉培磊答:我只是作技術的,能否提供這樣的報告我不知道,需要請示農業部領導。
[44] Irina Ermakova,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GMO Hazards,” Presentation at Scientists for a GM Free Europe, EU Parliament, Brussels, June 12, 2007
[44] 伊莉娜·葉爾馬科娃,“轉基因生物風險的實驗證據”,為實現無轉基因歐洲對科學家的講演,歐盟議會,布魯賽爾,2007年6月12日
[45] L. Vecchio et al, “Ultrastructural Analysis of Testes from Mice Fed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European 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 48, no. 4 (Oct–Dec 2004):449–454.
[46] Oliveri et al., “Temporary Depression of Transcription in Mouse Pre-implantion Embryos from Mice Fed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48th Symposium of the Society for Histochemistry, Lake Maggiore (Italy), September 7–10, 2006.
圖1、轉基因大豆喂養的大鼠的睪丸呈現出深藍色而非正常的粉色,并且細胞結構也被大大地改變了。
[47] Alberta Velimirov and Claudia Binter, “Biological effects of transgenic maize NK603xMON810 fed in long term reproduction studies in mice,” Forschungsberichte der Sektion IV, Band 3/2008
·
·
[48] I.V.Ermakova,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and Biological Risk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Conference (IDRC) Davos, Switzerland August 27th – September 1st, 2006: 168–172.
[48] 伊莉娜·葉爾馬科娃,“轉基因生物與生物風險”,國際減災會議(IDRC)論文集,達沃斯,瑞士,2006年8月27日-9月1日,第168-172頁
·
圖2、轉基因大豆喂養的母鼠產下的,20天大的幼鼠的體形比19天大的非轉基因大豆喂養下的母鼠所產下的幼鼠還小。
[49] Irina Ermakova,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 leads to the decrease of weight and high mortality of rat pup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Preliminary studies,” Ecosinform 1 (2006): 4–9.
[49] 伊莉娜·葉爾馬科娃,“轉基因大豆導致第一代老鼠仔減輕體重與高死亡率,初步研究”,生態信息1 (2006): 4–9.
·
[50] Irina Ermakova,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GMO Hazards,” Presentation at Scientists for a GM Free Europe, EU Parliament, Brussels, June 12, 2007
[50] 伊莉娜·葉爾馬科娃,“轉基因生物風險的實驗證據”,為實現無轉基因歐洲對科學家的講座,歐盟議會,布魯賽爾,2007年6月12日
[51] I.V.Ermakova “GMO: Life itself intervened into the experiments,” Letter, EcosInform N2 (2006): 3–4.
[51] 伊莉娜·葉爾馬科娃,“轉基因生物:生命自己涉入實驗”,信,生態信息 N2 (2006): 3–4.
[52] Personal communication with Alexey Surov, April 2010
[52] 史密斯與亞雷克薩·蘇羅夫的個人通訊,2010年4月
相關研究資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r2i.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r20.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r1j.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r10.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r0l.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r08.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zl.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zg.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tt.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tf.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t0.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rv.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qi.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qc.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q8.html
農業部以“孟山都公司一家私利”犧牲“中國人民健康利益”涉嫌瀆職刑事犯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k4.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8i.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kav.html
新金融觀察報:轉基因之爭縮影:一個人與一條魚的戰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n8.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ll.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k1.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jy.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bq.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6m.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6l.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5g.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2r.html
陳一文譯:草甘膦試驗論文含糊不清掩蓋真相有意欺騙誤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na9k.html
陳一文譯:轉基因食品與轉基因作物研究氛圍是壓制打擊異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mjwe.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