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官員確認:
轟炸中國大使館是“有意為之”(新聞內幕)
—時任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潘占林
上善若海導讀:
利比亞國家電視臺12日報道,朝鮮駐利比亞大使館,在北約對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的空襲中,被北約轟炸受損。
美國官員確認:
轟炸中國大使館是“有意為之”(新聞內幕)
—時任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潘占林
近日,當代中國出版社推出時任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潘占林的新書《戰火中的外交官:親歷北約炸館和南聯盟戰火》,解析這“千古之謎”。本文摘自該書。
1999年7月2日,美國《政企首要情報評論》周刊發表了一篇題為《轟炸中國駐南使館并非意外事件》的文章。
文章說,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作為轟炸目標,是必須由不低于英國外交大臣庫克和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一級的指揮官來批準的。
這里提出的問題是,由哪一個來批準,還是兩人一起來批準?人們應該已經覺察到根據盟國在任何戰爭中的關系而實行國家安全規劃。這些戰爭包括美英控制的北約對南斯拉夫發動的戰爭。文章接著說,考慮到所有這些情況,有意轟炸中國使館的動力也是來自英國政府和白宮政府。
如果克林頓總統當時披露這一事實,甚至聲明這起轟炸事件“絕非意外”,他要么將在被人操縱的彈劾之下而下臺,要么被某些深深潛伏在美國安全機構中的英美利益集團所暗殺。
當年5月中旬,美國國際行動中心華盛頓辦事處負責人馬爾科姆·坎依接受了我國駐美記者的專訪,就北約襲擊中國駐南聯盟使館事和美國轟炸南聯盟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坎依認為,襲擊中國駐南聯盟使館是美國干的,是有意所為,是美國戰略的一部分。美國轟炸南聯盟主要出于戰略和經濟利益,美國新聞媒體完全受控于利益集團,美國沒有新聞自由,美國民眾被虛偽的新聞輿論所愚弄,事件發生后,美國政府在啟動戰爭機器的同時,也立即啟動了宣傳機器將“有意為之”扭曲成了所謂的“誤炸”。
坎依還說,任何貝爾格萊德的旅游圖都清楚地標明了中國大使館的位置,宣稱美國情報部門使用舊地圖導致“誤炸”是十分愚蠢又可笑的。同時,美國使館的外交官在許多場合都去過中國使館做客,中國使館不是昨天才搬過去,而是已經建成三年了。同時美國及北約國家都會有一份各國使館的清單和地址。美國稱對每一個轟炸目標都經過了廣泛討論,包括美國政府官員,因此,他們應該能夠識別中國使館是這個目標,并實施轟炸。
坎依認為,襲擊中國使館是一個大陰謀,是美國的戰略。這一戰略不僅向中國政府,同時也向世界其他支持南聯盟的國家和組織發出信號:不要反對我們轟炸南聯盟,否則我們將轟炸你們的使館、你們的領土和平民百姓。這也是對俄羅斯的警告。同時,美國發出的另一個信號是:亞洲可能成為美國的新戰場,朝鮮和中國可能成為美國襲擊的目標。亞洲國家也要聽我的話,在臺灣和西藏問題上,美國已經在干涉中國內部事務。
轟炸中國使館是給誰出難題?
首先,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這是美國和北約在“科索沃”戰爭中無可奈何的表現。截至炸館之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已對南聯盟連續轟炸了45天。南聯盟所有的軍事設施已經被轟炸了幾遍,事關國計民生的工廠、企業、民用設施也幾乎炸完,橋梁、公路也所剩無幾,美國和北約還要為將來進軍南塞留下通道。北約也間或轟炸平民住宅,造成不少平民傷亡。北約的決策者們知道,再大規模地轟炸民用設施和無辜平民會在世界范圍內激起反戰浪潮,進而會束縛北約手腳。而此時南斯拉夫當局尚無投降的跡象,而北約以打擊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設施以激起民變,推翻米洛舍維奇總統的希望落空。那些美國和北約的主戰派們事先宣稱,只要三天,最多一個星期就讓米洛舍維奇跪下求饒,這成了他們大言不慚的自我吹噓。北約騎虎難下,無計可施,于是采取“左道旁門”的卑劣做法,轟炸中國大使館,打掉米洛舍維奇的所謂“精神支柱”,打擊南斯拉夫人民抗擊北約的戰斗士氣,達到扭轉戰局,便捷取勝的目的。當然,這也是對同情南斯拉夫,反對北約戰爭行動的俄羅斯的一個警告。
再者,轟炸中國大使館,是對中國的火力偵察和戰略試探。美國和北約的一些敵視中國的強硬派把中國看作是潛在對手,不愿看到中國的迅速崛起和飛躍發展,千方百計地遏制中國,挖空心思地在中國前進的道路上設置障礙,制造困難。借南斯拉夫戰爭之機炸中國使館,對中國人民的民意和士氣,對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進行探察,也相應地考究中國領導人的決策能力。
最后,轟炸中國大使館,是美國對華強硬派給克林頓總統出難題,著眼于下屆美國大選。克林頓總統表示致力于同中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推動中美關系的發展,表示嚴守中美關系的三個公報,在臺灣問題上表示不支持臺灣獨立,不同臺灣發展官方關系,不支持臺灣加入由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克林頓的對華政策引起了美國內對華強硬派的不滿。他們以轟炸使館這種非常手段,干擾克林頓的對華政策,破壞中美關系,打擊克林頓的威望,挖民主黨的墻腳,為下屆共和黨競選總統做鋪墊。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那些策劃炸館事件的一小撮人,引用美國人士的話說:“真相終會大白于天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