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的民主惡果

谷棣 程剛 胡笳 · 2011-05-09 · 來源:環球時報
阿拉伯變局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的民主惡果


谷棣 程剛 胡笳  

    

    “革命后3個月,突尼斯人后悔了嗎?”席卷整個西亞北非的動蕩第三波浪潮正在敘利亞激烈展開,法國《新觀察家》雜志卻回想起了推倒第一張多米諾骨牌的突尼斯。從突尼斯前總統本?阿里逃離突尼斯算起,已經過去100多天。《環球時報》記者日前在突尼斯采訪時看到的是,無人的度假勝地、時刻想著“宰客”的司機和海關官員、仍然活躍在街頭的抗議活動,這些都讓突尼斯離“曾經的非洲最有競爭力國家”越來越遠。“德國之聲”稱,“誰站在支持民主自由這一邊,誰就必須堅決接受由此發生的革命帶來的一切后果”。但“民主”后的突尼斯人要越過邊界來到他們向往的歐洲時,歐洲卻是一副嫌惡的面孔。《新觀察家》稱,盡管不能說突尼斯人已經后悔,但無疑他們開始咀嚼“革命”所帶給他們的苦澀滋味。

                            “革命到底改變了什么?”

    “憂慮和失望”,這是塞內加爾《非洲信使報》給突尼斯當前狀況的定義。該報4月25日題為“茉莉花革命百日”的文章稱,在1月14日前總統本?阿里被趕跑后,嘗到甜頭的突尼斯人并不打算停止,如今抗議和封鎖道路成為人們司空見慣的訴求表達方式,這給社會安全帶來巨大壓力,更成為當地最大收入來源旅游業的毒藥。文章稱,在這個抗議不斷的國家,人人都急于分享“革命紅利”,數以百計的政黨、團體擠在狹小平臺上吵鬧不已,他們提出五花八門的方案,但無人能贏得廣泛支持,人們越來越擔心極端組織乘虛而入。
    布爾吉巴大街是突尼斯市最著名的一條大街,在這里喝咖啡的人和要求“繼續革命”的人群同時成為最引人注目的景色。大街兩旁的劇院等公共場所前,聚集了很多人,主角在吶喊,高舉的標語上能看出他們的主張———“要尊嚴、要自由”,從年齡上看,抗議者主要是20多歲的青年人。布爾吉巴大街仍處于一級警備狀態:有多輛裝甲車以及大量軍人守衛,路上放著長長的備用鐵絲網。一些突尼斯人對記者抱怨,“革命以后失業的人更多了”。但路旁咖啡館的生意似乎并不受影響。一到下午三四點鐘,只要有咖啡館的地方,就坐滿人。這是突尼斯人引以為傲的法蘭西生活方式的重要內容之一。
    離大街不遠是本?阿里曾領導的突尼斯執政黨憲法民主聯盟(憲盟)的總部大樓,記者看到大樓正門原來掛的金色“憲盟”幾個大字也被人破壞,只剩幾個殘缺的字母。總部大樓下有坦克和軍警看守。本?阿里逃走后,憲盟被宣布解散,突尼斯也立即出現了近百個小黨,包括許多極端主義政黨。在記者所住飯店旁很不起眼的小樓門口,掛著一個“青年政黨”的牌子,據說是前些天成立的。
    “革命到底改變了什么?”對于現在的突尼斯執政者,突尼斯人仍然不滿,突尼斯《東方報》日前在題為“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有革命”的社論公開這樣質疑。文章稱,除了言論和行動上自由了,突尼斯物價高漲,人們依舊貧困,基本生活物資匱乏,國家到現在還沒有真正的發展規劃。因此呼吁貧困的人們繼續革命。
    對此,塞內加爾《非洲信使報》稱,突尼斯人有必要說服自己減少一些“革命熱情”,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建立“善政”,促使國家經濟恢復,否則將給自己的利益帶來更大破壞。

                            “小販自焚”真相被還原


    西方媒體把突尼斯的變局稱為“茉莉花革命”,但許多突尼斯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對這種仿效烏克蘭“橙色革命”的“顏色革命”的說法,他們根本不認同。最近,突尼斯歌手阿瑪勒演唱的一首歌曲《我的話是自由的》在突尼斯很流行,她就直言不喜歡西方把突尼斯推翻本?阿里政權的行動稱為“茉莉花革命”。她認為,突尼斯是為了自由,而不是推翻政權。
    突尼斯有一句諺語是“讓杯子溢出的最后一滴水”。被認為導致突尼斯革命的“這滴水”是一個名叫博阿齊齊的小販。去年12月17日,突尼斯民間瘋傳,26歲的博阿齊齊在中部城市西迪布濟德遭到市政府檢查人員漢姆迪毆打而自焚。這起事件通過網絡傳開后引起全國抗議浪潮,漢姆迪則成了“全民公敵”。在突尼斯市最熱鬧的布爾吉巴大街盡頭是當地最大的廣場,記者看到在廣場紀念鐘底座上有“英雄烈士博阿齊齊廣場”,據稱這是幾個月前人們抗議本?阿里時寫上去的。不過,突尼斯法院4月21日裁決,漢姆迪沒打小販博阿齊齊,無罪釋放。美國《時代》周刊網站4月24日報道回顧整個事件時稱,實際上漢姆迪不可能打博阿齊齊,因為漢姆迪是一名女性,在阿拉伯國家,女性打男性是不可想象的。
    直到現在,突尼斯人仍熱衷談論博阿齊齊的事。但隨著博阿齊齊事件的細節逐漸披露,如今這位“烈士”的形象已大打折扣。一名當地人對記者說,博阿齊齊實際沒有上過大學,事發當天,市政女檢查人員漢姆迪以其缺斤短兩為由要扣他的秤,博阿齊齊開了個不該開的玩笑說:“你拿走了我的秤,難道讓我拿你的胸部來稱東西嗎?”博阿齊齊當時把汽油倒在身上也只是想通過威脅要回自己裝水果的推車,但不小心真的引火燒身。一個偶然的事件引發了整個西亞和北非的持續動蕩。
    法新社稱,“革命”后的突尼斯需要在正義與和解間尋求平衡。文章稱,盡管革命已過去很久,但突尼斯人仍以“反本?阿里”名義互相報復,一些政治家和律師開始討論“轉型期公平”問題,呼吁“不應以革命的名義摧毀法律精神”,“革命不是政治清洗和報復的擋箭牌”。博阿齊齊的母親曼努比亞日前也呼吁,突尼斯人不應再糾纏于過去,要“忘掉本?阿里時代的仇恨”。

                               物價照漲,失業更多

    在突尼斯,《環球時報》記者在街頭采訪了許多普通市民,想了解“革命”后他們的感受,其中聽到最多的是抱怨。對于仍在布爾吉巴大街上抗議的青年人,一個名叫蒙勒基的中年男子埋怨說,“這些青年人什么都想要”,不過他也承認“現在青年人確實不好找工作”。在突尼斯市郊,35歲仍未婚的阿卜杜?卡迪爾說,“我不喜歡美國。美國沒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他還悲觀地預測,突尼斯要走上正軌,至少還要50年,因為基礎太差、缺少資源。
    這幾個月,突尼斯的物價飛漲。記者在突尼斯的市場看到,大蒜一公斤5.5第納爾(1美元約合1.4第納爾),西紅柿0.75第納爾,土豆0.65第納爾,橙子1.45第納爾,無鉛汽油為每升1.4第納爾,比鄰國利比亞的油貴出近10倍。突尼斯官方報道的失業率是14%,但當地民眾稱肯定高于20%。
    經濟困境讓許多突尼斯人拿外來者“開刀”。剛到突尼斯,《環球時報》記者就在迦太基國際機場遭遇兩個猛搶記者生意的黑車司機互相吵架。他們強奪生意的方法如出一轍,上來先奪過記者手里的行李車往外推。后來的那個司機根本不管已經有人先占了這筆生意,也過來搶記者的行李。兩個人炒得面紅耳赤,記者只好上前選定了先來者。本來說好的價錢已經大大超出了正常的車價,沒想到下車后司機竟然說只是一個人的價,兩人必須給雙倍。突尼斯不像利比亞,國內沒有多少經濟資源,旅游是最主要的經濟支柱產業,突尼斯旅游業曾以服務好出名,但這次記者幾進幾出突尼斯,每次都會挨宰,從個人到政府關卡都有。在機場海關,記者的海事衛星電話被要求單獨托運,價錢竟然相當于半張從突尼斯到北京的機票。

                          歐洲:“要民主,不要難民”

    動蕩前,突尼斯人均GDP超過4600美元,被認為是非洲最有競爭力的國家。但在當地生活的華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突尼斯的經濟十分脆弱,它沒有鄰國利比亞那么豐富的石油資源,經濟發展主要依靠離歐洲近的地緣位置。它位于非洲最北端,與歐洲隔地中海相望,因此成為歐洲企業投資非洲的跳板。在當地經商的華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某種角度說,突尼斯之所以有今天的遭遇,也是歐洲人“忽悠”的結果。一方面,為贏得本?阿里政府的合作,歐洲在各種場合極力夸贊突尼斯的經濟成就,連續幾年的達沃斯論壇上,突尼斯都被評為非洲最有競爭力的國家。而另一方面,突尼斯國內通脹高企,失業率居高不下,社會貌似波瀾不驚,其實暗流涌動。當歐洲經濟尚可時,突尼斯的問題還顯得不那么嚴重,一旦歐洲遭遇經濟危機,自顧不暇,突尼斯的經濟就會受到重創,也直接造成社會問題的爆發。
    法國《新觀察家》稱,大多數突尼斯人憧憬革命會給他們帶來美好的生活,但他們也許失望了。市民并未感到更安全,而民生也并未得到好轉,不少突尼斯人開始質疑,革命是否有必要。許多突尼斯人不得不偷渡到歐洲尋找他們本來通過革命去追求的自由、平等和飯碗,目前已有不下5萬人冒險逃到歐洲。文章援引一些突尼斯受訪者的話稱,本?阿里是個賊,偷取了本屬于民眾的財產,但在他統治期間至少有安定,“這里曾經是天堂,但如今每個人都想離開”。
    “2011年的突尼斯不是1989年的華沙或是布拉格”,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行長托馬斯?米羅的話說。文章稱,在突尼斯,年輕一代對于西方文化和民主幾乎一邊倒地抱著向往的態度,而西方也希望突尼斯這樣的國家加快向西方推崇的民主化發展。不過,一旦“民主”后的突尼斯人要越過邊界來到他們向往的歐洲時,歐洲卻是另一副面孔。尤其是突尼斯在殖民時代的宗主國法國已經擺明了立場———突尼斯人,別來歐洲避難了。“德國之聲”題為“要民主!不要難民!”的文章稱,“誰站在支持民主自由的這一邊,誰就必須堅決接受由此發生的革命所帶來的一切后果”。但法國日前拒絕了來自突尼斯等北非國家的移民。BBC稱,英國首相卡梅倫也早已明言,“英國沒有義務收納突尼斯難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5日預測中東“民主前景”,許多專家對此并不看好。美國布魯克林多哈中心副主任伊布拉希姆?沙希赫稱,中東可能出現不同的平息動蕩的方式,包括內戰、分崩離析、宗派緊張、外部干預等。而“協商政治解決”是他提到的最后一種可能方式。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369期,摘自2011年4月27日《環球時報》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7.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8.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9. 哪些人不敢承認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
  10.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掩耳盜鈴及其他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伊久线香蕉观新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 | 欧美17禁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欧美动漫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线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网站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