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11
作者/來源:bjxz (原稿日期不詳)http://www.duping.net
標題:李光耀如何掛民主狗頭賣專制獨裁狗肉
聽說新加坡選舉是一人一票,記名投票,強制投票,如不投票,就會從選民名冊除名,下次選舉要從新申請才可投票。各政黨在大選期間,必須派人監察它們的網頁上的清談或論壇內容。這些監察員必須盡力確保網上的清談或論壇內容不違法,有的反對黨因怕惹麻煩不建網頁。李光耀兒子李顯龍是2007年選舉的主角。以下摘錄轉貼可以窺豹一斑,了解李光耀如何掛民主狗頭賣專制獨裁狗肉:
ZT: 老一套的新加坡選舉
新加坡選舉揭曉,已執政近40年的人民(行動)黨再次囊括國會幾乎所有席位,現任總理吳作棟和資政李光耀都對選舉結果“表示滿意”。但5日《華爾街日報》卻為此發表“新加坡又玩老一套”(The Old Singapore Story)的社論,批評這次新加坡選舉和過去一樣,李光耀的人民(行動)黨又是用誹謗罪來威脅打壓反對黨候選人來“獲勝”。
該社論指出,這次新加坡選舉,李光耀的人民(行動)黨贏得了國會84個席位中的82席,比上一次1997年那次選舉,更多得了席位。其中原因之一是,李光耀的人民(行動)黨再次使用控告反對黨候選人“誹謗”的威脅打壓方式而獲得優勢。
在選舉前的星期天,反對黨“民主黨”候選人徐順全在商業區進行競選活動時,遇到了執政黨候選人、現任總理吳作棟,徐全順質問吳作棟為什么新加坡要在1997年給印尼總統蘇哈托100億美元貸款問題,吳作棟不予回答而走開。
隨后吳作棟政府宣稱,那筆貸款不是提供給蘇哈托,而是給印尼政府,而且最后由于世界銀行提出異議而沒有實施,由此指控徐全順是誹謗吳作棟和政府。(chinesenewsnet.com)
《華爾街日報》社論認為,徐順全提出這樣的質問是有道理的,這么大一筆公共財產是否被濫用,去支持那樣一個腐敗的蘇哈托政府?他雖然在路邊偶遇吳作棟這樣直接質問也許方式上不是太合適,但新加坡選舉從來沒有“候選人公開辯論”,反對黨候選人根本沒有機會向執政黨候選人提出政治問題。
李光耀的人民(行動)黨不是通過政治辯論解決這種問題,而是指控徐順全誹謗了吳作棟和執政黨,要求徐“完全道歉”。徐在不同場合幾次表示所提問題不妥,但吳作棟和李光耀仍宣稱要訴諸法律,控告徐“誹謗”,“損害了”他們的名譽,并同時說徐順全是“撒謊者”,是“騙子”等,意在刺激徐順全去法院告他們,并揚言“如果徐順全不去法院告,就等于默認他自己是‘撒謊者’和‘騙子’。”
這種手法李光耀和人民(行動)黨在1997年的大選中就玩過。當時擔任總理的吳作棟多次指控反對黨候選人唐亮宏(譯音Tang Liang Hong,應是鄧亮洪)是“中國沙文主義者”——持有偏見并反對基督教和英語教育的新加坡人,并刺激唐(鄧)去法院告。當唐亮宏(鄧亮洪)說將會到法院告時,吳作棟就指控唐(鄧)誹謗他“撒謊”而先告到法院,法院判決吳作棟“勝訴”,唐亮宏(鄧亮洪)必須賠償吳作棟“形象損害費”260萬美元,逼得唐亮宏(鄧亮洪)只得逃出新加坡。
這次徐順全顯然不想落入這個“圈套”,他不反擊,只是一遍遍道歉,但最后是否能讓李光耀們滿意還不知道,因為吳作棟和他的政府還沒有表示最后不去法院告徐“誹謗”,而且即使在徐“全部道歉”之后,李光耀還表示,這已造成“嚴重的后果”。
“美國之音”報導說,吳作棟表示,這是他最后一次以總理身份領導執政黨參選,預定在2007年舉行的下屆選舉將由現任副總理、李光耀的兒子李顯龍出面主導。
徐順全在選后說,人民黨所以獲勝,因為執政的人民(行動)黨一方面嚴格控制政治活動和媒體報導,另一方面給反對黨的競選運動帶來層層阻力?!八麄円宦穪砻看味及咽虑榕阶尫磳h特別難辦。這次競選時,他們只給我們9天時間,把選舉費用又弄得這么高。如果反過來,我們反對黨給他們這么少時間,他們也是做不出來的?!?/p>
澳大利亞阿得來德大學東南亞政治專家陳杰博士分析說,使用誹謗罪起訴搞倒政敵是新加坡政界高層慣用的手段。新加坡政府有時通過法律程序迫使一些批評者破產,從而使他們推(退)出政壇。在每次選舉中,執政黨的高級要人還以威脅的口氣警告選民,如果反對黨議員當選,政府將很難為這個選區撥款,改善人們的生活條件。這種恐嚇其實有背于真正意義上的民主。
《華爾街日報》社論最后說,正像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的民主轉型一樣,不是僅僅有了投票就是有了自由和民主的選舉。如果反對黨被騷擾、打壓,執政黨主導的選舉就不具有真實性。從這個標準來看,新加坡的選舉再次展示,它距離被稱為民主還有一段路。
蕭功秦:
“新加坡大選制度的最大特點是,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牢牢控制選舉委員會、高等法院、傳媒與國家財政撥款機構,通過這些機構來影響選民投票的方向,其具體辦法可見于以下這些方面。
一,執政黨掌握了制定選舉程序的選舉委員會,并通過對選舉程序的規劃與設計,來使選舉有利于執政黨長期保持選票多數的優勢地位。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選區的劃分,是根據有利于由執政黨更多得票的原則來重新安排的,如果某一選區的反對黨勢力較大,有可能在下一選舉中取得多數,選舉委員會就會把這個選區分割為幾個選區,或把其中一部分與其他選區合并,通過這種不斷進行大幅度的選區劃分與重新組合的辦法,來分散反對黨的選票資源。又如,新加坡的選舉制度把全國分為單選區與集選區,單選區中各黨提名單一的候選人參加競選,集選區的人口與幅員相當于幾個單選區,因此由各黨選出五到六人的群體作為競選人參加競選。只要其中一黨的競選群體在選舉中獲得簡單多數,就可以取得國會中相應的四到六個席位。這個辦法對執政黨(是)無疑是極為有利的,因為選區范圍越大,執政黨獲得簡單多數的概率越高,更具體地說,如果某一個反對黨在人數較少的單選區內有可能獲得簡單多數的話,那么把這個單選區并入到一個大的集選區內,反對黨的得票數只會是少數,此時該反對黨在大的集選區內獲勝的機會就大為下降。又例如,2001年度的新加坡大選,執政黨政府從宣布大選到正式大選只有兩個星期,從候選人提名到投票日只有九天,這就使反對黨沒有足夠的時間展開基層工作,也根本無法有充分時間去爭取選民。
新加坡執政黨還進一步通過立法程序作出具體規定:各黨用于選戰的經費來源必須登記注冊,以防范某些外國勢力通過支持反對黨干預內政。新加坡選舉法甚至還對安放各黨選戰標語牌的地段,方位,距離,時間,地點,都有具體的極為嚴格的限制,稍有違規者就要告到法院去。例如2001年選戰中,作為反對黨之一的民主黨申請參選登記時,登記表上少填了某些項目,于是選舉委員會就以此宣布取消其參選資格。用一位反對黨人士在選后的話來說,“人民行動黨給反對黨的競選運動帶來層層阻力,每次都把事情弄得非常難辦?!毙录悠聢陶h在選舉程序設計方面頗為用心,經過這種方式,成功有效地來穩保執政黨在議會中的絕對多數。
二,執政黨通過對法院的控制來制裁反對黨,通過對傳媒的軟性控制來保持支持執政黨的輿論,這樣,反對黨力量的削弱,以至于根本無法壯大到與執政黨進行競爭。例如,一位反對黨的重要領袖人物,因被控誹謗1995年“淡米爾語文周”籌委會的八名委員,而被高等法庭判處賠償名譽損失。后來他因無法償還巨額賠償金而宣告破產,隨即失去國會的非選區議員席位,同時也失去參加大選的資格。在1997年大選中,另一位反對黨候選人也由法院以誹謗罪被判賠償總理“形象損害費”260萬美元,以致該人不得不逃離新加坡。用反對黨的話來說,“每次大選都有一個反對黨人士在政治上消失”。在2001年的選戰中,一位民主黨候選人路遇總理吳作棟,這位反對黨人士當面厲聲質問吳總理,要求他回答借給印尼蘇哈托的一百七十億新元的下落。由于出語不遜,于是執政黨聲言要控告他以誹謗罪,這位人士此后作了三次公開道歉,單(在)在報章按對方律師的要求出整版的道歉聲明,就化費一萬元新元。這一事態過程全程呈現在電視觀眾面前,確實起到“殺一儆百”示警的效果。這可以說是新加坡大選文化中的典型的例子。一位外國評論家曾這樣批評說,“在新加坡,通過法律程序迫使一些批評者破產,從而使他們退出政壇,使用誹謗罪起訴來搞倒政敵,是新加坡政界高層慣用的方式?!毙录悠聢陶h在法制的范圍內,運用精致的政治策略與技術來迫使反對黨處于競爭劣勢,可以說做得駕輕就熟。
三,通過執政黨對城市建設與生活保障的基金的控制權,來控制選民投票的方向。執政黨主持的政府在歷次選舉中多次表示,如果反對黨在該區選舉中獲勝,政府很難為該區撥款,以改善生活條件。新加坡總理在此次競選期間公開宣布,行動黨在波東巴西區和后港區的候選人,只要能夠在選區內的任何投票區贏得半數以上的支持票,政府將在這些鄰里展開翻新計劃。這就是意味著,在反對黨有可能取得選民多數支持的選區,選民如果想要獲得翻新計劃,他們必須投選行動黨候選人進入國會。正是這樣,政府通過“組屋翻新計劃”,“新新加坡股票”,通過社區發展理事會分發給居民的各種援助金,等等,獲得廣大選民對執政黨的支持,并影響他們的投票方向。
可以就(說),通過以上這些辦法的交互使用,執政黨早在2001年選戰的提名日,實際上就等于已經蟬聯執政:該黨就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已經取得83個議席中的55席。事實上2001年新加坡選舉中,執政黨在旗未開的情況下,就已經得勝,與擁有強大的政治、經濟財政、新聞輿論、法院系統的資源與人才優勢的執政黨相比,新加坡的為數不多的反對黨根本沒有在與執政黨的競爭中取勝的機會。反對黨在競爭資源與機會上的絕對劣勢,使他們從來沒有形成與執政黨分庭抗禮的力量基礎。而且,反對黨人士的政治素質與施政能力由于缺乏磨練機會相對而言也較差,這些反對黨始終處于政治上的幼稚與不成熟狀態,這種政治上的不成熟是反對黨長期受制約的自然結果,這又反對(過)來同時成為不少反對黨政治家無法取信于選民,并獲得進入議會必須的足夠的選票的原因。人們說,反對黨在競選運動中幾乎成了跑龍套的配角與政治上的陪襯。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利用自己的政治資源上的絕對優勢,在經濟與社會發展方面具有相當高的效績。這種效績又不斷提升執政黨的威信,在新加坡政治生活中,執政黨始終處于的獨大黨的絕對優勢地位?!?/p>
分類題材: 政治_politics ,
(注:從文章內容看,以上評論應是在新加坡2007年選舉之后發表——引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