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網站3月26日文章 題:具有創造性的破壞:華盛頓大中東規劃中的利比亞(作者F·威廉·恩達爾)
對于那些不相信巧合的人,他們還是應該留意一下奧巴馬政府以設立“禁飛區”、保護無辜平民的名義下令對利比亞實施軍事轟炸的日子是2011年3月19 日,而布什政府下令轟炸伊拉克是在2003年的3月19日。
迷信的五角大樓也許在玩數字算命的游戲,也可能沒有玩這種游戲。不過比這個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看到美國自2010年12月以來以民主和人權的名義在伊斯蘭世界各地引發一系列多米諾式的政權動蕩,那么這些動蕩背后的最終計劃到底是什么呢?
華盛頓極力向其他北約成員國施加壓力,要求其他國家正式負責指揮——無論以什么名義——由美國主導的利比亞轟炸行動,以便給華盛頓圍上一塊遮羞布,讓人們不要再關注五角大樓通過美軍非洲司令部在協調軍事行動方面所發揮的核心作用。不過在本文作者看來,橫掃北非與中東伊斯蘭國家的整個劇變更像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提前揭幕——有北約成員暗示這場大戰預計將持續數十年時間。
與二戰和一戰類似,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目的同樣是為了擴展戴維·洛克菲勒與喬治·W·布什過去所說的“世界新秩序”。
我們可以半真半假地說,突尼斯和埃及民眾先前深受食品價格暴漲與貧富差距懸殊之苦。然而,卡扎菲領導下的利比亞——被稱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與這兩個國家的情況有很大不同。
我與了解當地實際情況的非洲人進行過交談。據他們講,利比亞人的生活水平在非洲大陸是最高的。卡扎菲在位42年,并沒有疏于對民眾滿意度的關注。絕大多數衛生、教育和燃油服務都得到了國家的補貼。卡扎菲領導下的利比亞在全非洲擁有最低的嬰兒死亡率和最長的預期壽命。他在40多年前從身體不佳的伊德里斯國王手中奪過權力時,全國識字率不足10%。今天,這一比例超過90%——這幾乎不可能符合你對暴君的典型印象。當地營養不良的人口比例低于5%,這一數字低于美國。為應對近幾個月來食品價格上漲的局面,卡扎菲特意取消了與食品有關的所有稅收。此外,利比亞貧困線以下的人口比例低于荷蘭。卡扎菲自己的執政模式是一種伊斯蘭社會主義。這是一種世俗——而非神權體制,雖然遜尼派在人口中占絕大多數。
那么,美國為什么要強烈反對卡扎菲呢?顯然只是因為他“與方案合不來”。卡扎菲曾多次、且有根有據地表示自己對華盛頓極其缺乏信任。他一直在努力打造獨立的非洲聲音,但這種努力越來越受到五角大樓下轄的美軍非洲司令部的干擾。1999年,卡扎菲發起成立非洲聯盟,把總部設在亞的斯亞貝巴,希望能提高非洲原殖民地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音量。在2009年的泛非峰會上,他呼吁成立非洲合眾國,以便在這塊全世界未開發礦產與農業資源最豐富的大陸上集合各國的經濟力量。
數十年來,卡扎菲一直努力打造屬于非洲國家的獨立聲音,既不受控于美國,也不受控于原歐洲宗主國。
只要卡扎菲還存在,利比亞就為華盛頓的“自由市場”全球化模板提供了一個令美國尷尬的經濟模式替代品。美國目前正急于將自己的模式強加在伊斯蘭世界的10億民眾頭上——從摩洛哥跨越非洲和中東,直到阿富汗。對那些推動戰爭擴散的大國來說,這場戰爭關系到美國世紀(或者用那些古怪的新保守主義的話來說是“美國新世紀”)的存亡,關系到美國獨霸超級大國局面在未來的存亡。隨著美國經濟日益疲軟,美國必須通過擴散戰爭與混亂來維持其獨霸局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