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1973號決議,主要是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以阻止卡扎菲的軍隊針對平民進行攻擊,為此而授權聯合國成員以“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的權利。正是在這一條款的存在,使得法、美、英及其他一些國家對利比亞忠實于卡扎菲的武裝力量進行了空中軍事打擊。法國外長朱佩已經表示,這一攻擊的目標是有限的,僅僅是阻止卡扎菲對平民進行屠殺而已。但是國際上幾乎沒有一位專家不認為,三國聯盟的最終戰略目標就是要將卡扎菲趕下臺。其實美國總統奧巴馬早已直言不諱地多次反復強調,卡扎菲必須下臺。事實上很難想象西方在對利比亞動武后,會在卡扎菲沒有下臺的情況下就罷手。那就等于是軍事干預失敗的同義詞了!因而問題由此而產生:如何才能達到這一戰略目標?
僅僅依靠空中攻擊,是否能夠迫使卡扎菲下臺?答案幾乎是否定的。就是把卡扎菲的重武器和空軍全部消滅,只要沒有地面部隊進入利比亞,很難想象相對反對派來說仍然占有地面軍事優勢的卡扎菲會自動下臺。通過空襲嚴重削弱卡扎菲、并同時加強武裝反對派,讓反對派來打垮卡扎菲?問題是,利比亞聯合過渡委員會手下根本沒有象樣的武裝部隊。據法國軍事專家透露,要將其武裝起來并進行必要的培訓,使之能夠打贏卡扎菲的部隊,至少要半年至一年時間。處于嚴重經濟與金融危機之中的美、法、英等國能夠經得起這樣一場持久戰嗎?鼓動卡扎菲軍隊嘩變,如突尼斯、埃及那那樣,讓卡扎菲的軍隊來推翻卡扎菲?這在很大程度上恐怕也只是一種空想而已。派遣特種部隊對卡扎菲進行“斬首”?美國曾無數次計劃暗殺古巴總統卡斯特羅,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卡扎菲從戰爭一開始,就已經在玩“失蹤”。暗殺卡扎菲?這不是打游戲機,在現實中成功機率幾乎為零。
歷史上只有一次戰爭,是僅僅通過空襲就打贏的,那就是科索沃戰爭。北約19個國家付出130億美元的巨額軍費開支,通過長達78天的密集轟炸,特別是大規模地將南斯拉夫的基礎設施摧毀,使國家日常運轉嚴重受阻,才迫使這個小國接受了聯合國科索沃問題決議。而這種戰法,顯然不適用于被置于1973號決議下的利比亞。
法國曾設想,在戰爭形成僵持階段時,要求聯合國再度通過決議,同意外國軍隊(比如阿拉伯某個國家的軍隊)進入利比亞,推翻卡扎菲政權。且不說聯合國安理會是否會接受這一方案,甚至到目前為止,法國也未能說服一個阿拉伯國家來扮演這一火中取栗的角色。而美、法、英到目前為止,均無意派出地面部隊邁入利比亞這個泥潭。三國既無意承擔入侵利比亞的軍事代價,更無意承擔入侵將帶來的嚴重政治后果。因此地面入侵利比亞以推翻卡扎菲的戰術是行不通的。應該看到,卡扎菲在其國內仍然有一定的支持度。在眾多部落群中,他得到至少卡達法和馬格拉哈兩個大部落的支持。反叛的部落主要是伊斯蘭勢力較強的薩迪部落等。兩者間目前軍事和經濟實力差距都比較大。沒有外部的支持,特別是軍事上的直接支持,零落、分散的反對派想在地面戰上打贏卡扎菲,還真非易事。
發動戰爭容易,但要從這場戰爭中以勝利者的姿態脫身,恐怕就沒有那么容易了。萬一空襲無法使卡扎菲下臺,出路在哪里?恐怕薩科齊總統自己也沒有答案。被法國“拖下水”的諾貝爾和平獎總統奧巴馬恐怕也沒有什么高招。卡扎菲是一個幾乎遭到全世界反對的政治家,但同時也是一個緊緊抓住權力不放的領袖。他早已宣布,利比亞男女老少將為他而戰。言下之意,他將拼死到底。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卡扎菲政治生命幾乎已經走向終點。面對強大的西方軍事力量和阿拉伯聯盟的拋棄,卡扎菲似乎不大可能能夠掙扎出一條生路。但,如果戰爭曠日持久,如果戰爭造成日益增多的平民“誤傷”,如果阿拉伯輿論開始轉向,如果美、法、英等參戰國內部輿論出現動搖……如果這太多的如果真的會出現,那么戰爭的結果,也未必就一定能夠符合西方的如意算盤。那時,卡扎菲通過談判走出華容道,至少也有個1%的可能性吧!不過要是那樣的話,這場戰爭豈不白打了?
且看薩科齊將如何收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