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電視露面澄清出逃傳言
中東亂局隱現(xiàn)美國戰(zhàn)略“黑手”
中東亂局隱現(xiàn)美國戰(zhàn)略“黑手”
參考家園 2011-2-23 13:03:50
美無視“不干涉別國內政”準則
【俄羅斯戰(zhàn)略文化基金會網(wǎng)站 2月22日文章】題:自由——就是我們來的時候!
美國國務院以金錢潤滑的強大機器一刻也沒有停止在敵國和友國的破壞工作,美國對外政策的“民主獨裁”心理就是這樣。
美國整個外交機構和整套實施外交政策的機器一刻不停地在美國外交官所到之處灌輸“美國思維”和“順從美國”的思想。“民主=我們”的公式意在向全世界指出,如果沒有美國,如果不以美國的利益、目標和需求為上,這位“穿著美國制服的女士”(指民主)就根本不會存在。
最近幾周在阿拉伯國家發(fā)生的戲劇性事件再次表明,美國毫不理會諸如不干涉主權國家內政的準則,它將一批“獨裁者”從昔日的朋友名單中刪除,以便安排“人民選出的”新獨裁者。
顯然,只要有助于解決美國面臨的問題,美國國務院愿意看到別人廣場上的人群和鮮血。從這個意義上說,“從內部”巧妙發(fā)起的革命不失為一種理想工具。英國《每日電訊報》稱,美國秘密支持了埃及的異見者,他們3年前向華盛頓承諾在2011年組織“政權更替”運動。
2008年4月6日,超過10萬名埃及網(wǎng)民決定通過“臉譜”社交網(wǎng)站支持大邁哈萊市的工人罷工,這場運動隨后發(fā)展為全國性罷工。這也成為“4月6日”青年運動成立的推動力。《每日電訊報》證實,“4月6日”運動得到了華盛頓的關注。2008年12月初,他們中的一些人受邀前往紐約與來自全球的青年領袖見面,一批高級專家也被召來“尋找利用數(shù)字技術推動自由和公平,反對暴力、極端主義和壓迫的最佳手段”。這次會議提出,來自15國的 17個青年組織“應當建立青年運動聯(lián)盟”。
《每日電訊報》稱,這個聯(lián)盟已經(jīng)建立起來。“臉譜”、谷歌、YouTube、MTV等美國公司以及為美國政府培養(yǎng)年輕接班人的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直接參與了該聯(lián)盟的建立。
在導致穆巴拉克總統(tǒng)下臺的開羅騷亂中捕捉“4月6日”運動的身影本是一件有趣的事,遺憾的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這個機會了。但可以認定,3年前正是該運動的領袖在紐約向美國國務院承諾要在2011年大選之前“推翻政權”。
華盛頓“看碟下菜”顯標準雙重
【美國《紐約時報》2月16日文章】題:美國在對待伊朗和巴林的騷亂時遵循兩種路線
近來,兩個惹上麻煩的國家為避免出現(xiàn)讓埃及政府倒臺的那種情況,都采取了鎮(zhèn)壓抗議者等做法。對于這兩國政府,奧巴馬政府的反應截然不同。
對伊朗這個受到制裁卻依然發(fā)展使它與西方發(fā)生分歧的核計劃的國家,奧巴馬政府可以說是在鼓勵抗議者走上街頭。而對巴林這個重要的戰(zhàn)略盟友,美國政府則敦促該國國王消除人民的不滿。在15日舉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這兩種態(tài)度得到了生動的體現(xiàn)。
奧巴馬總統(tǒng)指責伊朗領導人虛偽,說他們起初鼓勵埃及的抗議活動,稱其為伊朗本國革命的繼續(xù),接下來卻對以此為理由走上街頭的伊朗人實施鎮(zhèn)壓。他接著敦促抗議者鼓起“勇氣,從而表達自身對進一步的自由和更具代表性的政府的渴望”。但在談到包括巴林在內的其他政局動蕩的國家時,奧巴馬卻給這些國家的政府而不是抗議者提出了建議,解釋該地區(qū)的外交已經(jīng)到了非常棘手的地步。
奧巴馬針對伊朗的講話是他為鼓動街頭抗議活動而發(fā)表的最為激烈的言論。因為美國官員現(xiàn)在看到一個機會,即能夠借此擴大伊朗社會的分歧,并讓毛拉們的日子更加不好過。美國政府一名高官近日堅稱:“這并非政權更迭策略。不過公平地講,這是在利用已經(jīng)存在的裂痕。”
不過,美國與該地區(qū)其他國家打交道更為復雜,特別是如果它們是戰(zhàn)略盟友的話,埃及就是這種情況。在巴林問題上也同樣復雜,這個島國是美國海軍第五艦隊的駐扎地。
巴林有兩名抗議者遇害。但奧巴馬并沒有提到巴林的暴力活動,而是劃清了埃及成功的起義和伊朗2009年鎮(zhèn)壓行動之間的區(qū)別。他說:“不同之處在于伊朗政府的反應,它的反應是射殺、毆打和逮捕民眾。”
美國政府的一名高官也說,伊朗和巴林之間有著極大的不同。美國政府譴責任何地方發(fā)生的暴力活動。但他同時說,巴林國王哈馬德對有人遇害作出反應,要求展開調查,并承諾繼續(xù)推進政治改革進程。
哈馬德在孤立伊朗方面一直是美國的堅定盟友;事實上,在維基揭秘網(wǎng)公布的文件中,美國外交官援引了他敦促美國襲擊伊朗核設施的原話。
西方要推行“中東馬歇爾計劃”?
【英國《泰晤士報》網(wǎng)站2月21日文章】題:經(jīng)濟援助有助于民主在阿拉伯世界出現(xiàn)
阿拉伯國家的起義是個歷史性時刻。但個中危險在于,一連串的政治變動會像1848年歐洲大革命一樣引起極端保守派的強烈反對。西方國家應該勇敢采取行動向阿拉伯改革者表明,他們冒的風險將迅速得到回報。這將發(fā)出團結一致的信號,而且成本并不高。
西方國家應該效仿的是美國支持歐洲戰(zhàn)后重建的馬歇爾計劃。20世紀40年代后期的決策者知道,一個自由繁榮的歐洲意義重大。他們的繼任者需要了解阿拉伯世界存在的風險:那里缺乏表達不同政治意見的出口,這種狀況刺激了伊斯蘭恐怖主義的發(fā)展。許下援助承諾可能與美國國會——很可能還包括歐洲各國議會——的一些觀點相抵觸,但它毫無疑問將符合民主國家的利益。
歐盟高級代表凱瑟琳·阿什頓本周將在布魯塞爾召開多邊會議,她的這種做法值得表揚,但此次會議一定不能變成清談會。即使在這個階段,各方還是可以作出具體承諾。本財政年度美國對中東援助將達到70億美元,其中不包括伊拉克重建費用。受援大戶是安保需求強烈的以色列和接受大約20 億美元援助的埃及,其他主要受援國包括約旦、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等。這筆資金與奧巴馬政府高達7870億美元的國內經(jīng)濟刺激計劃等開支相比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向中東地區(qū)新興民主國家提供100億美元的多邊經(jīng)濟援助將向它們表明,進行制度改革是有回報的。這筆資金并不包括軍事援助,而且歐洲國家應該貢獻一部分。一些軍事援助項目可能被支持企業(yè)界發(fā)展的項目所取代。但是,主要的改革將是幫助阿拉伯經(jīng)濟融入全球市場。對阿拉伯國家來說,這一變化起到的作用將與在許多東南亞國家起到的作用如出一轍。
這就要求改變西方援助的分配方式——這些援助過去經(jīng)常與和平談判聯(lián)系在一起。當然了,和平也事關重大,但將援助與經(jīng)濟改革和民主制度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會更好。
這并不是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強制推行西方發(fā)展模式,而是承認競爭壓力有助于創(chuàng)造財富。這就是改善阿拉伯人民境遇和維護西方民主國家安全的戰(zhàn)場所在。富有見地而又慷慨大方的介入措施可能被證明是具有決定意義的。
卡扎菲電視露面澄清出逃傳言
參考家園 2011-2-23 13:41:56
【美聯(lián)社的黎波里2月22日電】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今天在國家電視臺表示,他是革命領導人,不是總統(tǒng)。他將戰(zhàn)斗到底,決不會辭職。
卡扎菲在講話中說,他決不會離開祖國的土地,他寧愿像烈士一樣死去。利比亞也不會向超級大國屈服。
他還說,外國雇傭軍正在制造混亂,利比亞的國際形象遭到了歪曲。他稱抗議者是吸毒者,是伊斯蘭極端主義者。
【路透社的黎波里2月22日電】利比亞領導人穆阿邁爾·卡扎菲今天在電視上露面,展示他對反對他40多年統(tǒng)治的日益嚴重的叛亂的不屑。
卡扎菲在接受利比亞國家電視臺采訪時說:“我想證明我在的黎波里,而不是在委內瑞拉。”
利比亞國家電視臺說,卡扎菲是在自己的住宅外說這番話的。
這是自上周想要推翻卡扎菲的抗議活動開始以來,卡扎菲首次在電視上露面。電視畫面中,卡扎菲身子斜探出一輛汽車,在雨中撐著一把傘。
委內瑞拉方面也否認了有關卡扎菲在的黎波里爆發(fā)起義之后尋求到委內瑞拉避難的消息。委內瑞拉新聞和通信部長對記者說:“卡扎菲不會來委內瑞拉。”
【德新社伊斯坦布爾2月22日電】一名前外交官今天通過電話對本社記者說,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藏身在首都的黎波里的一個小區(qū)里。
阿卜杜勒-穆奈姆·霍尼本周辭去了利比亞駐阿拉伯聯(lián)盟代表的職務。霍尼還說:“卡扎菲及其隨從而今只控制著兩個兵營。其中一個是薩迪兵營,位于卡扎菲老家蘇爾特的東部。”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wǎng)站2月21日報道】利比亞的抗議活動今天加劇。據(jù)報道,游行示威者放火燒毀了首都的黎波里的政府設施。
“人權觀察”組織的報告指出,自從上周爆發(fā)抗議以來,至少有233人死亡。但卡扎菲之子賽義夫·伊斯蘭·卡扎菲否認外國機構對死亡人數(shù)的報道。
【路透社華盛頓2月22日電】利比亞駐美國大使今天表示,他不再代表利比亞的“獨裁政權”,并呼吁卡扎菲辭職。
阿里·奧賈利大使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說:“我已辭職,不再為當前的獨裁政權效力。但我絕不會放棄服務人民的工作,直到他們實現(xiàn)目標。我現(xiàn)在呼吁他(卡扎菲)辭職。”
【美聯(lián)社聯(lián)合國2月22日電】利比亞常駐聯(lián)合國副代表易卜拉欣·達巴希周一呼吁卡扎菲下臺。他警告說:“如果他不下臺,利比亞人民會將他趕下臺。”
【路透社華盛頓2月21日電】美國要求利比亞停止鎮(zhèn)壓抗議者,并宣布將撤走部分美國外交官。
另據(jù)報道,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今天與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通過電話進行了長談,譴責利比亞的暴力升級,要求卡扎菲“立即停止暴力”。
【法新社布魯塞爾2月21日電】歐盟今天譴責利比亞政府鎮(zhèn)壓抗議者的行徑,并呼吁所有各方表現(xiàn)出克制。
[附]
我國通過海陸空組織人員從利比亞撤離

中新網(wǎng)2月23日電綜合消息,北非國家利比亞近日安全形勢發(fā)生重大變化,中國政府要求有關方面迅即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全力保障中國駐利人員生命財產(chǎn)安全。據(jù)悉,首架撤離在利比亞人員包機已于23日17時15分左右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出發(fā),中國政府派出的工作組和必要的物資也隨這架包機前往。
由于利比亞前方的不確定因素,原定于11點起飛的包機延至17時15分左右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出發(fā)。
中國國航負責人表示,接到民航局通知后,中國國際航空股份公司迅速啟動應急程序,連夜準備,選派業(yè)務骨干,急調A330-200飛機執(zhí)行任務。由于利比亞機場關閉且狀態(tài)不明,國航包機將先降落在雅典,視機場情況再飛往利比亞。據(jù)悉,北京至雅典空中飛行時間近10小時,雅典至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空中飛行時間近2小時。中國政府派出的工作組和必要的物資將隨這架包機前往。
中國正緊張撤離中方在利比亞人員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保護中國在利比亞人員安全作出重要指示,中國國務院啟動組織中國在利人員撤離及有關安全保障工作應急機制后,各有關方面全力以赴,爭分奪秒開展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中國派出的民航包機23日出發(fā),載有食品、藥品等應急物資。外交部等多個部門組成的聯(lián)合工作組將隨機赴前方,配合中國駐利比亞使館開展撤離工作。中國駐希臘、馬耳他使館已租用4艘大型郵輪駛往利比亞附近海域,計劃分批將中方人員撤出。駐埃及使領館租用近百輛大客車赴埃及和利比亞邊境,隨時準備接護中方人員。
在撤離行動實施前和實施期間,各有關部門將密切協(xié)調配合,并同時組織在利中資企業(yè)做好自保自救、互助互救工作。
外交部稱,目前中國在利比亞公民絕大多數(shù)為中方企業(yè)派出的工作人員。
安理會緊急會議中方敦促利比亞保障僑民安全
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李保東大使22日在聯(lián)合國安理會就利比亞局勢舉行的緊急會議上,著重敦促利方切實保障中國在內的各國在利比亞僑民安全和合法權益不受損害,并呼吁有關各方為各國撤僑提供便利。
李保東稱,當前,利比亞國內局勢動蕩,中方對此十分關注。我們希望利比亞盡快恢復社會穩(wěn)定和正常秩序。他表示,利比亞的中國人的安全牽動著中國政府和中國領導人的心。為了保護他們的安全,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做出了重要批示。中國駐外機構正在全力開展工作,全力確保在利比亞的中方人員和機構的安全。
李保東說,應利比亞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團的要求,安理會就利比亞局勢舉行了緊急會議。我在會上闡述了中方立場,著重敦促利方切實保障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在利比亞僑民安全和合法權益不受損害,并呼吁有關各方為各國撤僑提供便利。他表示,安理會主席在會后發(fā)表的新聞談話中,也強調了這一內容,反映了安理會成員的共識。
李保東強調,“中國駐外機構將根據(jù)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要求,繼續(xù)密切關注形勢發(fā)展,千方百計保護我們的人員和財產(chǎn)安全,維護我們的國家利益。”
中國第一批83名人員自利比亞安全撤至埃及
經(jīng)協(xié)調,北京時間2月22日19時23分左右,中建技術公司在利比亞東部城市圖卜魯格的83名人員從駐地乘車,安全抵達利比亞-埃及邊境的薩盧姆。我駐埃及使館工作人員提前到邊境接應。目前,全部人員已順利撤至埃及境內并得到妥善安置。
外交部表示,將繼續(xù)會同有關部門全力做好中國在利比亞人員撤離工作。
北非國家利比亞近日安全形勢發(fā)生重大變化,一些中資公司項目營地遭到暴徒襲擊,一些人員受傷。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有關方面迅即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全力保障中國駐利比亞人員生命財產(chǎn)安全。中國政府決定立即調派民航包機和附近海域的運輸船只并就近租用大型郵輪和大客車趕赴利比亞附近,隨時準備進入利比亞,分批組織包括港澳臺同胞在內的中國駐利比亞人員撤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