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強力反擊才能保障中國周邊穩定
世界上有那么為數不多幾個國家,他們是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是美國處心積慮要搞垮的對象,其中,與中國為鄰的朝鮮與緬甸就是個中之佼佼者。這并不是因為該兩小國有什么特殊的迷人之處,以至于美國興趣盎然,念茲在茲、牽腸掛肚,這完全是因為此二國乃中國之近鄰,與中國關系密切。朝鮮、緬甸與中國的穩定安全聯系得如此密切,以至于它們必然要成為美國戰略包圍和遏制中國必須打開的突破口,所以,很長時期以來,美國及其盟國對這兩個國家造了無盡惡劣的輿論,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尋求戰略上的突破?! ?/p>
功夫不負有心人,機會終于來了。前一段時間,南朝鮮出現了一個天安艦事件,于是在美國的因勢利導下,戰略危機之風波一浪高過一浪;從南海問題在越南打開豁口,美國還準備乘勝逐北,進一步改變東南亞地緣戰略格局。現在,無論朝鮮還是緬甸,都進入了一個關鍵的時期,朝鮮正在召開三十年來最重要的政治會議,緬甸將要舉行二十年來的首次大選,在這重大的歷史關頭,美國也好,韓國也好,是多么希望局勢能朝著對他們有利的方向發展啊!他們是那樣眼紅心熱,對上述兩個重大事件其中特別是朝鮮的會議寄托了無限的情思與遐想,狂猜亂測幾乎已泛濫成一片汪洋?! ?/p>
但是,令他們感到無奈又無助的是,最近,朝鮮的金正日和緬甸的丹瑞主席先后訪問了中國,獲得中國的大力支持。在重大歷史關頭他們與中國進行這樣高層次的政治互動,無疑蘊意深刻作用重大?! ?/p>
首先是有利于支持朝鮮實現平穩過渡?! ?/p>
朝鮮正處在新舊轉換時期,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將不亞于一次生死考驗。但偏偏這個時候卻出現了內外危機:內部自然災害侵襲,使本已捉襟見肘的經濟雪上加霜;外部爆發出天安艦事件,美韓日借機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戰略危機,向朝鮮施加巨大的軍事壓力,擺出一副大舉北進的威逼架勢??陀^地說,就朝鮮本身的力量來講,能否抗過如此重大的危機實乃未定之數。但是,中國沒有坐視不理,關鍵的時刻中國伸出了援手。中國堅決不妥協地展示了強大的地區干預能力,圍繞天安艦危機的鬧劇到此差不多也就收場了,再也不會弄出什么新的花樣,朝鮮被軍事顛覆的危險大大地減輕了。現在,美日韓對朝鮮的覬覦都聚焦在目前的體制轉換上,指望朝鮮要么因為經濟問題而內部崩潰,要么在后金正日時代“改革開放”,向美日韓低頭,正美滋滋地等著天上掉餡餅呢。就在這個會議前夕,金正日到中國來了,這是一次重要的訪問,中朝之間政治經濟聯系的加強,朝鮮的經濟困難就能夠被克服,政權過渡也不會出現大的亂子,即或后金正日時代朝鮮果然改革開放,難道諾大的中國就不夠小小朝鮮開放的?更何況遠處還有遼闊的俄羅斯!指望朝鮮屈服,美韓日做的將注定又是一場黃粱美夢?! ?/p>
其次是能保障緬甸仍然保持穩定?! ?/p>
顛覆緬甸政權,使緬甸投入西方的懷抱,這是以美國為首西方勢力夢寐以求的,這將成為一場針對中國的戰略性的勝利,與這個可能的勝利比起來,越南的向背都顯得無關宏旨了,如果實現了這個目標,不但中國在緬甸多年的苦心經營將付諸東流,而且還將徹底改變目前東南亞的地緣戰略格局,讓中國處在更加難堪的位置上。所以,長期以來西方一直大力扶植緬甸的反對派,拉攏分化軍政府,所差的就是機遇和借口(前一個時期曾捏造出緬甸制造核武器的借口,只是太過離奇,實在做不下去文章)。所幸越美關系有了進展,下一步劍鋒所指、目標所向,非緬甸而莫屬?! ?/p>
在這個關鍵時候,緬甸丹瑞主席訪華了,顯然,通過此次訪問,中緬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在中國的支持下,緬甸現政府更有資源和力量,此次大選勢無懸念,其政治格局將不會發生多大變化,與中國的密切戰略聯系將能得以繼續深入發展,這就不僅僅是中緬關系的問題了,更重要的是,這將構成對霸權勢力重組東南亞戰略格局企圖的有力抗擊,中國的地緣戰略利益將因此得到切實的保障?! ?/p>
這是兩項強有力的反擊行動,也是近年來中國對外交往中難得的硬筆,不僅影響深遠,而且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
啟示之一,中國有能力保障周邊穩定?! ?/p>
中國的發展需要周邊有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但是,這個環境不會因為我們渴望就從天上翩然而降,而是要我們通過實力來打造。毛澤東時代的中國都能強力打退帝國主義在周邊的戰略進攻,使其不敢輕舉妄動,那么號稱迅速發展壯大正在崛起的今天,如果居然還不能維護一個有利于自己的小環境,無論如何也是說不過去的。從綜合國力上比較,改革開放前的中國與現如今的中國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但那個時代能做到的事情,我們今天怎么著也得跟上個八九不離十,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搪塞,只能說是徹頭徹尾的窩囊。如果說,以今天中國的國力,與霸權主義展開全球爭奪可能力有所不逮的話,那么在周邊一定范圍內捍衛自己的利益則是完全可以的,關鍵在于決心、意志、膽量和戰略藝術,其中最重要的是決心。如果不下定這個決心,所謂的和平發展,所謂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將是一句吹牛的空話?! ?/p>
啟示之二,送給戰略對手最好的禮物是教訓?! ?/p>
圍繞中國發展崛起的戰略較量將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其內現實地存在。如何應對戰略對手變本加厲的糾纏,最好的辦法并不是所謂的戰略合作。對于霸權而言,不管中國怎樣誠心配合、精誠合作,始終都都是其打擊遏制的首要對象,這譬如一只羊,不管有沒有招惹惡狼,也不管它是怎樣韜光養晦地躲著惡狼,惡狼還總是要琢磨把它吃掉。所以,所謂的互信合作,根本就換不來平等相待,更換不來對我們核心利益的尊重,忍受與退讓還要助長霸權的野心與貪婪。我們不能指望霸權會生善心發慈悲,對霸權而言,重要的不是你的誠信與配合,重要的是你能給它一個什么樣的打擊和教訓,這才是送給霸權最好的禮物,你給它的打擊越多,它對你就越理解,你給它的教訓越深刻,它對你的利益就越重視,只有這樣它才能視你為可怕的對手,給你以平等的地位。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歷史經驗,沒有當年的抗美援朝戰爭,能有美國今天在黃海軍演問題上的卻步嗎?說到底還是一句老話:霸權國家能聽得懂的只有一種語言:你到底有多少個師?
啟示之三,只有堅決反擊才能化被動為主動。
有人說,中美之間是戰略競爭,兩國在競爭中博弈;也有人說,中美之間是戰略對抗,兩國在對抗中前行。我們說,不管是競爭也好,還是對抗也好,總得你來我往地耍上幾招才行,不能變成美國出招中國應對、美國出題中國答題,一味地這樣被動下去,戰略困境將愈演愈烈。坦率地說,在目前中美戰略博弈關系上,中國總體上確實處在取守勢的位置上,以守勢為主、守多攻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戰略防御不能變成消極防御,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肆意策劃針對自己的舉措而無動于衷,說什么“不要卷進黃海‘漩渦’” ,在南海問題“應該接受美國的主張”等,類似這樣的鴕鳥政策,到頭來必定把自己埋葬。唇亡齒寒、戶破堂危,涉及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必須采取堅決的行動,甚至還要不惜付諸戰爭的手段,對霸權勢力是這樣,就是對周邊的野心勢力也這樣是這樣,因為人類的歷史經驗已經反復證明,所有的辯論,最后和最終的裁決都是武力。一個三十多年沒經過硝煙熏烤的國度,究竟還有多大本事,骨頭還硬不硬,不但主要對手很有懷疑,就連阿貓阿狗也不曉得你真行還是假行了?,F在不是整天嚷嚷戰略互信嗎?你不把能力證明給人家,人家何緣由要在戰略上相信你呢?須知,偉大復興與發展崛起,需要的都是做出樣子而不是只擺出一副架子?! ?/p>
中國迫切需要有與發展成就相對稱的戰略能力,中國更需要證明自己確實有這個能力。最近幾天與朝鮮、緬甸關系的進展,大概就是對這個能力一個好的詮釋。但僅僅這兩招還不夠,還有更多地熱點問題,如正在上演的釣魚島撞擊漁船事件等,都需要中國展示這樣的能力,并且在今后還應更主動,還應有更多的招法,堅決地出擊,打出一個精彩的套路。工作中我們經常喜歡說一句話,“有為”才能“有位”,就是說,有作為才能有位置,工作是這樣,國際戰略關系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