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模式在尼泊爾引發熱議
為期兩天的“中尼關系:和諧友誼”2010年28日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結束。在這次研討會的開幕式上,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學世界與中國議程研究院院長李希光教授就《重慶夢與中國軟實力的制造》發表了主旨演講。李希光的演講引起了與會者的熱烈討論。
尼泊爾副總理兼外交部長蘇加塔專程到會聽取李希光教授的開幕式演講。會前,尼泊爾總統拉姆.亞達夫會見了李希光教授,討論了在西南政法大學設立喜馬拉雅研究所的設想。
李希光把科學發展觀的重慶實踐作為中國模式和中國軟實力的載體與表述。通過“五個重慶”的故事,分析了重慶如何破解“中國城鄉二元對立的雙重人格難題”。
李希光說,重慶實踐深化了對中國模式和北京共識的認識,重新定義了現代性,肯定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能力優勢,終結了“歷史終結論”。重慶提出的民生幸福指數再造了制度合法性。文章最后提出在國際觀念市場上通過推銷重慶夢、中國模式,向世界清晰地傳達中國的理念和奮斗目標。
李希光的45分鐘的演講后,與會的尼泊爾政界、學界和媒體界人士提出了20多個問題,就“重慶夢”對發展中國家、亞洲國家,特別是尼泊爾這樣的欠發達國家的借鑒和啟示意義,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邱國洪出席了這次會議并發表了演講。邱國洪大使說,中尼兩國關系是世界范圍內的成功典范。兩國在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交往。他說,中國政府針對于兩國青年交往做出了努力。“中國政府每年都會提供獎學金。每年保證有30到40名尼泊爾青年學子到中國學習、訪問。現在至少有200名尼泊爾學生在中國學習、生活。我們正在想辦法讓更多的青年有機會了解彼此,增進友誼。” (記者 李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