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制度給俄羅斯帶來災難
[西班牙《起義報》7月3日文章]題:從蘇聯到俄羅斯(作者 埃德蒙多·法亞納斯·埃斯庫埃爾)
蘇聯解體、俄羅斯成立即將滿19年。這是一個非常復雜又很難控制的的過程,意味著巨大的內部分裂。一上龐大帝國隕落了,俄羅斯則在混亂中崛起。蘇聯解體給俄羅斯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和經濟混亂,俄羅斯試圖建立西方模式的民主,搗毀一切具有社會主義和計劃色彩的事物,并最終投入所謂新自由主義的懷抱。這是資本主義制度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勝利。
為建設新自由主義模式,俄羅斯提出對原蘇聯國有企業實行完全私有化。這個私有化過程是對國家財富前所未有、厚顏無恥的大搶劫,黑幫犯罪分子以極低的成本對各個產業、對全球最盈利的石油、天然氣和鋼鐵企業實現了經濟控制。
經過一番私人搶劫,俄羅斯國家僅擁有不到10%的資產,導致其對生產系統的刺激變得更加因難。由此也為俄羅斯千萬富翁的產生創造了可能,而大部分民眾則陷入了比蘇聯時期惡劣許多的生活水平中。俄羅斯是世界上富翁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1991年俄羅斯10%的最富有者與10%的最貧窮者之間的收入對比是4:1,而到了2010年這一對比差距擴大為41:1。
俄羅斯已成為全球第十大強國,但其年均國內生產總值尚不到1萬億歐元,排在西班牙之后。俄羅斯在食品供經上喪失了獨立性,50%的食品依靠進口,很多耕地已經不再種植莊稼。相比1991年,2009年俄羅斯人消費的熱量少了三分之一,消費的牛奶減半。
資本主義制度國家要正常運行,一個強大中階級的存在是必需且至關重要的,而俄羅斯在這方面卻有欠缺。俄羅斯也沒有保護和鼓勵企業家投資的相關法律。2006年的實際平均工資、人均收入、養老金、學生獎學金等都比1991年下降不少。
因為公共衛生條件不斷惡化,對公共衛生的投資缺乏,從1991年開始,俄羅斯開始面對嚴重的人口危機。1993年俄羅斯的人口為1.489億,而2009年俄羅斯人口只有1.419億。俄羅斯人口機構的調查預計,2008年至2025年俄羅斯人口還將減少1100萬。
俄羅斯人口老化現象也非常嚴重,目前超過17%的人口年齡在60歲以上,但更為嚴重的是,有1250萬俄羅斯人沒有勞動能力,還有大約600萬人吸毒,大街上流浪兒童的數目超過400萬,兒童入學率只有25%。
俄羅斯科學院婦科中心公布的報告顯示,俄羅斯人口的死亡率比出生率高1.5倍,生育率也明顯不足,平均每個婦女只生育1.49個孩子,低于世界1.6個孩子的生育水平。70%的俄羅斯兒童出生時患有疾病,18%的育齡婦女沒有生育能力,五分之一的墮胎者為18歲以下的少女。
2009年俄羅斯的人均壽命為61.4歲,而1991年的人均壽命是64歲,婦女73歲。俄羅斯男人的人均壽命低于很多次發達國家。男性死亡原因包括酗酒、吸毒、被殺、自殺、生活條件低下等,這些死亡因素在俄羅斯發生的幾率超過所有國家。
俄羅斯的社會保障系統遭到嚴重破壞。2009年俄羅斯用于社保建設方面的資金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25%,而西方國家在這方面的投入為國內生產總值的8%至10%。
俄羅斯人的身高也縮減了1.5厘米,參軍的青年15%的人營養不良。俄羅斯年輕人的身體素質也出現了下降。社會真實失業率在25%上下,這些數據無不顯示出俄羅斯社會生活水平的下降。
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從社會主義模式向資本主義模式轉變給俄羅斯經濟、政治和社會等各方面帶來嚴重后果。
危機中總是有人輸有人贏。少數俄羅斯人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利益,因為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聚斂了大量財富,還有無數人的利益則遭到嚴重損害。
面對金融體制和新自由主義思潮造成的災難性社會局面,我們應該吸取教訓,反思和分析俄羅斯的經驗,擦亮眼睛,不再重蹈俄羅斯的覆轍,否則我們只會失去更多的社會和經濟權利,讓富人變得更富,窮人更窮。
(原載2010年7月5日<<參考消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