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4日參考消息
《美報:中國應對全球事務愈加成熟》,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21日文章。美國之所以認為中國在全球事務中的作用方面不斷成熟了,那是因為奧巴馬總統從中國得到了一些他急需的好消息。
《奧巴馬召見駐阿美軍司令》,英國《衛報》6月22日報道,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22日報道,法新社華盛頓6月23日電,美聯社華盛頓6月22日電,法新社喀布爾6月22日電。由于美國駐阿司令麥克里斯特爾上將公開了美國政府和美軍之間在阿富汗問題上的分歧,因此被奧巴馬召回,現在奧巴馬已經同意了麥克里斯特爾上將的辭職要求。美軍將領之所以反對撤軍,那是因為他們只有通過不斷打仗才能撈取好處,而他們背后的軍工既得利益集團也只有通過戰爭才能維持和擴大自己的利益。但是,對美國政府而言,那種靠打仗發財的夢已經可以做到頭了,在小布什時期已經被證明這條路是走不通的,是無法解決美國自身的債務危機的。因此,美國政府從長遠的角度出發,準備重演二戰模式,也就是通過挑起亞歐大陸上的戰爭來為美國自己最終轉移危機創造條件,而要實現此計劃,則必須先將美軍從亞歐大陸撤出以避免美軍自己過早地介入到這場戰爭中,同時必須確保在亞歐大陸發生戰爭時,美國自己的生活水平不受影響,而要確保這一點,則必須實行資源供給線收縮計劃。
然而,現在反對美國這一收縮計劃的力量不僅來自外部,而且也來自美國統治階級的內部,來自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因為在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的沖擊下,這些既得利益集團本身也遇到了生存上的困難,而要維持他們的生存則必須堅持原來的生存和發展方式保持不變,更重要的是,這些既得利益集團無法確信在奧巴馬的新政執行過程中,它們自己能否挨過這一時期,因此,反過來,他們也就成為了反對奧巴馬新政的最強大的力量來源。對非美世界而言,非美世界抑制戰爭爆發的力量越強大,那么美國國內反對奧巴馬的收縮計劃的力量也會越強大。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非美世界在此危機關頭必須加快軍力的發展和建設,必須想盡辦法把美軍牽制在中東和中亞地區,如果讓美軍從該地區滑腳溜掉的話,那么該地區就會引爆出新的動亂來。
《英女王要過“緊日子”》,路透社倫敦6月22日電。如果英國真有誠意實行緊縮財政的政策的話,那么就應該想辦法早日廢除英國皇室從政府獲得的任何一筆津貼。
《印報評中國大范圍取消出口退稅》,印度《經濟時報》網站6月22日報道。盡管中國政府依然保留了相當一部分出口退稅項目,但是這次取消出口退稅的行為是有積極意義的。我們希望今后能夠越來越少的看到在中國生產的商品在運到美國后的售價居然還比中國本地的售價要便宜一半的情況出現。但是,有一個問題很值得注意,就是為什么取消出口退稅要和人民幣升值配套出臺?這種情況的出現是不是反映了國內各既得利益集團在此問題上妥協的結果。如果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外需轉為內需的話,那么直接取消出口退稅就可以了,但是,我們沒有看到這種簡單的操作,我們看到的是一系列復雜的莫名其妙的操作,在取消出口退稅的同時還允許人民幣升值,這樣一來等于是在鼓勵資本向境外出逃,而且是在獎勵出逃,如果只取消退稅而不動匯率的話,那么即使有資本撤離,那么也不會附帶上其他損失,現在資本撤離后還能在人民幣升值上獲得好處,真是豈有此理。在這種配套措施下,如何能夠保證外需轉為內需呢?資本都留不住了,還談什么擴大內需呢?
《外電稱中國“十分關注”美韓軍演》,路透社北京6月22日電。美國在打下人民幣匯改這一陣地后,再接再厲,奧巴馬現在說要在G20峰會上談“天安艦”事件了。由于中國外交部泰軟的發言實在無法讓人感到中國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朝鮮的正義立場,因此,反而越加激起了美韓的野心。近聞韓國國會通過了遷都決議,換句話說,韓國政府打算把首都從朝鮮人民軍的火力范圍中移走,這樣反過來說明韓國的確是在準備和朝鮮進行一場新的大規模戰爭了。歷史早就告訴了我們,英國并沒有從張伯倫的綏靖政策中獲得戰爭的免疫權,我們相信中國也不會獲得這一特權。
2010年6月25日參考消息
《俄全面恢復對白天然氣供應》,俄塔社華盛頓6月24日電,法新社維爾紐斯6月24日電,俄新社明斯克6月24日電,德新社維也納/莫斯科6月23日電,俄塔社俄羅斯新庫茲涅茲克6月24日電,俄羅斯報紙網6月23日報道。白俄羅斯第一副總理謝馬什科坦言白方因為經濟困難,不得不借錢還債,現在已經償還了1.87億美元的債務。同時,白方要求俄羅斯償還天然氣過境費,總共2.6億美元,而今天俄羅斯方面只償還了2.28億美元。這件事情非常有意思,明明是俄羅斯欠白俄羅斯的錢多,但是,俄羅斯方面卻要白俄羅斯先還欠款,隨后,它才向白方償還了87%的過境費。顯然,俄羅斯是不可能借錢給白俄羅斯的,否則它只要劃一下賬就可以了,反過來它還倒欠白俄羅斯7300萬美元。而且,俄羅斯還用斷氣來威脅白俄羅斯,當然隨便也威脅到了歐盟,因此,我們可以想象白俄羅斯是如何向歐盟方面去借這一筆錢的,而更重要的是,俄羅斯支付給白俄羅斯的那2.28億美元恐怕也是來自歐盟的資金,因為如果歐盟不預支這筆買路錢的話,那么歐盟就要被俄羅斯給斷氣了。說到底,俄羅斯把俄白之間的天然氣交易搞得那么復雜,為來為去就是在和歐盟進行斗爭,就是要通過斗爭進一步加強對歐盟的挾制力。而歐盟現在是內憂外患,大有四面受敵的危險,因此,也不得不暫時隱忍,能穩定一方是一方了。不過,按照俄羅斯的性格,它一旦發現歐盟的弱點,恐怕是不會輕易罷手的,得寸進尺是俄羅斯的拿手好戲。
《澳大利亞首位女總理宣誓就職》,法新社堪培拉6月24日電,美聯社堪培拉6月24日電,路透社堪培拉6月24日電,美國《紐約時報》網站6月24日報道,法新社堪培拉6月24日電。澳大利亞盡管在經濟指標上符合發達國家的水平,但是在經濟內容上,澳大利亞更像一個發展中國家,這是因為澳大利亞的出口商品中,對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是附加值最低的資源。也正是由于澳大利亞擁有豐富的資源,所以才會使得澳大利亞能夠在國際經濟金融危機中受到國際資金的青睞,反過來造成澳大利亞在國際經濟金融危機中出現經濟過熱的情況,由于通貨膨脹而迫使澳大利亞不得不連續加息。但是,加息行為本身抬高了澳大利亞產業資本運營的成本,結果反而導致澳大利亞的礦產企業出現倒閉,從而使得澳大利亞的礦業進一步被外資控制,這樣一來,原本已經越來越緊張的澳大利亞政府和本地企業之間的矛盾被逐步引入了國際金融資本的因素,特別是在澳大利亞政府決定開征礦業稅后,國際金融資本和澳政府之間的矛盾迅速上升。由此,澳大利亞內外的資本利益集團有了聯合起來反對陸克文政府的利益基礎,也就是在這種內外夾攻下,陸克文所在工黨無法再承受如此強大的壓力,因此,陸克文也就不得不提前下臺了。
澳大利亞作為一個資源出口大國,但其政府卻無法真正控制其國內的資源,不僅無法控制國內資源的開采買賣的過程,同時也無法控制國內資源的價格。所有的過程都為內外金融資本所控制,大多數的好處都為金融資本所獲得,而資源開采運營過程中所造成的一切災害和困難卻都要澳大利亞政府來埋單,這樣就導致了澳大利亞政府和金融資本之間的矛盾必然隨著資源出口貿易在澳大利亞經濟總量中所占比重的上升而加重。由于澳大利亞政府缺少挾制金融資本的手段和能力,于是反過來就會被金融資本所挾制。在澳政府提出礦業稅的建議后,國際鐵礦石寡頭必和必拓則威脅要退出澳大利亞。于是,陸克文所受到的民意壓力完全就是金融資本所施加的壓力,而隨著陸克文的下臺,國際金融資本對澳大利亞的挾制力也就進一步增強了。
《靜待歐債危機塵埃落定,美聯儲繼續凍結利率》,英國《金融時報》6月24日報道。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重申,經濟形勢“可能會證明,在較長時期內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上是合理的”。也就是說,美聯儲在中長期內都看空美國經濟形勢。反過來說,正是因為經濟形勢不好,正是因為需要維持有利于經濟復蘇的環境,所以美聯儲才繼續維持零利率政策。利率調整的是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之間的關系,零利率政策正是通過犧牲金融資本的受益來倒貼產業資本的做法。這當然是美國政府對美聯儲施加壓力后的結果。如果美聯儲抬高利率的話,那么美國的經濟復蘇必然會受到新的打擊,必然會進一步增加美國的失業人口,從而進一步惡化美國社會的治安形勢。
因此,對中國而言,在人民幣已經動用了匯率政策后,千萬不能再動用利率政策了。那些提出用升息來擠掉房地產泡沫的人絕對是別有用心的,絕對是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的。我們簡單的說一點,只要大家回顧2008年前的經濟政策就能知道,加息非但不可能戳破房地產的泡沫,反而還會進一步拉高房地產的價格。而且更加惡劣的是,加息行為本身會在市場上產生通貨膨脹的預期,從而進一步推動物價的上漲,增加人民群眾的生活負擔。同時,就本質上來說,加息必然進一步惡化中國的經濟形勢,在人民幣升值已經對中國經濟造成傷害的時候,那幫畜生居然還提出加息要求,這是怕中國經濟不崩潰啊!
2010年6月26日參考消息
《美俄峰會“重啟”兩國關系》,美聯社華盛頓6月24日電,美聯社華盛頓6月24日電,俄新社華盛頓6月24日電。美俄關系好沒好,一要看美國是否同意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二要看吉爾吉斯斯坦的軍事基地問題究竟如何了解。就第一個問題而言,奧巴馬表示美國將無條件、全力支持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但是,我們要知道,美國現在之所以愿意說“無條件的支持”,那是因為俄羅斯在此之前已經答應了美國所提出的條件,比如取消美國對俄家禽出口的限制等等,因此,對美國來說,現在沒有什么可以提的條件了,換句話說,也就是“無條件了”。當然,即使是這樣,美俄雙方的談判還沒有結束,最快也要在今年9月底以前才能結束全部談判,由此可見,美國所說的“無條件”實際上是“沒有可以擺得到臺面上來的條件”了,剩下的都是些“上不了臺面的條件”,而我們也可以確信,如果俄羅斯不答應美國想要得到的卻又不能明說的那些條件的話,那么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的進程就會被進一步推遲,更何況俄羅斯要加入世貿組織還要過格魯吉亞關,就算美國放行,格魯吉亞未必肯放行。反過來,俄羅斯為了加入世貿組織對美國所做出的巨大讓步實際上也反映出俄羅斯自身的發展困境所在,同時也表明俄羅斯在國際上所受到的戰略壓力之大而不得不也向美國做出一定的妥協了。
就第二個問題而言,盡管吉臨時政府三番五次的請求俄方出兵支援,但是俄羅斯依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復,聯系到美俄之間的諸多討價還價的事務,俄羅斯方面很可能在利用吉臨時政府搭臺唱戲,從而增強和美國討價還價的能力。俄方在吉問題上的態度究竟如何,相信我們可以從梅德韋杰夫從美國訪問回國后就能知道了。
美俄關系究竟好不好,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美國究竟能在什么方面向俄羅斯做出妥協,而不是相反。如果我們只看到俄羅斯向美國做出妥協的話,那么只能說明俄羅斯是在回避美國進攻的鋒芒,正如中國、日本等國之前所做的那樣,是實力不濟的表現,反過來反映出美國在國際戰略上咄咄逼人的態勢。當然,美國在日、中、俄身上撈到好處后,就反過來增強了它進一步打擊歐元的決心和信心。而歐盟為了卸掉美國施加過來的壓力,則必然在一些熱點地區表現得比美國還要積極,態度比美國還要強硬,而美國方面正是非常愿意看到非美世界內部相互掐來掐去的這個結果的。
《美為阿富汗軍隊采購俄直升機》,美國戰略之頁網站6月24日文章。由美國出錢為阿富汗偽政府購買直升機。美國政界人士抱怨為何不采購美國自己的黑鷹而要采購俄羅斯的米-31直升機呢!那是因為美國政界人士缺乏對美國政府大戰略的認識能力,美國利用阿富汗礦藏勾引中國于前,為阿富汗偽政府購買俄羅斯直升機于后,為來為去都是為了獲得中俄雙方對美國侵阿戰爭的支持。從美國政府的角度而言,用礦藏和軍火此等“芝麻小利”束縛住中俄的手腳,才有可能為美國謀得獨霸中東、控制世界咽喉,進而遏制世界的“西瓜大利”。之前,美國用幾份伊拉克石油合同就把中國從反對伊拉克戰爭的陣營拉到支持伊拉克戰爭的陣營一邊了,從而為美國穩定伊拉克進而穩定中東爭取了時間和空間,最重要的分化了反伊戰陣營,從而為美國重新獲得戰略上的主動權創造了條件,使得它能夠成功破除中歐在此問題上所形成的統一戰線,也正是由于中歐被美國離間,因此美國對歐元下手攻擊時也就少了很多的顧忌。而且,與此同時,美國反手利用中國在中東的石油占有份額不斷擴大的情況,開始部署它的石油供給線收縮計劃,由于中國市場替代了美國市場,因此它的所謂的中東石油盟國也就沒有感到任何不正常,沒有對美國減少從中東石油進口的動作有所警惕(不過,引起了沒有石油可以出口的以色列的警惕)。如果真的讓美國成功撤出中東戰區的話,那么中東國家的難日就不可避免的要到來了,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對中國能源供給的巨大打擊。
2010年6月27日參考消息
《未來世界沖突將圍繞能源展開》,德國《國際政治》月刊6月號文章。盡管開發新能源已經成為了一件時髦事,但是,只要世界經濟運行的主要部分依然是依靠礦物能源的話,那么就意味著人類社會的生產力沒有發生革命性的變化,而正是因為人類社會的生產力沒有發生革命,因此,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矛盾就不可能通過生產力的發展來加以化解,反過來,在生產力沒有發生變革之前,生產力在量上的發展只會加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等各方面的矛盾,其最后所導致的危機也就會越來越大。在此情況下,人類對礦物資源的爭奪必然成為所有沖突的導火索。
《波音叫停787試飛》,美聯社西雅圖6月25日電。在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世界各國的航空業都不景氣,由此導致航空制造業的發展也先于停滯的狀態,不僅美國的波音公司將暫停對其新型787噴氣式飛機的試飛計劃,就是歐洲的空中客車公司的新型飛機的研制進程也是一拖再拖,說到底,沒錢了。但是,我們看到,在中國民航業曝出腐敗案的同時,中國于近日又向美國訂購了20架波音737-800飛機,真是錢多得沒地方花了,在中國進行鐵路大發展的今天,更應該謹慎購買飛機,特別是應該盡量減少購買外國飛機,有這些錢,投資到我們自己的大飛機研制上不是更好么?!聯系到之前中國宣布人民幣匯改一事,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國這次對美國的妥協是全方位的,不僅在金融上進行妥協,而且在經濟上也進行妥協。不僅給美國金融資本以好處,同時也給美國產業資本以好處。我們這么向美國退讓示好究竟是為了什么呢?美國可是反過來要把航母戰斗群擺到中國黃海這里啊!
《地方債務與地下錢莊威脅中國經濟》,英國《金融時報》6月25日文章。境內外敵對勢力長期以來一直炒作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實際上是在通過輿論向社會灌輸這么一種潛意識,就是將中國的地方政府公司化,所謂的公司化就是自負盈虧,因此,只要公眾接受了這套邏輯,那么就意味著在輿論中切斷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間的經濟聯系,這樣就為境內外敵對勢力在將來反對中央政府救助財政困難的地方政府創造了輿論條件。而境內外敵對勢力之所以要營造這么一種輿論氛圍,為的就是在地方政府走投無路之際可以接受它們的資金援助,這也就是我們以前講過的,境內外敵對勢力有這么一個計劃,就是要利用中國地方政府的財政困難,通過境內外私有金融機構的貸款支持來達到它們控制中國地方政府的目的,從而使得中國的地方政府脫離中央的控制,進而為它們分裂中國搞武裝割據創造條件。
此外,以地下錢莊為代表的私有金融機構的存在和發展,實際上造成了對中央金融機構利益的侵蝕,從而成為降低人民幣內在價值的又一元兇。在一個國家中,如果金融不能集中在中央政府的手里,則央行發行的貨幣的內在價值就會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其極端的例子就是美國的美聯儲,由于美聯儲是私人金融機構,不受美國政府的控制,因此,美元的內在價值就會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同時,美國政府盡管要承擔美元的信用責任,但是卻無法控制美元的內在價值,這種責任和權力的不平等乃至背離情況的發生,正是導致美國引爆經濟金融危機的直接原因所在。現在,由于中國私有金融機構的大發展,導致中央對國內金融的控制力被不斷削弱,進而導致人民幣的內在價值被不斷降低,因此,中國國內引爆經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也就隨之在不斷上升。如果中國政府不能以美為鑒的話,那么在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的今天,中國爆發美國式的金融危機則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且由于私有金融機構的存在,當人民幣危機爆發后,央行的金融信用就會受到社會私有金融機構的威脅,甚至會發生被取而代之的危險。希望中央能夠認真對待私有金融機構的問題,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小利,應該從長遠的戰略角度考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