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仰:只反貪官,不管皇帝
劉仰
·
2010-06-06
·
來源:烏有之鄉
5月31日,以色列攔截了6艘“國際援助船”,這些船的目的地是被以色列圍困了數年的巴勒斯坦加沙地區,船上裝運的是人道主義援助物資,例如醫療用品、建筑材料、帳篷、食品等生活物資。以色列軍隊不光攔截了這些船,還向這些船開火,造成19人死亡。6月5日,又有一條國際救援船駛往加沙,再次遭到以色列軍方的攔截,從目前的報道看,以色列軍方在此次攔截活動中,又向國際救援船上非武裝的平民開槍,造成9名土耳其人死亡,其中5人是近距離頭部中彈。這一系列事件,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并引發強大的譴責聲浪。
巴勒斯坦問題由來已久,要說清這件事,還得追溯一下歷史。阿拉法特曾經是巴勒斯坦反抗以色列占領的領袖,因此,長期被以色列和美國視為眼中釘,包括阿拉法特曾經與薩達姆較為密切的關系。美國和以色列以各種方式打擊態度強硬的阿拉法特和他領導的法塔赫組織。西元2004年阿拉法特去世后,法塔赫抗拒以色列的立場有所軟化,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美國的需要,美國便向巴勒斯坦提供了一些“人道主義”援助,其援助內容包括:基礎設置,私有企業發展、金融改革、政黨選舉專項資金等等,都是符合美國意愿的“普世價值”的內容。其中道理很簡單,只要允許外資、內資私有企業的發展,巴勒斯坦自己的私有企業一定不是外國企業的對手,很容易就在自由的名義下,將巴勒斯坦的經濟命脈控制住,例如金融;只要允許政黨競選,資本雄厚的一方,很容易就能把自己需要的政治傀儡推上臺。這是美國屢試不爽的“普世價值”的應用手段。
但是,美國在巴勒斯坦的“后阿拉法特時代”推行“普世價值”,遭遇了一個大麻煩。巴勒斯坦由于長期飽受戰火,老百姓對美國那套“普世價值”的虛偽看得更清楚。西元2007年,另一個與法塔赫不同的組織哈馬斯,以明確的反抗以色列的姿態和行動,通過美國“普世價值”認可的方式,經選舉確立了領導地位。由于哈馬斯堅決地反抗以色列的占領,希望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這與美國支持以色列的政策不符,美國領導的國際社會對哈馬斯采取了壓制的政策。美國宣揚的“普世價值”只是他們需要的“普世價值”,當所謂“普世價值”產生與美國意愿不相符合的結果時,美國并不把“普世價值”當回事。這在伊朗等地已經有多次驗證了。因此,哈馬斯上臺后,美國停止了對巴勒斯坦有限的援助,并且還鼓動歐洲國家,采取了與美國同樣的做法。
以色列早在西元2002年便開始修建隔離墻,將巴勒斯坦難民居住區同以色列隔離開。西元2004年,海牙國際法庭正式宣布,以色列修建隔離墻違反國際法,應停止修建隔離墻,拆除已修建的隔離墻。當年,聯合國大會(不是安理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要求以色列執行海牙國際法庭的裁決。美國政府對此表示,海牙國際法院的裁決沒有法律效力。滑稽的是,在審判前南“戰犯”時,美國卻從來不說這種話。所以,海牙國際法院有沒有法律效力,也完全看美國的需要。美國前總統卡特曾經在自己的一本書中明確地說,以色列的隔離墻就是“種族隔離”。美國卸任總統不少都能賺大錢,例如克林頓、布什,但是,卡特卸任后卻未能賺大錢,一部分原因也就在此。自從哈馬斯上臺后,以色列隔離墻的修建速度加快,高8米的隔離墻將巴勒斯坦人限制在狹小的范圍內,巴勒斯坦人進出隔離墻,都要受到以色列軍警的檢查。整個隔離區就像一個巨大的露天監獄。居住在隔離區的巴勒斯坦人曾經用挖地道的方式,從外界運進必要的物資,這些地道大多被以色列摧毀。加沙地區靠近海岸,以色列認為整個海岸線的主權都屬于以色列,因此,從海上向巴勒斯坦隔離區的物資運輸也在以色列的控制之下。
西元2008年,國際上一些人道組織發起了一個“自由加沙運動”,總部設在地中海中的塞浦路斯,其活動內容主要是通過海路向加沙地區運送人道主義物資。以色列原先曾經先后5次經檢查后,放行了這些國際援助船。但是,自西元2009年1月以后,由于奧巴馬的上臺,巴以局勢更加緊張,以色列便不再允許國際組織的援助船進入加沙地區。最近發生的多起以色列武裝攔截“國際援助船”,并向“國際援助船”開火,打死打傷多人的事件,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發生的。站在巴勒斯坦人的立場,他們完全沒有自由,沒有自己謀生的方式,沒有主權,以加沙地區為例,那里大約有150萬巴勒斯坦難民,其基本生活完全控制在以色列的手中,他們因為美國所需要的巴以政策而“集體受罰”,實在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在駛往加沙的“國際援助船”成員中,據說還有一位二戰期間大屠殺的幸存者,年紀應該很大了。這樣的對比,以色列和美國難道不應該反思和修正他們幾十年來一貫堅持的巴以政策?
以色列向國際援助船開火事件爆發后,國際社會反響強烈。土耳其已召回了駐以色列大使,很多國家的民眾到以色列使館抗議,新上任的英國首相卡梅倫說,以色列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法國巴黎、里昂、馬賽等多個城市爆發了數萬人的游行,聯合國相關組織也譴責以色列,國際社會要求對這一事件組成“獨立的調查機構”展開調查。美國呢?白宮方面說,美國希望避免新的沖突。國防部長蓋茨說:“我們目前不會判斷誰應負責任或是誰的過錯。我們認為有必要對這一事件進行調查。在調查結果完全出來之前,我們不會對該事件做出評判”。如何調查呢?國際社會要求組成國際性的“獨立調查機構”,奧巴馬的中東安全顧問等人說,“讓以色列自己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對國際人道主義救援船遇襲事件進行調查,而美國派出觀察員”。很明顯,美國認為以色列自己對此事“獨立公正”的可能性,超過了國際社會。美國就是這樣無視世界上大多數人的民主聲音,只認定自己的標準才是“普世價值”。
這又讓我想到了韓國的“天安號”事件,美國就是讓韓國自己“獨立調查”的。不同的是,因為韓國得出的結論符合美國的需要,美國便鼓動李明博,把“天安號”事件的調查結果提交聯合國,要求聯合國對朝鮮進行制裁。對于以色列,美國既不允許國際獨立調查,估計未來也不會在聯合國支持對以色列制裁。美國在聯合國擁有的一票否決權,大多數都是為反對制裁以色列而投的。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二次大戰以后美國在國際社會竭力庇護以色列的政策,已經在世界各地遭到越來越多的反彈。這既是美國實力下降的顯示,也應驗了一句中國老話:多行不義必自斃。
人們很早就在談論“世界政府”的問題,當今世界雖然沒有世界政府之名,但卻有部分世界政府之實。而美國就是這個若隱若現的世界政府的靈魂。世界政府的有實無名,對于美國有巨大的好處。美國可以利用明確的“世界政府”的權利,做很多只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又可以利用不明確的“世界政府”的制度,擺脫自己承擔“世界政府”的責任。一些被美國洗腦的知識分子經常說,獨立的知識分子就應該反對政府,韓寒之類的人經常以此為自己的驕傲。在我看來,按照這種理論,真正有良心的知識分子,真正獨立的知識分子,更應該站在人類道義的立場反抗美國這個“世界政府”。只反對自己所在國的政府卻擁護美國,就像毛澤東當年評價《水滸》一樣,屬于“只反貪官,不反皇帝”,“好就好在投降”,被招安。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