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艦事件”背后的陰謀
朝鮮半島的局勢越來越嚴峻了。但這也反倒成了一件好事,因為事態發展到現在,人們大概已經明白誰是緊張局勢的受益者、誰是這一事件的受害者了。
事情起因于韓國軍艦“天安”號的沉沒。通過所謂“調查”,韓國宣稱拿到了確鑿無疑的證據,說就是朝鮮干的,完全無可置疑。接下來的事情就自然而然了,以韓國為急先鋒馬前卒,以美日韓集團為后援后盾,整個西方集團一哄而上,從國內到國際、從政治到軍事,各種制裁手段紛紛出籠,各樣戰爭威脅滾滾登場,更有甚者,連美國最新的F——22戰機也轟隆隆地從美國飛來遠東助陣。他們全都是一付誓死雪恨,堅決大打的架勢。
對朝鮮來說,這無疑是空前的戰略壓力。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朝鮮的國家安全危如累卵,面臨生與死的考驗,為此,朝鮮一方面堅決辯白,聲稱“天安”艦沉沒絕非其所為,并表示要派出調查團,一方面又不得不高度戒備,聲嘶力竭般的喊叫為自己壯膽增勢,擺出一付不惜血拼的姿態以圖嚇退對手,估計整個國家的正常社會生活都已經受到極大的沖擊了。就是這樣,朝鮮是否能最終度過這個難關還在未定之數。
現在我們可以從容不迫地分析對比一下朝鮮半島南北雙方的得失了。
韓國之所得:
到目前為止,韓國至少達到了三個方面的戰略目的:其一,朝鮮遭受了進一步的孤立,戰略上的壓力驟然增大;其二,成功地打斷了朝鮮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境況的企圖;其三,成功地加強了美韓戰略同盟。
韓國之所失:一條沒多少用處的警戒艦和46名水兵的性命。
朝鮮之所得:
到目前為止,看不到朝鮮可以從該事件中撈到任何一點好處。
朝鮮之所失
從客觀的角度看待問題,這個事件對朝鮮簡直可以說是天降橫禍、雪上加霜。
首先,與美國的和解的可能性蕩然無存。
逼使美國承認朝鮮正常國家的地位,實現直接的超美會談,一直是朝鮮政府努力的目標,但現在看段時期內沒有任何希望。即使這次事件最終不會導致戰爭,但在今后可以預見的一個時期內,來自美日韓的制裁及軍事戰略壓力無疑將空前增大,讓朝鮮在戰略上繼續備受煎熬。
其次,經濟發展計劃受到重創。
通過各種制裁,朝鮮發展經濟的內外環境更加惡劣,剛剛宣布的經濟開發區將因此無經濟可開發,原定的2012年社會主義強盛大國的發展目標也要變得遙遙無期。不要說實現經濟繁榮,在舉國臨戰狀態下,其脆弱的經濟能否堪此重負也都深可疑問。所幸朝鮮人民堅強勇毅,曾經過許多艱苦錘煉,目前尚能挺住,換做其它國家,早就咬雞飛狗跳、大叫投降了。但經濟形勢顯然因此雪上加霜、更加嚴峻,長此以往,畢竟可能有支撐不住的那一天。朝鮮的政治家不是傻子,對于這一點,他們心知肚明,但大概也只能暗暗叫苦吧!
最后,在國際上更加孤立。
誰都知道,美日韓的聲音在地球上會被放大十倍,朝鮮就是喊破嗓子也不會有幾個人理會,安理會又一次要跟著美國的指揮棒動了。實際上朝鮮的國際空間本來就已經被擠壓得沒剩多少,通過此次事件,美日韓集團必將軟硬兼施,威逼利誘,使中俄進一步拉大和拉開與朝鮮的距離。
這樣一來,通過“天安”號事件,誰因此取了利,誰因此受了害,不是一目了然的嗎?
為了得到這樣的結果,所以朝鮮擊沉了韓國的“天安”號。這就是韓國方面大叫大嚷背后的邏輯。
一切有點思考能力的人們都要問:這符合起碼的常識嗎?為了一條沒有多少價值的破軍艦,朝鮮就會拿國家安全做賭注、做抵押嗎?就可拱手送給南朝鮮及美國以發動戰爭口實嗎?朝鮮能從這個事件中得到什么好處呢?
長期以來,在西方輿論的左右下,在中國的一些“專家”、“學者”幫襯下,人們得到的印象是,朝鮮總要不時地制造出危機,通過把它與美國、韓國的關系弄緊張了然后從中換取援助、牟取利益,就像北京大街上那些“碰瓷”的,故意生出事端,借此敲詐、訛人錢財。在他們的描述下,朝鮮差不多就是這樣一付無賴的模樣,
就算他們說的對,朝鮮一貫如此。但是,就是從這樣的邏輯出發,也完全解釋不了朝鮮擊沉“天安”號的動機。
——這不同與以往的朝韓之間的軍事摩擦
朝韓雙方在海域劃界上有嚴重的分歧,并由此產生了嚴重的沖突,時起時伏,過去已發生多次海上交火事件,如果這次仍然是對峙導致交火,那倒可以說是正常了。但這次顯然不是這樣的模式,在根本沒有任何沖突和對峙的情況下,在看不到任何朝鮮軍艦或者潛艇的情況下,韓國的軍艦是突然間沉沒的。按照韓國方面的說法,朝鮮來了一個突然襲擊。但問題是,沒有任何原因地突然打沉對方一艘警戒艦只,對朝鮮來說有什么好處呢?難道朝鮮是錢太多了,不需要開城工業園的韓國企業了嗎?難道是朝鮮嫌美韓的大炮好久不響了,想給他們提供一個借口,進而聽聽美軍大炮的美妙轟鳴嗎?難道朝鮮幾十年沒挨炸了,看到伊拉克、南斯拉夫挨炸的模樣自己心里癢癢嗎?難道朝鮮想據此揚軍威立威名?但自己敢承認嗎?
——這也不同與朝鮮的兩次核爆及多次火箭導彈發射
盡人皆知,許多危機都是由上述問題引起的。朝鮮之所以“制造”出這些危機,是因為對它來這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可以從中收獲巨大的戰略利益。通過兩次核爆,不管美日韓是否承認,但朝鮮在事實上成了有核國家;通過多次火箭試射,朝鮮完善了它的遠程打擊體系。這些舉措,極大地加強了朝鮮的戰略地位,在可預見的將來都將是朝鮮國家安全的有力保障。正是為了這個好處,朝鮮才不惜頂著制裁“一意孤行”,“制造”了一個又一個“麻煩”。
但是,擊沉“天安”號警戒艦算什么?能形成對韓國致命的打擊嗎?這條軍艦就是不沉也屬于即將退役的東西,在韓國的海軍裝備中,其角色就是一個巡邏艇,有了不多,沒了不少,于韓國軍力無絲毫損害。對于朝鮮而言,干這樣的事情,軍事上沒有意義,政治上極其被動,戰略上授人以柄,國際上說不過去,難道朝鮮人發了昏不成?
事實上,盡管朝鮮一貫以強硬自居,但有點見識的人都可以從近年來它的所采取的一系列舉措看到,朝鮮在戰略上是很有些智慧的,可以說精于算計,尺寸與火候都掌握得很有藝術。所以,就“天安”號事件而言,筆者以為,朝鮮應該沒有任何動機、沒有任何動力去做這樣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
不但朝鮮不會有這個動機,筆者還認為事實上朝鮮也沒有這個能力。有點軍事常識的都知道,潛艇主要的作戰功能是破交作戰,對抗水平艦只,特別是反潛艦只,既不是潛艇的使命,也是潛艇作戰的短板。水面反潛艦只是潛艇的天敵,在兩者的對抗中,水面反潛艦只占據著極大的優勢,雖然戰史上不乏潛艇擊沉水面艦只的事例,但大都事出偶然。要在敵方高度戒備的水域設伏,近距離地用魚雷擊沉以反潛巡邏警戒為使命的水面艦只,談何容易!以朝鮮小型潛艇的能力,以韓國水面艦艇的水平,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別說朝鮮做不到,換一個位置,讓韓國組織潛艇設伏朝鮮海域,擊沉一艘朝鮮的水面艦艇試試?韓國同樣也難以做到。對于這個問題,美國人大概是最明白不過的了,只是山姆大叔要為韓國圓謊,永遠也不會挑破。
就是這么一個奇奇怪怪的沉沒事件,美日韓集團卻如獲至寶,就此大作特作起文章來了。可以預計,這個事件帶給美日韓的戰略契機必將被充分運用,這個事件給他們帶來的資源必定還要進一步加以挖掘。這是因為:
第一,這個事件發生的時機恰到好處。
一個重要背景是,最近一個時期以來,俄羅斯及中國對美國連續投了贊成票,無論是全球核問題還是伊朗問題,兩國最終都迎合了美國的路線,表現出配合的姿態。不是這個兩個國家沒有能力說“不”,但現在他們都不愿意或者根本不打算對美國說“不”,所以,現在無論是中美關系還是俄美關系都“發展”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成果來之不易,估計中俄兩國誰也不想輕易地讓這樣的關系受到損害。此時朝鮮半島發生大的危機,美國當然要堅定地站在韓國一邊,而中俄就只會騎墻了,打著公平、公允的大旗,來一個“不偏不倚”,“秉公處理”。但所有的證據、所有的說法全由韓國一家主導,況且它畢竟還是苦主,所謂“理”,韓國早已是占去了大半,剩下的就是如何更有效地把全部責任推到朝鮮頭上了。
另一個重要的背景是朝鮮正在在經濟泥坑中掙扎。面對日益嚴峻的經濟形勢,朝鮮一方面設立新的經濟開發區,把希望寄托在中俄日韓的投資上,另一方面努力改善中朝關系,希望籍中國經濟助一臂之力。現在看來,這個如意算盤很可能落空,其國內的經濟奮斗被逼轉化成為安全奮斗,聯合國一制裁,來自中國的援助也要大打折扣,如果中國在這個問題進一步與美國深化“合作”,朝鮮的境遇還將更加不妙。
真所謂“月兒彎彎照五洲,有人歡喜有人憂“。所以,這個時候發生這么個”天安艦事件“,時機應該說再恰當不過了。
第二,要以此為契機做大做強
“做大做強”本是中國的慣用語,但現在拿來用以形容美國亞太地區的戰略走向也比較貼切。隨著世界戰略重心向東亞太平洋轉移,進一步加強美國主導的戰略體系為當務之急。但沒有借口和由頭總不好施展手腳,現在,契機來了,以“天安艦事件”為發端,有關國家可以堂而皇之地進一步強化美日韓同盟,進一步擴大美日韓戰略行動的范圍,充實美日韓戰略行動的內容,美國要進一步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比如F——22就又飛來了;日本所謂的“周邊有事”更加言之鑿鑿,擴軍理由更加充分,加強西南方向更加冠冕堂皇。對美日韓來說,當前所獲取的戰略效益還只是眼前的利益,從根本上說,如果能通過強大的戰略壓力及綜合的制裁手段收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成效,壓垮朝鮮,實現韓國統一,這才能更好地彰顯出美日韓同盟強大的能力與活力,彰顯出這個同盟對于鞏固美國霸權的重要意義。鏟除朝鮮不但可以完成韓國百年夙愿,而美日也可以據此一石兩鳥,那條大龍和那頭大熊只能徒喚奈何。特別是對于中國來說,和諧世界之東亞太平洋沒了指望,南海周邊也希望不大,西亞中東炮火連天,地平線以內看不到和諧的希望,那就只能到遙遠的地平線外尋尋覓覓去了。
所以,在這個事件上,美日韓三家的總目標、總方向是高度一致的。但具體辦法上,韓國可能要急躁一些,巴不得美國撐腰后即刻大舉北上,利用當前有利的內外環境一舉成功。但美國可能更想少冒風險多受益,更趨向于穩扎穩打、循序漸進,對朝鮮甚至對更強大的戰略對手來一個溫水煮青蛙,慢慢熬。對日本來說,只要周邊“有事”就好,就怕沒事,只要“有事“,整軍經武的一切借口就都有了,可以放手大干,類似”“天安”號這樣的事情是越多越好,日本可以借勢跟著上竄下跳、渾水摸魚,豈不樂哉!
“天安艦事件”發生了,有如應時的甘霖,滋潤著西方世界的戰略心田,謀由是作,計由此生,可告人與不可告人的權謀與手腕將因此一盡其能。這是一個多么好的“事件”啊!至于還有人斤斤計較于真相,真相有什么用?重要的是戰略效果,如果有人真的癡心想了解真相的話,那么就請再活上100年吧,那個時候是完全有可能的了,現在卻要恕難奉陪!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