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仰:員工自殺——富士康追趕世界水平
劉仰
·
2010-05-24
·
來源:烏有之鄉
前幾天寫了《富士康:現代奴隸制的包工頭》一文,其中說到,……、八連跳、九連跳,媒體改標題的速度跟不上富士康員工跳樓的速度。如今,真的已經是“十連跳”了。據說當地政府有關部門也開始進駐富士康,試圖尋找原因,阻止更多的“連跳”。延續本人在上一篇文章里的觀點,我想進一步指出:如果中國社會對于經濟發展的某種觀念不改變,富士康員工的“N連跳”,最多得到一時的控制,而不可能根本解決。有心理學家說,按照富士康的員工基數算,自殺率沒有超過社會平均水平。讀者批他們很冷酷。我在這里要表現得更加冷酷無情一點,我要告訴大家:富士康員工的自殺率,比起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很大很大的差距!
法國電信是一家大型企業,在歐洲電信行業排名前三位,員工有10萬左右。今年頭三個月,法國電信共有11名員工自殺。按照發達國家這個“領先”世界的自殺水平,富士康的員工按60萬算的話,三個月之內,大約可以有60個以上的跳樓“名額”。法國電信最近三年來,一共有46名員工自殺(包括今年頭三月的11名),自殺未遂的還有很多。按照發達國家這個世界“領先”的自殺水平,富士康在近幾年內要連著200多跳,才能達到發達國家的世界先進水平。現在才“十連跳”,早著呢!不同的是,富士康員工的自殺方式,幾乎都一樣。法國電信員工的自殺方式則非常多樣,有跳樓的,有在辦公場所服安眠藥的,有上吊的,有跳河的,有吞刀的,有當眾剖腹的,……,所以,僅從方式上看,富士康與世界先進水平也還有差距。那么,法國電信的員工為何有如此多的自殺?它與富士康員工的“N連跳”有什么必然的關系嗎?
法國電信原先是一家“國有企業”。的確是國有企業,但是,那是“曾經”。那時候,法國電信65%的員工是“公務員”合同,企業不能隨便解雇,員工在那里工作被認為是“恬靜安逸”的。它像不像是社會主義?的確,自從上個世紀30年代美國的大蕭條以后,西方社會逐漸采取了一些屬于“社會主義”范疇的經濟制度。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這種“社會主義”制度,在西方國家有了更多的體現,其表現之一就是國有經濟和福利制度。相對來說,歐洲的社會主義性質要比美國更多一些。然而,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里根執政的時候,隨著前蘇聯的解體,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完全成了恥笑的對象。于是,自由主義思潮大肆占領西方社會的主流,其主要核心就是——私有化、市場經濟、利潤第一、為富人減稅、解除政府管制、為企業松綁、大社會小政府等一系列政治、經濟主張。美國的里根、英國的撒切爾,都支持這一自由主義的主張。于是,在西方社會也開始了一場私有化的高潮。像法國電信這樣的國有企業,從西元1998年起,也實現了私有化。
法國電信私有化以后還經歷了一個變化過程。西元2004年,法國電信宣布,未來3年要裁員2.2萬人。西元2006年,法國電信又開始改制和改組。聽著是否像是在說中國的國有企業?裁員就是下崗,改制、改組是為了讓企業更有競爭力。的確,在自由主義經濟的思路中,企業效益是第一位的,企業競爭力是首要的,聽上去也很有道理:企業沒有效益,如何給員工福利?所以,法國電信員工的遭遇就像我們在美國經常看到的一樣:只要企業效益不行,就大批裁員,裁員就是為了保企業。這在中國,就是下崗,就是為了企業的效益和競爭力。如果連裁員都保不住企業,政府財政還要救企業。我們必須提醒注意:這里要保的、要救的,都是私有企業!什么意思?原先國有企業不同程度地肩負著社會責任的時候,例如雇傭了大量員工,自由主義說,不行,效率太差。如今私有化以后,政府救的不是員工,而是老板。企業的社會責任的確被拋棄了。
為什么私有化以后,企業管理層的第一個工作就是裁員?因為在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福利國家,員工的福利較好,包括工資待遇較高、工作時間較短、工作環境較為舒適等。如果它是國有企業,即便在效率較低的時候,至少也體現不少社會責任。而在私有化以后,企業的社會責任不需要了,只有私人企業主利潤第一的要求。那么,員工的福利很容易就成為私有企業的成本負擔,裁員是最容易實現利潤的方式之一。對于法國電信來說,2萬多個裁員名額,光是省下來的工資,就是一大筆錢。至于被裁員工原先的工作,延長一點留下員工的工作時間就行了。誰不服?走人!自由主義要求放松對私有企業的政府管制,老板便有了更自由的權利,讓員工之間競爭起來,誰也別想舒舒服服地“混日子”,這就是效率,號稱是企業的生命。他們重視的是一個賺錢機器的生命,而不是活生生的人的生命。那些被裁掉的員工怎么辦?自由主義經濟理論要么說:競爭就是要有失敗者,窮人是活該;要么說,應該由政府去管,企業不管,企業不能背包袱,企業要輕裝上陣。說的好像也有道理。但是,政府哪里來錢管這些下崗的人?如果企業原先是國有的,就算效益低一些,至少還是政府的收入。如今,企業私有化了,政府沒有獲得收入的手段了。向私有企業征稅嗎?我是否還記得自由主義經濟的另一條原則:要給富人減稅!在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中,政府不過是企業帝國的傭人,時時得看企業的臉色。大社會、小政府,更準確的說法是大企業、小政府,政府只是替私營企業擦屁股的伙計。當政府缺錢買手紙,沒法替私營企業把屁股擦干凈,也沒法管制一下私營壟斷大企業隨地大小便時,被裁的員工和留下的員工就都慘了。所以,法國電信員工的大規模自殺,根本原因就是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的后果。
前蘇聯解體后的“休克療法”也屬于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的范疇,已經被證明是一場社會災難,如今的俄羅斯已經意識到這一理論的危害。徹底的公有制的確有問題,沒有控制的私有制,同樣有問題,甚至問題更大。中國的改革開放,雖然沒有像前蘇聯一樣,試圖在自由主義經濟的道路上“一步到位”,但是,中國開放之后撲面而來的,恰恰是自由主義經濟理論大行其道的時候。當今中國的主流經濟學家,大多數都是那一波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的盲從信徒。從上個世紀80年代直到眼前的金融危機,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終于被西方人反思,但改變依然很難。奧巴馬競選上臺的口號就是“改變”,但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至今依然不明確。對于中國來說,雖然自由主義經濟沒有像俄羅斯的“休克療法”那樣悲慘地一步到位,但是,卻處于“溫水煮青蛙”一步步接近的狀態。金融危機發生后,中國的確也像世界一樣,對于自由主義思潮有所反思,然而,至今為之,自由主義經濟的成分和理論,在中國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
富士康就是自由主義經濟理論向全世界推廣的產物,因為,世界一體化,也是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不是說世界一體化完全是邪惡,但是,看看自由主義經濟理論在資本家和員工之間的偏向,看看自由主義經濟在企業效率和企業社會責任上的傾斜,就能知道,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下的“世界一體化”同樣是偏向于私營企業主的,同樣是偏向于跨國公司老板的,它是一個不公正的制度。因此,富士康員工的處境實際上與法國電信私有化之后員工的處境是一樣的,都是自由主義經濟理論和實踐的犧牲品、殉葬品。那么,如何看待富士康員工自殺與法國電信員工自殺的差距呢?結論很簡單:如果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依然被主流宣稱為正確的、唯一的,如果自由主義經濟的實踐依然不改變,富士康只有步法國電信的后塵。政府部門介入也沒用;心理學家出主意,作用也不大;富士康懸賞自殺線索,也只能起點暫時的作用。根本問題不解決,富士康離員工自殺的世界先進水平,尚有200多個跳樓名額的差距,慢慢來吧。關鍵問題在哪里?反思自由主義經濟理論,改變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否則,“N連跳”還會不斷刷新。把目光盯在富士康企業內部是不夠的,還應該反思金錢至上、唯利是圖的西方理論和制度。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