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轉基因食品的主要觀點 【舊文】
文章來源【網址】鏈接: 弗蘭肯斯坦是英國作家瑪麗·謝利1918年所著小說中的生理學研究者,他最后被自己創造的怪物所毀滅。現在歐洲人把基因改良作物提供的食物稱作“弗蘭肯斯坦食物”,意謂轉基因植物將造成生態災難,威脅人類的生存。這種譬喻固然夸張了一點,但他們的擔憂不是全然沒有道理。 生命科學產業的發展是近20年的事,由于其孕育著巨大的希望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西方國家在1990年還沒有正式種植轉基因作物,到了1999年種植面積已達4000萬公頃。全世界轉基因種子的銷售額在1995年僅為7500萬美元,而1998年已飚升至15億美元。 但另一方面,雖然各國目前已經試種的轉基因植物超過4500種,可是獲得政府批準上市的品種僅40個,不到1%。這說明各國政府對此仍采取謹慎的態度,在技術因素之外,還有生態健康和社會倫理等因素需要權衡。 美國和加拿大的公眾對基因改良食物的接受程度比較高。市場上的一些加工食品如軟飲料、啤酒和早餐麥片等都已含有基因改良作物的成分,并沒有遇到多少質疑。但歐洲的情況卻不一樣,阻力很大。公眾對政府批準的食品新品種將信將疑。自從發生了瘋牛病、二惡英污染事件后,公眾更是心有余悸了。一項民意調查顯示,79%的英國公眾反對試種基因改良作物。 歐盟在去年4月暫停批準新的轉基因農產品投放市場,今年又進一步作出決定,暫停轉基因農作物的種植和銷售。少數自愿試種基因改良作物的農場主受到其他農場主的抗議,試種的作物常常遭到毀壞。今年八月下旬以后的一段時間,法國的農民把水果蔬菜,甚至牛糞傾倒在一些麥當勞快餐店門前,抗議他們出售的牛肉面包和土豆中含有轉基因食物。美國認為歐洲的行動比“香蕉戰”和“牛肉戰”更為嚴重,揚言要報復。 反對轉基因食品的人涉及范圍較廣的各種利益集團,從綠色和平組織到農場主協會到基督教會等等,他們的反對意見集中在三個方面: 第一,轉基因違反自然,因而是有害的。支持派則反駁說,現今的各種莊稼早已不是原始品種,否則人們吃的蔬菜就該跟動物吃的草一樣。 第二,植物里引入了具有抗除草劑或毒殺害蟲功能的基因后,它們所提供的食物對人體是否安全?對這一點,支持派強調,迄今為止并無夠資格的研究機構發現轉基因食品危害人體健康的證據,但他們對長遠的影響還只能作推論,一時難以取得全面的證據以服人。 第三,過于勿忙地推廣轉基因植物是否可能影響農業和生態環境?推廣抗除草劑的轉基因作物可能助長農民過量使用除草劑,從而使一些非主要作物受到傷害甚至滅絕。很多發展中國家的農民一直把這類非主要作物當作補充食物或作為飼料。美國漁類和野生動物管理署已發現有74種植物品種受除草劑影響而瀕臨滅絕。 另外,轉基因技術有可能造成生物污染。有的生物技術公司為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對銷售給農民的轉基因種子作了“絕育”處理。印地安那大學生物系副教授瑪莎·克勞奇的研究表明,這種絕育基因有可能在無意中使其他作物也變成不育。 此外,有特殊功能的基因“流竄”到相近的野生植物品系中去,使之具有抗除草劑的能力而難以控制;或者使害蟲體內產生抵御殺蟲劑的抗體。另外,有些小生物吃了具殺蟲功能的轉基因植物可能滅絕。支持派則指出,農業生產本身是一種有損環境的活動,轉基因作物對環境的損害不會比傳統農業更大。植物自身具備了抗蟲能力,農民可以減少噴灑殺蟲劑,對環境和生物保護是有利的。 另外,轉基因產品七個說不清: 1、食品安全說不清 自轉基因食品問世5年來,全球約有2億多人食用過數千種轉基因食品,尚未報道過一例食品安全事件。但國外曾發現有少數幾種可導致實驗動物過敏,因而停止其商品化生產。轉基因食品的研制目前只有動物實驗,而無人體試驗或長期觀察。 2、生物富集說不清 食物鏈中有益物質的富集或有害物質的集聚對上一級生物的健康極為關鍵。目前,轉基因作物大多用于飼料,這類轉基因生物加入其原來沒有的抗病蟲害基因或抗雜草基因,其本體會有哪些富集變化,被家畜富集后又會怎樣,人食用后會產生什么影響等問題,尚缺少全面系統的科研結論。 3、藥食關系說不清 利用轉基因技術可建立動物藥庫和植物藥庫,如吃一個西紅柿就能預防乙肝。但這種轉基因藥物對人體有無風險仍需進行長期研究監測才能說得清。 4、生態影響說不清 轉基因生物具有自然生物所不具備的優勢,若被釋放到環境中,可造成原有的生態平衡被打破,改變物種間的競爭關系。 5、基因污染說不清 轉基因生物造成的基因漂移可能會破壞野生生物的遺傳多樣性。例如轉基因作物花粉隨風飄散,由此造成的基因污染將防不勝防。 6、全球監管說不清 現今許多轉基因生物產品較多的國家,采取“外松內緊"政策,向一些發展中國家出口轉基因產品卻不告之。這種現象對保護全球生物安全十分不利。作為生物大國的美國,甚至拒絕簽署《生物安全議定書》。 7、機遇泡沫說不清 隨著公眾對轉基因生物的深入了解和各國政府監管力度的加大,轉基因產品的商業利潤有所下降,科研經費也明顯減少。但也有許多專家指出,轉基因技術是解決全球食物短缺的重要手段,是一次可以避免風險的農業技術革命。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還有待長期觀察和研究,對消費者來說,“知情選擇"是最為重要的。 這類爭論在短時間內不易得出結論。關于轉基因作物的爭議應該說是一種正常現象。首先是新開發的品種本身還不完善,其于人體和環境的中長期影響尚待觀察,人們表示擔憂是有正當理由。其次,總會有一些意識保守的人對新科技產物不習慣,拒絕接受。再有就是受貿易利益沖突的影響,一些國家的政府和利益集團利用轉基因食品的不夠完善而大打貿易戰,使事情變得更復雜了。 但科學前進的腳步不會因此而停頓。上述種種社會壓力將促進高新技術不斷發展,科學家必將會向人類奉獻更完滿的基因改造食物。 |
【推薦】張宏良:評世博會嚴格檢測食品中轉基因成份【新文】揭露【轉基因】食品真相【科學驗證】!!!
2010年上海世博會:
上海世博會嚴格檢測食品中轉基因成份和有毒有害物質
保證前來參觀世博會的各國人士的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
文章來源【網址】鏈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