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南大聯歡會的回顧和漫談
葉德民 2010/9/29
1953年,陳六使沒有作什么詳盡的調查和計劃書,為了新馬華文教育的明天,憑著赤子之心,大膽倡議新馬華社群策群力,創建一間華文大學。獲得新馬華社熱烈響應,上至社會賢達,下至販夫走卒,不分階層,萬眾一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空前團結。沖破殖民勢力的反對聲音,1955年先修班開始招生,1956年3月正式在新加坡云南園自置500英畝的校址開學,效力之高,速度之快,真是一個世界奇跡,顯示了新馬華社各階層不分信仰和彼此的政治傾向,沒有任何的政治意圖,不求個人的名與利,只朝著傳承華族文化的目標前進,只有創建華文大學的忠誠、齊心、合力,發揚華社傳統的刻苦耐勞、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精神,就這樣創造了奇跡,也只有在新馬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才誕生了南洋大學。
那處處相思的云南園,曾是孕育民族文化的搖籃,生機無限,春意盎然,在每年的大學周,那精彩的學術活動,展現了南大的生命力,民族文化的光輝,可是云南園的上空,風云變幻無情,在強權暴虐下,母校在坎坷的道路上,掙扎求存了25載,還是劫數難逃,被李光耀關閉了,從此消失,連自置的校址也被略奪了,南大子弟怎能忘懷呢!怎能忘卻那寧靜的云南園,在那狂風暴雨撲打下,那動蕩不安,那充滿激情的青春歲月呢!
母校消失了,新馬兩地的南大校友,并沒有忘記母校,彼此輪流舉辦南大之夜的聚會,來追思母校。1992年,北美南大校友在劉宗正的號召下爭取擴大南大之夜的規模,要在多倫多召集全球校友聯歡會,與其說是聯歡,不如說是集聚全球各地的校友,緬懷和追思消失的母校,更重要的是探討如何發揚和推動華文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傳承,同時與昔日同窗,舊雨新知熱熱鬧鬧地相聚一堂共話當年的青春歲月趣事。
這是第一次召集散居世界各地的南大校友相聚,只來了200多人,但受到各方的關注,南大的師長們踴躍參與,出席盛會的師長有鍾盛標、韓素英、林紹豪、劉柏松等,因年事已高,不能到會的師長嚴元章和潘受都發來賀詞致意,還有新加坡800多位校友聯合簽名致賀“南大精神、永垂不朽”,當年新加坡社會發展部高級政務部長莊日昆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校友與發展署到來贈送錦旗致賀,還發表談話,解釋南大并沒有被關閉和消失,新加坡國立大學是南大的一部分。然而,李光耀在今年初對美國記者說,早就應該關閉南洋大學,其它任何人的爭辯都是白費。
韓素英發表了重要的講話,南大精神就是神州大地以外數千萬華人的精神,為了我們的后代,要考慮復辦南大,南大不只是傳承中華文化,更是溝通許多不同的文化,和諧相融,建議要把南大辦成為一所國際文化中心(Intercultural Centre)式的大學或學院。從此牽動了南大子弟的心結,幾乎每屆的聯歡會都談復辦南大,校友們更在復辦、續辦、正名和復名之間產生了一些爭議,拆騰了10余年,無法達致共識。筆者翻開第一屆多倫多全球聯歡會特刊,細讀韓素英的講話,其實韓素英并不主張在新馬辦上述國際文化中心(Intercultural Centre)式的大學,她認為最合適的地方是加拿大,韓素英心中的南大是與時俱進,提升了南大的性質。
筆者在1994年6月,第一次參加印度尼西亞巴里島全球南大聯歡會,遺憾的是當年印度尼西亞政府嚴禁華文和華語,南大校友在臺上的發言必須要用英語,記憶中只有一位來自北美的校友用華語發言。隨著滾滾的歷史洪流,血腥、殘酷、貪腐的蘇哈多政權已淹沒在洪流中,給印度尼西亞和世界留下一頁丑惡的歷史。蘇哈多去世時,他的一位老友,同樣是摧殘華文教育和文化的李光耀,也惺惺相惜地去送別臭味相投的老友最后一程。今天,印度尼西亞的華文、華語和華文教育已遍地開花。
1995年,是南洋大學誕辰40周年,陳六使先生誕辰98周年,數千校友回到新加坡云南園參加第四屆全球聯歡會,筆者還住進了工字型的學生宿舍。當時當局大張旗鼓地宣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簡稱“南大”,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畢業的南大校友名冊,將遷回南洋理工大學,參與聯歡會數千南大子弟感到十分雀躍,吳作棟總理還蒞臨致詞,頌揚南大精神,真是給足了面子。當晚的天氣太熱了,工字型宿舍沒有空調,筆者狂飲加了冰塊的蒸餾水,第二天一早狂拉肚子,拉了一整天,這次的聯歡會過得很不舒適。
1997年12月,南洋大學香港校友會迎來了700多位各地的南大校友參與盛會,南大子弟飲水思源,出版了陳六使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特刊。學術座談會設在香港城市大學的大講堂里,前南洋大學校長黃麗松博士在座談會上敘說,南洋大學的事與物、南大的紛爭、南大的歷史,特別是在1972年離開南大到香港大學任校長時,學生長長的送別隊伍,深深地感動了他,雖然在南大短短的兩年,郄給他的人生帶來深深的烙印。
南大校友在世界各地舉辦了12次全球聯歡會,開始的時候每年舉辦一次,香港之后,決定于2000年在溫哥華舉辦,之后每隔兩年舉辦,筆者參加了7次,不算少了。筆者沒有參加2008年北京的聯歡會,但經常瀏覽網頁,發現很多惡性的爭吵,竟然有真偽之爭,公開責難,還真擔心這種爭吵會延續至怡保。半個多世紀前的新馬華社各階層為了創辦南大,同心同德,沒有爭吵,今天,已兩鬢斑白的個別南大子弟,到底為了什么?要如此的爭吵!還怎么能談復辦南大呢!
2010年9月2日,筆者與老友乘馬航班機到吉隆坡,受到校友張秉林熱情的款待,充分體現濃郁的南大情誼,第二天上午“弄幫”張秉林校友的車子,由吉隆坡開到怡保去,中午進入了山城市區,看到許多燈柱上掛著灰白色“勿忘南大”的標語,似乎觸動了內心深處的傷疤,有些傷感和激動。到了舜苑酒店報到,領了名牌和沉甸甸的禮品包,打開一看全都是書,最重的一本是精裝第11屆北京南大全球校友聯歡會紀念特刊。
逾千校友乘旅游車由交通警開路前往舊街場品嘗小食,山城沸騰了,無人不曉南大生來開會了。歡迎晚宴有獨中學生的醒獅隊迎賓,還有許多年青的義工,他們都是獨立中學的學生,他們的參與無不鼓舞了捍衛民族教育的士氣。
9月4日上午,大會正式開始,全體肅立演奏大馬國歌后,大會主席周增禧吁請全體嘉賓和校友起立,為逝去的陳六使和莊竹林默哀,全場鴉雀無聲,追思南大的消失和先賢的功勛1分鐘,這是前所未有的。主席的講話里提到謝太寶校友,控訴李光耀拘禁了謝太寶32年。正氣浩然、錚錚傲骨的謝太寶在強權暴虐面前,永不屈服、凜然屹立,他不只是南大的驕傲,更是人類的瑰寶,這種高尚的人格和質量,邪惡的李光耀永遠也征服不了。
座談會有3個講題,論述有關生命科學的新動向,這個課題太專業了,筆者聽不懂。“中國的崛起與海外華人”這個課題很大,在大馬種族政策傾向較濃的環境下,似乎有點敏感,“大馬的華文教育概況”較為現實,但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實在很不夠,顯得匆忙。
下午,各地校友聯席會議討論下一屆由那一地的校友會舉辦,出現了一個過去沒有的情況,過去大家都爭著要舉辦全球聯歡會,這次郄沒有人去爭取,當推舉某地校友會時,沒有人愿意承接,幾乎難產,當推舉到檳榔嶼時,幸好蘇岳良會長自告奮勇地個人承諾,回去再召開理事會議落實。
這是很成功的一次全球聯歡會,沒有惡性的爭吵,也沒有什么真偽之爭,連良性的爭議都沒有,筆者的擔憂是多余的。這次大會沒有聽到復辦南大的聲音,到處都是“勿忘南大”的標語,誰也忘不了,能有爭議嗎!順祝來屆檳榔嶼全球聯歡會更加成功!
注 :“弄幫”馬來語即搭乘的意思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