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和《華爾街日報》20日報道,谷歌在一張全球地圖上,標注了從2009年7月1日到12月31日,各國政府要求它從搜索內容中刪除某些信息以及索取信息以“協助犯罪調查”的次數。地圖顯示,在上述兩方面,巴西都位居榜首,美國和印度排名相當靠前,英國和德國則在歐洲國家中最為“活躍”。
在索取用戶數據信息上,巴西提了3663次要求。美國為3580次,位居第二。在要求刪除某些互聯網信息上,巴西也是次數最多,達291次,德國排名第二,提出188次。美國為123次,谷歌接受了其中的80%。英國提出過59次,在歐洲排名第二。地圖上沒有顯示中國的信息。谷歌稱,內容審查要求在中國是不公開的。
在谷歌公布上述數據前,外界敦促谷歌進一步保護用戶隱私的聲音越來越多。19日,加拿大、法國、英國、德國、以色列、意大利等國監管隱私信息的官員聯名寫信給谷歌,力促谷歌在服務中加強隱私保護。信中稱:“我們越來越擔憂,在谷歌推出新的科技應用程序時,全球民眾的隱私權常被拋諸腦后。在急于向全球網絡用戶推廣新技術的同時,不應將隱私問題置于不顧。”信件請谷歌就如何達到這些要求作出回應。
谷歌突然公布各國審查網絡狀況在國際上引發議論?!度A爾街日報》稱,在谷歌的管理用戶隱私方式遭到一群政府官員批評之際,谷歌采取了一項手段,把互聯網審查和政府索取網民數據問題推到臺前。
德國《商報》21日以“新工具,谷歌公布全球‘刪除’地圖”為題稱,這是谷歌對各國政府的要求。谷歌工具將使全球網絡更透明。一些國家已對谷歌的新舉措感到惱怒。奧地利《標準報》稱,谷歌以這種方式,公開要求各國政府減少審查。
英國《金融時報》稱,谷歌把公布各國要求它內容審查次數的舉措,稱之為“對全球互聯網自由日漸增多的限制作出的一種反擊”,“對于外界批評它可能做過了頭,谷歌迅速予以反擊,否認它試圖通過此舉給各國政府施壓”。美國《華盛頓郵報》援引谷歌首席法律顧問大衛•多姆德的話說,“我們相信更大的透明度將導致更少的在線審查?!?/p>
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2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我認為谷歌這么做是為了表現自己的獨立性,以顯示自己不會淪為某國工具。谷歌不僅是信息中心、咨詢中心,同時也是媒體,任何用戶向其索要信息都是正常的,是否提供信息則是谷歌自己的事。”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認為,谷歌此舉透露出西方各國都在對互聯網實行管理?!盀榱司S護社會穩定,國家對網絡進行監管十分正常,如今網民對國家的政治影響力已經不容小覷。多國要求谷歌提供數據,表明各國都有網絡審查。在谷歌沒有曝光此事之前,西方曾一味指責中國,現在看來,中國在網絡方面管理得還不夠。”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