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天,另一個暴行
——從駐伊美軍打死記者和平民錄像曝光談起
劉伯松
戰爭、侵略、占領是殘忍的、不人道的。因此,一般政府都在隱瞞、在造假、在撒謊;它們的目的是不讓人們知道戰爭的真相,感觸戰爭的恐怖,激起反戰的情緒。從布什總統到奧巴馬總統,美國發動的阿伊兩戰以來,你有看到過死傷和毀滅的詳細報道和評述嗎?但它們卻日夜在發生,沒完沒了的。
這是人們看不到的真正戰爭、血與死的戰爭。如今血仍在流,人仍在死。另一天,另一個暴行。這是2007年發生的故事。
2007年7月12日,兩名路透社雇員——22歲的攝影記者Namir Noor-Eldeen和40歲的司機Saeed Chmagh——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被一架阿帕奇直升機擊中死亡。當時美國軍方辯稱,保安隊是在伴隨記者的武裝人員向他們開火后才反擊的,同時還火時,他們都遵守交戰規則(ROE,Rules of Engagement)。但路透社總部不滿意不接受,并根據《信息自由法》(FOIA,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要求遇難錄像,被美國軍方拒絕。
美軍殺人錄像
2010年4月1日(星期一),一個自稱專門揭露腐敗與不法行為的網站“維基解秘”(www.wikileaks.org),公開一段17分鐘的美國軍方錄像,揭示了約3年前美國1架阿帕奇直升機在伊拉克襲擊一群平民的經過,其中兩名是路透社的攝影記者和他的司機。這段名稱為“附隨謀殺”(Collateral Murder)的錄像也可在專題網站www.collateralmurder.com看到。
該段攝于2007年7月12日的畫面顯示,路面行人當中,有兩個似乎帶著武器(攝影機),可是,多數人是手無寸鐵的,而且,他們狀態看似悠閑,慢條斯理地走著,沒有任何攻擊美軍姿態,也沒有任何明顯的敵視行為。
直升機開火后,其中一名飛行員說:“看看那些死掉的雜種。”另一名飛行員回答說:“打得好。”
當他們發現兩名伊拉克小孩也被射中時,一名飛行員說:“哦,這是他們的錯,他們不該把孩子帶進戰役中的。”另一個飛行員說:“說對了。”
沒有懊悔,沒有痛苦,沒有遺憾。全然無動于衷。讓人不禁想起當年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瑪德琳·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Albright)對CBS《60分鐘》節目說的一番話。她說,制裁伊拉克中死去50萬兒童是“值得的”(worth it)。他們甚至還創造了一個新名詞——“附隨損害”(collateral damage),并拒絕公布阿富汗人和伊拉克人的傷亡人數。同時,他們還把伊拉克人稱為“哈吉”(麥加朝圣者),這和越戰(1965-1973)美軍把越共稱為“外國佬”(gooks)或頂客(dinks)一樣,同樣沒名沒姓,同樣是敵友難分。因此,他們一面非人化敵人,一面懷疑身旁的當地人。
這就是當前美國政府和美國軍人的思想傾向,這和過去殖民主義政府和軍人的思想傾向沒甚兩樣。
隨后,一輛小型貨車駛到,試圖帶走傷者,但卻遭直升機再次開火攻擊。炮火導致車內和周圍的12人死亡,車內兩個受傷的孩子后來由美國地面部隊救走。
美國的阿伊戰爭到目前所知的暴行事件中已足夠構成戰爭犯的罪證,2007年7月12日美軍無故殺死無辜伊拉克平民和記者只不過是其中之一。
這是美國的正規戰爭操作程序
這是孤立的事件嗎?美國政府和軍方當然都希望都大家這樣想,也為此想盡辦法制造各種神話和宣傳,包括隨軍記者必須“隨軍”而不能“自行”,為安全為方便起見,他們是不必通過軍方過濾而自動審查的。但哪來真實的現場報道?
看看美國戰地指揮官如何說吧。上月,美國阿富汗指揮官Stanley McChrystal曾說過一句沒多人注意的話。他說:“我們曾經射擊過令人驚異數字的人,同時也殺死不少人,而以我的了解,沒有一個對部隊有真正威脅的證據……在很多情形下,還包括家庭。”這是戰地最高指揮官說的。戰士們呢?
4月7日,truthout.org記者Dahr Jamail 就此訪問一些士兵,他們都談起類似的可怕事件。總括一句:“我們被告知僅僅開槍殺人便可了,上頭軍官會照顧我們的。”
4月9日,一名“隨附謀殺”隊隊員發表聲明說,“……看了錄像后,我能肯定地說10次中9次是這樣下場的。殺人是跟隨軍事議定,是按照規則進行的。如果這些圖像令你震驚和反感,它們顯示什么是戰爭的真相。”
這不是美軍常規和一貫操作程序嗎?
今天,這個錄像轟動全球,主要是一,兩名路透社雇員死亡,二“維基解秘”公布于世。因此,這個錄像特殊,但絕不是孤立的。其實,千千萬萬個類似甚至可能更恐怖的暴行都繼續不斷地在發生,不然,如何解釋高至60萬無辜伊拉克平民的死亡?不然,如何解釋美國軍方一次又一次對類似事件首先說謊,接著調查,最后認錯?不然,如何解釋越來越多戰場記者甚至美軍揭露戰爭真相?
這是美國戰爭、侵略和占領的正規操作程序,一點也沒錯。因此,我們在錄像所看到的并不例外,而是美國多年來在這些地方的一貫做法,炸炸炸、殺殺殺。因占領,必有反抗;為了保護占領部隊,減少傷亡,保持國內支持,往往先殺后理。這是戰爭和占領的邏輯。因此,戰爭或占領,總會發生屠殺的,中國有南京大屠殺,歐洲有猶太人大屠殺,越戰有美萊大屠殺……伊拉克戰爭?類似如2007年7月12日的暴行和屠殺有的是,如Haditha。
“維基解秘”的錄像并沒有指控個別軍人。這是他們受訓的目的:殺死敵人,毀滅基建。如果把一個本來是善良的年輕軍人安置在戰爭險區多年,并日夜在灌輸這種戰爭思想,他不成一個殺人魔鬼才怪呢。
“維基解秘”錄像所指控的不是個別軍人,而是美國政府和它追隨的戰爭政策!
小結
讓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伊拉克人或伊拉克政府沒有參與911襲擊;伊拉克人或伊拉克政府也沒有攻擊過美國。相反地,美國人和美國政府是伊拉克非法的侵略者、攻擊者、占領者。美軍沒有道德和法律權利殺傷任何伊拉克人,包括那些要把這些非法的侵略者、攻擊者、占領者趕出他們的國土。
不錯,戰爭、侵略、占領是殘忍的、不人道的。軍人受訓的目的就要殺人就要毀滅。正因為這樣,下令軍事行動的負責人更應該格外謹慎,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犧牲和破壞。可惜,美國在阿伊兩戰似乎忽略了這一要點。
被殺死的路透社攝影記者Namir Noor-Eldeen的父親問:“如果這樣的事件發生在美國,即使是一個動物的死亡,他們將會怎么做?”
對了,他們將會怎么做?美國上下對美軍濫殺無辜平民和記者暴行的錄像如此冷淡、如此漠然,如此無聲,簡直難以置信,難以理解,幾乎成為了一種沉默的罪行!
最后,我們不能讓Namir Noor-Eldeen活著回來,也不能讓千千萬萬死得莫名其妙的伊拉克人活著回來;不過,或者有一天,美國能給他的父親一個圓滿的回答?(2010-04-07;2010-04-09修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