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
谷歌搜索引擎在全世界的份額是超大的,尤其是在亞洲,在歐洲市場的份額也占大數。市場調查公司ComScore Networks Inc.在2007年的一份數據報告中顯示谷歌在美國本土外的市場占有率達到73.8%,遠超過第二位雅虎19.5%的份額。
谷歌2006年進入中國,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一直保持著30%以上,在中國網民中的影響力日增。網絡分析公司StatCounter的另一份數據顯示2009年下半年,Google中國市場份額增長迅速,市場占有率已經上升至43%。而目前其競爭對手百度的市場占有率下降至56%。按照這份報告的結論,谷歌中國退出并不是因為市場占有率下降,那么是什么原因呢?
谷歌為何要放棄在中國對搜索結果進行審查,為何要取消敏感詞過濾?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因為這涉及到網絡搜索自由和言論自由。
在中國發展電子商務,谷歌作為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其搜索引擎作為電子商務入口有著近百億的蛋糕可吃為何要退出?純粹從商業的角度看,谷歌的“堅持”毫無說服力,因為網絡審查并非中國僅有,也不會損害谷歌的核心利益。對于一個成長快速的市場,舍棄它意味著谷歌不僅僅以經濟利益為存在目標。
中國人大關系學院副院長撰文http://news.sina.com.cn/pl/2010-01-15/103819475165.shtml認為其之所以堅持以退出中國作為威脅已經不再是個商業問題,而是摻雜著不可明言的政治意圖。
谷歌地圖ditu google谷歌地球google earth可以將地球當做一個望遠鏡里的物體隨時進行窺視,假如這只是一種共享的技術,或者所有從中感受到敬意和樂趣的網民還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理解,但是谷歌的背景被披露出來與美國中情局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那么谷歌的商業目的再也和美國全球霸權的意圖撇不清,并且夾雜著間諜的陰謀。CIA是干什么地球人都知道,谷歌被用于軍事目的和政治目的可能性絕不會因為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不作惡”的信條而改變或降低。谷歌創始人布林也許真的把“不作惡”作為了進入IT業的初級原則,但是他不作惡不代表美國政府機構不將之用于作惡的工具,也不代表谷歌公司所有人堅持這一信條。
愛因斯坦當年研制核技術并沒有想到美國人會將原子彈投向廣島長崎,作惡的不是原子彈是利用原子彈技術的人,美國人利用它迫使日本投降不只是為了更快結束戰爭,而是為了在結束后將日本變成一個可以利用的殖民地基地。更為了在戰后重建中獲得更多的份額利益。這和當時中國歐洲的原則和立場截然不同。美國人希望統治世界,所以它需要積極參與,這個謎底在珍珠港事件后確認,也和美國二戰后一直謀求脫離英法德國等北約國家的牽制獲取世界霸權的政治意圖一脈相承。
美國《政客》網站在年初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谷歌與白宮關系密切。谷歌是奧巴馬競選班子的最大支持者,谷歌的三位前高層是奧巴馬的班子成員,而現任CEO施密特更是奧巴馬政府信息科技委員會委員。援引白宮的一名人士話說:默多克堪比張伯倫,谷歌堪比丘吉爾。
這樣的評價說明了谷歌在美國政治領域的強勢地位。當然一旦谷歌收購行為涉及到美國安全領域,這樣的背景是相當有益的,谷歌一直在收購各類公司,其中有一些就類似于中國的軍工企業。
谷歌的特殊背景決定了他們的利益絕不是單純的商業利益。谷歌本質上是一家美國互聯網公司,他們在技術領域的發展應用離不開美國政府的大力支持。面對中國與美國的利益選擇,美國人在根本利益上自然是站在美國人的立場考慮利益得失。誰能保證谷歌中國不和美國政府進行某種竊取情報信息的合作?!聯想到奧巴馬最近一直在對中國政府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奧巴馬對谷歌的退出支持似乎前后呼應。
谷歌要求中國政府取消網絡審查制度既符合互聯網開放創新的原則,也符合美國人的利益。除了美國文化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平臺的無限制滲透侵略,更可以利用高技術手段堂而皇之的接入到涉及中國根本利益的能源、軍事、工業、國防等各種敏感區域竊取最有價值的信息。
有人說互聯網就是潘多拉盒子,她打開的是人性中最原始的罪惡。看看國內新聞中搜索量最大的各類“門”就知道。國內如此國外亦如此。
改革開放是美好的,但是對于某些東西,開放過度等于將自己的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掌控權奉送給仍舊對中國進行著圍剿的美國和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我們“被迫”在金融領域的開放導致的巨大損失就是明證。
國家利益高于一切,谷歌的立場和我們政府的立場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谷歌可能做出的是錯誤的選擇。谷歌與政治的聯姻將會使“不作惡”變成欺世的幌子,而利用技術手段掌握的信息將會使更多人的自由和安全在不作惡的幌子下使互聯網成為作惡的窗口。
谷歌地圖可以看到地球任何地方的極小的范圍,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你在家中高樓窗口后的動作也可以被技術的手放大連接清晰顯示。普通民用版的免費的都可以看清2米的標注物,軍用版本的自然看軍事基地更清晰到基地內每一個人的活動。推而廣之也就是說利用谷歌地球搜索的衛星圖片,中國內陸的山川河流,民情風俗,軍事要塞,經濟重鎮,重大工程項目甚至人口分布都盡收眼底。
聯想到在互聯網大部分中國人的電腦使用的是通用的美國微軟視窗系統,盡管谷歌一直對微軟的壟斷頗有微詞質疑,但谷歌研發的瀏覽器加上谷歌的搜索引擎不僅可以處理大量圖片文字數據,更可以使較復雜的軟件帶動運行已經不是秘密,利用操作系統平臺的優勢,這樣的技術結合加上美國軍事部門的支持,等同于互聯網成為了美國中情局了解全世界包括中國在內社會整體構成以及社會價值取向的一個十分清晰的桌面。
美國中情局在IT安全技術方面擁有第一流的系統,谷歌披著商業技術的外衣和美國中情局合作,這為美國尋求地區所謂防御體系獲取各類有用的信息提供了更多有價值的選擇手段,結果這威脅論保障了美國的全球政策的強勢推行,卻毀滅了真正意義的網絡和平。
美國將中國作為假想敵N年了,盡管在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時代打倒美帝國主義的口號已經消失了半個世紀,但是美國人仍然視中國為未來全球戰略中最重要的競爭對手而非合作伙伴,僅僅因為中國在逐漸強大而美國不再可以在國際事務中獨斷專行。
谷歌可以將網民信息進行任意的分類、過濾、整合加工,或者可以說中國網名的輿情美國人掌握的比我們可愛的政府可能還要多還要細,因為我們的政府不關注輿論只想著如何培養順民。美國中情局熱衷于搜查郵箱客戶數據已經多年了,現在對于任何地方任何人的信息使用記錄都可以通過谷歌輕易獲取,谷歌如何“不作惡”?
被人窺視的感覺糟透了!你還需要擔心不良信息對你的侵擾,年輕人走向墮落往往就是從不良信息的接觸開始的。
即使他們退出中國,我們也應該明確的問問:谷歌這些年,你們在中國到底干了些什么?
一直最喜歡用的搜索工具就是谷歌,現在看著只感覺心寒。還是百度吧。可喜的是艾瑞市場咨詢在今年2月份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百度占中國網絡搜索總量的76%,谷歌中國僅占18.9%,百度一直處于上升勢頭中。
谷歌正遭遇鼠標投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