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網絡監控比中國嚴
韓曙 張玲 等
近來,網絡自由或者說網絡監管成了超級熱門詞匯。從全球搜索引擎巨擘谷歌揚言要退出中國市場,再到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公然指稱“中國是限制網絡自由的國家”,中國似乎一下成了眾矢之的。
不過,在明眼人看來,美國網絡巨頭和政府官員的此番互動,其中大有政治文章。事實上,對互聯網進行適當的監管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而且,不少國家采取的措施比中國更加嚴格。
美國:安全部門秘密監控網上活動
美國向來標榜自由市場經濟,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對互聯網業毫無管控。事實上,美國制定了嚴格的互聯網管理法律。根據美國1996年出臺的《電信法》,美國將互聯網世界定性為“與真實世界一樣需要進行管控”的領域。
在互聯網言論方面,盡管美國法律保護網上言論自由,但卻用復雜的法律術語將“言論”分為純粹言論、象征性言論以及附加言論三種,并且強調,由于這三種言論給社會秩序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大小不一,有必要用不同的法律界限來對它們進行管控。例如,涉及淫穢、煽動、種族、犯罪、恐怖活動等的內容,都在政府和互聯網組織的管控范圍之內。
在美國,至少有26個州制定了相關的地方法案,明確要求公共圖書館、學校、家庭等采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獲取淫穢等有害信息。同時,美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過濾軟件生產國,世界各國封堵信息使用的過濾軟件,大多數由美國公司生產。
另一方面,美國也在赤裸裸地侵犯它所標榜的互聯網自由。美國媒體早在2006年就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和美國著名的通訊公司進行秘密合作,監控著美國公眾的網上活動,從電子郵件、聊天記錄,到瀏覽網頁的痕跡都一覽無余。2009年,美國一個民間互聯網組織還起訴中央情報局監控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網站。根據該組織的起訴書,有一個美國人曾在華盛頓G20峰會期間使用Twitter引導示威者躲避警方,事后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
韓國:網絡實名制威懾不法分子
韓國是世界上互聯網最普及的國家之一,上網人口占總人口的近70%。近幾年來,韓國政府從管理、立法、監督和教育幾個方面多管齊下,加強了對網絡的監管。
網絡實名制是韓國網絡管理的最大特點,也是其網絡安全的基礎。在韓國,各個國內網站都要求申請網站郵箱或聊天賬號等的用戶填寫詳細的客戶資料,填報真實姓名、住址、身份證號、職業等信息。為杜絕虛假信息,網站對每個申請人的姓名和身份證號核實無誤后,才提供郵箱或賬號。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對上網聊天和發送電子郵件用戶的真實資料進行備案,防止不法之徒利用虛假信息從事網絡犯罪。
對于17歲以下沒有身份證的青少年,網站在獲取青少年詳細信息后,會通過向手機發送密碼的方式確認身份。由于韓國手機在銷售時必須有身份證明,網絡管理部門在需要時可以通過與手機運營商合作,追查上網者的真實身份,對未成年者加強管理,提供保護。網絡實名制的實行,對企圖通過網絡從事不法活動的人來說是一種威懾。
為健全網絡管理,韓國政府近年來還陸續通過了一系列與網絡信息有關的法案。其中;《電信事業法》明確規定,傳播淫穢信息、通過黑客手段攻擊電腦和網絡、傳播電腦病毒等屬于非法行為。
去年7月,韓國國會、國防部、外交通商部、《朝鮮日報》等機構的網站連續3天遭受黑客襲擊,無法打開或打開速度極慢;駐韓美軍網站出現連接不穩定的現象。作為應對措施,韓國國防部決定提前兩年,于2010年成立“信息安全司令部”,以維護韓國的國家網絡安全。預計這一司令部將于今年7月啟用。
澳大利亞:BT下載或有牢獄之災
澳大利亞政府寬帶、通信及數字經濟部下屬有一個名為“網絡預警”的部門,專門為國內民眾提供網絡信息過濾服務。
2006年,澳政府斥資1.166億澳元,免費為國內所有家庭和公共圖書館配備網絡內容過濾器,屏蔽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內容,以營造一個“未成年人友好型”上網環境。這個名為“國家過濾體系”的網絡信息過濾工程已于2008年底全部完成。目前,澳網絡預警部門除了負責審查網絡信息外,還承擔著為這些安裝了過濾器的家庭提供信息服務和技術支持的工作。
在澳大利亞,BT(一種支持多點下載的P2P下載協議——本報注)下載由于涉及到下載內容的版權問題,是被嚴格禁止的,一旦被網絡預警部門發現,將會面臨高額罰款,甚至是牢獄之災。
此外,澳大利亞政府還為教師、未成年人的家長及圖書管理員提供網絡安全的教育培訓項目。讓澳民眾盡量能夠分辨出網上信息的真假優劣,幫助他們不被有害的信息所毒害。
對于網絡黑客,澳大利亞政府如今也有了專門的應對部門。本月早些時候,一個叫做“網絡戰爭中心”的部門掛牌成立。
鏈接:“不管才是不負責任”
近來,由于美國谷歌公司和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先后指責中國限制互聯網自由,“網絡監管”在美國也成了一個熱門話題。
盡管一些對中國持有偏見或不明就里的人附和著批評中國,但也有不少人為中國說公道話,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業界權威、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
在1月 25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早安美國》節目訪問時,蓋茨說,互聯網在世界各地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監管審查,中國政府對互聯網的審查其實非常有限。他強調,任何公司要在某國經營必須遵守該國法律。
旅美華人政論家方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進一步指出,從國家安全、尊重他國文化風俗傳統、保護未成年人、防止網絡國際犯罪這四個方面看,每個國家加強本國的網絡管理都是理所當然的事,“不管才是不負責任。”
(《環球視野》2010年3月9日第282期,摘自2010年1月29日《世界新聞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