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時因勢猛進
著者:李爾重
《當代思潮》-2001年1期
二十世紀過去了,二十一世紀來了。人們在思考:二十世紀帶來了什么?二十一世紀將向何處去?
二十世紀上半葉,馬克思主義興起并形成一股強大的潮流,推動了歷史的發展進程。
二十世紀的下半葉,以美帝為首的帝國主義進行了兩場“戰爭”:對社會主義陣營的和平演變;與社會帝國主義同流又對峙稱霸。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一大片社會主義片土被資本主義復辟,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潮。于是在凄風苦雨中,有些善良的人茫然了;反共反人民的老手和新手緊鑼密鼓大唱:“馬克思主義過時了,無用了”,應該“告別革命”,“拒絕壯烈了”雨后出蘑菇,是合乎規律的,但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也是客觀規律。他們的壽命不會長,模糊也不可能蓋住太陽。馬克思主義之光照亮的東歐和前蘇聯的人民看到資本主義帶來的饑餓與恥辱,他們重新認識到: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好。戈爾巴喬夫的論述:“我生活的目的就是消滅......共產主義”。直白地告訴人民:“所謂修正主義的實質,就是反共、反人民、反社會主義。世界人民也從這些反面教材中提高了認識。新興的大款們愈是急劇剝削吸血,愈是促進人民深入思考:如何推倒新資本主義,建設更完善的社會主義。一場新的革命風暴必將到來。
二十世紀下半葉,科學技術空前大發展,帝國主義擁有用先進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生產力,得到了空前大發展。反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這可以給世界人民帶來福綏,(綏靖主義----對侵略者妥協、姑息、用犧牲別國人民利益去滿足侵略者的欲望,以求換取暫時的和平和安全的政策。也叫綏靖政策。)可以“趨同”。他們完全無視以下幾種事實。
第一,在人民沒有掌握政權,資產階級掌握政權的條件下,科學技術屬于資本家,只能是資本家用來加深對人民剝削而榨取超額利潤的手段。美帝每年軍費開支2700億美元,加上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的軍費,總共有5000億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四萬億元,如果等而分之,世界60億人人均可得666人民幣,可致溫飽。但帝國主義只愿制造殺人武器,不愿施舍救人。世界上225個大款占有世界資產的一半,卻很少施舍去援救九億挨餓的人民。這就是科學技術在資本主義世界帶來的第一個現實。
第二,科學技術進步了,生產力發展了。壟斷財團依靠這種優勢,加速地用資本控制了第三世界的資源。信息網絡發展,促進了所謂經濟“全球化”,實質上卻加大了壟斷財團在金融和證卷市場上的威力,壟斷財團利用貸款、投資控股、收買資產證券等辦法,劫奪第三世界的資源,控制其財政經濟命脈,瘋狂掠奪,加速破壞其生態環境,使之失去生存條件,擴大了饑餓人口數量。
第三,饑餓貧困的發展,使第三世界不堪重負,既無力償還外債,又無力發展生產,瘋狂掠奪必然加速縮小買方市場,使壟斷財團作繭自縛。
第四,迄今,發達國家壟斷財團擁有的生產力,普遍發揮不到應有作用的一半。比如汽車工業,僅美國一年可產一億輛,把英、法、德、日等國的力量加起來,一年至少可生產兩億輛,而世界市場只有九千萬輛的銷售量。飛機等工業的實況,大都如此。于是帝國主義之間頻繁協商妥協,實際上各自都在想盡一切辦法奪取先機之利。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也在加速發展。適應這個需要,新的法西斯勢力和軍國主義勢力必將在壟斷財團的補養下取得新的發展,醞釀新的爭奪戰。歐盟與美國、日本與美國的矛盾,日益加劇。
第五,為了奪取先機之利,壟斷財團競相搶奪高科技,以為搶先奪取超經濟剝削的手段,納斯達克的股市便興旺起來。新技術發展太快,二十世紀前半葉,一種新技術可以有二十年生命力,為投資者創利;二十世紀的末葉,一種新技術多半只能有一或二年的生命力,就要被另一種新科技所代替。技術更新太快,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本,還未收回就失掉了作用,這種股票在市場上就要貶值,甚至垮臺。技術更新太快,舊技術為新技術代替,舊股票必然貶值,新股票上揚。這就是納斯達克不斷波動,走向疲軟的原因。這只是納斯達克股市的漸變,隨著納斯達克股票的無限增加,總有一天要崩潰,使資本主義世界靠貼膏藥搞妥協的辦法失效,造成一次無法收拾的大恐慌。1932年的恐慌,是信息不靈、盲目生產造成的;未來的大恐慌,將是信息靈通,人人可知形勢變化,為了搶占新技術被迫加大投入,壟斷財團故意制造的難。
二十世紀出現了兩次世界大戰,結果是資本主義的殖民體系完全崩潰,強大的社會主義陣營出現,遠東的大國——中國人民推倒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一次大戰后,帝國主義聯合,要絞殺社會主義蘇聯,失敗了,二戰后,以美帝為首要用武裝絞殺中、朝、越,慘敗了。以赫魯曉夫修正主義為指導,蘇聯變成社會帝國主義,武裝侵略阿富汗,慘敗了。歷史證明: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求解放的人民永遠是不可戰勝的力量。
二十世紀科學技術大發展了,在人民沒有掌握政權時,科學技術只能是壟斷財團奪取超經濟剝削,制造殺人武器,制造世界人民饑餓與貧困的手段。反過來也制造了日益縮小的市場,壟斷財團作繭自縛。
二十世紀新科技大發展,極大地加速了技術更新,迫使壟斷財團大量向新技術投資,使納斯達克不能不由波動疲軟走向大崩潰。
二十世紀形勢的發展,加劇了帝國主義為爭奪殖民地而產生的相互矛盾。壟斷財團又在培養新打手:法西斯和軍國主義分子,醞釀新的爭奪戰。
二十世紀的歷史,用正反兩面教材,使馬克思主義日益深入地掌握著人民,采用多種形式與敵人斗爭,這個斗爭正在向前發展。
從二十世紀初,到侵朝、侵越、侵古巴之戰、帝國主義從未放棄赤裸裸的炮艦侵略政策。多次慘敗之后,帝國主義把單純的武器侵略,改為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綜合侵略。侵略方式變了,帝國主義本性未變。
二十世紀的歷史,使人民在鐵、血、火的斗爭中,在勝利與挫折中,提高了認識與斗爭經驗,破壞了帝國主義的一統天下,人民在苦難中奮進。(人民在苦難中奮進。人民在苦難中奮進。)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資本主義復辟,徹底剪碎了修正主義披著的假馬克思主義遮羞布,使人民認識了修正主義是反共反人民、反社會主義的急先鋒。
這就是二十世紀昭示給我們的歷史。我們要抓住有利機遇。汲取痛苦的教訓,團結一切求解放的民族與人民,奪取更大的勝利,向埋葬資本主義的目標奮進。
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了,怎么走?
摘抄《乘時因勢猛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