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試析美國孟山都公司如何構建其在全球糧食市場體系中的優勢地位

潘玢渠 · 2010-02-26 · 來源:烏有之鄉
轉基因主糧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暨南大學碩士論文

《暨南大學》 2009年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59-2009108648.htm

試析美國孟山都公司如何構建其在全球糧食市場體系中的優勢地位

作者:潘玢渠 指導:莊禮偉 博士、教授  2009年6月

摘 要

自2005年起一路飄升的世界糧食價格,已經導致了全球性的糧食危機與多國國內的動蕩。由于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全球巨型糧食公司在新一輪的糧食危機中儼然成了最大的贏家。目前它們依然在國際糧食市場中保持著高額的收益,并且越賺越多。

針對這一現象,本文嘗試以美國孟山都公司為個案研究對象,從自由主義與激進主義兩個學術視角,分析糧食跨國公司構建全球優勢地位的途徑和手段。本文認為,孟山都公司主要是依靠世界市場這個平臺構建出其全球優勢地位的。該公司在擴張中所使用的手段是復雜的:該公司既運用了種種比較正當的市場經濟手段(如專利保護、消費宣傳、與其他糧食巨頭的聯合等),又運用了種種不正當競爭手段(如對種子進行絕育、雇傭偵探公司、與美國政府的聯合等)。

本文首先對孟山都公司的全球優勢地位進行描述和確認,然后分別從自由主義和激進主義兩個視角,論述孟山都公司如何使用正當手段和非正當手段在全球糧食市場中創建其優勢地位,最后,在對自由主義、激進主義兩個學派的解釋力進行探討的基礎上,本文初步揭示了巨型跨國公司正在成為全球化環境下國際社會的一種新權力形態。在結束語中,本文對孟山都公司構建全球優勢地位的手段與途徑進行了總結,并針對中國如何應對外國糧食巨頭的挑戰提出自己的若干見解。

關鍵詞:孟山都公司;全球糧食市場體系;新全球權力形態

目 錄

導 論

一、本論文的核心問題與研究意義

跨國公司可以經由全球市場體系的力量而形成一種全球層級的新權力形態,這一點在當前新一輪的全球糧食危機中已經顯現。以孟山都公司(Mosanto Company)為代表的糧食跨國公司,正是憑借其全球優勢地位,得以在全球糧食市場中占有巨大份額,賺取超額利潤。

新一輪的全球糧食危機,將眾多研究人員的注意力聚焦到世界糧食巨頭身上。為了避免研究工作陷入籠統而寬泛的論證從而使研究的縱深度有所缺失,本文選擇了美國糧食巨頭孟山都公司作為案例分析對象。

本文的核心問題是:孟山都公司通過何種機制與手段來構建其在全球糧食市場體系中的優勢地位。本文試圖從自由主義、激進主義兩個視角對孟山都公司構建全球優勢地位的機制與手段進行探索,進而論證全球性的跨國公司正在成為一種全球層級的新權力形態。

在本文中,“跨國公司” (muitinational corporation)這一關鍵詞采用的是聯合國秘書處經濟社會事務部1973年編纂的《世界發展進程中的跨國公司》的定義。該文件指出,典型的跨國公司是一個大型企業,它在市場上處于寡頭壟斷地位。該企業擁有上億元的營業額,并在多個國家擁有子公司。[1]另外,本文中所闡述的糧食巨頭(Food Giant)特指孟山都、嘉吉、諾華等少數幾個擁有全球糧食一食品壟斷能力的巨型糧食跨國公司。

本文中“優勢地位”這一關鍵詞的定義,主要參考的是麥克爾·哈特等人的論述,即孟山都公司目前在世界糧食市場體系中所擁有的優勢地位,是一種權力上的優勢地位,它實際上是一種當今國際社會全新的權力形態,或者說一種對權威的全新刻畫,一種保護契約、消除沖突的規范和法律強制工具的全新的生產方式。“它的超級優勢來自于自身科學技術與消費宣傳工具、現有的國際經濟與政治制度以及國家政府的幫助等多個方面。就孟山都公司而言,其影響力遍及世界糧食生產的全過程、消費者的購買過程、學術機構的研究過程、甚至是國家與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過程。

總得來說,本文的研究意義在于:

(一)對于糧食問題,許多學者從各種視角進行研究,但多是從國家間的自由貿易及各國尤其是美國的生物能源政策角度出發,很少有深入研究單個糧食跨國公司的。本文希望通過對孟山都公司的個案分析,具體描述出該糧食跨國公司在世界糧食生產體系中如何發揮自身的影響力。

(二)如果把公司看作是一種利益集團的話,那么它在一定程度上就成為了政治制度的組成部分。由于擁有對糧食的種子及相關產品的實際控制,孟山都公司在全球糧食市場體系中所擁有的全球優勢地位實際上己經構成了社會控制與經濟控制的一種新形式。因此,有必要對這類新現象加以進一步關注與分析。

二、國內外相關文獻述評

(一)國際政治經濟學中關于跨國公司的研究性文獻

【較宏觀的理論分析類文獻】羅伯特·吉爾平在《全球政治經濟學:解讀國際經濟秩序》一書中,對部分國家與跨國公司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細致地總結。

他介紹了波特的戰略理論,后者認為國際企業的特點就是有一條從開采到生產到銷售的一系列活動的價值鏈,跨國公司的活動形成了國際企業綜合體或子公司與母公司的關系網。[3]吉爾平在書中還提到僅僅用市場力量或公司戰略,并不能把跨國公司的問題研究清楚。跨國公司的發展需要一個有利的國際政治環境,而這個政治環境需要一個經濟全球化與自由化的強國來創造。他在“跨國公司構成了威脅嗎”一節中,認為跨國公司對以農業發展為主的不發達國家,擁有更強的控制能力。但并沒有具體舉出實例加以論述。吉爾平實際上己經注意到了如果只是從單一角度對跨國公司進行分析,是無法得出更有解釋力與說服力的結論。

黃河在《跨國公司與當代國際關系》一書中,認為不能片面地從單一的政治或經濟角度研究跨國公司與國際關系的互動,而應當運用經濟學的數量與實證研究方法,把經濟與政治的互動機制看作是一種理論的融合,即擴大不同理論分析要素的內涵,把傳統的國際政治理論和文化、法律、制度等等所謂外部變量放入政治與經濟互動系統中加以考慮。[4]他的研究借助了新馬克思主義依附論、新自由主義與新現實主義的成果,給跨國公司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理論框架。這樣的研究有助于更具體地描繪出跨國公司在世界政治經濟舞臺上所扮演的多重角色。

孫溯源的《跨國公司的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反思與重構》,在探索建立有關跨國公司的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新的研究框架時,通過論述現實主義的研究盲點與理論資源,自由主義的理論貢獻與研究誤區,激進主義的理論價值與自我迷失,進而提出了一個新的假設前提:跨國公司在全球追逐權力和財富的游戲中,同國家分享權威和利益,由國家和公司建構的世界體系的特征是二元主體,無政府狀態和相互依賴。[5]雖然他在研究層次與議題、研究方法和理論以及分析模式上的論述,依然不夠系統與深入,最終未能建立起一個較為清晰的分析框架,但他所提出的理論假設的前提,令人耳目一新。

余萬里在《跨國公司的國際政治經濟學》一文當中,詳細闡述了國際政治經濟學關于跨國公司的理論的三大模式。他分別從依附論、自由主義和重商主義三個角度出發,分類描述了跨國公司在與民族國家打交道過程中所處的地位,例如跨國公司是“帝國主義的細胞”、“全球霸權的工具”,它們帶來了“主權上的困境”[6]。雖然其研究仍然缺乏實證材料的支持,但這樣的研究框架依然值得借鑒。

李瓊在《當代國際壟斷—巨型跨國公司縱論》一書中,分析了跨國公司與國家的關系。他認為西方資產階級學者在研究國家與壟斷組織關系的時候,并不涉及壟斷組織與政權機關相勾結,國家如何為壟斷組織服務的討論。[7]他認為壟斷組織可以左右政府的決策,而政府也有竭誠為大公司服務的可能。在談到生產集中于壟斷關系的時候,他是為數不多提到農業問題的學者。雖然李瓊的分析重點依然放在了制造業與新技術產業上面,但是他已經注意到了跨國公司在農業領域的壟斷情況及其潛在的影響。

總體來說,這些文獻都從多個角度對跨國公司與國家及國際社會的關系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部分文獻還突破了對跨國公司研究的單一范式。但不足之處是理論研究偏多,且缺乏足夠數量的實證材料的支持。此外,由于跨國公司的規模、能力與種類的不同,關于專門對具體某個或某類的跨國公司,尤其是對以孟山都公司為代表的美國農業跨國公司的地位及影響力分析的理論研究型文獻,還相當缺乏。

【較微觀的跨國公司行為分析文獻】鮑曼的《現代公司與美國的政治思想:法律、權力與意識形態》一書中,把公司看作是一種利益集團,認為這些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了政治制度的組成部分。由于對于生產資料與消費產品的實際控制,公司權力實際上構成了社會控制和經濟控制的一種廣泛的形式,并且基于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之間的新型關系之上[8]。

默里·L.韋登鮑姆在《全球市場中的企業與政府》一書中,列出了主要出口國家在新興市場國家行賄的頻度指數表。[9]朱鴻偉在《跨國公司行為的政治經濟分析》一書中,也對跨國公司政治行為的方式進行了總結,其中也包含了有關政治賄賂方面的內容。他們的研究事實上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即在跨國公司當中,除了要注意公司們從事的社會責任活動之外,還應當注意公司們從事的隱秘活動是否會對一個國家具有持久的影響。

范春輝的《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公司的政治功能研究》,也系統地闡述了跨國公司在參與制定公共政策方面的情況。他指出跨國公司通過組建專門部門來與政府打交道,并將跨國公司參與決策過程的渠道分為兩類:正式渠道與非正式渠道。

他還以美國為例,說明企業的政治行動委員會從1974年內的不到100個增加到了1995年的大約1700個,其中就規模和活動能力排在前列的都屬于大型跨國公司。[10]這個研究揭示了政治行動委員會在跨國公司內部的地位。該書還將孟山都公司對生產與消費的正面影響與負面影響都放在了該書的“跨國公司與公共政策”一節當中進行了討論,用以說明在開放的社會環境中,跨國公司是可以對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過程產生較為直接的影響的。

在有關跨國公司的研究中,跨國管理人員的經歷與個體影響力常常被忽略。考克斯在《生產、權力和世界秩序:社會力量在締造歷史中的作用》一書中,對跨國的管理者們的作用進行了簡要的補充。他簡單描述了跨國的管理階級的人群范圍。他認為這些管理者,已經不僅限于就任于多國公司管理部門的人員和他們的家屬,還包括國家和國際機構中負責經濟管理的公共官員,以及與維持使多國公司興旺發達的世界經濟有著某種聯系的各種專家們。[11]不過,他沒有注意到的是國家或國際機構中的公共官員,還可以來自于跨國公司的管理人員。這些人員的雙重背景,將幫助一個跨國公司在世界市場中占有更顯赫的位置。

在世界市場之上,巨型跨國公司追求的并不僅僅是一國的生產市場或消費市場。哈特認為跨國公司已經不再滿足于直接從事不平等的交換。現在它們直接構建領土和人口,使它們禍合。[12]他認為跨國公司自身的資源優勢以及對權力的新渴望,實際上已經決定了一個新的生態政治結構的誕生。

約瑟夫·奈等人也清楚地意識到跨國公司在世界政治談判中的份量,在《權力與相互依賴》一書中他們指出,多國公司既是政府操縱的工具,也是獨立行為體,它們的作用己經越來越大。他們的研究在承認了跨國公司有被國家操縱的可能的同時,事實上也承認了跨國公司在世界市場中的獨立行為體的地位。

張立帥、李峰在《全球價值鏈理論與發展中國家產業升級研究進展》對全球價值鏈的類型與全球價值鏈的治理都作了較為具體的闡述。趙予新在《糧食安全價值鏈及實現方式探析》中勾勒出了糧食安全鏈的基本軌跡,即將糧食安全價值鏈分為糧食產能建設、糧食生產、收購、儲存、運輸、加工、銷售七個環節。糧食產能建設是起點,銷售是終點,其他環節是連接產銷的中間環節。[13]但是他沒有具體談及跨國公司在糧食生產鏈中實際扮演的角色。

總的來說,這些文獻對跨國公司的政治特性、參與動機和參與途徑都進行了細致的分析。不過,由于多是籠統的理論分析,部分學者雖然已經注意到了跨國公司作為獨立行為體所發揮的作用,但卻很少有人涉及到孟山都公司等糧食巨頭的政治經濟行動的具體分析。

(二)跨國公司案例分析文獻

【關于糧食領域跨國公司的一般性研究文獻】周立在《美國的糧食政治與糧食武器—食物商品化、食物政治化以及食物帝國的形成和擴展》一文中,在描述了美國糧食巨頭在實現了對食物鏈條的全過程控制之后,還特別列舉了孟山都公司與嘉吉公司通過建立合作關系,控制了種子、化肥、農藥、農場信貸、谷物收購、谷物加工、牲畜飼料、牲畜生產與宰殺,以及許多著名的產業化食品品牌的情況。[14]

恩道爾從地緣政治的視角入手,解釋了二戰之后,糧食巨頭構建新的權力體系的過程。他分別從綠色革命、基因革命(又被稱為第二次綠色革命)、人口控制等多個方面闡述了美國糧食巨頭如何打著科技進步、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對外糧食援助的旗號,推行農業的商業化與工業化的過程。恩道爾還注意到了由孟山都、嘉吉、ADM等多個企業組成的“國際糧農貿易政策理事會”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cuitural Trade poliey Council,IPC)。聲稱這一組織是一個無論是布魯塞爾、巴黎還是別的政客都不敢忽視的利益集團。[15]他具有原創性的研究彌補了當前有關跨國公司研究的一個不足,即跨國公司也可以在各式各樣國際集團的主持下,進占各國國內市場、從事游說活動,并參與重塑游戲規則。

R.A.B.皮埃爾與法蘭克·蘇瑞特注意到了孟山都等美國糧食巨頭運用專利武器控制種子的做法。他們在《美麗的新種子—轉基因作物對農民的威脅》一書中詳細地闡述了世界貿易協定中知識產權協定(TRIPS)給農業發展帶來的威脅。

他們承認,協定同意締約國對動植物品種授予專利權,實際上已經幫助跨國公司實現了利潤的成倍增加。因為專利權控制了新知識的自由流通,基于專利權的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太過局限,它賦予專利所有者權限,除非支付稅金,否則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目的應用其發明,包括研究和生產[16]。嚴建兵在《換一個角度看孟山都》一文中,也指出了專利是一把雙刃劍。它阻礙了科學技術的推廣,但同時會使研發公司獲益更多。[17]

歐內斯特·費德在《世界銀行:跨國農業企業的工具》一文中指出,世界銀行“只是以國際規模的公共或私人資金來發展私人企業體系的眾多組織之一(其中最大的)……世界銀行向來是按私人大投資者和跨國公司的投資方向分配資金的,這只要看一看近十五年來它分配資金的情況就知道了。”作者還分析了世界銀行給小農放款的特點,并指出農民在運用貸款的同時,必須接受貸款人制定的生產計劃(通常只生產某一特定產品) [18]。但文章并沒有舉出具體某個公司與世界銀行關系的例子。

吳天錫在《跨國農業公司概況》中,雖然沒有以孟山都公司作為案例分析的對象,但他分析了跨國農業公司的發展階段,并具體介紹了現階段農業跨國公司發展的基本特點:(l)以母國總公司為核心;(2)實行縱向的一體化;(3)發展多種經營;(4)擁有強大的服務設施;(5)重視技術和科學研究;(6)采取一切手段謀取最大限度的利潤,不顧社會公益。[19]文章還簡要總結了跨國公司的經營活動給東道國帶來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

【主要從自由主義視角對孟山都公司進行案例分析的文獻】徐晶在《孟山都之變》一文中,簡要介紹了孟山都的發展史,包括創業、發展、擴張、轉型,以及其商業策略。徐晶認為該公司是目前擁有世界上最多最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的公司,其生產基本上壟斷了全球轉基因產品的市場。而它的核心競爭力則來自于其強大的研發能力。[20]文章還提到了公司與華盛頓大學等多所大學共同進行生物醫藥方面的研究,但并沒有作深入探討。姜榮國通過《孟山都領導者的戰略思想》一文,介紹了孟山都公司的發展史,并詳細介紹了孟山都公司的戰略思想,包括公司目前的狀況與處境、公司如何看待當今世界、高層對國際化經營的認識、公司如何看待競爭對手,公司如何認識面臨的挑戰與危險等等。魯光的《孟山都公司捐資8000萬美元創辦植物研究中心》,簡要介紹了孟山都公司與高等學校及政府合作的情況。

胡笑形的《孟山都/Seminis領先全球種籽市場》,介紹了孟山都公司在收購蔬菜和水果種子公司Seminis后,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種子和特性供應商。而后者在全世界150個國家供應3500多類種子。[21]《山東農藥信息》上刊載的《種子和除草劑熱銷,孟山都公司盈利翻番》一文,引用了孟山都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格蘭特先生的原話,而后者強調從2008年到2012年,孟山都公司將是一家不受價格波動、耕種面積調整和燃燒乙醇受歡迎程度等因素影響的農業企業。[22]

《中國環保產業》上刊載的《走向綠色必有黃金》一文,介紹了美國孟山都公司首席執行官羅伯特·夏皮羅“可持續發展”的宏偉設想。文章論述了孟山都公司探索研發高產并且能夠抵御病蟲害的作物的過程,以及公司轉變為“生命科學”企業的物質基礎與實際努力。

Brewster kneen在《為了公司利潤重塑食品體系:嘉吉與孟山都公司的公司基因》一文中,論述了孟山都公司雇傭 Burson Marsteller等全球知名的公共關系公司,為公司屏蔽批評的情況。Kneen在文章中指出,來自這些公共關系公司的雇員們,常常會出其不意地拜訪某些立法官員、農民、新聞界人士或公共人物。而這樣做的原因或許只是因為這些人對孟山都公司的產品或生產過程有質疑的傾向。[23]

總體而言,從自由主義角度對美國糧食巨頭展開論述的文獻,呈現介紹型文獻居多,研究型文獻偏少的特點。此外,有關美國糧食巨頭組建的跨國農業利益集團發揮影響的途徑、以及美國糧食巨頭與國際性經濟組織關系的研究性文獻尤其缺乏。

【主要從激進主義視角對孟山都公司進行案例分析的文獻】 Helena Paul和Ricarda Steinbrecher等人在《饑餓的公司:跨國生物技術公司殖民食物鏈》一書具體論述了綠色革命對農業與農民的影響。他們認為,近年來世界饑餓的原因,在于生物技術公司與他們捕獲的政府,借助發起綠色革命與基因革命之機,通過在第三世界國家推行轉基因植物的種植,在謀求掌握生產資料與生產工具的過程下,逐漸實現對世界食物系統的控制的目的。

范達娜·席瓦在《失竊的收成:跨國公司的全球農業掠奪》一書中,詳細地描述了跨國公司對全球糧食供應的劫掠。她揭示了單一種植和壟斷帶來的危害,她認為產業化的農業推動了單一種植,因為它需要以此滿足對生產的集中控制和對食物的集中分配。這樣,單一種植和公司壟斷相互得以強化。[24]她在分析了孟山都的“終結者技術”情況之后,號召全世界發起一場拯救種子的“孟山都戰役”,以再造糧食民主。范達娜·席瓦博士的《孟山都公司將壟斷從種子領域擴展到水資源》,論述了孟山都將壟斷從種子領域擴張到水資源的外部條件,并通過比較分析政府在水資源上的行動,簡要論述了孟山都公司準備打入印度水資源市場的情況,并稍帶提及了世界銀行在水資源私有化與貿易化所進行的嘗試。席瓦博士對孟山都公司的霸道行為進行了尖銳的批評。從她的指責中,可以較為清晰地看到孟山都公司在開拓農業市場過程中所執行的發展戰略。

人們常常對企業與大學等相關研究機構的合作抱有期望:因為前者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后者代表進步與公正,所以合作的研究成果是可以令人放心的。不過事實似乎并非如此。帕特爾在《糧食戰爭—市場、權力和世界食物體系的隱形戰爭》一書中,以獨到的眼光看到了孟山都公司目前已經將黑手伸向了學術機構這個事實。他具體地描述了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 Ignacio Chapela教授遭到孟山都攻擊的情況。帕特爾為研究孟山都等糧食跨國公司的行為增加了新的視角。

《轉基因大鱷孟山都》一文論述了孟山都公司如何依靠它的法庭拐杖,對付那些在訴訟問題上給自己造成諸多麻煩的人。文章指出,孟山都公司的專利使用權轉讓協定上有這樣一項條款,允許孟山都公司在美國境內的密蘇里州的法庭開庭[25]。而這將使其他地區的農場主無法與孟山都打持久戰。文章中還提到,不僅是農場主,對于傷及孟山都公司商業利益的州政府,也隨時可能面臨孟山都的起訴。此外,相關文章還介紹了孟山都公司賄賂政府官員的文章。例如,吳麗等人在《合法掠奪農民的孟山都》一文中,介紹了孟山都公司賄賂印度尼西亞官員的情況。

韓國學者尹炳先 (Byeong-Seon Yoon)在《誰正在威脅我們的餐桌?——跨國農業公司的力量》一文中,指出跨國糧食公司正在重構農業食品體系:企業通過種植合同與垂直一體化擴大了對農產品加工以及農民的控制。個體農民在喪失農業生產能力,并淪為跨國公司們的雇工。他還指出這些農業公司在擴大標準化的農業生產的同時,減少了基因資源的多樣性。而工業化的農業則導致大量的農業化學藥劑被濫用,使得環境直接遭到了破壞。這一切都直接破壞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恩道爾的《糧食危機—運用糧食武器獲取世界霸權》,詳細論述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如何協助孟山都公司,掩蓋轉基因食品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的過程。與此同時,他還詳細地描述了孟山都公司與政府的親密關系,并展示了孟山都如何通過欺騙等手段,征服阿根廷政府與農民的全過程。

“加拿大民主運動”官方網站上的《伊拉克種子市場被跨國公司控制》一文分析說美國一直在全球范圍內對生物申請專利。在這個條件下,美國先對這些國家實行軍事占領,跨國公司然后再強迫這些國家接受公司提出的專利要求。目前在伊拉克實行的法律,己經將伊拉克的農業發展模式轉變成了工業化的農業模式,從而使得伊拉克的農業發展,只有依賴于大型跨國公司(如孟山都公司)提供的投入與種子才能得以發展。[26]

非政府組織“谷物”(GRAIN) [27]在2009年3月發布的《土壤的戰爭》中,論述了孟山都等美國跨國公司如何在美國占領當局的協助下,通過建立相關的教育與宣傳團體,將農達(Roundup)大豆等轉基因作物引入阿富汗的農業種植與食品生產中的。此外,ETC集團的《基因巨頭掌握“氣候基因”》,論述了以孟山都公司為首的生物技術公司在全球糧食危機的背景下,卻忙著為成百上千種“為氣候做準備”[28]植物申請基因專利——這些植物可以在干旱、冷熱、洪水、鹽堿地等多種自然條件下生長。

總得來說,這部分研究孟山都公司的資料比較豐富,角度也多種多樣,但對孟山都公司與政府之間關系進行探討的文獻,研究力度還不夠深入,需要對相關資料進一步的挖掘與整理。

三、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本文的理論分析視角主要是自由主義與激進主義,這兩種論述都可以用來解釋孟山都公司構建全球優勢地位的過程。

自由主義的支持者們認為跨國公司已經成為國際舞臺上的重要利益群體,它們與民族國家構成了競爭關系,跨國公司已經取代國家,成為世界經濟政治的核心力量。跨國公司憑借著其自身強大的資金—技術優勢以及全球市場,完全有能力對國家的權威乃至國家主權構成極大挑戰。自由主義者認為跨國公司的行為導致了國家間進行協調和治理的需要,以及國際機制、標準和規范的產生[29]。他們的觀點傾向于贊同跨國公司在世界市場上所從事的部分活動實際上也是這個開放的市場本身所允許甚至是需要的。

激進主義學者認為跨國公司作為帝國主義的細胞,在確立和維持依附關系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展中國家最終將迫于國際分工的壓力,屈服在跨國公司的腳下。激進主義學者認可跨國公司在世界政治經濟世界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們強調跨國公司的壟斷是造成國際分工不合理的根源。

鑒于以上兩個理論均有自己的解釋力,本文將分別通過它們的不同視角,對孟山都公司的建構其全球優勢地位、建構其全球權力的機制與手段進行分析。

本文各章節的主要內容如下:本文的第一章對孟山都公司的概況,以及公司在全球糧食市場體系中的超級優勢地位進行多方面的描述,進而引出本文的核心問題,即這種優勢是通過哪些手段、何種途徑建立起來的。

本文的第二章主要在自由主義視角之下,對孟山都公司如何合理利用市場機制和正當的市場手段(當然本文中所說的“正當”始終是相對而言的)來建立全球優勢地位展開分析,關注的核心因素是市場機制與市場手段。本章首先對建立在公平交易原則基礎上的市場機制進行解讀。然后結合相關案例,具體論述孟山都公司如何綜合運用經濟手段、科學研究與宣傳手段,對世界各國與糧食相關的生產資料、生產資源以及消費者進行影響的過程。

本文的第三章主要在激進主義視角之下,對孟山都公司如何在不公平交易原則基礎上的非正當市場—權力機制中構建優勢地位展開分析,關注的核心因素是市場上的非正當競爭和國家權力的介入。本章首先對建立在非公平交易原則基礎上的非正當市場一權力機制進行解讀。然后結合相關案例,論述了孟山都公司綜合運用市場上的非正當競爭手段和借助來自政府的權力,改變農民的種植理念,壟斷糧食種子市場(終結者技術與種子票g竊),如何通過控制學術界和賄賂政府,以及攻擊農業大國,從而對糧食市場與當地民眾的消費習慣進行重塑的具體過程。

本文的第四章,對自由主義與激進主義在本文核心問題上的解釋力進行比較分析,進而論證從自由主義還是激進主義的視角(尤其是激進主義視角)均可以推導出全球性跨國公司正在成為一種全球層級的新權力形態。針對這種新權力形態的特點與發展前景,本文還做了進一步的分析。

在本文的結束語部分,筆者對孟山都公司構建全球優勢地位的機制與手段進行了總結,并在對孟山都公司的案例分析基礎上,提出一些個人的思考與建議。

在資料收集方面,筆者主要從報紙、網站、專著、期刊搜集相關的中英文參考資料。由于深入研究糧食巨頭的外國學者較多,因此,筆者把搜集重點放在了英文資料上面。

在研究方法上,本論文具體運用了如下兩種方法:

一、實證分析與經驗分析。具體來說,實證分析是通過運用文獻分析、文本分析法,對相關的公司文件、公司對外報告、行業協會的文件與報告、政府部門的文件與報告進行分析與比較,總結出孟山都公司的對外戰略,推斷公司以往類似的行動并描述出公司某項舉動的具體意圖;而經驗分析主要是借助社會調查與社會觀察法。在這方面由于條件限制,只能暫時借用有關學者或非政府組織的社會調查與觀察資料,但會盡量選擇較權威的資料。

二、理論推導。包括應然推導和實然推導。應然推導具有哲學、倫理、意義層面的意味,實然推導是指根據事物運行規律的邏輯關系來推測結果,如三段論式的推導。本文將以實然推導為主,即認為自由主義、激進主義對本文的核心問題均有指導意義,從他們的核心假設出發,可以形成一系列針對本文核心問題的次級假設,當然這些假設仍然要經過經驗分析、實證分析的檢驗。另外,自由主義和激進主義都包括了一些價值主張和意義主張,因此本文也將根據這些價值主張與意義主張,結合本文核心問題做一些應然推導。

第一章  孟山都公司的全球優勢地位

世界主要糧食價格自2005年一路飄升。世界銀行2008年4月發表的報告顯示:截至2月底,過去3年國際市場小麥價格上漲了181%,食品價格整體上漲了83%。[30]在這次糧食危機中,作為世界最大糧食出口國的美國,其國內就出現了糧食搶購的浪潮。日本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也第一次面臨糧食短缺。印度、墨西哥這些傳統糧食生產大國的國內糧食供應出現了較大缺口。印尼、海地等國國內甚至一度爆發示威抗議活動。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沒能逃過此劫。不過,在這場深刻影響世界的糧食危機當中,以美國著名農業跨國巨頭孟山都公司 (Monsanto Company)為代表的世界糧食巨頭們卻收獲頗豐。僅以孟山都公司為例,其在2007年12月~2008年2月的3個月里,就已成功賺取了11.3億美元,這比2006年同期收入增長了2.1倍(孟山都一個財政年度的起始時間為每年的9月份)。[31]孟山都公司在危機中收獲暴利的現象,表明了它在全球糧食市場體系中占有優勢地位,擁有一種與民族國家的政治權力有所不同的新權力。

第一節  孟山都公司簡介

孟山都公司 (Monsanto Company)創建于1901年,公司的創始人John F. Queeny以他的妻子Olga Monsanto Queeny的名字命名了這家不大的化學公司。

孟山都公司剛開始主營生產的是當時由德國人壟斷的糖精,其最大的買家是可口可樂公司。早在20世紀20年代,孟山都公司就已經憑借糖精和阿司匹林等產品打入中國市場。幾次大規模的戰爭給孟山都的發展帶來了最大的契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公司逐漸擺脫了從歐洲進口原料的局面,開始嘗試自己生產原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孟山都公司參加了由美國政府主持的多個研究計劃,主要從事合成橡膠的生產。越戰爆發之后,孟山都公司又成為了“橘劑”(Agent Orange)的主要生產商。這種化學脫葉劑主要被用來協助打擊隱藏在密林中的越南游擊隊員。

公司發展戰略的轉變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由于整個社會逐漸開始關注環保問題,曾擔任寶潔公司前總裁的約翰·亨利,在1972年決定對孟山都實行具有戰略意義的轉變。在其任內,亨利成功地將公司的業務從化工領域轉入了生命科學與技術領域。1981年,分子生物學小組的成立,標志著生物技術最終成為公司的戰略核心。1982年,孟山都的科學家們取得了生物技術領域的巨大突破,他們運用人工技術改變了植物細胞的基因。自此,孟山都開始減少化學工業品的生產,己將大部分精力逐漸轉移到了生命科學領域。

通過大規模的收購與兼并相關的生物技術公司,至2002年,孟山都公司己經成為了一家地地道道的農業技術公司,它的核心競爭力主要是轉基因產品,其他強項還包括除草劑、農用化工、醫藥、甜味劑以及食品添加劑等多種產品。孟山都公司的農業化學產品和生物技術產品均居世界領先地位,如農達(Roundup)除草劑、抗玉米螟蟲的保豐(Yieldgard)玉米、抗農達(RounduPReady)除草劑的大豆和棉花。據相關資料顯示,公司目前擁有90多億美元的資產,在全世界擁有21,700名員工,并在2008年創收 113.65億美元,其中凈收入達到20.24億美元。[32]

另據孟山都公司的英文網站顯示,公司目前擁有16位高級行政官員,他們分別掌管著公司的國際商務、企業戰略與經營、財務、投資關系、技術研發、生產制造、人力資源、法律咨詢、公共事務等多個部門。

第二節  孟山都公司的全球優勢地位

孟山都公司的超級優勢地位體現在它的公司業務分布、市場份額、營業額、研發能力等諸多方面。

一、公司業務的全球分布

目前,孟山都公司的觸角已經伸進了世界上所有的產糧大國與地區。在全球,沒有哪一個大國能對它的行動置之不理。目前,該公司的銷售部門、生產工廠、研究中心以及培訓中心遍布除南極洲外的世界60多個國家及地區:在亞洲有中國(包括中國臺灣省)、日本、韓國、印度、巴基斯坦、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孟加拉國、約旦、土耳其等國;在西歐有法國、波蘭、意大利、西班牙、奧地利、德國、丹麥等國;在東歐有烏克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克羅地亞等國;在美洲有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哥倫比亞、智利、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秘魯等國;在非洲有南非、肯尼亞、烏干達等;在澳洲則有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其中,孟山都公司在整個美洲與東歐各國的影響力尤為強大。

二、龐大的市場份額

在世界種子市場上,孟山都公司的業績也是遙遙領先于其他跨國公司的。它在世界種子生產中占據著絕對的統治地位。在全球種植的基因改良農作物中,大約有90%使用了孟山都的技術。[33]而全世界正在使用耐昆蟲、耐除草劑的種子多數也來自孟山都公司或由它授權。孟山都公司目前控制著全球谷物與蔬菜種子近半的份額。該公司生產的玉米與大豆種子,在美洲、亞洲的銷量均排在首位。目前,孟山都公司的主營領域已經由2000年的大豆、玉米、小麥和棉花等傳統農產品領域進一步擴展到了黃瓜、辣椒、西紅柿、洋蔥、胡椒等蔬菜瓜果產品等領域。從下表可以清晰地看到孟山都公司種子近年來在全球各類農產品市場上所占的份額:

表1: 孟山都公司種子在全球市場上份額

玉米

大豆

豆類

黃瓜

辣椒

甜椒

西紅柿

洋蔥

41%

25%

31%

38%

34%

29%

23%

25%

資料來源:ETC集團通訊,2005年9~10月,第90期[34]

三、不斷增長的巨額利潤

孟山都公司所具備的強大優勢,還體現在其逐年遞增的營業額上。據《化學品周刊》[35]報道,孟山都公司在2008年僅種子這一項的毛利就高達38億美元,比公司預計要高出3%,而比2007年增加了26%。對于公司獲得的巨額利潤,孟山都公司的財務總監不無得意地表示:“農業的基礎性是相當強的,我們的業務也很強,而且會變得越來越強。”孟山都公司還表示其2008全年的資金流動額達到7億5000萬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2億美元。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孟山都公司在不停地拓展市場,擴大自己的優勢地位,捍衛其在種子市場上牢不可破的霸主地位。

四、超強的研發能力

孟山都公司的科技實力足以復制出世界上的任何氣候。該公司的研發能力足以與整個中國抗衡。單從研發資金來看,孟山都公司每天花費在創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上面的費用就超過了200萬美元。[36]綠色和平組織曾坦言,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跨國公司在農業轉基因技術方面可以與孟山都公司抗衡。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孟山都公司是第一個改變植物基因的生物科學技術公司。1997年,它成為第一家推出組合基因棉花的公司。1998年,通過推出抗農達玉米產品,該公司又成為第一家推出組合基因產品的企業。此外,孟山都的多位科學家都在美國甚至世界都擁有極高的威望。1999年,克林頓總統將代表美國科學領域的最高榮譽——“國家技術獎章”,親自授予了孟山都公司的科學家。2001年,曾在孟山都公司工作過的科學家最終奪得了當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

下面,本文就對孟山都公司構建其全球優勢地位的路徑與手段,分別從自由主義與激進主義兩個視角進行具體分析。

第二章  從自由主義視角考察孟山都如何構建其全球優勢地位

第一節 自由主義視角下的全球糧食市場體系

自由主義學派認為,跨國公司的發展體現了自由主義精神,因為其突破了政府的限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論政治經濟學體系—把土地產物看做是各國收入與財富唯一或主要來源的政治經濟學體系”一章中以早期的中國為例,主張應該將產品投放到國際市場之中。他在分析中指出:更廣泛的外貿必能大大提高其制造業的生產力。[37]他還主張市場在一些狀況下,將能自然的調節自身的問題,并且能產生比當時飽受管制的市場更為有效的狀態。哈耶克可以被認為是自由化、自由市場、自由經營以及私有者最堅定的支持者,他認為市場機,制是一種整理分散信息的最優機制,市場可以有效地制衡政治家們手中的特權。

他在《通往奴役之路》一書中認為,私有財產制度是給人以有限的自由與平等的主要因素之一。私人資本主義連同其自由市場的發展成了我們一切民主自由的發展的先決條件。[38]米爾頓·弗里德曼也認為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他在《資本主義與自由》一書中認為,經濟力量保持在和政治力量分開的人的手中,它可以作為政治力量的牽制物和均衡物。[39]在自由主義視野下,私人行為體以及國際行為體在跨國市場中的重要性以及主體性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自由主義者普遍認為跨國公司作為一種重要的國際行為體,在國際市場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羅伯特·吉爾平認為,跨國公司的國際經營活動符合自由主義的思想,跨國公司會取代民族國家,成為主要的國際行為體。[40]英國著名的國際政治經濟關系學家蘇珊·斯特蘭奇也聲稱:二戰以來,世界市場上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力量,更多的是與私有企業而非政府間的合作政策結合在一起,這種力量現在比國家(被稱為權威的擁有者)的力量更為強大。[41]

在自由主義視角下,跨國公司是全球新型權力的典范,它完全可以通過建立在公平交易基礎上的正當的市場機制與市場手段獲得全球性的權力。就全球性的糧食跨國公司來說,它們可以通過以下正當的機制與手段獲得豐厚利潤與權力地位,并為世界的發展做出貢獻:

一、通過科技創新,跨國糧食巨頭不僅獲得了競爭優勢,而且有力地促進了世界農業經濟的發展。這些跨國公司技術創新的結果,大大縮短了農業產品的生命周期,從而向消費市場不斷提供新的產品。它們不遺余力地推動資本在國際間的自由流動,客觀上也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各國的經貿往來,改善了多國的收支情況。

二、依賴于通行世界的專利制度,跨國糧食巨頭在各國擁有了對生產資料與生產資源的跨國所有權。隨著產權制度實施范圍的擴大,這些國家對國內糧食市場的干預力量也在大大減弱。在某些地區,經濟危機與自然災害爆發之后,跨國糧食巨頭提供了大量的糧食援助并對這些國家的民眾施加影響。至少在糧食供應、糧食安全領域,跨國糧食巨頭的影響力己經遠遠超越了某些國家的影響力。

三、借助強大的宣傳力量與資金實力,這些糧食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技術培訓、管理培訓、廣告宣傳與消費教育,從而加快了跨區域的知識傳播與消費理念更新的速度。在此過程中,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規模越來越大,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也出現了巨大的轉變。

按照自由主義的邏輯,以孟山都公司為代表的跨國糧食巨頭的發展資源主要來自于市場機制與市場手段。在自由主義視野下,由于市場是開放的(企業在這個市場機制下能夠展開更廣泛而深入的競爭與合作)、統一的(企業在購買生產要素和銷售產品時有更多的自由),并且是競爭的(各個企業為了擴大和維護自身利益,可以采取相應的擴張行為和自我保護行為),企業完全可以在接受政府最小限度干預的前提下,通過自身的力量解決幾乎所有的社會發展問題。

此外,戰后國際政治經濟相互依賴程度的不斷提高,是自發運行的市場經濟作用的結果。市場經濟在全球的傳播,客觀上也為跨國公司的全球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1979年以前,全世界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擁有百分之一的世界種子市場的份額。而如今,全球自由市場早己給以孟山都公司為首的美國糧食巨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環境與物質保障。孟山都公司不遺余力地從食物鏈的最前端開始構建自己的全球優勢。正如孟山都公司總裁夏皮羅先生所說的那樣,孟山都公司有這樣一個發展戰略:在不破壞環境,又能滿足全世界激增的人口的食品需要的前提下,公司決定建立全新的環境理念,并力圖實現農業、食品與健康生產的齊頭并進—這三個目前仍是相對獨立、但卻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形態。具體來說,公司戰略的實施可以總結為三個步驟:第一步,通過收購或兼并諸多大型的種子公司獲得對種子資源的控制;第二步,運用基因工程技術,研制出新的種子品種并為其申請專利保護;第三步,與購買種子的農民簽訂種子使用許可協議,禁止農民不經公司同意留存公司生產的種子。下面,筆者將具體闡述孟山都公司如何運用正常的市場化手段構建其全球優勢。

第二節 孟山都所依靠的市場機制與手段(一):經濟集中

一、大規模的收購活動

企業想壯大就要對外進行投資,就像國家實現強大的途徑一樣。國家的擴張多是強勢的,例如軍事行動。而公司的擴張在大多數人的內心深處則天生就是合理的,因為這里有個人能力與才智的成分。所以,公司擴張所帶來的影響更具隱蔽性,因為它只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戰爭”,并不關普通消費者的事情。

無論是哪個企業,要想具有優勢,首先就要達到一定的規模。孟山都的壯大同樣離不開大規模的對外直接投資活動。從公司的官方網站上不難看出,孟山都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腳步從1982年開始,就再也沒有停止過。在這短短的二十多年里,孟山都先后收購了Jacob Hartz(以大豆種子為主的著名種子公司)、Agracetus(植物生物技術研究公司)、Calgene(生物研究公司)、Holden旗下的基礎種子公司和全國玉米雜交服務公司(該公司是以提供優質玉米種子而聞名的公司,種子的主要購買國為巴西)、Asgrow(大豆與玉米種子公司)、Mosoy(收購這一世界第二大大豆種子公司后,孟山都成功打入巴西大豆種子市場)、DeKalb(美國第二大玉米與生物科技企業。接手后,孟山都成為了美國玉米市場的第一大企業)、聯合利華在歐洲的小麥育種企業(孟山都全面進入歐洲市場)、Stoneville及其品牌NexGen(該公司為知名的棉花公司)。

2005年,孟山都公司在支付14億美元之后,收購了蔬菜和水果種子公司Seminis。該公司是一家向全世界150個國家出售3,500個品種的超大種子公司,在北美的銷售比例占24%,亞太為23%,歐洲/非洲為38%。[42] 經過此次收購,孟山都超過了其最有力的競爭對手杜邦,從而一躍成為了世界頭號種子公司。在2007年,隨著擁有“終結者”專利(Terminator)的 Deita&Pine Land公司的加盟,孟山都一舉實現了戰略意義上的飛躍。

孟山都在公司對同類種子企業的收購或兼并的過程中,逐步擴大著自身的經營規模。在公司不惜重金實行橫向一體化戰略之后,公司的競爭對手減少了,生產成本降低了。公司最終得以實現規模效益。這反過來也為公司的進一步收購提供了充足的資金。然而這些都只是表面現象。仔細觀察后不難發現,孟山都公司近年來的并購規模巨大,被兼并的公司都是大型企業。這些公司不是知名的種子生產公司,就是著名的生物科技公司,且都與種子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從兼并的歷史來看,孟山都公司的收購戰略實際上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市場化的手段掌控種子資源。

二、與其他糧食巨頭的聯合

經濟全球化創立了許多新的關系網絡,也增加了各大公司在戰略層次上的積極互動。在這個大背景下,諸多戰略聯盟應運而生。為了達到共同擁有市場、共同使用資源等戰略目標,孟山都公司一也在與其他世界糧食巨頭一道,建立起橫向與縱向的戰略聯盟,通過各種契約結成了優勢相長、風險共擔、要素雙向或多向流動的松散型網絡組織。[43] 這種戰略聯盟以技術聯盟為主,是一種可以保持技術領先的開放性做法。[44]

【橫向合作】企業建立橫向的戰略合作,其目的是學習同行的先進技術和管理,從而達到增進價值增值的目的。[45]通過與先正達等糧食巨頭建立起來的戰略合作關系,孟山都公司不僅獲得了先進的技術,也鞏固了公司的國內外市場。

孟山都公司在2008年與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的著名農業生產巨頭先正達(Syngenta)公司達成了互相交換使用專利產品的協議(Cross-lisence)。通過該協議,孟山都公司獲得了先正達公司有關抵抗麥草畏除草劑的技術。而作為交換,孟山都公司將 Roundup Ready2Yield大豆的生產許可證書發給先正達公司,并允許先正達公司分享其在歐洲的玉米市場。這個協議實際上是許可證貿易的形式之一。通過這種契約進入模式,先正達公司與孟山都公司一致決定停止針對對方轉基因產品(主要是大豆與玉米)的無休止的法律訴訟。兩家公司及其子公司決定將在未來,共同解決涉及各自專利、反托拉斯與商業等方面的法律問題。

孟山都與杜邦(Dupont)的合作頗為引人注目,后者曾是世界種子公司中的頭號巨頭。2002年,孟山都與杜邦旗下的子公司先鋒良種國際公司分享了一部分生物技術。據相關資料顯示,合作之后,孟山都、杜邦兩家公司一共持有了世界上40%的農業生物技術專利權。雙方在順利逃脫壟斷審查的同時,還實現了對美國玉米種子市場73%的控制。此外,它們兩家公司還與另外兩家公司Syngenta和Dow一道,掌握了全球商業大豆種子市場47%的份額。[46]

孟山都公司與印度的糧食公司也展開了合作。1999年,孟山都就與印度國內最有名的殺蟲劑生產商Rallis在印度的農村進行了合作。孟山都為Rallis提供可以使產出加倍的技術以及農場管理培訓。而換來的是印度更廣闊的農藥市場與更接近基層的分銷機構。因為Rallis公司在印度擁有巨大影響力,它在印度全境都設有自己的促銷機構。

【縱向合作】在所有的縱向合作中,孟山都與嘉吉(Cargill)的合作最為密切,也頗為成功。早在1999年,孟山都就與嘉吉在芝加哥附近成立了Renessen Feed & Processing合資公司。那時候,孟山都公司在糧食價值鏈的上游擁有優勢(種子與農藥生產),而嘉吉公司處于糧食生產鏈的下游(食品與飼料加工)。在實現聯合之后,孟山都公司擁有的生物技術與植物繁育技術,以及嘉吉公司擁有的先進的動物營養技術、谷物加工與物流技術,被成功地整合到了一起。雙方不僅進行技術聯合,還一道實現了從種子、加工、儲存到配運等多個環節的控制。

舉例來說:如果嘉吉公司是方圓一百英里范圍內的惟一的農資和儲運公司,它就只賣孟山都公司生產的、專用于其壓榨、儲運或飼料加工的玉米種子。如果你需要種子貸款,你就得去嘉吉公司擁有的Ellsworth銀行,你得告訴他們你是用來買孟山都的種子,嘉吉的Saskferco牌化肥的。[47] 當孟山都公司宣傳自己會使世界的食品變得更美好時,嘉吉公司則聲稱公司致力于將更多的附加價值傳遞給生產商與消費者。因此,如果說孟山都公司是從生命體本身對整個市場展開重塑的話,那么嘉吉公司就說從生命體的外部對整個市場施加影響。

結合相關材料[48],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國糧食巨頭的分工軌跡。而這很可能與它們在尋找某種默契有關:

(l)嘉吉公司主要扮演的是一個供應商的角色,它向全球提供食品、農業和風險管理產品。除了從事谷物、油籽等作物的生產、加工與銷售領域的業務之外,嘉吉公司還與全球范圍食品生產商、食品公司和食品零售商建立了良好的關系。(2)杜邦公司主營的是生物燃料與農業生產,這與孟山都有些類似。在收購了先鋒糧種國際公司之后,成功地擁有了龐大的原聲胚芽及其知識產權,并曾被認為是那時候世界上最大的種子專利庫。它與孟山都公司一道,將美國的種子市場(實際上也是世界的種子市場)分為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杜邦的,一部分是孟山都的。(3)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ADM)主要從事糧食的加工、儲運等業務,它在大豆、玉米、小麥與可可的綜合加工方面的成就一直名列首位,并在除南極洲以外的60多個國家建立了1100個相關企業或加工單位。(4)康納格拉冷凍食品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食品服務,食品半成品、奶制品、肉制品、食品調料及食品貿易等。

總的來說,孟山都公司通過與少數巨型商業巨頭與谷物儲運公司的合作,形成了產品研究、開發、銷售的一體化與網絡化。

第三節 孟山都所依靠的市場機制與手段(二):對生產資源的市場化掌控

一、處于糧食生產鏈始端的科學研究

著名的戰略管理專家邁克爾·波特認為,一定水平的價值鏈是企業在一個特定行業內的各種活動的組合。[49] 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和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企業的競爭已經不再僅僅是企業的某一個部門或是幾個部門之間的競爭,而是建立在以核心競爭力為基礎的整個價值鏈的競爭。在價值鏈上游的某個特定環節擁有戰略優勢的企業,無疑將在激烈的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在糧食生產中,也存在這樣的情況。

圖1: 糧食安全價值鏈的構成[50]

  

如上圖所示,糧食安全價值鏈的基礎環節包括糧食的產能建設、糧食生產、收購、儲備、運輸、加工與銷售七個環節。這其中最基礎的環節當屬糧食的產能建設。糧食的產能建設處在首要地位,它是對農田基本建設的大力投入,既包括農業機械化(拖拉機、農用飛機等),也包括對糧食研究的科技投入。而糧食的產能建設的核心則是培育出優質高產的種子。

【公司自身的研究】孟山都公司抓住了糧食生產鏈的這個源頭。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種子銷售公司,孟山都公司擁有品種豐富的糧食種子資源:小麥、水稻、甜菜、洋蔥、辣椒、黃瓜、向日葵、葡萄、西紅柿、蘋果等等。2001年,孟山都公司將5.5億美元中的83%投入到種子與生物科技的研發項目中,而行業的平均水平在當時只有29%。[51] 目前,公司的R&D活動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培育高產糧種(Breeding)和開發特殊性能的糧種 (Trait pipeline)。一方面,孟山都通過培育出高產的玉米、油籽料(大豆和蓖麻)以及大量蔬菜種子,吸引農民的眼球。另一方面,孟山都通過不斷研發出具有特殊性能的糧種,例如可以耐昆蟲、除草劑的種子,適應惡劣環境的種子,以提高自己種子的競爭力與市場份額。除此之外,公司還研發出了一些能產出更多蛋白質和脂類的種子,從而吸引不同國家消費者的注意。2008年,孟山都公司的迪卡玉米產量每英畝(合4047平方米)產量增加了9.6蒲式耳(合 1.92公噸),三年平均產量增加為每英畝9蒲式耳(合1.89公噸)。[52] 另據孟山都公司網站上的資料顯示,2009年,孟山都將推出一個大豆產品系列,這一系列的產品已經在田間試驗中顯示出了增產7%至11%的能力。[53]

此外,孟山都公司還具有對市場新需求的敏銳嗅覺。一旦市場對某種特殊的作物有需求,孟山都就會立即作出反應。眾所周知,由于農業對氣候和土地的要求較高,故而在世界上許多干旱和貧痔的土壤不適合進行農業耕作。孟山都公司很快發現了這是可以開拓新市場的方向,并確立了公司的下一個研發目標,即研發出在干旱條件和有限土地情況下也可獲得豐收的作物種子。在這種種子研發出來以后,孟山都公司還呼吁將這種抗旱的種子免費發放給非洲農民供其耕作。就如孟山都主管哈夫·格蘭特 (Hugh Grant)在接受商業周刊采訪時所言:“這并不是一件令人感覺愉快的事。,巨大的商機就在于滿足棘手的需求。”[54]事實上,在當今世界水危機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孟山都等跨國農業公司一邊忙著為抗旱能力強的種子申請專利,一邊對外宣布,自己的優良種子可以用來發動一場“氣候革命”。

在市場經濟中,消費者需求始終是公司推出新產品的最大動力。一旦消費者對產品失去興趣,公司將會逐漸喪失自身在產品市場中的統領地位。因此,公司不斷地進行科技研發,推出各類優良的作物種子,其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找到公司下一個利潤點。

為了推出新產品,孟山都公司和Delta and Pine Land公司就抗旱的棉花種子進行了合作,據Delta and Pine Land公司經理戴夫·艾伯斯 (Dave Albers)介紹,如消費者需要傳統種子,需提前兩年進行預定。[55] 這客觀上抑制了消費者對傳統種子的需求。對此,孟山都公司的經理埃里克·瑟尼 (Eric Cerny)則說:“我們試圖將新品種送到種植者手中,讓他們來指出這些種子是如何生長的。我們有一個雄心勃勃的方案,讓種植者大量的接觸到我們的新產品。”[56]

【與其他研究機構與研究人員的聯系】孟山都公司對科學研究的重視程度從以下的例子可見一斑:早在南斯拉夫未解體之前,孟山都公司就已經與當地兩個全國性的研究中心展開了合作。

除了與國家性的研究展開合作。大學也已經成為了孟山都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1998年,孟山都公司就一口氣投資了8000萬美元,在密蘇里州的圣路易斯市(其公司總部所在地)建立了一個植物科學研究所,該科學研究所的宗旨主要是找到可以既能提高農業生產率,又能保存表土肥力和生物多樣性的方法。[57]孟山都公司與華盛頓大學、密蘇里大學、密蘇里植物園、丹福斯基金會決定一道共同經營這個研究所。2008年,孟山都公司還決定為“耶魯大學-北京大學植物分子遺傳學和農業生物技術聯合中心”提供數百萬美元的資金,以支持該中心繼續從事與農作物改良相關的研究工作,以及相應的全球科學合作新模式的跨學科研究計劃。[58]

孟山都公司不僅與科學研究機構合作,它還通過多種方式加強了與年輕科學家與青年學生的聯系。例如,在2009年3月,世界糧食危機的巨浪剛剛過去不久,公司便宣布投資1000萬美元建立一個國際獎學金項目——“孟山都比切爾-波拉格國際獎學金項目”(Monsanto’s Beachell-Borlaug International Schloars Program)[59],以此支持有志于通過植物育種技術推動水稻、小麥這兩種全球最重要的農作物研究與生產的年輕學者。在公司的宣傳材料中也顯示,全球的學生都可以申請這項獎學金。在中國,孟山都公司也開始資助農業院校的青年學生。

2009年2月13日,孟山都公司與位于武漢的華中農業大學[60]也已展開了合作。

孟山都公司在該大學設立的“華中農業大學孟山都獎學金”,總額超過了100萬元人民幣。公司期待以此鼓勵有志于農業科技的青年學生投身生物技術研發。[61]

有影響力的科研機構是普通人心目中的權威。從這些地方出來的研究成果,一般都會被大多數人認可。利用自身的經濟實力與技術實力,孟山都公司事實上有效地參與了對全球農業研究資源的配置過程。這對于世界農業的整體發展是有一定積極的意義的。

二、專利保護

制度經濟學的代表人物科斯所提出的產權理論在自由主義經濟思想中占有著重要地位。科斯認為只要正確地分配產權,經濟的效率就可以得到保證,各種資源就能夠得到有效的配置。科斯的理論不僅是私有化政策與市場放任的理論基礎,也為當今世界知識產權體系的存在與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

【種子專利】孟山都公司是產權理論最堅定的支持者與實踐者。孟山都對本公司研發的種子實行了相當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當前的世界經濟運行機制為孟山都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例如,目前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的《保護植物新品種國際公約》(UPOV)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就為孟山都公司提供了制度保護:

1991年,在進行第三次修改之后,UPOV加大了對植物的保護力度。該條約第14條第3款明確規定了育種家(UPOV將育種家定義為繁殖、發現和發展新品種的人[62])的權力施用范圍,即未經育種家的允許,任何受保護的品種都不得進入生產與銷售渠道。這些品種包括植物及其派生品(直接從原始品種選出或從該原始品種的派生品種中選出的品種,能夠表達由原始品種基因型或基因型組合控制的基本種特性等)[63]。

與此同時,由世界貿易組織制定的TRIPS第27條第3款b項規定了成員國可以拒絕授予專利權的范圍:除微生物外的植物與動物,以及除微生物和非生物工藝外的產生植物和動物的主要生物工藝。但是,各成員應規定通過專利或一種有效的專門制度體系或通過這兩者的組合來保護植物品種。[64]由于沒有對諸如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名詞做出清楚的定義,該條款事實上已經默認了各國擁有對動植物授予專利權的權力。進一步來說,對某種動物或植物擁有專利的公司也在TRIPS保護范圍之內。而據有關資料顯示,在烏拉圭回合談判制定的TRIPS,是由13個頂尖的美國公司組成的“知識產權委員會”(其中包括孟山都、杜邦等美國大型農業公司)一手起草的[65]。

UPOV與TRIPS規則的存在,無疑使得孟山都公司的種子產品在國際上的傳播有了更多的制度保障。孟山都為自己的種子在世界上找到了合法地位。但公司并沒有止步于此。孟山都在賣給農民種子的同時,還要求農民與其簽訂一個與基因有關的協定。該協定對農戶(也包括該農戶的繼承人與以及該農戶的遺產代理人)使用種子的權利范圍進行了特別的限制。這一協定規定種子持有者不得私下保存孟山都的種子,而且種子持有者之間的直接交易將被視作非法。也就是說,種子持有者不能再將孟山都公司的種子(及其派生品)二次賣給其他農戶或相關人員。如果違反上述規定,孟山都公司就將要求種植者賠償其100倍的損失,此外,孟山都公司還有權在合同簽署后的3年內,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探視農戶的田地,而無需農戶在場或允許。[66]通過這樣的協定,孟山都不僅有效地保護了自己的種子,而且促使了整個種子生產體系可以不停地為其運轉下去。

借助世界知識產權制度,以及公司自己的努力,孟山都公司不僅可以對美國國內的某些民眾進行起訴,它還實現了對美國之外的全球其他國家及地區人員的遙控管制。孟山都公司在專利方面的發展戰略可以基本歸結為:首先獲得研究成果的專利,然后通過許可他人使用專利收取專利費用。

【水資源】孟山都公司的擴張并沒有僅僅停留在種子領域。它還將目光投向了水資源,這個與農作物生長密切相關的自然資源。早在上世紀90年代,孟山都公司就開始與 Sasakawa-Global 2000(SG2000)[67]開展合作。與先鋒國際糧種公司不同的是,孟山都在合作計劃中有意回避了自己的強項種子,而選擇了幫助農村改善水土保持。在2000年,孟山都的服務范圍己經擴展到了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莫桑比克等多數非洲國家。此外,孟山都公司還為溫洛克國際農業發展協會 (Winrock International)[68]提供資金,與其一道幫助塞內加爾、象牙海岸、馬里與印度尼西亞改善當地的水土灌溉設施。僅1998年一年,孟山都公司就為西非的水利設施建設提供了225,000美元,為印度尼西亞提供了300,000美元。[69]

孟山都公司并不只對幫扶活動感興趣。世界貿易組織(WTO)及其《服務貿易總協定》中有關供水服務的新規則明確指出:跨國公司可以購買及出售某個國家的食水使用權。在印度,為了既便于其對地方上的經營進行管理,又可以不用承擔法律后果[70],孟山都計劃通過與印度企業 Eureka Forbes(該公司為印度國內最早的凈化水設施生產商,其掌握了印度70%的紫外線技術)的合作,以合資企業的方式打入印度水資源市場。

此外,孟山都公司還有一個潛在的合作伙伴—國際金融公司(IFC)。雙方的關系一直較為微妙。IFC是世界銀行集團旗下的私營部門機構,也是首個將推動私營企業發展作為其主要目標的政府間組織。工FC對孟山都公司投資水資源的舉動表示了極大的關切。這在孟山都的戰略報告中可略見一斑:工FC非常熱情地與孟山都公司一起將可持續的機會商業化,同時樂意提供投資所需的資本以及實實在在的幫助。[71]事實上,不僅僅是國際金融公司對水資源的私有化抱有濃厚的興趣,早在1992年,世界銀行集團就己經開始著手推行水資源的私有化了。世行曾認為世界上的水資源匱乏是由于生產效率低下與投入不夠所造成的,并進一步評估說世界水市場的價值接近上千億美元。針對這一情況,歐洲建設與發展銀行的John Bastin曾這樣說道:“對于私人來說,水是基礎設施投資最后的邊疆。”[72]

2008年4月30日,孟山都正式對外宣布成立“孟山都水資源利用學習中心”。該中心強調將關注于“與莊稼生長有關的水資源管理”的研究。目前,孟山都將印度與墨西哥作為自己的主要發展目標,而世界上實行水資源私有化政策的國家還有很多,例如英國、阿根廷、巴西、智利、洪都拉斯、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等。

第四節  孟山都所依賴的市場經濟機制與手段(三):輿論宣傳與糧食援助

市場經濟的本質之一是創造需求。孟山都公司無疑是市場營銷的高手,它的宣傳攻略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消費宣傳

據《賣一場革命——孟山都的公共宣傳》的報道,孟山都公司在1973年將“農達”(Roundup)[73]的產品投入市場。在投入市場后,該產品的市場反應極佳,很快成為孟山都公司的主打產品,年銷售額占公司年銷售總額的1/6以上[74]。然而根據專利法的規定,該產品的專利權將在2001年到期。孟山都基于公司自身的經濟利益考慮,將“農達”(Roundup)進行基因改良后在2003年再次投入市場。這種基因改良產品在歐洲等地引起了公眾的憤怒,爆發了示威游行活動。

然而,在孟山都公司看來,對全世界的公眾而言,所要做的是讓他們重新相信生物技術的可靠性,并確立他們使用這些生物科技產品的信心。為此,孟山都公司在多個目標群體當中展開了不同形式的宣傳:

【消費人群】孟山都公司在諸多媒體上展開了宣傳,它在廣告中告訴消費者們轉基因作物的產量更高,對環境更為有利(轉基因番茄需要更少的殺蟲劑)等等。在旁遮普邦等地,孟山都公司利用印度教神話中的神猴Hanuman與錫克教的創始人Guru Nanak的形象來推銷自己公司的產品。對于發展中國家的婦女(在印度等許多國家,她們被認為是最早開始通過篩選并培育高產種子的人,而孟山都正是開發高產糧種的高手),孟山都公司則采用了另一種宣傳方式——“將她們從土地上解放”。該宣傳手段頗有點心理戰的味道。在發展中國家的推銷活動中,孟山都極力宣傳自己的種子既不需要很多勞力去播種或噴灑農藥,又有高產出——這樣可以幫助當地的婦女“減負”,使她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接受教育或照顧孩子。公司還專門設計了許多小額貸款方案,雖然利息不低,但卻受到了眾多婦女的歡迎。

【學術界】專業期刊和科學家群體也間接成為了孟山都公司的宣傳工具。孟山都公司的總裁夏皮羅先生曾經在一年內接受了《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財富》(Fortune)、(《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s)等多家學術媒體的采訪。刊載在這些學術雜志的采訪記錄都對孟山都公司產品的發展前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泰國,孟山都在廣告中還邀請了泰國頂尖的科學家,以證實轉基因作物可以在實現高產量的同時抵御病蟲害。

【教育與培訓】公司早在1964年還專門設立了“孟山都基金”。該基金主要支持與農業增收、環境保護、科學教育以及“我們的社區”等四個方面。其中,科學教育被孟山都公司看作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該基金不僅參與了美國境內面向年輕人的環境與科學教育,它還遠赴南非等多個國家,對當地的農民進行了有關農業商業化與技術化知識的培訓。

二、公益性宣傳

【宣傳轉基因作物的好處】在孟山都公司中文網站中的“生命科學公報”一欄,匯聚了來自社會各界、眾多支持轉基因產品的文章。這當中有許多文章并沒有直接指出孟山都公司擁有多么優質的種子產品,而是從多個側面對轉基因產品的好處進行宣傳。可以說,這些文章大都對轉基因產品持支持態度。例如,《我們有沒有夸大轉基因的風險》一文指出:轉基因產品可以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并舉例說瑞士科學家研發出來的新型水稻就可以被用于治療生活在一些不發達國家內的患維生素A缺乏癥的人群。[75]《轉基因作物是否能夠實現增產》一文直接指出:轉基因作物有利于降低燃料的使用量,從而有效地降低了溫室氣體的排放。為此,該文章列出了具體的數據:2006年因種植轉基因作物而降低的溫室氣體排放相當于從道路上減少了50多萬輛汽車。[76]《改變利用與保存生物多樣性的方法,以此適應氣候變化》描述了氣候變化(如降水減少)給農業生產帶來的挑戰,并充分肯定保持生物多樣化的重要性。該文在文末得出的結論是:由于氣候變化正在不斷改變農業地理的面貌,所以我們不得不模仿自然條件并利用多種方法,以此保證農民和育種者能夠獲得并盡可能多地利用植物的多樣性。[77]

三、糧食援助

東南亞大部分國家歷來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國家,這些國家包括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緬甸以及菲律賓。孟山都公司也努力在東南亞地區尋找著機會。例如,孟山都公司利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之際,慷慨地向印尼農業部捐贈了20噸的草甘嶙以及2萬美元的現金援助。公司在1999年又向遭受蟲災的印尼農民捐贈了5噸雜交玉米種子以及1噸的草甘磷。而就在捐贈后的一個月,孟山都公司對外宣布開始在印尼籌備一個年產3000噸雜交玉米種子的公司。[78] 孟山都的手法,顯然與諾華在孟加拉共和國洪災里的表現如出一轍。該公司在1998年的洪災里也免費將雜交的土豆種子以及其他蔬菜種子分發給了當地受災的農民。孟山都很好地把握住了外部自然災害與經濟危機,一步步地擴大自己的市場。

除了危機之外,孟山都公司還積極與菲律賓政府接觸,并為其提供1000萬美元的水稻與小麥研究經費,用以開發更好的種子、保護資源及幫助改善農民生活。[79] 菲律賓方面以什么作為交換,根據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尚不得知。孟山都公司還支持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緬甸的救援工作,以及采取免費發放種子與提供農業種植等方式來援助非洲的農業建設。

從以上三個方面來看,孟山都公司在進行正常的公司宣傳、維護公司形象上可謂是費盡心思。從全球市場來看,孟山都公司的營銷做得相當成功,不僅樹立了公司環保、綠色的形象,給消費者造成一種感覺,即購買孟山都的產品就是購買安全、健康的產品。公司還通過糧食援助這樣的方式,進一步培養了農民與消費者對公司潛在的認同,這樣的做法可謂一舉兩得。

第三章 從激進主義視角考察孟山都如何構建其全球優勢地位

第一節 激進主義視角下的全球糧食市場體系

支持激進主義[80]理論的學者主要是從經濟與政治相結合的角度,即市場+國家的層面來分析跨國公司的發展問題的。他們認為跨國公司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全球化的結果,這些公司對發展中國家的生產方式產生的影響不容忽視。跨國公司的存在,加速了不發達國家在經濟上依賴于西方發達國家的速度。例如,列寧認為,工業和金融領域的卡特爾和托拉斯被少數人操縱,這必然會導致在經濟領域內的利益斗爭。壟斷資本主義消除了國內市場的競爭并控制了消費者與生產者,帝國主義也盡力在消除全球市場的競爭。[81] 布哈林也認為國際資本主義必然導致壟斷與霸權的出現。他指出,帝國主義不過是國際的資本主義托拉斯之間競爭的表現。[82] 著名的激進主義學者、巴西經濟學教授多斯桑托斯就認為跨國公司是帝國主義的細胞,這些公司的實質在于其對復雜的世界性生產、銷售和資本化體系進行統一的集權化領導的能力。[83] 他在《帝國主義與依附》一書中指出,多國公司通過在當地市場上的投資,摧毀了民族資本抵抗的基礎并創造了一個新的統治階級,開始決定整個經濟發展的動態。它們開創了依附國歷史發展的新階段。[84] 羅伯特·庫爾茨對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也持批判的態度。他認為不僅國家對人的管理是縱向的,企業經濟的組織最終也都總是縱向的,商品生產制度的機構就其本質根源來說起源于早期現代軍事專制對社會的再組織。[85] 他在《資本主義黑皮書》中進一步指出,除了陷入貪污腐化并且和黑社會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低工資的國家機關之外,擁有秘密警察的跨國公司也形成了自己的暴政文化。非文明化的版圖己逐步形成。[86] 他認為這種現象是值得關注的。

從激進主義的角度來看,以孟山都公司為代表的糧食跨國公司構建全球優勢地位的主體性主要有三個方面:

【行業壟斷】在利用依附國優惠的土地政策與廉價的勞動力的同時,這些糧食跨國公司對不發達國家的國內市場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或援助。在此過程中,大批國有企業或私營企業由于經濟實力有限,紛紛破產、倒閉或被兼并。跨國公司最終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生產階段以及商品價格實現多方位的壟斷。此外,跨國公司在擴張中,還創造出了與之相適應的新的社會階層,而這又多少掩蓋了跨國公司剝削發展中國家的意圖。

【建立工業一技術依賴模式】這些糧食巨頭不再借助殖民手段控制依附國的內部市場,而是將統治市場的工業一技術的模式,連同產品周期理論、垂直一體化等理論,一并從母國搬到了其依附國。由于薄弱的農業基礎與工業基礎,依附國傳統的生產體系迅速瓦解。某些糧食巨頭還成功地運用了美國政府制定的政策,造成某些依附國不得不逐漸從跨國公司手中購買機器設備與生產資料用于糧食生產。伴隨著依附國國內糧食生產體系的畸形,新的依附模式逐漸被塑造出來。依附國不再只對跨國公司的商業投資產生依賴,而且同時對跨國公司的商業資本與技術投入產生事實上的依賴。

【邊緣化發展中國家及其民眾】跨國公司對發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使其融入了世界經濟體系之中,但是由于壟斷、公司的監控以及不平等交換現象的存在,窮國的財富被跨國公司以更加隱蔽的方式轉移出去。貧窮導致了發展中國家及其民眾對跨國公司的依附又進一步加深。發展中國家及其民眾在加入世界糧食生產鏈條的同時,也喪失了可持續的生產與消費能力。

按照激進主義的邏輯,以孟山都公司為代表的糧食跨國公司之所以能夠構建起全球優勢地位,主要是依靠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來的生產關系、交換關系以及所反映出來的階級關系。由于巨型跨國公司的實力飛速上升,以及企業與國家合作的正式化與公開化的趨向越來越明顯,構建這種階級關系的單位己經由單純的民族國家轉變成為了目前的“市場+國家”。也就是說,在當前的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跨國公司不僅利用市場力量獨立構建新的階級關系,它也會同母國的政治力量一道,在世界范圍內共同構建新的階級關系。

下面,本文將從激進主義角度,對孟山都公司如何構建其全球依附體系進行具體闡述。

第二節 孟山都的不正當競爭手段(一):行業壟斷與全球監控

一、種子的壟斷

【種子被避孕的結果】為了避免自己的種子被走私或繼續利用,公司對自己的種子實行了最具有“創造性”的市場化手段—讓農作物不能繁衍出可以重新生長的種子。而收購 Delta & Pine Land公司正是其實現此市場化手段的第一步。因為 Delta & Pine Land公司擁有一種被稱作“終結者技術”(Terminator)的專利。這種被美國農業部稱為“植物基因表達控制”(Control of Plant Gene Expression)的技術,在1995年7月被列為美國的5723765號專利。這一專利允許研究人員用外部刺激的手段對某些種子特性的表達進行控制。被處理后的轉基因種子,將會由自身產生出的可以殺滅胚胎的物質,并對下一代種子進行絕育。

“終結者技術”實現了種子的自生自滅,而在這一過程中,公司也就實現了對種子從賣出到收獲的全程控制。農戶在每年收獲莊稼之后,將不可能再保留或重復使用那些不可能再發芽的種子。為了繼續耕作,他們每年都需要向孟山都購買新的種子。目前,這項專利己經在包括波蘭、法國、意大利等七十多個國家獲得了批準,而這些國家大都是世界最主要的糧食生產區。

由于“終結者技術”的推行遭到了包括“綠色和平組織”在內的國際非政府組織以及部分發展中國家的批評,“終結者技術”的推廣曾一度受到了阻礙。為此,孟山都公司特地研發了“終結者技術”的第二代產品:T-Gurts(trait-related genetic use restriction technology)。“德國科學家聯盟”2006年3月的報告顯示,T-Gurts技術就是將某些特殊因子植入作物的體內后,借用某種特定的化學藥劑,控制作物的基因特性。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施加特殊的除草劑、殺蟲劑等化學物質,實現對植物在某方面的生長特性的控制。報告中明確指出除非指定的化學品被灑在作物上,否則作物就不會正常生長[87]。這不禁讓筆者聯想到了現今中國漁政單位的發展情況——沒了外國公司配套提供的潤滑油,即使自己有汽油,再快的小艇的發動機,也根本轉不起來或者轉了不久就要拋錨。

T-Gurts又一次實現了孟山都公司對種子市場的控制,而且運用T-Gurts技術處理種子的成本將比生產“終結者種子”的成本要低廉得多。市面上銷售的孟山都公司的轉基因作物,只有在使用了由該公司提供的特殊農業化學品之后,才能實現莊稼高產或抵御病蟲害。于是,孟山都公司通過技術手段,不僅又一次實現了防止其種子被濫用或走私的目的,還達到了配套出售其農業化學品的目的。公司的利潤并沒有因為“終結者種子”的減產而受到影響。

事實上,孟山都公司在擁有大量植物種子的專利權之后,還在謀求對動物申請專利。孟山都公司發言人Chris Homer說:“我們將對某些公豬的具體培育過程,以及運用這種技術繁育出來的所有豬申請專利。”[88] 而在這份對豬的專利的申請書中,孟山都公司謀求“繁育豬的方法”、“以某種方法繁育出來的豬”、“使某種特定基因不斷增加的豬群”、“運用某種方法繁育出的豬群”等多項專利權。孟山都的這項舉動引起了綠色和平組織的強烈不滿。綠色和平組織曾撰文呼吁:“是時候制定出一個全球禁止對種子和農場動物申請專利的規則了。”[89]

不僅如此,孟山都還積極發展太空科技,并將其運用在對自己的產權保護之中。就像ADM公司通過全球定位系統,可以觀察到載有其產品的運輸卡車開到什么位置一樣,孟山都公司也準備開發一種從太空就能觀察到自己種子的技術。運用這種技術,公司把某些顯著的特性設計在某種作物中,讓作物的葉子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反射出光線。而公司可以從太空通過衛星偵測到該植物的位置。”[90]

【被剿竊的發展中國家種子】發展中國家的種子還面臨著被跨國公司竊取的危險。例如,大豆起源于東亞,芥子植株歷來是印度人的主要油料來源,二者均被美國孟山都公司所有的卡爾基因注冊了專利。[91]針對這個現象,范達娜·席瓦等學者認為,通過主張自己對各種良種與植物享有知識產權,千百年來農民和農民的集體智慧現在正遭到這些大企業的劫掠。這些學者的論述無疑是給所有只顧招商引資的短期效果而不注重長期效益的政府提了個醒。

另據相關資料顯示,孟山都還己經成功申請到了原產于印度的香米的專利,并給它重新命了名。對于香米,公司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泰國。“當一名泰國的農民知道消息后,不禁大為憤怒:‘泰國香米屬于泰國的農民和社群,因為自我們曾祖父開始,它就已經被種植于泰國的北部。’”,[92] 對此,泰國首相已責令國家人權委員會進行調查,并指出任何公務員販售都將受到懲罰。不過,孟山都公司一直在尋求著努力,2004年他們的代表還在新加坡會見了泰國農業部副部長,以詢問泰國政府的明確態度。

二、公司的全球監控

【調查取證與法庭外磋商】1998年,孟山都公司正式雇傭平克頓(Pinkerton)公司為自己監控農民。曾經因為成功阻止過一次針對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的暗殺行動而揚名天下的 Allan Pinkerton,于1850年創辦了Pinkerton偵探公司。

公司憑借“一只睜開的眼睛”的宣傳畫以及“我們永不睡覺”的口號聞名全美。昔日,公司曾經在1884年為俄亥俄州罷工者們承擔過保護的工作,如今,這家私人公司己經開始為大公司提供服務,而且服務的主要項目之一就是國際知識產權(品牌)保護。目前,Pinkerton公司在全球3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200,000個雇員。[93] 這些雇員在化妝成各種角色之后,便潛入某些田地、工廠、公司或其他組織之中,刺探所需要的情報。

在被Pinkerton公司調查的1800多戶農家和與種子交易者中,有475戶因為涉嫌“種子票l竊”而遭到了孟山都公司的起訴。位于伊利諾伊州等三個州的農民,每戶就曾被迫賠給孟山都公司35,000美元的罰款。孟山都知識產權部經理Scott Baucum在一次接受美聯社記者采訪時曾這樣說道:“他們可以選擇同時繳納兩種專利費(或其中的任一一種)—去店鋪花費6.5美元,或者是去法院交600美元。”[94]這里的6.5美元,主要是指購買種子時需額外繳給孟山都公司的專利費用。

根據法庭一記錄,孟山都雇傭了一大群私人調查員和情報人員,他們對懷疑對象進行拍照與錄像,并滲透進農民召開的集會,或在小鎮上布下眼線收集農民的活動信息。他們甚至還裝作人口統計工作人員敲開農戶的大門收集資料,或是混進種子銷售公司或者生產合作社。”[95]

目前,孟山都公司的“基因警察”己擴展到了全球。在印度,有Pinkerton印度公司為孟山都提供監督服務。這是一家由Pinkerton顧問與調查公司、美國、印度Kochhar集團共同組建的合資企業,2006年開始運營。而在西班牙、葡萄牙,也有Pinkerton公司的分支。此外,在加拿大,孟山都還雇傭了Robinson偵探公司幫助監視當地的農民。

雇傭偵探公司并不只是孟山都公司唯一控制農民的方法。孟山都還積極鼓勵農民與消費者向公司提供任何有損公司利益的情報。每年,孟山都公司都會特意留出近百萬美元的預算,用來維持公司“調查系統”下一年的正常運作。1998年9月,公司正式對外宣布設立免費撥打的號碼“1-800-Roundup”,用來收集盜用或私存孟山都種子的信息。而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避免個人在用手機告密時被查出號碼。孟山都還在美國國內發布了一些廣告,聲稱如果告密的事實屬實,告密者就可以得到孟山都公司免費贈送的皮夾克。

雖然孟山都公司的新聞發言人堅持宣稱,這屬于農業革命的一部分,而革命的過程往往是令人痛苦的[96]。但孟山都公司的舉動卻對農業的發展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通過雇傭偵探與培養告密者,公司正在將農村轉變成為巨大的警察局與告密者集散地。這在很大程度上將造成農民社區關系的緊張。曾經較為團結的農村正在走向解體。

事實上,被孟山都盯上的農民,大都會選擇在法庭之外與孟山都達成私下的協議。因為按照慣例來說,被孟山都公司起訴的農民,在法庭上都不得不接受因為敗訴而承擔高額的賠償費的現實。

不過,這僅僅是一個痛苦故事的結尾。孟山都公司早在與農戶簽訂的專利使用權轉讓協定上,就做了一些必要的準備。該協定規定孟山都公司有權選擇在美國境內的密蘇里州的圣路易斯市法院開庭。這樣,被孟山都告上法庭的農民,如果決定參加庭審,就不得不從其所住的地方到美國的密蘇里州圣路易斯的法院。

而圣路易斯市正是孟山都公司的大本營所在地。

【法律手段】對于普通民眾而言,常常是從他人的評價或是介紹中獲得對產品的印象。孟山都公司深知這一點的重要性,在此方面也非常關注。這從其與“GenetiX Snowball”的案件便可窺見一斑。“GenetiX Snowball”是在英國牛津市的一個反對轉基因食品的團體。在自己的《行動手冊》里,該組織明確注明了要采取非暴力的行為,組織一大群人投入到制止轉基因作物的活動,從而為社會帶來更多的民主、公正與和平。”[97]孟山都公司針對這個團體進行的活動,很快作出了反應,向法院提起了訴訟。在介入相關案件時,孟山都公司的行動相當果斷。在聽證會上,孟山都公司尋求法院對這個團體下達永久禁令,并蠻橫地要求該團體提供所有接受其宣傳冊的人員名單以及住址。

【消除批評】為了消除公眾對公司產品的質疑,孟山都公司采取了屏蔽輿論的批評的方式,使民眾無法看到批評的意見。而各種媒體也在接受了某種暗示后,對孟山都公司的決策保持了緘默,拒絕在媒體上發表對其的評論。當孟山都公司最終收購 Delta & Pine Land公司的時候,與1999年從世界各地涌來的潮水般的批評與指責聲不同的是,全球各大主流媒體都以較為平和的語氣報道了這個事件。例如,《紐約時報》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只是簡要提到了被收購的公司擁有“一個引發爭議的基因工程技術,這種技術可以使種子絕育,從而迫使農民每年從公司手中購買新的種子……這種技術是Delta公司與美國農業部共同開發的。孟山都公司保證不把這項技術投入商業化應用。”[98]

除了與媒體發展關系之外,孟山都公司還雇傭了Burson Marsteller等全球知名的公共關系公司。來自這些公共關系公司的雇員們,常常會出其不意地拜訪某些立法官員、農民、新聞界人士或公共人物。而這樣做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這些人對孟山都公司的產品或生產過程有質疑的傾向。”[99]

【打擊學術界的批評】孟山都公司并沒有把腳步停留在農民身上。為了更好地建立自己公司的良好形象,孟山都公司將觸角直接伸到了研究機構。

就職于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環境科學、政策與管理部(Department of Enviromental science, Policy and Management)的微生物學博士Ignacio H. Chapela曾經有一段時間的日子并不好過,這種狀況起因于他2001年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文章(該文不久之后被《自然》收回,這是該雜志自創刊以來第一次將已經刊出的文章收回[100])。在文章中,Chapela曾指出轉基因玉米污染了墨西哥南部瓦哈卡州當地種植的玉米。

刊載在《自然》雜志上的文章一出,Chapela教授就立刻感受到了“網絡攻勢”的威力。他的電子郵箱里充斥著聲討他的郵件。在這其中,以Mary Murphy和Audura Smetacekhe的文章最多。他們在互聯網上污蔑Chapela的文章是在沒有通過同行專家評審的情況下就發表出來的,并指責他是個極端激進的家伙。Chapela驚奇地發現,這兩個人的電子郵件主要來自于與孟山都公司有關的服務器:一個是gatekeeper2.monsanto.com,而另一個則是bw6.bivwood.com的服務器。Bivwood公司是孟山都數字公關公司Bivings集團的下屬公司。[101]

不僅如此,Chapela曾一度被學校開除。Chapela一直強調,自己的開除可能還與Novartis公司有關。該公司曾經向伯克利分校的植物與微生物學系捐款(消息被Chapela曝光后,捐款金額由5000萬美元下降到了2500萬美元[102])。諾華公司目前享有拍賣伯克利分校三分之一研究成果的權力。

有同樣遭遇的還不止Chapela一個人。曾就職于羅威特研究所(該研究所由英國政府資助)、世界著名轉基因植物研究專家的Pustztai教授,也因為在一個收視率很高的ITV節目中公開談論轉基因食品的危害而遭到不公的待遇。他與妻子一起,在幾天之后被研究所解雇。事后,同樣曾經為研究所工作過的Orskov教授告訴《每日郵報》說,是孟山都公司打電話給了比爾·克林頓,之后克林頓打電話給了布萊爾,布萊爾隨后又……[103]

【獨立攻擊農業大國】阿根廷是世界糧食生產大國與出口大國。目前,它是世界上第三大大豆生產國,大豆在阿根廷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在2007年,阿根廷的豆制品和豆油等出口收入達到130多億美元,超過世界其他國家出口該種商品收入的總和。[104]可如今,孟山都公司僅憑公司自己的力量,就使得這個糧食大國的外交官們,疲命地奔走于世界各地。

20世紀80年代的那場債務危機讓阿根廷“有幸”成為了如今的大豆生產大國。當時的梅內姆政府強行對阿根廷經濟實施“休克療法”。在進行大規模私有化的同時,阿根廷政府對轉基因作物進行了全國性的推廣,以期運用由高產量的糧食作物帶來的收入償還外債。孟山都公司在這場危機中看到了商機。1996年,公司成功地獲取了在阿根廷獨家銷售轉基因大豆種子的許可證。

孟山都首先應用了一種低成本的營銷戰略。為了推廣自己的抗農達大豆,孟山都公司一開始以相當低廉的價格將種子與配套的農藥賣給阿根廷農民,并且不對他們收取技術許可費。在孟山都廣泛宣傳該種子的高產特性的攻勢下,公司的種子在阿根廷的土地上便以極快的速度開始傳播。不久之后,阿根廷本地的種子與化肥企業便由于抵擋不住低成本的壓力,紛紛破產或被兼并。不過,針對日益猖撅的種子走私現象,孟山都公司卻沒有采取任何行動。截至2002年,孟山都的轉基因大豆已經占據了阿根廷大豆種植面積的99%。[105]

僅僅3年之后,孟山都公司就突然對外宣布,要求阿根廷農民支付相應的種子專利費。不過直到2001年,公司提交的申請都沒有得到阿根廷政府的同意。2004年底,孟山都公司轉而向阿根廷大豆的歐洲賣家收取它們認為應該收取的專利費。消息一出,阿根廷市場上的大豆價格便開始下跌,因為歐洲的進口商們并不想為孟山都的專利費買單,于是他們爭相壓低大豆收購價,將多出的費用轉嫁給普通的阿根廷農民。阿根廷農業團體SRA稱,要是實施這樣的收費標準,孟山都公司每年有望創收近1億美元。’。“孟山都采取了行動。自2005年開始,公司在歐洲一些國家針對大豆進口商提起訴訟,以阻止阿根廷大豆貨船在其國的港口卸貨。2006年,孟山都公司要求荷蘭海關阻止兩艘載有阿根廷大豆的貨船卸貨。而同樣的情景在西班牙的港口也已上演。

當然,阿根廷政府也不示弱。阿根廷農業部長米格爾·坎伯斯命令阿根廷駐各地大使館準備好在歐洲法庭回擊孟山都。2005年10月7日政府對外宣布,正式向歐盟委員會投訴孟山都公司,指控其向購買阿根廷大豆的公司濫收專利費。不過,阿政府最后還是不得不坐下來與公司展開談判。在長達3個月的磋商之后,阿根廷政府最終決定給2005/2006年度所有品種的種子建立技術賠償基金,由農民向該基金繳納費用,用以補償孟山都公司。[107]不過由于阿根廷農業院外集團的極力反對,該項基金遲遲沒有啟動,孟山都公司于是聲稱將要繼續通過法律手段向阿根廷農民以及阿根廷的出口商收取技術使用費。而阿根廷政府目前也正在積極聯系巴西、烏拉圭、智利、玻利維亞等國家,依仗南方共同市場,以探討通過聯合行動對付他們(糧食跨國公司)施加于生產商的威脅。[108]

【聯合其他公司對國家施壓】孟山都公司與其他糧食跨國公司的聯合也值得關注。孟山都公司與諾華(Norvartis)公司曾一度成功壓制住了愛爾蘭政府。1997年,由于愛爾蘭共和國對推廣種植轉基因甜菜并不熱情,孟山都公司便會同諾華公司一道,對愛爾蘭的司法機構與監管機構施壓。孟山都的律師在法庭上代表孟山都公司曾表示,如果孟山都的轉基因產品最終不能進入愛爾蘭市場,諾華公司也將從愛爾蘭撤出所有非轉基因種子。

由于愛爾蘭的糧食尚不能完全實現自給,而甜菜又是該國最主要的用于出口農作物之一,愛爾蘭政府在最后不得不與孟山都公司展開合作。在2005年12月的在香港回合世界貿易組織談判中,人們驚奇地發現愛爾蘭的代表團中出現了孟山都公司的員工Mella Frewen。針對這一情況,愛爾蘭參議員David Norris曾經指責孟山都公司是愛爾蘭代表團像個“特洛伊木馬”,它不能代表愛爾蘭人民,并要求愛爾蘭政府解釋孟山都公司代表在WTO討論中都做了些什么。[109]

此外,在加拿大總理訪問烏克蘭的時候,孟山都公司與加拿大的 Solanum PEI公司聯合在基輔(Kiev)曾經特別召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表達了他們欲向烏克蘭出口轉基因Bt種子的愿望。此舉有欲向烏克蘭施壓之嫌,不過當時的烏克蘭政府并未作出理睬。

第三節 孟山都的不正當競爭手段(二):政治游說與政企的人事結合

巴基斯坦允許農民可以保存和交換種子。它的法律還規定任何轉基因植物在種植之前,都應當有該作物對環境以及生物多樣性影響的評估報告。孟山都公司對此非常不滿。公司不斷地通過寫信給政府官員,并與有關領導人開會等方式,加大對立法進程的影響。孟山都在巴基斯坦公司的總裁在一封寫給巴基斯坦政府的信中表示了抗議,認為該法令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因此借口向公司索要賠償。他還進一步指出,這樣的法律不可能被任何一家跨國公司接受。”[110]

事實上,孟山都公司很清楚,要進行轉基因產品宣傳,僅僅依靠輿論和傳媒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政界的支持。孟山都公司以與政界聯系緊密而聞名于世。孟山都公司深知與政界人士保持良好關系不僅可以為公司的運作大開方便之門,而且也是公司實力的一種外在體現。孟山都公司在這個問題上極為重視,傾注了相當多的人力和物力。

一、孟山都公司的政治游說活動

【政治游說工具】孟山都公司的競選游說是建立在投入大量資金的基礎之上的。下圖是孟山都公司歷年用于游說的資金統計圖:

圖2  孟山都公司歷年游說資金花費[111]

  

表2 2008年孟山都公司游說花費明細表[112]

被雇傭的公司

公布的合約金額

(包括在花費總數當中,單位:美元)

尼科爾斯集團

252,000

奧格威政府關系公司

240,000

萊舍-拉塞爾公司

240,000

安格斯-尼克森聯合公司

190,000

TCH集團

140,000

特勞特曼·桑德公司

120,000

帕吳·龐珀·斯凱勒公司

120,000

西德利-奧斯丁聯合公司

70,000

福克斯律師事務所

40,000

帕吳·龐珀戰略公司

40,000

唐格-辛普森聯合公司

40,000

合計

1,492,000

在美國公司里,孟山都在游說上的花費可謂是首屈一指。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孟山都公司的游說資金數量總體上呈上升趨勢。結合上面的圖表,可以看到在2008年,總公司的政治游說資金一度達到了883.11萬美元,幾乎是2007年的兩倍。在這其中,733.91萬美元被用于公司的內部游說花費(包括公司直接出面游說的花費、支付游說者的薪金等),149.2萬美元用于公司的外部游說花費(如雇傭游說公司等)。

有意思的是,早在2006年,孟山都公司還將自己的政治性行動向大眾發布。如今,其官方網站上已經公布了該公司有關政治游說活動的一些情況。目前也只有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惠普(Hewlett Packard)、偉利松(Verizon,美國最大的移動電話服務商)等為數不多的公司將自己的政治性行動公之于眾。

據公布的資料顯示,該公司一共組建了兩個政治性的游說組織:孟山都好政府基金組織(the Monsanto Good Government Fund, MGF)和孟山都公民基金組織(Monsanto Citizenship Fund, MCF)。前者主要負責對公司的政治獻金活動進行審查與指導,并對外發布公司的公共政策與所采取的社會責任措施。后者則主要負責實施公司對外政治獻金活動的具體措施,包括對政黨候選人的捐助等等。孟山都宣稱來自MCF的政治資金完全由公司職工志愿捐助。事實上,MCF就是孟山都公司的政治行動委員會(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

在其公布的“好政府基金政治獻金”(2005~2008年)中,孟山都詳細地列出了該公司在各州的政治行動委員會的名稱、公司在各州捐獻的資金總額、這些委員會各自所支持的政黨名稱以及為此捐獻的競選資金。

但是,政治責任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主任Bruce Freed則認為公司這樣做并不是為了追求政治上的自由。這只是大公司為了保護他們的名譽而做的一件小事罷了。Freed舉了許多例子:比如說大公司們雖然聲稱對全球變暖的現象表示關注,卻將手中的錢投給了那些反對“對二氧化碳排放加以控制”的候選人或團體。

在資金投入方面,孟山都公司舍得花錢。例如,公司就曾直接為美國的眾議院農業委員會乳制品分會提供過71.1萬美元的競選資助,以尋求該委員會對轉基因食品的支持。[113]而在不久之后,在圍繞是否要rBGH(一種孟山都公司生產的激素產品)牛奶加標簽的討論中,該委員會沒有通過為轉基因產品貼上標簽的立法提案。

孟山都公司致力于達到這樣一個目的:維持現有的產品體系,使自己的轉基因產品享受與普通作物的同等待遇,而不用額外用標簽注明其為轉基因產品。避免自己的轉基因產品被消費者區別對待。當然,孟山都公司所做的一切都有了回報,在2002年,布什政府對聯邦的三個機構下達命令,規定只要其產品對環境不造成不可接受的危害,在商業種子和商品中允許有未被認證的成分存在。

孟山都公司的政治游說活動還有一個特點,即它不僅通過本公司直接對政府部門或經濟組織進行游說,還雇傭大批的專業游說公司間接為公司從事游說活動。這些公司包括安格斯-尼克森公司(Angus & Nickerson)、福克斯律師事務所(Aieni.Fox et al)、萊舍一拉塞爾公司(Lesher & Russell)、尼科爾斯集團(Nickles Group)、奧格威政府關系公司(Ogilvy Government Relations)、特勞特曼·桑德公司(Troutrnan Sanders)等等。在這其中,孟山都與萊舍一拉塞爾公司(Lesher & Russell)的合作范圍最為深入,該公司有著數十年與美國打交道的經歷。它曾幫助孟山都公司游說過白宮、美國參眾兩院、美國農業部、美國貿易代表處等多個部門。游說范圍主要集中于農業、知識產權、商標、專利這幾個領域。根據收集的收據顯示,該公司早在1998年就與孟山都公司展開了合作。據統計,自1999一2008年合作開始,孟山都共支付給Lesher & Russell公司的報酬就達150萬美元。[114] 當然,公司并不只是每年都與那幾家公司合作。孟山都還會選擇新的游說公司,以嘗試與不同的游說團體展開多元化的合作。

【總統選舉】2008年總統大選期間,孟山都與其他美國糧食巨頭一樣,繼續同時給民主黨與共和黨候選人提供贊助。2008年,孟山都通過該公司的政治行動委員會,總共向兩黨候選人捐助了18.625萬美元。其中民主黨的比例是42%,共和黨的比例是58%。[115] 如此一來,無論哪個政黨最終獲勝,公司的利益都能夠得到保證。

雖然孟山都公司同時給美國兩個主要政黨都提供競選援助,但是根據美國農業公司通常的政治獻金捐助情況來看,可以推出一個規律,即:以孟山都為首的大公司們幾乎是“兩邊都捐,但又有所側重”——大部分公司給共和黨的援助無論是從單個公司的個體角度,還是所有公司的整體角度,都遠遠超過了給民主黨的援助。這既反映了以孟山都為首的農業公司基本的政治立場,也基本上體現了美國目前的政黨背景情況。

【賄賂手段】當跨國公司們在全球從事對自身的正面宣傳的時候,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跨國公司也在世界市場當中從事著腐敗活動。有學者指出,許多來自世界上最富裕國家的跨國公司正在一些主要的新興市場經濟中以犯罪的手段來贏得合同。[116] 2005年孟山都公司賄賂印度尼西亞官員的事情曝光,便又遷出了一起跨國公司賄賂案。該公司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處罰了50萬美元的罰金,而原因是印尼環保署可能出臺一項不利于孟山都種子生意的規定—一一名孟山都高級管理人員通過印度尼西亞的一家咨詢公司,向一名印度尼西亞環保署的高級官員行賄了5萬美元。孟山都公司還被委員會認為曾經向140名現任或前任印度尼西亞官員和他們的家人行賄共計70萬美元。[117]

二、孟山都公司與美國政府的人事結合

企業利益與消費政治的結合[118]——這是孟山都公司與美國政府的人事結合所體現出的一個新的現象。筆者按照美國部門的分類,列出了孟山都通過與近幾屆美國政府的人事結合情況:

從表3中可以看出,孟山都公司與美國政府的人員呈現的是雙向流動的狀態:首先,一部分人從孟山都公司卸職之后,進入了美國政府的立法、國家安全事務、衛生食品監督、環保工作、世界貿易談判等諸多部門,從事的是與原公司業務密切相關的事務。他們中有些人利用職務之便,促成了美國官方對某些爭議性較大的產品的審查的通過,從而為該產品從美國市場向世界市場的推廣打下了國內基礎。其次,一部分人從美國政府卸職之后,帶著自身豐富的政府工作經驗與廣泛的人脈,加入了孟山都公司,并主要負責公司對各國政府的游說與宣傳工作。這些人原本就是美國政府在處理國家間貿易關系的骨干人物,是與各國政府及其政要打交道的老手。隨著他們的加盟,孟山都公司在世界市場上的擴張勢頭自然更加強勁。總得來說,從歷年來美國政府的人事任命情況,以及孟山都公司往年的人事安排情況來看,孟山都公司與美國政府之間的這種特殊的“人事合作”還將繼續下去——孟山都的公司對美國政府的影響力范圍還將進一步擴大。

表3: 孟山都公司與美國政府的關系

分類

人員

美國政府部門內就職情況

孟山都公司內任職情況

活動

1

Rufus Yerxa

美國世界貿易組織談判代表

孟山都公司首席律師

Yerxa被認為是世界上推動自由貿易最積極的人員之一。

2

Michael Kantor

美國貿易談判首席代表、克林頓總統的律師

孟山都的董事會成員,同時負責管理孟山都的商業部

2001年離開政府后,Kantor便去了孟山都公司。

3

Anne Veneman

農業部長

孟山都Calgene公司董事

Calgene公司是孟山都的子公司,以研發生物技術產品為主。Veneman2001年離開公司進入政府部門后,便參與了對轉基因植物規則的制定。

4

Michael A. Friedman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代局長

孟山都下屬公司Searle公司高級副總裁

其在Searle內主管公司的醫藥事務。

5

Margaret Miller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任人類食品安全司副司長

孟山都首席科學學(研究rBGH的牛奶科學家)

加入FDA后,負責對自己有關rBGH的研究進行復審。審查最終得以通過。rBGH據說是一種可能導致兒童畸形的化學物質。

6

Linda J. Fisher

美國環保署污染預防、殺蟲劑和有毒物質辦公室主任

孟山都政府與公共事務副總裁

孟山都公司游說政府的主力成員,曾當過克林頓總統的高級助手。

7

Carol Tucker Foreman

國際評估轉基因食品委員會委員

孟山都游說骨干(rBGH)

該委員會由美國政府一手創立。

8

Marcia Hale

政府間事務助理

孟山都國際政府事務主管

負責處理孟山都的公共事務

9

George H. Poste

國土安全部生物反恐處處長

孟山都公司的動物學專家

負責組織美國政府生化反恐活動

10

Clarence Thomas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孟山都法律顧問部門任職

從孟山都公司卸職后,他進入了美國最高法院。在他的大力支持與親自主持下,美國最高法院于2001年通過了“新發展的種子品種‘享受美國政府的專利法保護”,的決定。這個決定使得大多數轉基因作物生產公司獲益,孟山都無疑是其中最大的獲益者。

資料來源: http://www.politicalfriendster.com/showPerson.php?id=5580&name=Monsanto

孟山都公司與美國政府合作是富有成效的。雖然目前暫時無法找到孟山都公司影響美國政府決策的具體細節,但兩者之間的合作很顯然已經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一方面,孟山都公司獲得了美國政府對自己的支持。美國政府對孟山都公司在俄羅斯的活動就表示了外交支持。當時孟山都公司正同隸屬于俄羅斯科學院的生物工程中心展開合作。公司投資了大筆的資金給該科學院。作為交換,科學院允許孟山都將自己的技術應用于俄羅斯的三個品種的土豆上。[119] 在雙方的合作過程中,美國駐俄大使上就曾在一次新聞發布會公開表示,希望俄羅斯政府不要制定與該技術有關的新規定,以利于雙方進一步發展下去。再如,在克羅地亞,美國政府也一直在提醒克羅地亞政府遵守WTO有關農產品貿易方面的規定。另一方面美國政府也借助孟山都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公司巨大的影響力,在諸多國家取得了更有利的優勢地位。例如,孟山都等跨國公司就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的土地上“有意無意”幫了美國政府不少的忙。

第四節 孟山都的不正當競爭手段(三):借助美國政府的權力

一、孟山都公司等糧食巨頭與熱點地區的戰后重建

與美國政府打得火熱的孟山都公司除了在國內風光無限之外,它的光芒還隨著美國大兵的身影擴散到了亞洲地區,例如伊拉克與阿富汗。

【伊拉克】2003年伊拉克戰爭結束后,聯軍駐伊臨時管理當局(Coalition Provisional Authority)在伊拉克國內實行了極端激進的經濟改革。除限制工會和集體談判的規定之外,聯軍幾乎廢除了薩達姆時期所有的法律文件。由于聯軍當局將不包括石油公司在內的200多個伊拉克國有公司盡數分拆、拍賣,原本以國有經濟為主的伊拉克經濟迅速走向解體。取而代之的是完全開放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與自由市場企業制度。這些都與俄羅斯的休克療法式的經濟改革的模式與結果頗為相似。

針對戰后的伊拉克,聯軍當局制定了整整100條規則。而與孟山都公司關系最為密切的當屬第81號規則。它徹底修改了伊拉克政府1970年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該法律不對生物形式授予專利)。這個規則名義上是保護植物物種的多樣性,實際上主要與保護植物品種及其生產工藝的專利有關。按照該規則,種子專利的有效期自申請開始到失效的年限被定為20年[120]。也就是說,任何涉及到種子生產的的技術與生產流程,都將受到法令的保護。農民再次使用受保護的植物品種的種子的行為將被視作非法。舉例來說,如果伊拉克的農民正在種植某種可以抵御某種害蟲的莊稼,而某些跨國公司恰巧擁有類似可以抵御該害蟲的植物品種的時候,那么,該農民的舉動將被視作違法。而按照世界貿易組織制定的規則,美國的法院與國際法院都擁有對該農民實施審判與懲罰的權力。

事實上,這一規則的頒布并非出于偶然。據華盛頓消息靈通人士的報告,這項命令中有關植物的具體細節實際上是由世界領先的轉基因種子和轉基因作物供應商孟山都公司替美國政府起草的。[121]

這套新法令的實施,直接導致了自主“播種”的終結。種植轉基因植物的伊拉克農民從此不得不要與孟山都公司簽訂相關的使用協議,并且每年都要繳納相應的技術許可使用費。他們不僅要購買種子,還要購買公司配套生產的除草劑與殺蟲劑。從此,伊拉克的農業就將不得不依靠外國的大公司提供生產投入與種料才能得以發展。轉基因種子的商業化進程正式在伊拉克起步。GRAIN在一份報告中這樣寫道:終結個體農民僅剩的競爭力只是這些公司(孟山都、先正達等)贏利的開端。控制食物鏈的第一環將是他們的下一步棋。[122]

當然,伊拉克的農民們也可以不選擇種孟山都公司的種子,不過他們要面臨的一個事實是:自從《第81號命令》公布,美國農業部就免費向伊拉克的國內市場投放了數以千噸的享受美國農業補貼的種子,而不對外透露這些種子是否屬于轉基因產品。

被改變的不僅僅是伊拉克人民自己的食物以及農業政策,伊拉克人民喪失的還有食物主權。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伊拉克人民的飲食習慣與結構也在悄悄地改變,并走向西化。一般來說,伊拉克人的傳統主食以面(烤餅)為主的,這些食物的主要制作原料是大麥、小麥、棗椰。可在目前美國國際發展署(the 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援助伊拉克的6種小麥中,3種是用來制作面包的小麥,3種是用來制作空心粉。[123]這些都是西方國家餐桌上的常見的食品。占領當局的法令實際上已經規劃了伊拉克民眾的食譜。利用20年的時間,伊拉克幾代人的飲食結構都可以被改變,就像昔日殖民者推行語言同化政策的效果一樣。

此外,由于轉基因植物的生長需要大量的農藥與水資源,這對于伊拉克的環境,將是又一大考驗。

飽受戰亂的伊拉克,在走出了薩達姆的統治之后,卻又走進了一個新的統治制度—一一個由糧食跨國公司構建起來的“農奴制”制度體系。在這個體系下,農民不需要有任何想法,他們只需要每年向公司購買種子,并替公司種植就可以了。

【阿富汗】新Baghlan糖果公司開業典禮上的爆炸案絲毫沒有延緩孟山都公司進駐阿富汗的腳步。由于自己生產的農達除草劑的專利期限在2001年就已到期,加之市面上各類模仿該產品的除草劑相當多,孟山都公司展開了對抗農達除草劑的轉基因種子研究。2007年,孟山都聯合KWS公司,研制出了可以抗孟山都農達除草劑的轉基因甜菜種子。由于相關限制轉基因作物種植的法律在阿富汗還不完善,目前該甜菜種子很可能在阿富汗境內種植。

由美國政府領導的美國開發署,通過增派飛機向阿富汗境內的毒品種植區大量噴灑除草劑,以殺掉當地生長的嬰粟等植物。同樣的做法在哥倫比亞、阿根廷也有上演,有報道稱這種除草劑己經導致了水體的污染、嚴重的皮膚病以及其他疾病。[124]而這種除草劑正是孟山都公司生產的草甘磷。不過,這種化學除草劑在殺死毒品植物的同時,也一并殺掉了所在區域的傳統糧食作物,以及這些土地上的所有昆蟲(包括有益的昆蟲與有害的昆蟲)—除了轉基因抗農達種子之外。

小麥是阿富汗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阿富汗人主食的主要來源。恰巧的是,孟山都的小麥種子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在噴灑過草甘麟的土地上生長的植物。

在美國的上地上,大豆被廣泛種植。大豆常常被用來作為牲畜類的飼料。如今,大豆在阿富汗上播種范圍也在飛速擴大,目前有數以萬噸轉基因農達大豆種子在阿富汗境內正在種植。而這塊土地從來都沒有種植過大豆。孟山都等眾多公司還在向阿富汗運輸更多的抗農達除草劑(Roundup-Ready)。而孟山都公司顯然也并不是個案。例如,由美國大豆聯合會創立的“大豆有益人類健康世界行動”組織(WISHH),也正在阿富汗向嬰兒以及懷孕的婦女分發免費的豆奶。由雀巢公司創立的“營養與教育國際”(NEI),目前就正在阿富汗教當地農民如何播種與食用大豆。這些組織在“糧食援助”的指揮棒下,與孟山都公司一道,正在阿富汗共同演奏一曲“大豆的健康之歌”。

值得注意的是,大豆似乎并不一定有益于人體健康。相關研究聲稱,過多食用大豆可能引發癌癥。轉基因中的大豆中含有高濃度的雌激素含量,用大豆制成的食物來喂養新生兒等于每天都在讓他吸收相當于8~12枚避孕藥內含有的雌激素。[125]

總得來說,在伊拉克與阿富汗戰后重建中,孟山都等糧食巨頭實際上扮演著種子壟斷者的角色。這一壟斷過程可以被概括為:(l)美國政府通過戰爭對伊拉克與阿富汗實現了軍事占領。(2)在美軍實現占領之后,孟山都等世界性的跨國公司進入這些國家從事大規模的營銷活動。(3)伊拉克與阿富汗的糧食生產體系被孟山都等跨國公司與美國政府共同控制。

二、孟山都公司等糧食巨頭與綠色革命

二戰結束不久,孟山都等世界糧食巨頭們在仔細分析了世界農業的發展現狀與世界人口的增長趨勢之后,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綠色革命。

所謂的“綠色革命”,實際上就是北方國家的大企業、政府以及科學家,為了推動南方國家農業的轉型,而共同發起的一場運動。[126] 這場革命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種植可以帶來高產量的雜交作物,例如小麥、水稻和玉米,來解決發展中國家大面積的饑餓問題。在這些高產作物中,有很多不是本地的品種。

成千上萬善良的農民參與了這場烏托邦式的革命,并相信科學技術最終能夠幫助他們擺脫土地的束縛,使他們及子孫后代在不久的將來擁抱溫飽與富裕。“綠色革命”并沒有讓他們失望。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印度和世界,曾經感受過革命帶給他們的驚喜。那時候,農民們不再需要靠天吃飯了。通過引進高產糧種,1968年那年,印度小麥品種的種植面積由70萬公頃擴大為600萬公頃,水稻、高粱和小米的種植面積為100萬公頃,各種糧食作物的總產量創紀錄地超過9500萬噸,進而可望在3至4年內實現自給自足。[127] 日漸富裕的農民平生也第一次買上了拖拉機。一時間,高產種子灑遍了全世界。世界糧農組織(FAO)統計顯示,僅僅用了20年,發展中國家一半的小麥與水稻田里就都種上了的新的糧種。在亞洲,幾乎90%的土地里種的都是高產糧種。[128] 世界似乎瞬間找到了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的良藥。

然而“綠色革命”并沒有解決世界糧食安全問題。在這場革命的背后,事實上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二戰與越戰的結束,使原本用于制造炸藥的氮,在美國國內大量囤積。在當時,孟山都、杜邦、陶氏化學等化學公司的氮生產與供應能力,均遠遠超出了國內市場的需求能力。它們需要為這些產品找出新的銷路,以改變氮供過于求的現狀。另一方面,美國政府也希望借助私人企業的力量打入各國市場,通過短期內的糧食援助減少第三世界的饑餓,以達到抑制戰后共產主義在貧窮國家發展的目的。

孟山都公司很快就領會到了美國政府的意圖。它利用庫存中的氮,迅速生產出了大量氮肥。此外,孟山都公司還將原本用于生產橘劑(這是一種化學落葉劑。它被廣泛運用在越南戰場之上,主要用來對付深藏在叢林中的游擊隊員)的原料,大量用于生產除草劑。這些產品最終被運往第三世界國家,并被廣泛地應用于農業生產當中。僅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世界農業就養成了依賴高產糧種、化肥、農藥實現農業大豐收的習慣。

“綠色革命”的負面影響在不久之后便凸顯出來。化肥雖然可以有效地促進糧食作物生長,但它對于土壤肥力的增加卻基本沒有貢獻。在耕作過程中,農民們還發現了另一個規律,即他們在同樣一塊土地上第二次種植同一種高產作物時,其所用的化肥與農藥大約是第一次種植的數倍。化肥的投放量是隨著種植次數的增加而逐漸升高的。孟山都公司的除草劑至今仍被美國政府列在殺蟲劑之列。這些是孟山都公司在銷售宣傳過程中沒有提到的地方。而據世界糧農組織統計,僅1970年到1990年30年間,在世界耕地面積并沒有同等大范圍增大的的情況下,化肥在發展中國家的使用量上升了360%,殺蟲劑的使用量也在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長。[129] 為了維持日常的耕作,農民們不得不去購買更多的化肥。

最重要的是,在農戶們還要挪出一部分錢購買良種。例如,每公頃抗除草劑的轉基因大豆的種子價格是74美元,另外附加6.5美元使用費。其中5美元是孟山都公司的收費,另外1.5美元是銷售商的額外利潤。每袋(8萬粒)bt玉米種子的售價是120美元,另外附加30美元抗蟲bt基因使用費。其中22.5美元付給孟山都公司,另外7.5美元是銷售商的額外利潤。[130]

農業機械的引進,也使得農業生產第一次與石油等工業化資源掛上鉤的。從長期來看,成本的增加己經沖銷掉了高產量帶來的收益。當成本持續增加的時候,以家庭生產為主的傳統農業模式(或者稱之為小農經濟)就將走向解體。一旦化肥等生產材料價格上漲、或是食品價格下跌,沒有足夠國家補貼的個體農民或小農場主們,就將首先面臨破產,并變賣土地。由于土地私有化政策的存在,拉丁美洲的大批土地己經走向集中。例如,地主如果用先進的辦法開發土地,利潤就會增加,但更多的勞動力就無事可干……如果使用動力設備,減少的農村就業機會會比它能增加的要多。[131] 換句話來說,這樣的大莊園體制的結果最終意味著國內消費市場的萎縮,而大批的失業農民涌入拉美的城市尋找工作,增加了城市的負擔,實際上也加劇了整個社會的不平衡發展趨勢。在長期來看,拉美的工業體系將被拖垮。

總得來說,綠色革命最終幫助了孟山都等大企業成功地將傳統農業轉移到了商業化農業的發展道路之上。革命在提高糧食產量,增加世界人口的同時,也為孟山都的產品打入農村市場,掃清了障礙。

三、孟山都公司與歐洲聯盟國家

孟山都公司與西歐國家的居民的關系相對有些緊張。例如,孟山都公司在法國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據法國媒體報道,數十名仇視轉基因研究的法國人有組織地闖入美國孟山都公司法國分公司的轉基因試驗田,搗毀了近6000平方米的轉基因玉米及其他農作物。[132] 由于襲擊者認為孟山都公司的玉米所含的蛋白質有毒性(因為公司生產的種子可以自行抵御玉米螟的攻擊并殺死它們),這對公眾有潛在的危害,如污染水源,這樣的襲擊接連不斷。迫于法國農民的壓力,法國政府在2008年年初宣布禁止該國種植由孟山都公司開發的轉基因作物MON810玉米。但總統薩科奇隨后宣稱政府原則上不反對發展轉基因產品。[133] 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國政府在轉基因產品的發展上的政策己經開始徘徊。而孟山都公司也不甘示弱,由其法國分公司正式向法國司法部門提出起訴,要求懲辦肇事者。

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孟山都公司的巨大影響力。不僅是法國,瑞士在2005年的全民公決后,也宣布農業在五年內禁止應用轉基因技術。孟山都公司在英國傾倒有毒廢料遭調查,并引起英國民眾的強烈關注。與此同時,歐盟輪值主席國盧森堡的環境大臣呂西安·盧克斯也堅持對轉基因產品持謹慎態度,歐盟環境部長理事會2005年6月24日也以大多數反對票否決了歐盟委員會提出的要求成員國對某些轉基因產品取消禁令的要求。[134] 這一事實也基本上反映了歐盟的立場。

此時此刻的WTO,似乎也并不站在歐盟這邊。2006年9月,WTO部分公開了2003年美國總統布什指責歐盟成員國暫停批準轉基因植物種植的裁決。

WTO的法官們初步裁定認為歐盟自1999年開始的4年間,歐盟在審批轉基因生物產品時沒有履行其場叮0義務,存在著“事實上”的暫停。而這一裁定也預示著WTO將強令世界上最重要的農業產區的歐盟國家引進轉基因作物和糧食食品。[135]

目前,歐盟究竟能在由美國政府一手創建的WTO面前堅持多久,尚不得而知。但有個事實卻是已經很難改變的了,那就是在開始抵制孟山都等跨國公司的大豆制品的過程中,歐洲人驚奇地發現在自己食用的工業加工食品當中,已經差不多都含有大豆成分了。

第四章  兩個學派的解釋力分析與新全球權力形態的出現

第一節  自由主義與激進主義在孟山都案例上的解釋力比較

一、兩個學派對跨國公司的不同評價

巨型跨國公司是二戰之后涌現出來的新的國際性組織。這些公司在世界經濟政治舞臺上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它們重塑了世界生產的格局以及產品的銷售渠道,有效地控制了財富的來源與分配結構,進而影響并改變了世界權力的構成及其運行模式。在創造出新的國際政治與經濟游戲規則的過程中,這些巨頭所扮演的角色是多面的,運用的手段是復雜的。自由主義與激進主義對這些行為體都做出了一定的分析。

自由主義者認為跨國公司的全球經營體現了自由主義精神。以蘇珊·斯特蘭奇為代表的自由主義學者指出,全球競爭正在把世界推向更多是由新興的管理技術官僚制度決定的,而不是由國家實力觀念左右的境地。大使館和外交部里傳統的玩家們仍然在營業,但跨國公司的老總們也加入了進來。[136] 在曾經由國家做市場的主人的地方,如今市場在許多關鍵問題上已經成了國家政府的主人。[137] 自由主義者們認為跨國公司的存在是有利于先進技術的傳播,有利于改善諸多國家的收支情況,促進各國的經貿往來的。

激進主義學者認為西方的跨國公司與西方國家的政府應當對發展中國家的貧困與落后負責。埃及著名經濟學家薩米爾·阿明在對“中心積累型”的第三個階段的論述中,指出跨國公司和科技革命塑造了新的不平等的國際經濟關系,這加深了外圍地區對中心地區的依附。[138]著名的巴西經濟學家多斯桑托斯也指出,跨國公司通過對發展中國家的工業進行投資改善了技術含量較低的生產設施,進一步延長了這種依附關系。由跨國公司與發達國家政府共同建立起來的技術一工業依附模式普遍使發展中國家的生產體制受到了制約。[139]

自由主義理論與激進主義理論有關跨國公司的描述,從不同角度對跨國公司的行為及結果做出了分析。可以說,運用兩個理論對跨國公司的行為進行分析,都可以得出比較合理的解釋,并沒有出現一個理論的解釋力明顯大于另一個理論的情況。

二、兩個學派在孟山都案例上的解釋力

比較自由主義與激進主義兩個模式有著共同的特點,即都認為世界經濟是一個日益相互依存的統一體系,主導世界經濟的主體是跨國公司,而不是民族國家。[140]不過,對于孟山都公司構建其全球優勢地位的手段與過程,兩個學派的解釋力又都有一定的范圍。在某些領域,一個學派的理論會顯得比另一個學派的理論更具有解釋力:

【自由主義】綜合來說,在以下領域,自由主義學派顯得更具有解釋力:

(l)跨國公司的優勢地位,主要是通過市場化手段實現的——這些活動常常是公開的。例如,跨國并購是得到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認可的,發展中國家的一些企業也在并購發達國家的企業。跨國公司完全可以憑借合理的市場化手段在某些領域獲得超級優勢地位,而并不是像激進主義學派所形容的那樣,完全是憑借不公平的手段獲得壟斷地位。

(2)產權制度的確有利于保護生產者的積極性,世界經濟的發展必須借助相對良好的國際合作環境才能得以實現。即使是發展中國家的企業也有要求建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要求。孟山都公司有效地運用了產權制度,保護了那些由公司自主投資并開發的產品。這樣的行為符合市場規則,是無可厚非的。

(3)跨國公司滿足了許多國家引進技術與外資的急切愿望。跨國公司通過與這些國家的研究機構的合作,給它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工藝以及先進的管理經驗,這客觀上也提高了這些國家的出口能力。單純運用激進主義理論,并不能解釋眾多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著名研究機構,爭相與孟山都等跨國公司展開合作的真實目的與動機。

【激進主義】綜合來說,在以下領域,激進主義理論顯得更具有解釋力:

(l)跨國公司的壟斷地位己經帶來了消極影響。孟山都公司的跨國資本在國內與國際層面上不受社會與國家控制的直接結果是:孟山都公司可以運用其強大的技術優勢與資本優勢,對一國的糧食行業實現某種程度的壟斷。在實現壟斷之后,公司再通過自身的管理(監控)手段,對使用自己產品的農民實現遠程控制。

(2)跨國公司的行為導致了新形式的依賴。通行于世界的產權制度雖然有效地保護了孟山都公司的種子產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可能。在轉基因種子的種植范圍在全球飛速擴大的時候,農民不能保留種子也就意味著農民開始依賴于企業或者是企業影響下的國家。目前,孟山都公司對水體資源以及對應的該水體中的生物資源所提出的產權要求是否合理,也存在相當大的爭議。這些現象都類似于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工人依賴企業的工資生存的現象—公司的大規模技術資金的投入需要回收,而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農業生產。一旦個體農民的收入無法抵消公司的單位技術成本與管理成本,不平等增長的現象就將出現。

(3)跨國公司在與美國政府合作的過程中,建立了新的統治秩序。孟山都公司依靠其自身對美國政府的強大影響力,對他國的學術界進行直接的干預。孟山都公司還利用美國政府的特殊政策,與其他糧食巨頭一道共同對伊拉克與阿富汗兩國的糧食生產體系進行了重塑。而這樣做的結果是兩國國民在喪失了對自己國家糧食生產的控制的同時,自身的飲食習慣也被迫改變。

第二節  新全球權力形態的出現

自由主義與激進主義都對孟山都公司構建全球優勢地位從各自的角度做出了有一定說服力的解釋。其實無論是從自由主義的角度還是從激進主義的角度(尤其是激進主義角度),都可以發現:全球性的跨國公司正在成為一種全球層級的新權力,甚至建立了自己的“帝國”

一、孟山都構建其全球權力體系的手段與機制

全球化的過程是信息、資本與技術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結合的過程。經濟的全球化己經創造出了一種新的權力體系。這種新的全球權力體系,依賴于市場力量作為其主要控制手段,而非傳統的帝國那樣依賴政治力量與軍事力量作為其主要控制手段。

從孟山都公司的發展過程、經營手段來看,可以發現:在這個新的權力形態之下,市場力量的強大。在整個世界日漸成為一個大市場的過程中,孟山都公司正是借助跨國市場力量,接管著部分民族國家對于糧食市場的管理權。在這個新的帝國形態之下,孟山都公司所擁有的不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疆域(種植該公司轉基因種子的土地、水資源)、人口(種植該公司種子的農民、公司的雇工、告密者等)與價值觀(消滅貧困與饑餓),它還擁有隸屬于自己的強力機構(被雇傭的私人偵探公司與高科技監控設備),以及與主要民族國家談判的技術實力、專利實力與輿論實力。

孟山都公司所構建出的這個新的權力形態擁有一個全新的權力結構。這個權力秩序的形成,首先是一種新的空間形式的生成。[141] 正如麥克爾·哈特本人在與一些中國學者討論的過程中曾經說過的那樣,這種權力網絡是各種不同等力量間的協作,但是,一些力量顯然會比一些力量更重要。[142] 傳統的帝國權力框架是平面的垂直結構,而現在的巨型糧食跨國公司已經突破了單純的垂直的等級結構,正在成為促使權力的結構向著立體的網絡狀并且等級化的復合框架方向發展的主體。例如,孟山都公司與其他利益集團的利益協調、孟山都公司與相關民族國家的斗爭都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糧食跨國公司的發展歸功于在全球范圍內盛行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正是依賴了這一通行于世界絕大部分地區的經濟體制,孟山都公司才可以在不受政府過多干預的前提下,完成了它與其他糧食巨頭之間在全球利益方面的重新分配。正是有了當前世界知識產權體系(如UPOV等)的保護,公司才能堅定地繼續研發新的產品,從而不斷地滿足來自世界市場之上的新的需求。正是依靠了信息在全世界暢通無阻的傳播,孟山都公司的宣傳才能夠到達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與地區。

正如《世界是平的》一書里所說的那樣,平坦的世界同時賜予黑暗與光明的力量。[143]孟山都公司不僅僅運用合理的市場化手段。為了推動全球市場的進一步的分權,掀起一場針對傳統農業的信息革命,從而跨越國界地傳播自己的管理結構與公司理念,公司也依靠自身與國家行為體的力量,根據自己的利益,通過不合理的強制行為達到目的。例如,公司目前力圖做的一件事就是:將信息技術深深地植入到現代農業當中,實現生產的信息化,從而讓傳統農業擺脫不了對科學技術的依賴。如果誰想阻擋這一進程,不論它是民族國家還是科學家、農民等個人,都將面臨公司強有力的游說、反抗或打擊。

二、孟山都全球權力體系的發展前景

全球化的過程,是一個經濟斗爭與政治斗爭的主體都在發生明顯變化的過程。如今,組成世界的權力結構與行為邏輯的單位,除了民族國家之外,又多了巨型糧食跨國企業,例如孟山都公司。該公司的分公司己經遍布世界各地,其勢力范圍除了包括現在世界上眾多知名的大城市之外,還包括了眾多遠離城市的經濟欠發達地區。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孟山都公司所構建的帝國還具有其發展性,正在步入成熟期。孟山都公司仍然在借助各種力量(技術力量、宣傳力量、國家力量),利用著每一次機會(例如經濟危機、戰爭),鞏固并維護著這個新的世界秩序。雖然這個權力體系已經相對穩定,但是在未來,這個體系還將面臨來自諸多挑戰。

企業做得越大,它與政治的聯系就越緊密。從政治層面上來講,隨著孟山都公司實力的上升,它要求打破民族國家所設定的傳統疆界的要求將愈加強烈,與國家行為體的接觸也就愈加頻繁。孟山都公司與諸多隸屬于國家的研究機構的緊密合作,并不能完全掩蓋公司與國家之間在某些本質問題上的沖突。例如,當孟山都公司的發展足以或可能動搖到民族國家的政治力量統治的根基的時候,不排除有一定實力的民族國家像阿根廷那樣,或是聯合其他國家與國際性組織、或是獨立做出強有力的反抗。長遠來看,經濟力量與政治力量之間的直接碰撞在未來似乎不可避免。新的權力體系完全有可能面臨來自民族國家的挑戰。

民族國家并不是這個新的權力體系的唯一挑戰者。帝國的抵抗力量還潛藏于帝國之中,這就是被全球化力量所驅趕的流動的混雜的大眾。[144] 由眾多破產的農民組成的非政府組織仍然在宣傳孟山都公司的不合理的經營行為。由消費者組成的抗議組織也在不斷地對孟山都公司在世界各地設立的研究機構與試驗田進行破壞……雖然在企業界與學術界的較量過程中企業的力量明顯已經占據上風,某些知名科學家由于質疑轉基因的安全性而被迫離職,但是這些科學家的行為依然受到許多人的尊重與敬仰。從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某些農民、消費者、學者依然會站在質疑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前線。他們將成為不容忽視的個體。當這些人聯合起來的時候,一股較為強大的社會力量也將形成。當國家力量不愿或無法抵御市場力量的時候,這些社會力量或許是挑戰新權力體系最后的力量。

孟山都公司所夢寐以求的目標是撐起一張生產全球化之網,并試圖把所有權力關系都籠罩在它的世界秩序之下。[145] 帝國擴張的目的,不再是單純地為了謀求占領一國的人口或是世界市場,而是占領整個生態世界,更確切地說是控制整個自然界。而達到這種目的的手段,比國家的手段更高級、更隱蔽。這多少可以看作是全球化時代之下新帝國形態的一個縮影。

經濟的全球化從本質上來說是市場的全球化,從主體上來說則是企業的全球化。盡管世界各地對孟山都公司操控全球糧食的行為頗多非議并做出了抗爭,但始終無法動搖其在糧食領域的優勢地位。伴隨著世界市場的大一統,帝國的疆域依然在不斷地向全球擴展。孟山都依然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一步又一步的擴張,不斷地完善其帝國形態與建置,使這個帝國形態具有極強的自我鞏固能力和向外擴張力,成為令世人矚目的新的利益集團。

結束語

一、初步的結論

綜合前文的論述,本文的初步結論是:孟山都公司主要是通過世界市場體系這個平臺建立起自己的全球優勢地位,并顯現出其擁有了作為一種新的全球層級的權力形態的基本要素。在這個全球優勢地位與新全球權力形態的建構過程中,該公司既使用了較為正當的市場經濟機制與手段,同時也使用了不正當的機制與手段,從而在某些方面符合自由主義的解釋,在另一些方面又符合激進主義的解釋。不過比較而言,從收集到的資料來看,孟山都公司所運用的不正當競爭手段略多于其運用的較為正當的競爭手段。

具體來說,從激進主義角度來看,孟山都公司是資本主義巧取豪奪的一個典范,是資本塑造其自身帝國的一個典范:(一)孟山都公司通過多種技術手段對種子實行壟斷。(l)通過開發不育的種子(包括動物的精子與植物的種子,以及生產這些產品的工藝流程),并與農戶簽訂種植合同收取包括專利許可費在內的種子費用,孟山都公司有效地控制了農業生產的上游階段,其直接結果是農民保留種子與互相交易的傳統農業行為被視作非法;(2)公司不僅為自己生產出來的種子申請知識產權保護,還通過對其他國家的種子申請專利的方法,將眾多國家的優質種子票」竊過來,占為己有;(3)通過雇用私人偵探公司,將耳目派往世界各地,監視被公司稱為不規矩的農民。公司另一套完備的“告密系統”正在促使農村農業生產框架進一步解體。按照激進主義的邏輯,這實際上是一個新的“農奴制”。在這個制度下,農民只是公司種植糧食的工具,而不能保存種子;(4)公司通過對學術機構的滲透與控制,實現了對輿論更全方位的控制。

(二)孟山都公司運用多種游說手段達到自己的擴張目的:(l)孟山都公司通過設立專門的政治獻金部門,不僅自己直接從事政治游說活動,還雇傭大批專門公司間接從事對政府的游說活動。公司還同時給民主黨與共和黨兩黨捐獻資金,公司有時甚至用金錢賄賂他國的政府宮員以換得支持;(2)孟山都公司通過與美國多個政府部門(立法、國家安全事務、衛生食品監督、環保、對外貿易等)的人事結合,獲得了在國內與國外的相當有利的競爭優勢。(三)孟山都公司還借助美國政府的權力來擴展自己的影響力:(l)與其他糧食巨頭一道,逐漸進入了伊拉克與阿富汗等國的糧食生產與消費市場,控制了當地的糧食生產體系,改變了原住民的飲食結構,從而使得這些國家完全失去或正在失去獨立影響本國糧食生產體系的能力。(2)孟山都等糧食跨國公司與美國政府形成了一定的默契,在“綠色革命”的口號下建立起了農民對自己的信任與依賴,而其最終結果卻是大批的土地走向集中等等。

當然,辯證地來看,從自由主義角度觀察這一建構過程也頗為重要:(一)在世界經濟日益開放,國家逐漸讓渡經濟管制力的過程中,孟山都公司更加自由地收購、兼并國內外的競爭對手,從而以最短的速度實現了規模效應。

,利用與世界其他糧食巨頭建立起來的戰略技術聯盟,孟山都公司控制了糧食產能建設、農業貸款等諸多與農業生產直接相關的環節。

(二)孟山都公司運用自身的研究實力不斷縮短產品的生命周期,開發高產量的種子以滿足市場的最新需求。公司還與世界其他知名研究機構一道,共同促進了世界農業的發展。

(三)孟山都公司非常熟練地運用現有的國際通行的專利制度構建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有效地控制了世界糧食生產鏈的首個環節—種子生產,從而加快了傳統農業向商業化農業方向轉變的過程。公司還借助水資源的私有化制度,謀求對這一與世界農業發展的最重要的資源的占有。

(四)孟山都公司運用輿論宣傳與糧食援助,謀求進一步建立起自己在公眾面前的良好形象。公司通過對消費者進行直接宣傳、學術界的積極評價、公司在教育培訓以及糧食援助方面的積極行動,進行公司的對外宣傳工作。

孟山都公司構建其優勢地位的手段與途徑是復雜的。孟山都公司的發展實際上反映出了在全球化視野下誕生的一種新的權力形態。鑒于這種新的權力形態對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的影響力在逐漸增強,有必要再對它進行進一步的觀察與研究。

二、相關的思考

(一)糧食巨頭與非政府組織的關系

之所以說全球性跨國公司是一種新的全球權力形態,還在于它們會廣泛地運用全球各種軟性的非政府資源,建構起龐大的社會資本。就孟山都公司的全球食品權力體系而言,它不僅僅是由種子、化肥等有形物質所決定的,它還是由眾多不同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交織連接起來的網絡。

首先,需要關注糧食巨頭與世界性農業權威組織的關系:針對目前除草劑等農藥破壞環境的批評,孟山都公司在糧農組織召開的會議上,曾一直敦促各國設立“農達組織”,從而盡早建立一個統一監管農業的組織。在聯合國的生物安全系列談判期間,孟山都公司也到處散發《雜草竊奪了陽光》的文件。從這些舉動來看,該公司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過游說活動,在將其產品的形象塑造地更加美好的同時,為該公司處理各種與環境有關的糾紛設立一個新的制度環境。如果這些世界性農業權威組織最終達成了有利于巨型糧食跨國公司的協定的話,世界農業生產版圖被重新塑造的速度也許將進一步加快。

其次,需要注意一些國際性非政府組織在世界農業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表4 孟山都公司參與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

名稱

組織簡介

國際食品與農業貿易政策委員會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culture Trade Poliey Couneil, IPC)

IPC包括了孟山都、嘉吉、諾華、ADM、邦吉、美國農業部、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等眾多成員。該組織倡導在農業與食品貿易領域采取實用主義政策,大幅降低各國在農產品領域的關稅。它是世界農產品貿易白由化最強有力的鼓吹組織之一。它的影響力是一個無論是布魯塞爾、巴黎還是別的政客都不能忽視的利益集團。[146] 就在2009年3月,IPC還呼吁G20進一步消除大部分國家的貿易保護措施,因為IPC的成員們認為自由貿易才是世界糧食安全的最重要的保障。

公民外交事務網絡

(The Citizen’s Network For Foreign Affairs, CNFA)

CNFA宣稱自己是一個非盈利且不帶黨派色彩的團體,宗旨是通過發現并開發新的世界市場,來加速世界經濟增長。該組織由美國二百多個農業與銀行業的大公司組成。它土要從事游說前蘇聯國家以及非洲國家的工作。在產糧大國烏克蘭,CNFA是孟山都公司的種子銷售最有力的幫手。

獲取農業生物技術應用國際服務組織

(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eations,ISAAA)

ISAAA是一個非贏利性的國際組織,主要職責是向發展中國家傳播將農業生物科學技術。該組織接受來自孟山都公司、嘉吉公司、諾華公司、洛克菲勒基金、世界銀行等多個農業公司與組織的捐贈。ISAAA在肯尼亞、菲律賓、日本、英國均設有研究中心。孟山都與ISA從關系非常密切。ISAAA作為中間人安排了孟山都對墨西哥與肯尼亞的土豆援助。例如,孟山都公司就免費向墨西哥的窮人轉讓了兒個非商業化的抗病毒土豆技術。在對兩國的援助中,孟山都不僅對兩國的研究人員進行了轉基因知識的培訓,還加速了兩國在知識產權制度進一步向TRIPs的轉變。

這些國際性組織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并不是由國家直接發起的。從上表也不難看出,在這些組織中,或多或少都有跨國公司的影子。例如,表中的IPC與CNFA的主要成員是巨型跨國公司并且影響力巨大。這兩個組織代表的都是大型跨國公司的利益而非國家利益。ISAAA雖然不是由跨國公司直接籌建的組織,但是它卻從這些巨型公司獲得一定的援助,并積極地為巨型跨國公司服務。它的獨立性與創建目的究竟為何需要進一步的考證。

再次,需要留意國家內部農業非政府組織所扮演的角色:2009年4月24日《環球時報》上《第一夫人提倡有機種植,游說團體致信表達不滿——白宮種菜惹惱化肥商》一文,報道了代表殺蟲劑和化肥廠家利益的強有力的農業利益團體“中部美國作物生命協會”(MACA)點名寫給現任總統奧巴馬夫人米歇爾·奧巴馬的一封公開信的相關情況。文章指出,寫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位第一夫人在白宮草坪種菜的舉動,引得了許多英美家庭都開始自己種植蔬菜或購買當地沒有施過化學肥料生產的蔬菜。MACA在給米歇爾的信中鼓勵米歇爾重新認識傳統農業對美國人口增長的作用,并以非常客氣的口吻贊揚米歇爾認識到了農業對美國的重要性。雖然MACA在信中沒有提到“有機”、“殺蟲劑”、“化肥”等字眼,但該信卻強調了農業是美國最大的產業,直接和間接雇傭了2200萬人,為美國創造了20%的國民生產總值,而且其執行會長麥卡維爾在一封給會員的電子郵件中也用了非常不客氣的語氣聲稱“菜園是個好主意,但有機種植讓我們不寒而栗。”[147]

民眾擁有是否選擇有機種植的自由。而這些代表眾多美國公司利益、強有力的國內農業非政府組織的目前的做法不免讓人隱隱生憂。這類集團在未來還會采取什么進一步的國內行動與國際行動依然值得關注。

(二)全球性糧食跨國公司對國際政治經濟關系的影響

正如麥克爾·哈特與安東尼奧·奈格里在《帝國——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書中所描述的那樣,權力在生產的同時也在組織。在組織的同時也在自我表述,宣稱自己為權威。從較長時間來看,孟山都公司所建立的帝國仍然有著其強大的生命力與影響力,因為它通過現行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已經牢牢控制了世界糧食生產鏈的首要環節——種子(未來或者還可能包括水資源)。美洲、亞洲的印度、伊拉克、阿富汗的種子市場成為孟山都公司的天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可以預見,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內,這種狀況都不會有多大實質上的改變。歐洲的情況也頗為相似。東歐各國的土地上基本上都種上了轉基因種子。法國等西歐糧食生產大國也漸漸表現出了對轉基因食品的妥協的跡象。雖然西歐民眾抵抗轉基因食品的力量還很強大,但歐洲糧倉的積極作用正在逐漸喪失。未來孟山都公司可能將加大對西歐青少年的食品教育,并通過美國政府對西歐各國政府進一步施加壓力。與此同時,。以中國為核心、輻射東南亞的東亞地區,己經成為了除西歐、俄羅斯之外,世界上為數不多孟山都尚未大規模或暫時還不能大規模進入的地區。這三個地區在未來注定將成為孟山都公司所要攻占的最后高地。

亨利·基辛格曾經說過:“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憑借著自身的優勢地位,以孟山都公司為代表的全球性的糧食跨國公司,已經深刻改變了當今世界經濟與政治舞臺上的游戲規則。首先,糧食跨國公司由于擁有人類賴以生存的糧食種子,可以像國家行為體一樣,獲得影響發展中國家的政治能力。這時候的糧食已經不僅僅帶有經濟屬性,它更多帶有的是政治屬性。這時候,糧食不僅是政治家手中的籌碼,也是跨國公司手中的利器。發展中國家大多數的政治家們不可能有效地控制糧食來源,但跨國公司卻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對糧食種子(絕育種子)的對外供應,通過影響糧食生產者,進而影響糧食消費者,最后實現對一國社會與政治穩定的絕對影響。這是通過經濟的手段,達到政治目的最生動的寫照。其次,糧食跨國公司是當前世界貿易規則的主要制定者之一的事實,已經隱約可見。TRIPS中的部分規則明顯有利于跨國公司的發展。而相應的國家則只是第二收益者。這就意味著,在世界貿易領域,發展中國家不僅要面對發達國家的政治壓力,還將面臨一些生產“生存必需品”的跨國公司的經濟與政治壓力。不過,這也給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即是否可以通過加強對某類跨國公司的影響獲得更多在世界貿易領域的發言權,進而獲得更多在政治上的發言權。再次,糧食跨國公司與美國政府在伊拉克等國家及地區的合作,也預示著一個新的結果的出現,即發達國家與壟斷組織的緊密合作,將進一步加深這些發展中國家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依賴。這種依賴將不僅僅是貿易上或是國際分工上的依賴,其更多體現的是一國國民的生命對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源的依賴。這種特殊關系已經突破了相互依存的界限,依賴也變得更加徹底。一切都匯合到了生存層面上的依賴,而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政治層面上的國家間依賴或是經濟層面上國家間的依賴。這或許是一種新的依賴形式,即一些國家對另外一些國家+這些國家的跨國公司的依賴。

(三)全球性糧食跨國公司對中國的挑戰無論是在過去的革命時期,還是在現在的發展時期,農民問題始終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初期的時候,有一些人相當樂觀地看待中國的農業發展有了與世界交流的契機。然而孟山都建立帝國的過程卻讓筆者看到了其中對于中國來說所蘊藏的風險。不容否認,國內外的經濟交流有助于提升本國糧食生產與經營的水平,但對此中國必須保持冷靜的態度。中國的轉基因種子市場也在迅速地發展,僅在2001年中國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就呈現了300%增加的現象[148]。

首先,中國需要保住自己在世界上的農藥銷售份額。不算其他公司,單是孟山都一家公司就已經成功地把中國產草甘磷逐出了歐盟和巴西市場。據阿根廷最大的報紙《號角報》報道,美國著名生物科技企業孟山都正在推行一場把中國農藥逐出全球所有主要農藥市場的計劃。而在2001年5月,孟山都澳大利亞分公司針對中國草甘麟提起了反傾銷指控,訴訟涉案金額2300萬美元,涉案產品680萬噸[149]——中國企業由于沒有相關應對經驗,最終敗訴。可以預見,隨著孟山都等糧食巨頭實力的不斷上升,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企業將面臨著更多更大的壓力與挑戰。

其次,作為大豆原產地的中國,也開始從美國及南美(南美的農業生產實際上主要是美國企業在操作)大量進口大豆,而在十幾年前,中國的大豆是可以自給自足的。現在中國卻變成了排世界第二位的大豆進口大國。據最新數據統計,僅黑龍江2009年一季度大豆進口就激增了84.5倍,其中八成以上的大豆來自美國。轉基因與非轉基因市場一年反轉。[150] 國內的非轉基因大豆由于銷售與運輸成本過高而面臨滯銷。而由于進口轉基因大豆的沖擊,國內的大豆加工業面臨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沖擊。

然而,嚴峻的問題并不只這些。《南方周末》曾以《種中國豆侵美國“權”》為題,報道過美國孟山都公司對產自中國上海附近的野生大豆申請專利的事件。該文中這樣寫道:孟山都公司在長達90多頁的英文專利申請書中對專利保護范圍逐一說明,其中包括與控制大豆高產性狀的基因有密切關系的“標記”;所有含有這些“標記”的大豆(無論是野生大豆還是栽培大豆)及其后代;生產具有高產性狀的栽培大豆的育種方法;凡被植入這些“標記”的轉基因植物,大麥、燕麥、卷心菜、棉花、大蒜、油菜、亞麻、花生、高粱、甜菜、甘蔗、土豆,甚至還有諸如首楷、向日葵、棕桐、花椰菜……[151]

如果該專利獲得批準的話,也就意味著在未經孟山都公司允許的前提下,中國的學者、農民對該種子及其衍生品的研究、培育與種植都將被視為非法行為。

部分中國大豆的出口將面臨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貿易制裁。事實上,值得注意的地方還有:在這份專利說明書中,孟山都公司并沒有明確標明這種野生大豆是如何獲得的,而只是在隨后的聲明中堅稱這種大豆是來自于由美國農業部主管的“種質資源收藏庫”。[152] 但是,目前卻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該野生大豆是通過正式途徑進入美國的。中國的野生大豆怎么到了美國農業部的資源庫里去了呢?誰帶過去的?怎樣帶過去的?為了防止我國生物資源被非法竊取進行技術開發與商業用途的研究,中國政府在2008年年底完成了對《專利法》的第三次修改,并準備在2009年10月1日正式執行。修改后的《專利法》在“總則”第五條與“第三章專利的申請”第二十六條當中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并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依賴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人應當在專利申請文件中說明該遺傳資源的直接來源和原始來源;申請人無法說明原始來源的,應當陳述理由。[153] 雖然以上的修改充分證明了國家己經加大了對本國生物資源的保護,但是這一新法律的推行比《南方周末》的報道晚了至少九年。

企業的影響在最初是相當隱蔽的,手段也更柔性。當中國政府以及大多數學者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研究美國等發達國家如何對本國糧食生產進行補貼的時候,相關的微觀行為體的行動卻仍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事實上,以孟山都公司為代表的世界糧食跨國企業正在通過專利、法律訴訟等多種手段進占中國的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例如,據相關資料顯示,孟山都公司在中國銷售轉基因棉花種子,就是通過與一個省屬公立種子機構成立合資企業而進行。[154] 這是一種與關鍵技術專利的公共持有者的合作。雖然無法預測這樣的聯合在長期來看是否會對中國農業發展有利,但是,國家以及國內的非政府組織需要對類似這樣的舉動投入更多的關注。

總得來說,針對如何規范跨國公司的行為,在WTO規則內至今還沒有關于有效控制跨國公司行為的多邊規則。目前,各國只能根據跨國公司的行為及導致的后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或是鼓勵其發展或是限制、禁止其發展的態度。顯然,針對跨國公司的某些不合理行為,僅僅依賴各國的相關的知識產權法律以及《反壟斷法》進行規制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制定對策首先需要全面地認識研究主體的行為及其特征。本文己經嘗試對以孟山都公司為首的糧食跨國公司的行為以及所體現出了的新權力形態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分析與論證。筆者認為有關本文的論述并沒有就此結束,接下來的一個重要而且比較繁重而且充滿挑戰的研究任務是:如何針對糧食跨國公司的這些行為提出相應的合適可行的應對措施。為此,筆者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對這一問題繼續進行具體與深入的分析,并誠摯希望各位專家學者提供寶貴的指導與幫助。

注釋

[1]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world development”,cited from http://unctc.unctad.org/data/e73iialla.pdf.

[2] 麥克爾·哈特,安東尼奧·奈格里著,楊建國、范一亭譯:《帝國——全球化的政治秩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頁。

[3] 吉爾平著,楊宇光等譯:《全球政治經濟學:解讀國際經濟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314~315頁。

[4]黃河:《跨國公司與當代國際關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頁。

[5]孫溯源:《跨國公司的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反思與重構》,載《國際政治研究》,2007年第3期。

[6]余萬里:《跨國公司的國際政治經濟學》,載《國際經濟評論》,2003年第2期。

[7]李蹤:《當代國際壟斷——巨型跨國公司縱論》,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50頁。

[8] 鮑曼著,李存捧等譯:《現代公司與美國的政治思想:法律、權力與意識形態》,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頁。

[9] 默里·L.韋登鮑姆著,張兆安譯:《全球市場中的企業與政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14頁。

[10] “范春輝:《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公司的政治功能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頁。

[11] 考克斯著,林華譯:《生產、權力和世界秩序:社會力量在締造歷史中的作用》,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頁。

[12] 麥克爾·哈特等:前引書,第32頁。

[13] 趙予新:《糧食安全價值鏈及實現方式探析》,載《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

[14] 周立:《美國的糧食政治與糧食武器——食物商品化、政治化以及食物帝國的形成與擴展》,中國食品網,2008年6月18日,摘錄自 httP://www.foodqs.eom/news/gjspzs01/2008618163617952.htm。

[15] 恩道爾著,趙剛等譯:《糧食危機:運用糧食武器獲得世界霸權》,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頁。

[16] “皮埃爾與蘇瑞特著,許云鍇譯:《美麗的新種子:轉基因作物對農民的威脅》,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8月版,第116~118頁。

[17] 嚴建兵:《換一個角度看孟山都》,載《種子世界》,2002年第2期。

[18] 歐內斯特·費德著,方微譯:《世界銀行:跨國農業企業的工具》,載《南洋資料譯叢》,1984年第4期。

[19] 吳無錫:《跨國農業公司概況》,載《世界農業》,1993年第6期。

[20] 徐晶:《孟山都之變》,載《新財經》,2002年第10期。

[21] 胡笑形:《孟山都/Seminis領先全球種籽市場》,載《農藥市場信息》,2005年第11期。

[22] 本刊訊:《種子和除草劑熱銷,孟山都公司盈利翻番》,載《山東農藥信息》,2008年第5期。

[23] Brewster Kneen,“Restrueturing food for corporate profit:The corporate geneties of Cargill and Monsanto”,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Vol.16,No.2, June1999,p.p.161-167,cited from http://springer.lib.tsinghua.edu.cn/content/p53622jp91g26202/?p=ecl43cc08de74ft08b473f8445038dla&pi=O。

[24] 范達娜·席瓦著,唐均譯:《失竊的收成:跨國公司的全球農業掠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05頁。

[25] 佚名著,梁艷艷譯:《轉基因大鱷孟山都》,載《世界環境》,2004年第5期。

[26] Canadian Democratic Movement, “Iraqi seed marketet controlled by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cited from http://www.canadiandemocraticmovement.ca/iraqi-seed-markets-controlled-by-transnational-corporations/

[27] GRAIN是一個以推動農業多樣性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為己任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該組織主要關注與基因(資源)有關的問題。

[28] ETC group, “Gene Giants Grab ‘Climate Genes’”, May 13th, 2008,

cited from http://www.etcgroup.org/en/materials/publications.html?pub_id=688.

[29] 孫溯源:前引文。

[30] 新華網:《糧價暴漲跨國巨頭利潤翻番,中國糧食安全受威脅》,2008年5月12日,摘錄自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5/12/content_8148886.htm.

[31] Christopher Leonard, “Surging Sales Help Seed Company Monsanto More Than Double Its 2Q Profit”, AP News, Apr 2nd, 2008, Cited from http://www.blnz.com/news/2008/04/02/Monsanto_profit_surges_revenue_rises_9384.html.

[32] Wikipedia, “Monsanto”, cited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nsanto#Lobbying.

[33] 徐晶:前引文。

[34] 轉引自周立:前引文。

[35] Naney seewald, “Monsanto Raises Full-year Earnings outlook”, Chemical Week, Sept.22nd, 2008.

[36] Monsanto’s R&D Pipeline:“Discovering, delivering, Yielding”,

Cited from http://www.monsanto.com/products/pipeline/default.asp.

[37] 亞當·斯密著,唐日松譯:《國富論》,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90頁。

[38] 弗雷德里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著,王明毅等譯:《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66頁。

[39] 米爾頓·弗里德曼著,張瑞玉譯:《資本主義與自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版,第20頁。

[40] 黃河:前引書,第75~76頁。

[41] 黃河:前引書,第76~77頁。

[42] 胡笑形:前引文。

[43] 秦斌:《企業間的戰略聯盟:理論與演變》,載《財經問題研究》,1998年第3期。

[44] 唐曉華,王偉光主編:《現代國際化經營》,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257頁。

[45] 張鳴:《價值鏈管理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頁。

[46] Helena Paul, Ricarda Steinbrecher, Devlin Kuyek and Lucy Michaels, “Hungry Corporations: Transnational Biotech Companies Colonise the Food Chain”, Zed Books, November 2003, cited from http://www.econexus.info/Hungry_Corporations.html.

[47]周立:前引文。

[48] 資料來源自http://www.cargill.com/; http://www2.dupont.com/Dupont_Home/en_US; http//wwtv.adm.com/en-US/Pages/default.aspx; http://www.conagrafoods.com/index2.jsp.

[49] 邁克爾·波特著,陳小悅譯:《競爭優勢》,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版,第36頁。

[50] 趙予新:前引文。

[51] 嚴秋旭:《孟山都公司最近動態》,載《農藥》,2003年第3期。

[52] 農博網:《孟山都深化研發平臺,幫助農民提高產量》,2008年12月18日,摘錄自http://finance.aweb.com.cn/2008/12/18/22520081218084729440.html

[53] 孟山都公司:《轉基因作物是否能夠實現增產》,2009年3月27日,摘錄自http://www.monsanto.com.cn/lsb/lsb_release.aspx?id=27

[54] Ellen Gibson,“Monsanto”,BusinessWeek,Dec.22nd,2008

[55] Ron.Smith,“New gene technology, drought tolerance top goals for Monsanto, Delta and Pine Land”,Southwest Farm Press,11/6/2008,

cited from http://southwestfarmpress.com/cotton/gene-technology-1117/

[56] Ron. Smith. Op.cit.

[57] 陶家祥:《孟山都與大學聯手創辦植物科研中心》,載《世界科學》,1998年第9期。

[58] 汪開治:《孟山都大力支持耶魯-北京農業生物技術中心》,載《生物技術通報》,2008年第3期。

[59] 孟山都公司:《孟山都投1000萬美元支持全球水稻和小麥研究獎學金項目》,2009年3月,摘錄自http://www.monsanto.com.cn/news/news_release.aspx?id=73.

[60] 華中農業大學是全國辦學歷史最長的高等農業學校,其前身是清朝光緒年間由張之洞一手創辦的湖北農務學堂。它是一所以農科為優勢,以生命科學為特色的全國211重點大學。

[61] 孟山都公司:《孟山都投資100余萬元人民幣建立“華中農業大學孟山都獎學金”》,2009年2月13日,摘錄自http://www.monsanto.com.cn/news/news_release.aspx?id=69。

[62] M.D.Ingco, J.D.Nash編,章奇譯:《農業與WTO:創建一個促進發展的貿易體系》,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頁。

[63] 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公約》(1991年),摘錄自http://www.cnpvp.net/root/iitemview.aspx?id=3252

[64] 皮埃爾與蘇瑞特:前引書,第114頁。

[65] Helena Paul,Ricarda Steinbrecher, Devlin Kuyek and Lucy Michaels, op.cit.

[66] 范達娜·席瓦:前引書,第120頁。

[67] 日本慈善家Sasakawa創立了筱川非洲聯合組織(Sasakawa Africa Association),該組織致力于非洲的農業發展活動,Global 2000主要負責提供最新的科技信息。

[68] 該組織是一個全球性的非贏利性組織,主張運用教育手段促進農村的發展,以使得資源等到更合理的利用。

[69] Winrock International: “Annual report, 1999” cited from www.winrock.org.

[70] Vandana Shiva, “Monsanto’s expanding monopolies from seed to water”, Agu.13rd 1999,cited from http://www.apc.org.nz/pma/a130899a.htm .

[71] Vandana Shiva, “World Bank,WTO and corporate control over water”, cited from

http://www.thirdworldtraveler.com/Water/Corp_Control_Water_VShiva.html

[72] Alliance for democracy, “Water, water everywhere to be sold to the highest bidder”,

cited from http://www.thealliancefordemocracy.org/html/eng/1878-AA.shtml

[73] 目前世界上銷售量最大的除草劑,主要用于殺滅在玉米、大豆等農作物以及果園、茶園等經濟林木田地里生長的雜草與灌木。

[74] Helen Holder,“Selling a Revolution: The Monsanto PR Campaign”, March 1999, cited from

http://www.spinwatch.org/video-information-67/41-corporate-spin/18-selling-a-revolution-the-monsanto-pr-campaign

[75] 艾佛烈·史密斯:《我們有沒有夸大轉基因的風險》,摘錄自http://www.monsanto.com.cn/lsb/lsb_release.aspx?id=4

[76] 孟山都公司:前引文。

[77] 國際生物多樣性中心網站:《改變利用與保存生物多樣性的方法,以此適應氣候變化》,2009年3月12日,轉引自http://www.monsanto.com.cn/lsb/lsb_release.aspx?id=26

[78] Helena Paul, Ricarda Steinbrecher, Devlin Kuyek and Lucy Michaels, op.cit.

[79] 中國商務部:《美國孟山都公司為菲律賓提供1000萬美元水稻和小麥研究經費》,2008年6月17日,摘錄自

http://roll.jrj.com.cn/news/2008-06-17/000003762044.html。

[80] 本文中的激進主義主要包含馬克思列寧主義、依附論和世界體系論。

[81] 弗雷德里克·皮爾遜,西蒙·巴亞斯里安著,楊毅、鐘飛騰、苗苗譯,王正毅校:《國際政治經濟學:全球體系中的沖突與合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頁。

[82] 布哈林著,蒯兆德譯:《世界經濟和帝國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106頁。

[83] 黃河:前引書,第84頁。

[84] 特奧托尼奧·多斯桑托斯著,楊衍永等譯:《帝國主義與依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999年版,第67頁。

[85] 羅伯特·庫爾茨著,錢敏汝譯:《資本主義黑皮書——自由市場經濟的終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713頁。

[86] 羅伯特·庫爾茨著:前引書,第861頁。

[87] Federation of German Seientists, “GURTs: No case for field trials”, March 2006,

cited from www.foodgrainsbank.ca/uploads/german_scientists_on_SST.pdf。

[88] Carey Gillam, “Crop King Monsanto seeks Pig-breding patent clout”, Reuters,Oct.8th, 2005

cited from http://www.commondreams.org/headlines05/0810-04.htm

[89] GreenPeace, “Monsanto files patent for new invention: the Pig”, Aug. 2nd, 2005,

ceited from http://www.greenpeace.org/international/news/monsanto-pig-patent-111

[90] 拉吉·帕特爾:前引書,第94頁。

[91] 毛曉秋:《捍衛糧食安全,分享文明之根》,載《21世紀經濟報道》,轉引自的

http://www.jnuiie.net/show.aspx?id=742&cid=57

[92] 海南種業信息網:《種中國豆,侵美國“權”?》,2002年1月16日,

摘錄自http://www.seed.hainan.gov.cn/212gd01/2gd11-50/usajingti1.htm。

[93] Pinkerton, “Company History”, cited from http://www.ci-pinkerton.com/history.html.

[94] Organicconsumers,“Monsanto under attack”, cited from http://www.organicconsumers.org/ge/foodByt1.htm.”

[95] 南方都市報:《孟山都的野心》,2008年6月3日,摘錄自

http://www.nddaily.com/culture/globe/200806/t20080603_763954_2.shtml

[96] Rich Weiss, “Seeds of discord: Monsanto’s gene raise alarm on farmer’s rights, rural tradition”, The Washington Post, Feb. 3rd ,1999, cited from

http://people.ucalgary.ca/~pubconf/Media/bruno.html

[97] GenetiX Snowball, “Handbook for action”, cited from http://www.fraw.org.uk/gs/handbook/handbook.htm

[98] Andrew Pollack, “Monsanto buys Delta and Pine Land, top supplier of cotton seeds in U.S.” August 16th. 2006,

Cited from http://www.nytimes.com/2006/08/16/business/16seed.html_r=1&fta=y.

[99] Brewster Kneen, cp.cit.

[100] Wikipedia,“ Ignacio Chapela”, cited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Ignacio_Chapela

[101] 拉吉·帕特爾:前引書,第99頁。

[102] 拉吉·帕特爾:前引書,第100頁。

[103] Andrew Rowell,“The sinister sacking of the world’s leading GM expert一and the trail that leads to Tony Blair and the White House”, TheDaily Mail, July 7th, 2003.

[104] 張樂:《阿根廷大豆的世界影響》,載《新京報》,2008年4月4日。

[105] 人民網:《轉基因大豆幾乎毀掉了阿根廷的農業經濟》,2009年4月6日,摘錄自

htto://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view=2&pageNo=l&treeView=1&id=91470551&boardId=1.

[106] 中華食品機械信息網:《孟山都收取專利使用費或將導致阿根廷大豆價格下跌》,轉引自http://www.agri.gov.cn/gjdt/t20050119_308555.htm

[107] 世華財訊:《阿根廷與孟山都公司就轉基因專利費用達成一致》,2004年12月18日,轉引自http://www.agri.gov.cn/gjdt/t20041217_287100.htm

[108] 良茂期貨:《有關孟山都公司專利費爭議的最新報道》,2005年7月24日,轉引自

http://www.bioon.com/biology/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9798

[109] Bertie Ahem,“Monsanto represented Ireland at WTO talks”, Irish Examiner, Feb 23rd 2006.

[110] Helena Paul,Ricarda Steinbrecher, Devlin Kuyek and Lucy Miehaels, op.cit.

[111] Opensecret, “Monsanto’s lobby spending”,

cited from http://www.opensecrets.org/lobby/clientsum.php?Iname=Monsanto+Co&year=2008.

[112] Opensecret,op.cit.

[113] 恩道爾:前引書,第20頁。

[114] LittleSis,“Monsanto and Lesher Russell & Barron Inc(Formerly Lesher & Russell lnc.)did/do business”,

cited from http://littlesis.org/relationship/view/id/49540.

[115] OpenSecrets, “Monsanto Co.2008 PAC Summary Data”, cited from

http://www.opensecrets.org/pacs/lookup2.php?strID=C00042069.

[116] 朱鴻偉:《跨國公司行為的政治經濟分析》,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頁。

[117] 國際先驅導報:《美國公司近年來海外賄賂案例》,2005年5月30日,參見

http://news.cn.yahoo.com/050530/990/2cav0.html

[118] 諾瑞娜·赫茲:《當企業收購國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頁。

[119] Helena Paul, Ricarda Steinbrecher, Devlin Kuyek and Lucy Michaels, op. cit.

[120] 恩道爾:前引書,第173頁。

[121] 恩道爾:前引書,第176頁。

[122] GRAIN, “Irap’s new patent law: A dec1aration of war against farmers”, October 2004,

cited from http://www.grain.org/articles_files/atg3-en.pdf.

[123] Danile Stolte, “In the trenches”, the Business Journal of Phoenix, June 10th,2000.

[124] Organicconsumers,“US pilots to spray Afghan poppy fields”, cited from

http://www.organicconsumers.org/gefood/afghanistan120604.cfm

[125] 范達娜·席瓦:前引書,第38頁。

[126] Helena Paul,Ricarda Steinbrecher, Devlin Kuyek and Lucy Miehaels, op.cit.

[127] 徐勇:《綠色革命40年》,2008年6月4日,

摘錄自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6/04/content_8307822.htm.

[128] FAO “Towards a new green revolutionary”, cited from http://www.fao.org/DOCREP/x0262e/x0262e06.htm.

[129] FAO, op.cit.

[130] 劉治先,喬峰,張銘堂,丁照華,楊菲與劉朋:《世界轉基因農作物的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轉引自http://www.agri.ac.cn/AgriSciFare/GW/ZZY/200812/58176.html

[131] 加萊亞諾著,王玖等譯:《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頁。

[132] 盧蘇燕:《美孟山都公司起訴法國人毀其轉基因試驗田》,2006年08月17日,摘錄自http://www.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214253

[133] 路透社:《法國政府禁止使用孟山都轉基因玉米引發爭議》,2008年l月14日,轉引自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7912/4063

[134] 盧蘇燕:前引文。

[135] 恩道爾:前引書,第271頁。

[136] 約翰·斯托普福德,蘇珊·斯特蘭奇著,查立友,李向紅,鄭惠群譯:《競爭的國家,競爭的公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頁。

[137] 蘇珊·斯特蘭奇著,肖宏宇,耿協峰譯:《權力流散—世界經濟中的國家與非國家權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頁。

[138] 樊勇明:《西方國際政治經濟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頁。

[139] 樊勇明:前引書,第91頁。

[140] 王正毅,張巖貴著:《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范式與現實經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199頁。

[141] 汪民安:《政治經濟秩序的全球斷裂》,載《文藝研究》,2004年第3期。

[142] 麥克爾·哈特,安東尼奧·奈格里著,田妮娜、吉春譯:《帝國、后全球化與后社會主義政治》,載《讀書》,2004年第7期。

[143] 托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肖瑩瑩,郝正非譯:《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版,第359頁。

[144] 彭學農:《帝國是全球資本主義的新階段嗎?》,載《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145] 麥克爾·哈特等:前引書,第11頁。

[146] 恩道爾:前引書,第191頁。

[147] 管克江:《第一夫人提倡有機種植,游說團體致信表達不滿——白宮種菜惹惱化肥商》,載《環球時報》,2009年4月24日。

[148] Helena Paul,Ricarda Steinbrecher, Devlin Kuyek and Lucy Miehaels, op.cit.

[149] 范劍青:《到各國四處活動,想獨占全球市場——孟山都打壓中國農藥》,2003年6月2日,摘錄自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8/9328/864933.html

[150] 王海艷:《中國糧食安全預警:黑龍江大豆進口激增84倍,美國轉基因攻城略地》,載《南方都市報》,2009年5月13日。

[15l] 龐瑞鋒:《種中國豆侵美國“權”》,載《南方周末》,2001年10月25日,轉引自

http://www.chinariceinfo.com/germplasm/200110/1648.html

[152] 龐瑞鋒:《要不要打基因保衛戰》,摘錄自

http://www.chinariceinfo.com/news/ziyuan/20011103/1042.asp

[153]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8年第三次修改)。

[154] 帕迪編著,溫思美等譯:《食物的未來:國際生物技術市場與政策》,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頁。

參考文獻

一、中文著作類(含國外著作的中文本)

(l)MD.Ingco,J.D.Nash編,章奇譯:《農業與WTO:創建一個促進發展的貿易體系》,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年版。

(2)鮑曼著,李存捧等譯:《現代公司與美國的政治思想:法律、權力與意識形態》,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年版。

(3)布哈林著,蒯兆德譯:《世界經濟和帝國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

(4)范達娜·席瓦著,唐均譯:《失竊的收成:跨國公司的全球農業掠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弗雷德里克·皮爾遜、西蒙·巴亞斯里安著,楊毅、鐘飛騰、苗苗譯,王正毅校:《國際政治經濟學:全球體系中的沖突與合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6)弗雷德里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著,王明毅等譯:《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7)范春輝:《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公司的政治功能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8)樊勇明:《西方國際政治經濟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頁。

(9)黃河:《跨國公司與當代國際關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吉爾平著,楊宇光等譯:《全球政治經濟學:解讀國際經濟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加萊亞諾著,王玖等譯:《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版。

(12)考克斯著,林華譯:《生產、權力和世界秩序:社會力量在締造歷史中的作用》,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版。

(13)羅伯特·基歐漢、約瑟夫·奈著,門洪華譯:《權力與相互依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4)羅伯特·庫爾茨著,錢敏汝譯:《資本主義黑皮書—自由市場經濟的終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15)拉吉·帕特爾著,郭國璽、程劍鋒譯:《糧食戰爭—市場、權力和世界食物體系的隱形戰爭》,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年版。

(16)李蹤:《當代國際壟斷—巨型跨國公司縱論(中外經濟專家論壇)》,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7)米爾頓·弗里德曼著,張瑞玉譯:《資本主義與自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版。

(18)麥克爾·哈特,安東尼奧·奈格里著,楊建國、范一亭譯:《帝國—全球化的政治秩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l9)邁克爾·波特著,陳小悅譯:《競爭優勢》,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版。

(20)默里·L.韋登鮑姆著,張兆安譯:《全球市場中的企業與政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l)諾瑞娜·赫茲:《當企業收購國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2)皮埃爾與蘇瑞特著,許云楷譯:《美麗的新種子:轉基因作物對農民的威脅》,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23)蘇珊·斯特蘭奇著,肖宏宇、耿協峰譯:《權力流散—世界經濟中的國家與非國家權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4)托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肖瑩瑩,郝正非譯:《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版。

(25)特奧托尼奧·多斯桑托斯著,楊衍永等譯:《帝國主義與依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26)唐曉華,王偉光主編:《現代國際化經營》,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27)威廉·恩道爾著,趙剛等譯:《糧食危機:運用糧食武器獲得世界霸權》,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版。

(28)王正毅,張巖貴著:《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范式與現實經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29)亞當·斯密著,唐日松譯:《國富論》,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年版。

(30)約翰·斯托普福德,蘇珊·斯特蘭奇著,查立友、李向紅、鄭惠群譯:《競爭的國家,競爭的公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3l)朱鴻偉:《跨國公司行為的政治經濟分析》,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32)張鳴:《價值鏈管理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二、中文論文類(含外文論文的中譯文)

(1)艾佛烈·史密斯:《我們有沒有夸大轉基因的風險》,摘錄自

(2)本刊訊:《種子和除草劑熱銷,孟山都公司盈利翻番》,載《山東農藥信息》,2008年第5期。

(3)范劍青:《到各國四處活動,想獨占全球市場—孟山都打壓中國農藥》,2003年6月2日,摘錄自 http://www.people.eom.cn/GB/paper68/9325/864933.html。

(4)管克江:《第一夫人提倡有機種植,游說團體致信表達不滿——白宮種菜惹惱化肥商》,載《環球時報》,2009年4月24日。

(5)國際生物多樣性中心網站:《改變利用與保存生物多樣性的方法,以此適應氣候變化)),2009年3月12日。

(6)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公約》(1991年)。

(7)胡笑形:《孟山都/seminis領先全球種籽市場》,載《農藥市場信息》,2005年第11期。

(8)盧蘇燕:《歐盟環境部長堅持對轉基因產品持謹慎態度》,2005年6月24日。

(9)盧蘇燕:《美孟山都公司起訴法國人毀其轉基因試驗田》,2006年08月17日。

(10)劉治先,喬峰,張銘堂,丁照華,楊菲與劉朋:《世界轉基因農作物的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

(11)良茂期貨:《有關孟山都公司專利費爭議的最新報道》,2005年7月24日。

(12)路透社:《法國政府禁止使用孟山都轉基因玉米引發爭議》,2008年1月14日,轉引自 http://www.yeeyan.eoIn/artieleS/view/79l2/4063。

(l3)毛曉秋:《捍衛糧食安全,分享文明之根》,載《21世紀經濟報道》,轉引自坦必魚竺逃迪血越旦絲迎醚鮮經魚蘭。

(l4)麥克爾·哈特,安東尼奧·奈格里著,田妮娜、吉春譯:《帝國、后全球化與后社會主義政治》,載《讀書》,2004年第7期。

(15)孟山都公司:《轉基因作物是否能夠實現增產》,2009年3月27日。

(16)農博網:《孟山都深化研發平臺,幫助農民提高產量》,2008年12月18日。

(l7)南都網:《孟山都的野心》,2008年6月3日。

(18)歐內斯特·費德著,方微譯:《世界銀行:跨國農業企業的工具》,載《南洋資料譯叢》,1984年第4期。

(19)彭學農:《帝國是全球資本主義的新階段嗎?》,載《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8年第l期。

(20)龐瑞鋒:《中國豆侵美國“權”?》,載《南方周末》,2001年10月25日。

(2l)龐瑞鋒:《要不要打基因保衛戰》。

(22)秦斌:《企業間的戰略聯盟:理論與演變》,載《財經問題研究》,1998年第3期。

(23)人民網強國社區:《轉基因大豆幾乎毀掉了阿根廷的農業經濟》,摘錄自2009年4月6日。

(24)孫溯源:《跨國公司的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反思與重構》,載《國際政治研究》,2007年第3期。

(25)山東大眾網:《美國公司近年來海外賄賂案例》,2005年6月2日。

(26)世華財訊:《阿根廷與孟山都公司就轉基因專利費用達成一致》,2004年12月18日。

(27)陶家祥:《孟山都與大學聯手創辦植物科研中心》,載《世界科學》,1998年第9期。

(28)王海艷:《中國糧食安全預警:黑龍江大豆進口激增84倍,美國轉基因攻城略地》,載《南方都市報》,2009年5月13日。

(29)汪民安:《政治經濟秩序的全球斷裂》,載《文藝研究》,2004年第3期。

(30)吳無錫:《跨國農業公司概況》,載《世界農業》,1993年第6期。

(31)嚴建兵:《換一個角度看孟山都》,載((f中子世界》,2002年第2期。

(32)佚名著,梁艷艷譯:《轉基因大鱷孟山都》,載《世界環境》,2004年第5期。

(33)余萬里:《跨國公司的國際政治經濟學》,載《國際經濟評論》,2003年第2期。

(34)趙予新:《糧食安全價值鏈及實現方式探析》,載《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

(35)王磊:《糧價暴漲跨國巨頭利潤翻番,中國糧食安全受威脅》,載《中國青年報》,2008年5月12日。

(36)汪開治:《孟山都大力支持耶魯一北京農業生物技術中心》,載《生物技術通報》,2008年第3期。

(37)徐晶:《孟山都之變》,載《新財經》,2002年第10期。

(38)徐勇:《綠色革命40年》,2008年6月4日。

(39)嚴秋旭:《孟山都公司最近動態》,載《農藥》,2003年第3期。

(40)張樂:《阿根廷大豆的世界影響》,載《新京報》,2008年4月4日。

(41)周立:《美國的糧食政治與糧食武器—食物商品化、政治化以及食物帝國的形成與擴展》,中國食品網,2008年6月18日。

(42)中國商務部:《美國孟山都公司為菲律賓提供1000萬美元水稻和小麥研究經費》,2008年6月17日。

(43)中國食品信息網:《孟山都投1000萬美元支持全球水稻和小麥研究獎學金項目》,2009年3月。

(44)中華食品機械信息網:《孟山都收取專利使用費或將導致阿根廷大豆價格下跌》,2007年7月12日。

(45)《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8年第三次修改)。

三、英文著作類

(l)Philip,McMichael ,Food and agrarian orders in the world-economy(Westport,Conn: Greenwood Press,1995).

(2)Paul,Helena,Steinbrecher,Ricarda,Kuyek,Devlin and Miehaels,Lucy,Hungry Corporations: Transnational Biotech Companies Colonise the Food Chain,( London: Zed Books, October 2003 )

cited from http://www.econexus.info/Hungry_Corporations.html。

(3)Theuvsen,Ludwig,Quality managemenl in food chains (Wageningen, The

Netherlands: Wageningen Academic Publishers, 2007)

四、英文論文類

(略)

五、英文網站

(l)孟山都公司 :http://www.monsanto.com/。

(2)嘉吉公司 :http://www.cargill.com/。

(3)杜邦公司 :http://www2.dupont.com/DuPont_Home/en_US/。

(4)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 :http://www.adm.com/en-US/Pages/default.aspx。

(5)康納格拉公司 :http://www.conagrafoods.com/index2.jsp。

(6)聯合國糧農組織: http://www.fao.org/index_zh.htm。

(7)世界銀行集團: http://www.worldbank.org。

(8)綠色和平組織 :http://www.greenpeace.org/international。

(9)紐約時報:http://www.nytimes.com。

(10)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11)聯合國跨國公司研究中心: http://unctc.untcad.org/aspx/libraryVolumesTitle.aspx。

后記

(略)

潘玢渠2009年5月于暨南園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3.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4.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5. 劉繼明|隨想錄(20)
  6. 再說掩耳盜鈴
  7.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8.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9.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动漫综合 | 亚洲无玛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激情不卡网站 |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