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經濟學人》撰文就警告稱,盡管自上世紀30年代來最嚴重的“金融風暴”逐漸遠去,但嚴重的政府赤字將形成另一場經濟危機。從目前看,繼迪拜危機之后,全球對希臘、西班牙等國赤字程度的擔憂,似乎有向歐元區蔓延之勢;而從希臘到歐盟,從歐盟到美國,各國都推出了多副“猛藥”削減政府赤字。但在經濟復蘇脆弱的形勢下,各國推出的削減赤字計劃,面臨諸多障礙與風險,這也是籠罩在全球經濟復蘇上空的一層陰影。
警報
多國赤字超越“警戒線”
如果說2009年各國擔心全球經濟還未“觸底”的話,那么進入2010年以來,各國開始擔憂因經濟刺激計劃帶來的全球性赤字問題。從迪拜到希臘,從希臘到歐元區,從英國到美國,歐美核心發達經濟體國家的巨額政府赤字,就像慢性發展的惡性“腫瘤”,侵蝕著尚未全面復蘇的全球經濟。
赤字危機蔓延歐元區
按歐盟制定的《穩定與增長公約》,歐元區成員國必須遵守赤字控制在GDP的3%這樣的標準。盡管這只是一個靈活的參考數值,但自去年應對金融危機以來,歐元區以及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的政府赤字都超過、甚至遠超GDP3%的參考“警戒線”。
相關數據顯示,希臘2009年政府赤字占GDP比例超過12%,愛爾蘭2009年政府赤字占GDP比例約為10.75%,西班牙2009年政府赤字占GDP比例也超10%,位居歐元區赤字前三位。而從目前看,三國赤字危機似乎有向整個歐元區蔓延之勢。此外,法國2010年預算赤字將占GDP的8.2%;德國2010年預算赤字將占GDP的5.5%,2010年歐元區總體赤字可能會超過GDP的7%,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20國出現赤字超標問題,歐盟為此頻頻發出預警信號。同樣,自奧巴馬提出2010年~2011年財政預算以來,美國的巨額赤字也備受關注。白宮預計,聯邦政府2010財年赤字將達1.6萬億美元,占GDP的10.6%,這是自二戰以來的最高比例。
穆迪投資公司3日警告稱,若美國經濟增長低于預期,或政府不采取更嚴措施解決赤字,美國所處最高級AAA級主權信用評級將承受壓力。
高赤字引發金融動蕩
進入2010年以來,希臘、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成為繼迪拜之后引發全球擔憂、進而引發金融動蕩的幾個國家。1月以來,面對希臘政府赤字數據的出臺,歐元一度大幅跳水、而面對2009年西班牙赤字也超GDP10%的高危赤字狀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洲央行以及標準普爾等機構紛紛表示擔憂。西班牙或葡萄牙是否會步希臘后塵陷入財政危機,一時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歐元區龐大的赤字問題,已成為全球復蘇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歐洲央行擔心,歐元區政府赤字的擴張,可能會誘發主權評級的下調,使金融市場信心因此遭受沖擊;各國必須設法把政府赤字降至于“警戒線”以下。
全球負債超過36萬億
全球性赤字高企,伴隨的正是全球性債務的高漲。早在去年9月,《經濟學人》雜志就開始關注因政府財政赤字帶來的全球債務危機,建立了一個“全球政府債務鐘”,實時獲悉全球公債情況。截至2010年2月,全球各國負債總額突破36萬億美元;按“全球政府債務鐘”的統計預測,2011年全球債務將超40萬億美元。“債務鐘”顯示,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以及歐元區是負債狀況最糟糕的國家。
2月8日出版的《福布斯》雜志封面以“全球債務炸彈”為題,對全球債務持續膨脹現象進行了探討。分析認為,一方面因債務國財政收支境況差,不得不“借債度日”;另一方面因經濟衰退導致政府必須發更多債,依靠公共開支刺激經濟。對全球來說,如果各國GDP不能以正常的速度保持增長,新舊債務必然壓制經濟增長,而低增長又讓償還債務陷入難以為繼的惡性循環,這是一種可怕的結局。為了防止陷入債務危機的惡性循環,負債大國必須約束自己和改變不良開支行為。一旦大量債務到了償還期限卻無力償還之時,就會重演類似迪拜一樣的債務危機,導致美國等一批債務國“走向地獄”。
應對
歐美在減赤與就業之間“走鋼絲”
本報訊隨著2010年預算的陸續出臺,各國政府都急于向公眾表明,政府在對抗高失業的同時,致力于控制開支。但從當前形勢看,全球經濟復蘇步伐脆弱,發達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各國試圖在“保增長”、“保就業”與“削赤字”三者之間取得平衡,顯得困難重重。
各國出招削減赤字
有經濟學家認為,如果希臘“破產”,對歐元區僅是一個“問題”;而如果西班牙“破產”,對歐元區則是一場“災難”。鑒此,歐盟已要求各成員國提交削減赤字計劃,嚴防赤字引發進一步危機。
為了減少赤字,英國政府甚至還打算出手政府固定資產,以此籌集資金。
1月15日,希臘向歐委會提交削減赤字的計劃,提出在2010年使赤字占GDP的比例下降4個百分點,降至8.7%。此后,2011年降至5.6%、2012年降至2.8%,2013年降至2%。為此,希臘公布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政府部門未來一年內停止招聘新公務員、公務員工資削減10%等。
鑒于西班牙是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其“破產”的破壞性要比希臘大得多,國際社會更關注西班牙的削減赤字方案。進入2月以來,西班牙推出了“緊縮計劃”與增稅措施,1、2010年預算砍掉占GDP0.5%的開支,2010年公共部門壓縮就業人數10%;計劃從2010年7月提高商品增值稅一到兩個百分點,對儲蓄收入實行累進稅。
歐盟各國高調推出的削赤“猛藥”效果,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有些成員國的削減赤字方案也存在很大風險,而類似希臘或西班牙等國赤字引發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傳導至整個歐盟。由于歐盟經濟復蘇脆弱,各國削減赤字可能遏制增長;如果經濟增長放緩,反過來可能減少稅收,增加預算赤字。此外,歐盟成員國為化解赤字危機所采取的增稅、解聘、減薪等措施直接觸及不同階層的利益,甚至還會助長失業率上升,這也成為各國政府朝野角力的“主戰場”。
奧巴馬“拖延”削減赤字
2月1日,奧巴馬提交了總額超過3.8萬億美元的2011財年預算報告。從奧巴馬的預算開支看,盡管高失業和高赤字是兩難選題,但奧巴馬還是以應對高失業為第一要務,預算案的主題是創造就業。
為了平息外界對高赤字的擔憂,奧巴馬也采取了一系列“開源節流”舉措,包括凍結部分政府開支項目,如美國宇航局重返月球計劃;向大型銀行機構征收額外費用;對高收入者和大企業征收超過1.37萬億美元的稅費等。
很顯然,為了備戰今年11月的國會中期選舉,為了解決迫在眉睫的高失業問題,拉攏選票,奧巴馬選擇了先顧眼前政治利益、暫時拖延削減赤字的“迂回戰術”。對接近4萬億美元的龐大開支來說,奧巴馬推出的“開源節流”措施,不過是杯水車薪。
對奧巴馬的削減赤字方案,很多分析都認為,美國削減政府赤字,在未來10年都是一項“政治形象工程”,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奧巴馬的承諾無疑是“一紙空文”,而他為此要付出的代價就是:眾多政治承諾的“赤字化”,進而出現選民信任的“赤字化”。
按美國法律程序,奧巴馬的財政預算須得到國會批準,雖然目前民主黨在國會占據優勢,但在參議院,由于不久前贏得了馬薩諸塞州的補選,共和黨已取得可阻撓議案通過的40個席位。未來圍繞著高開支、高赤字、高失業問題,共和黨和民主黨勢必展開激烈的拉鋸戰。(專題文字毛玉西)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