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啥“修理”瑞士銀行
2010年01月29日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瑞士銀行(資料圖片)
美國和歐盟從來都高舉民主和法治兩面大旗。不管歐美兩地的政府的真實動機如何,歐美兩地確實有很多善良的人,希望世界大同,希望人人都過上幸福生活。偏偏華爾街不爭氣。華爾街是哪里有錢就去哪里。華爾街與許多威權(quán)國家的關(guān)系都很好。有些券商甚至公然違反美國政府的禁令,與那些在黑名單上的威權(quán)國家大做生意。美國政府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去年底,美國司法部忽然宣布,瑞士信貸集團多年來與伊朗有很多金融交易,違反了美國政府的制裁禁令。處罰結(jié)果是罰款5.36億美元。
美國曼哈頓地區(qū)檢察官告訴記者:“瑞士信貸集團是國際銀行業(yè)的領(lǐng)袖,卻濫用了其領(lǐng)袖地位,明知故犯地通過美國銀行進行非法付款。”美國司法部長身兼總檢察長,司法部出面調(diào)查的都是大案,而且通常都是刑事案。但奇怪的是瑞士信貸集團的問題非一日之寒,美國卻遲遲不肯動手。瑞銀集團案也一樣,美國司法部出面,非說瑞銀集團幫助美國富人逃稅,非逼瑞銀集團交出這些富人的名單。最后瑞銀集團也是被逼花錢消災(zāi),交出巨額罰款。瑞銀集團幫助美國富人逃稅也非一日之寒,但長期以來美國政府聽其自然,為什么現(xiàn)在忽然要下狠手?答案可能要在金融危機方面找。
金融危機之前,國際上橫沖直撞的券商是美國的五虎將: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和貝爾斯登。排在五虎將后面的是三家外國銀行:瑞銀集團、瑞士信貸集團和德意志銀行。日本的野村和大和證券與美國和歐洲的券商相去甚遠。瑞士信貸集團和瑞銀集團也在華爾街安營扎寨,算得上半個華爾街券商。
金融危機后,美國的五虎上將折了三員:雷曼倒閉、貝爾斯登和美林被人收購,剩下的摩根士丹利元氣大傷,修復(fù)品牌需要時間。而三家歐洲公司的損失卻相對較小。德意志銀行一把手還很神氣地到處露臉,神氣得不行。美國人自然不高興,華爾街的美國人尤其不高興,當然想找茬。瑞士信貸集團和瑞銀集團自己有小辮子,時令不好就只能挨整了。
其實,華爾街的銀行也有違反美國法律幫助威權(quán)國家做生意的。但美國當局硬說,這些銀行當時不知情,所以無需承擔責(zé)任。與威權(quán)國家相從過密的不僅是金融機構(gòu),美國其他行業(yè)的大公司也有類似問題。非洲的安哥拉曾完全站在蘇聯(lián)一邊。但美國的海灣石油公司照樣到安哥拉去開采石油,照樣在那里做生意。中央情報局在瑞士的銀行就開有秘密賬戶,方便中情局的特工在全球開展秘密活動。美國有點賊喊捉賊的意思。
在國際上要想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有了華爾街,美國再要批評別人,就顯得有些蒼白無力。如果美國能夠一視同仁,拿幾個華爾街的美國公司開刀,對世界、對美國都會有好處。華爾街太強大,美國政府不管,其他國家的政府也管不了,威權(quán)國家的政府更不會去管---華爾街本來就與它們好得很。(朱偉一 作者是社科院法學(xué)所兼職教授)
相關(guān)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