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朝鮮又有了新危險
_______解析中國學者對半島局勢的最新評價
筆者以為,一直以來,朝鮮半島的最大危險是戰爭,超級大國一直準備在這個地方重新挑起戰端,圖謀顛覆朝鮮以鞏固其亞太以及全球霸權。而朝鮮半島一旦發生戰爭,必將使中國周邊的和平環境受到破壞,影響所及,不可預估。所以,緩和朝鮮半島的局勢,維護朝鮮半島的穩定與和平,不但符合“三八線”南北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包括中國人民在內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的真誠愿望。近日,以美國派特使訪問朝鮮為標志,朝鮮半島的局勢看起來比前一個時期緩和多了,圍繞朝核問題,各方都表達了繼續堅持用談判解決爭端的意愿,朝核問題確實有了那么一點“暖冬”的意思。嚴峻的2009年即將逝去,緩和的2010年即將到來,展望未來,大概許多人都要出一口長氣了。但是且慢,事情不那么簡單,現在,“專家”說話了,說這里面大有危險。12月11日,《環球時報》發表了題為《朝核問題“暖冬”有危險成份》的文章,就這種危險提出了警告。文章說,朝鮮已經制訂并開始實施了一項“C”計劃,因此2010年,朝鮮半島將會出現近幾年少有的“暖冬期”,但是,這是危險的,用“專家”的“學術語言”精準地說,“有危險的成份”。
這還了得。中國周邊又出現了新的危險,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不關心的問題。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道理是老百姓都懂得的,安不忘危,有備無患,生活在今天這個世界上,千萬輕心不得。所以,我們可不敢把“專家”的話當耳邊風,而要認真的學習領會一番,看看到底是出了什么新危險,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礎上,還不自量力想琢磨琢磨如何避免。
為什么局勢緩和了還有危險呀?原因何在呢?專家說:“由于在新的一年里朝鮮半島有可能出現的這種‘大緩和’,是在朝鮮半島無核化業已遭到破壞的背景下出現的,它是朝鮮‘C計劃’導演的成果,并且是其組成部分,故這種‘緩和’存在著某種危險的成份”。原因找到了,“危險”完全是朝鮮的“C計劃”造成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個“C計劃”,朝鮮半島就太平無事了。那么,這個“C計劃”導演出了什么危險呢?“專家”只說是“某種”,不但“某種”,而且還加了“成份”二字,這真讓人有些云山霧罩,不得究竟。所幸的是,“專家”在文章的一開始就已經對這個“C計劃”作了定性,“專家”說:“朝鮮若達到‘C計劃’之目標,必須做兩件大事,一是大步推進核計劃,使自己成為‘核大國’;二是運用懷柔手段,誘使國際社會在核擴散問題上綏靖主義發酵,‘忘記’朝鮮核問題,在‘友好合作’中完成對朝鮮‘核大國’地位由‘默認’到‘承認’的過渡”。讀了這段話,我們終于明白,“專家”所謂的“某種危險成份”,大概是兩個方面,一是朝鮮成為“核大國”的危險,因為朝鮮要推進它;二是“國際社會”要被朝鮮“誘使”,其結果是導致朝鮮不僅成為“核大國”,而且最后還被“承認”了。
這恐怕就不只是“某種危險成份”了,這簡直堪稱“幾千年來未遭遇過的危機”(“專家”以前對朝核問題的用語)。首先,如果讓朝鮮成為“核大國”,還能讓人睡得著覺嗎?這樣一來,擺在南朝鮮劍拔駑張的美韓聯軍,放在日本蓄勢待擊的美國大兵,屯兵關島虎視眈眈的太平洋艦隊,這些頂頂精良的武裝力量還怎么敢輕舉妄動、發揮優勢呢?這樣一來,朝鮮究竟什么時候才能垮臺、什么時候西方聯軍才能達到鴨綠江邊呢?不是更加遙遙無期了嗎?其次,朝鮮的“懷柔手段”一運用,“國際社會”就要被“誘使”,就要跟著朝鮮的計劃跑,就如文中說言,要“展開熱烈的對話”,要“被朝鮮牽著鼻子走”,要“為朝鮮的計劃輸血”等等,這“國際社會”怎么就這樣經不起勾引,一拉就下水呢?崇高、強大、權威的“國際社會”,就這么很容易地被一個小小的朝鮮輕輕地“拿下”,被簡單地“誘使”,讓人情何以堪!“太平洋總統”啊,你豈不成了被朝鮮牽著鼻子走的一頭蠢馬!(確切的說,馬是不能牽著鼻子的,驢也不行,應該是牛——筆者注)難道你從此就要被迫“接受有核朝鮮并學會與核大國朝鮮打交道”了嗎?這不是要讓人失望得自殺嗎?最后,我們“專家”在字里行間還表現出了為“國際社會”著想的殷殷企盼之情。比如文中說美國“在朝鮮核問題上沒有底線”,“美國對朝外交有機會主義傳統”,“朝鮮的和平攻勢將使李明博政府面臨兩難選擇”,可能會“為朝鮮的核計劃輸血,替人磨刀”等等,似乎美韓等都乃如此良善之輩,只知傻乎乎地跟著朝鮮的指揮棒轉。這怎么能不讓我們的專家憂慮萬分呢?
所以,別看這個萬惡的“C計劃”造成了朝鮮半島的“緩和”,使朝核問題出現“暖冬”,但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陰謀。當然,這種天書一般的玄機,等閑是無法識破與揭露的,幸虧我們有這樣了不起的“專家”,不然,危險將一步步逼近而我們渾然不知,最后豈不是要死無葬身之地?說道這里,筆者簡直已被氣得是出離憤怒了。
這是誰干的?!
“專家”告訴我們,責任者不是朝鮮。責任在于“國際社會”在核擴散問題上存在著“綏靖主義”,不但存在,而且這個“主義”還在“發酵”,這“酵”是怎樣“發”的呢?專家說,是在“友好合作”中發的,要“在‘友好合作’中完成對朝鮮‘核大國’地位由‘默認’到‘承認’的過渡”。也就是說,是“綏靖主義”打著“友好合作”的招牌“完成對朝鮮‘核大國’地位由‘默認’到‘承認’的過渡”。
那么,到底誰是這個罪該萬死的綏靖主義者呢?在“專家”所開列的“國際社會”成員名單中,從頭數到尾,有美國、韓國、日本、中國和俄羅斯,在上述這些國家中,是誰在打與朝鮮“友好合作”的招牌呢?美國?日本?俄羅斯或韓國?好像都不是,與朝鮮打“友好合作”招牌的好像只有中國。這就等于說,在“專家”的筆下,正是中國在搞“綏靖主義”那一套,就是中國要“在‘友好合作’中完成對朝鮮‘核大國’地位由‘默認’到‘承認’的過渡”,這就是題為《朝核問題“暖冬”有危險成份》一文中,故作神秘地、危言聳聽地所宣稱的“危險”之所在。
要問,即或就算是中國搞了所謂的“綏靖主義”,難道這就危險了嗎?中國的什么“主義”難道與朝鮮半島的危險當真就有那么大的關系?事實上,對于朝鮮的所謂核大國,中國承認也好,不承認也好,根本就無法影響到事態的實際進程,美韓與朝鮮的對峙照樣依舊,所謂的朝鮮“C計劃”照樣實施,朝核問題的冬天是“暖”是“寒”,完全取決于朝美當事雙方。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了。
其實,朝核問題危險不危險,“專家”也許并不一定真的在意,因為不管怎么樣,美國的政客們都會比中國的“專家”更關心,也更能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應對,“專家”當然也非常明白這一點。之所以借莫須有的“危險”來說事,只不過是想借機指桑罵槐,抒發心中的一種怨氣而已。坦率地說,在朝核問題上,許多事情,中國確實并沒有如美國之所愿。美國人東奔西忙,費心費力,而中國非但沒有利用自己的影響撲上前去幫美國把朝鮮痛揍,反而好像是站在一邊看熱鬧,而且時不時地還要打幾下中朝友好地招牌,就如前些日子中國國防部長訪問朝鮮那樣,與朝鮮“友好”,還“合作”,這差不多等于是在美國人的傷口上撒鹽。這樣說來,中國被人家扣上一頂“綏靖主義”的帽子,也并沒有多少冤枉。但是,筆者以為,對中國來說,這實在是任何一點危險都沒有的,站在中國的立場上看,根本就用不著大呼小叫,故作危言。當然,當今的中國許多“專家”都是國際性的,是全球化、一體化的產物,有關朝鮮又有了新危險呼吁,也不一定是說給中國人聽的,也許只是出于對“國際社會”負責,為美國出謀劃策,說給美國聽的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