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辭令的話外音
劉仰
·
2009-11-17
·
來源:烏有之鄉
奧巴馬終于來中國了。這是一個重大的外交活動,國內外媒體都說,奧巴馬打破了一個慣例,以前的美國總統都是上任以后第二年出訪中國,而奧巴馬是上任第一年就訪問中國。這個外交慣例的改變,說明了什么?從一個角度看,這件事有正面意義,因為它顯示出奧巴馬更加重視中國,中國的地位似乎提高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改變也不算什么,因為奧巴馬將訪問中國與其他事情混在一起,有順便捎帶手的意思,而沒有顯示出“特別”。此外,第一年就訪問中國,明顯也是有求于中國,比方說,國內外媒體都說,美國希望中國能更多地支持美國國債,可見,改變慣例是因為美國國內的麻煩事。有評論說奧巴馬不得不安撫中國這個美國最大的債主,但是,安撫債主是否意味著要借更多的錢?
不管怎么說,這場外交活動已經清楚地發出了信號,中美的關系已經發生了改變。大量的外交辭令比平常蘊含更多的信息。例如,奧巴馬昨天在上海說,世界上很多事情離開美國和中國是辦不好的。這似乎又搬出了G2的概念。但是,世界上什么事情離開中美不行?奧巴馬在講話中緊接著舉例說,關于全球變暖、二氧化碳排放,中國應該盡更大的義務。于是,我們看到,外交慣例的改變,外交辭令的表面,給了中國不少面子,但是,本質上還是要中國盡更多的義務,說白了,就是要中國出更多的錢。那么,其他能夠得到好處的事情,美國為何不說離開中國不行?比方說在中東石油問題上,在超主權貨幣上?因為,那些事情如果離不開中國,明顯要讓中國獲利,因此,對于美國的外交辭令來說,不說也罷。
二氧化碳問題美國為何一定要拉著中國?美國的理由很簡單,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世界第二,所以解決這個問題一定要中國盡更多的義務。連中央電視臺也持這種論調。但是,法國人似乎頭腦更清楚,法國環境部長近日說,美國才是氣候變化問題最大的障礙。美國在此之前的態度,大家都知道,一直冠冕堂皇地說話,從來不做具體的改變,本質上就是只要享受,不想花錢治理。世界上大多數人的意見是,發達國家到2020年,減排40%,美國只答應減排4%。為了負隅頑抗,美國在全世界找不到幫手,便盯上了中國,目的是把中國拉入它的陣營,為它分擔全世界的壓力。而中國早就說了,按人均來說,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遠遠低于美國和發達國家,中國不該和發達國家處在同一水平,按同樣的標準來要求。美國不管這個。所以,美國的外交辭令等于說,給你中國一點名義上的甜頭,要讓中國出更多的錢。
再比如說,奧巴馬的外交辭令說,美國不謀求遏制中國。中國人聽起來也不錯,但是,對于外交辭令的理解要多繞幾個彎。奧巴馬說美國不謀求遏制中國,事實上就在說,以前美國一直在謀求遏制中國。而且,這個外交辭令還模糊了事實,美國以前不只是在“謀求”,而是確實做出了遏制中國的一系列事情。今天的外交辭令說“不謀求”,似乎在說美國以前只是“謀求”,只是想了一下,連事實都不愿承認,這就是外交辭令背后的話外音。這些甜言蜜語的外交辭令背后,美國有沒有給中國所需要的實惠?比方說臺灣統一問題,美國有沒有承諾不向臺灣軍售?其他比如新疆、西藏問題,中國外交部幾天前明確反對奧巴馬要會見達賴,奧巴馬會用外交辭令對此做出承諾嗎?
在昨天已經出現的一系列外交辭令中,有一個表述值得關注。奧巴馬說,希望中國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發揮更大的作用,幫助實現那一地區的穩定。要知道,中國在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影響一直是很大的,而且關系一直很好。美國在阿富汗動武,并擴大到巴基斯坦,目的之一實際上就是遏制中國的一個步驟,就是要減弱中國對這一地區的影響。如今美國在阿富汗、巴基斯坦遇到了擺脫不掉的麻煩,又提起了中國。中國如果傻乎乎地陶醉于這種外交辭令,幫助美國在該地區解決了問題,光榮是美國的,不是中國的。中國在該地區的實惠也會減少,因為,美國即使不向該地區增兵,賴在這個地區長期不走,也已經是肯定的局面。換句話說,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已經因為美國的介入而下降了。美國的外交辭令表現出,如今似乎是受美國的恩惠,中國又重新在該地區發揮一點美國需要的作用,而根本無視中國原先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更大。
奧巴馬訪問中國的重頭戲即將開始,因此,昨天在上海放出的外交辭令,不過是一個預設話題、預設地位的熱身,相信中國的領導人能夠聽懂這些外交辭令背后的話外音。關鍵是,中國的很多老百姓喜歡直來直去,容易被花言巧語、甜言蜜語的外交辭令打動。在這些外交辭令的攻勢下,某些中國老百姓很可能對于美國的這次外交活動以及美國的國家形象產生新的幻覺。美國的媒體在描述這場外交活動時,說中國最大的擔心只是外匯儲備的貶值,這也太小看中國人了,把中國人放到像他們一樣一切只為錢的守財奴水平上。貨幣貶值固然是中國人關心的,但是,勤勞的中國人同樣愿意以勤勞的方式,創造更多的財富。但是,我們看到什么?今年以來,美國把自由經濟的漂亮口號扔在一邊,已經對中國發起了10起貿易調查,保護主義大棒子亂飛;從西元2001年到2008年,美國對中國出口的高科技產品減少了三分之二;美國只要求中國開放美國有優勢的市場,卻管束中國有優勢的領域;這些不平等的事實,并不是一些外交辭令就能掩蓋的。
因此,這兩天我們還要多從美國人的外交辭令中,聽出更多的話外音。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