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綠色革命和轉基因種子的另一面

顧秀林 · 2009-11-09 · 來源:烏有之鄉
轉基因主糧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綠色革命和轉基因種子的另一面

顧秀林

《糧食危機:運用糧食武器獲取世界霸權》,(美)威廉·恩道爾著,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9月,39.00元

這本書的書名如果直譯,是《毀滅(世界)的種子》(Seeds of Destruction)。作者指的是轉基因種子中最高級的那種:只能種一次、不能傳宗接代的種子,真正的毀滅和名副其實的“終結者”(terminator)。它是頂級生物工程技術的尖端成果。恩道爾講了一個長長的、驚心動魄的故事。一個關系到地球上所有人的將來的故事,像天方夜譚那樣令人難以置信,但故事是真的!

故事的主線,圍繞一個巨型拼圖游戲中的最后四片展開。這個游戲,在全球化大博弈中,是美國的三把殺手锏之一:糧食戰略(另外兩把是石油和貨幣)。拼圖游戲中的每一片都不相同,而只有把最后關鍵的四片聯系起來,我們才不會被誤導。

第一片: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基辛格

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立于1913年。洛克菲勒家族和其控制下的財團富有的程度以及對美國政治的影響力,是普通人很難想象出來的。我們需要知道,從1952年到1979年之間,每一個擔任美國國務卿的人,都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領導層工作過(《糧食危機:運用糧食武器獲取世界霸權》P79,下引該書只注頁碼)。

洛克菲勒家族和美國的權勢集團到底要干什么呢?權勢者就是要控制別人:他們要控制美國,還要控制全世界。他們總結出這樣一個歷史教訓:在20世紀,還用英國式的殖民地控制世界將是無效的,掌握全球市場才是好的方式。要實現控制,首先要有一個戰略、需要一小撮政治精英,還需要一個處處都被“打通”的可以被“調控”的世界市場――特別是糧食、石油這樣的市場。

恩道爾說基辛格“是洛克菲勒家族一手培養起來的”。基辛格在哈佛大學教書時,就擔任過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特別研究計劃主任、國際問題中心成員?;粮褡鲞^許多我們熟知的事情,但他最不為人知的、可能也是對美國最大的貢獻,是起草和制定一項長期國際戰略:《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200號》。這份約翰·D.洛克菲勒三世授意、尼克松交代,由基辛格起草的正式代號為“NSSM200”的文件,1989年解密,現在可以從網上直接找到。(http://www.population-security.org/28-APP2.html)基辛格說,“總統指示進行一項關于世界人口增長對美國國家安全和海外利益產生的影響的研究?!@項研究應該關注人口增長對國際政治和經濟的影響,而不是關注生態、社會或其他方面。”

世界人口數量與美國的國家安全兩者之間有什么直接關系呢?他們為何要想辦法來減少世界總人口?如果不被文件中的官方言辭蒙蔽,我們只能把它理解為“控制”。換句話說就是,“最不發達國家”中如果因為饑荒而發生動蕩,會同美國控制世界這個戰略發生“戰略性”關系。問題還遠不止于此。這個戰略思考的真正焦點是資源:在最不發達國家中有美國需要的資源(阿根廷、巴西等),如果這些國家人口太多或者增長太快,消耗了這些有用的資源,美國的戰略問題就發生了。

恩道爾認為,《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200號》首次把發展中國家人口控制列為美國政府的明確的(秘密的)戰略性國家安全要點,它將人口控制與獲得戰略性礦產資源聯系在一起,表明美國某些最富有的家族和最有影響力的集團達成了共識。我認為,更確切地說,是美國形成了一個新的自我認同:自己把自己認同為帝國主義了。人口和糧食直接相關。所以,減少全球人口和控制糧食,在基辛格領導下,便成了美國的戰略性政策,同石油和核武器同等重要,是美國應對全球“戰略威脅”、不斷從發展中國家獲取廉價原材料的“解決方案”(P58)!恩道爾認為,在各種官方語言的背后,洛克菲勒三世和基辛格想說的,其實就是“如果這些劣等人種妨礙我們獲得充裕的廉價原材料,我們必須想辦法除掉他們”(P65)。為了達到控制全球這個長遠目標,在戰略研究方面,美國人做了非常超前的工作,早在1930-1940年代,就完成了指導長期政策(直到現在和相當長遠的將來)的戰略研究。

這些聽起來好像有點匪夷所思。我從網上查找了恩道爾書中引證過的所有主要文獻和信息,每一個引證都可以找到明確無疑的出處。它可能有點出人意料,特別是對基辛格抱有極大好感的中國人民很難想像和接受這個事實和判斷。

回到糧食上來:供給如果發生問題――短缺,最常見的就是歉收、饑荒、動蕩。怎么辦?至少對于執行控制戰略的一方來說,這是“打通”市場的天賜良機。

第二片:全球化的糧食市場

糧食本來是人類最傳統最基本的產品,生產方式和銷售一直都是最最分散的。把這樣一個高度分散的行業轉變成今天高度全球化和一體化的體系,是從哪里開的頭?這個過程又是如何完成的呢?

美國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后,有了幾大糧食巨頭,如嘉吉、ADM、邦基、大陸谷物。它們需要走出美國,需要市場、需要機遇。1972年,前蘇聯的烏克蘭遭遇了罕見的旱災加高溫,農業減產13%,緊急需要進口大量糧食?!盎粮窦Z食外交”1973年精彩上演:在他的安排下,前蘇聯完成了空前規模的3000萬噸糧食采購,幾乎掃空了全球的(主要是美國的)庫存;連買糧食的錢都是基辛格幫忙找來的:美方提供了美國進出口銀行的貸款,甚至還加了補貼。

補貼戰略對手買自己的糧食!在基辛格手里,做買賣不是玩虧本的。糧價瘋漲,有文字記錄說漲到了三倍(以上)。不過美國農民并沒有得利,四大糧商大賺大贏,從此愈加茁壯成長。但這一切都只不過是一碟不值一提的“小菜”!“基辛格糧食外交”的真正成果,是“全球性糧食市場”有史以來第一次成形(P50)。我們看到,從那以后全球任何地方再發生糧食短缺危機,都是美國和全球糧食巨頭賺大錢的良機。在它們按照市場價格出售糧食、做解人危難的善事的同時,全球的糧食市場被一步一步“打通”。(委內瑞拉總統2009年3月2日宣布,對全國大米加工廠實行軍管以控制飛漲的糧價和維護國家的安定――嘉吉是那里的老大。我國網民有不少人寫帖子罵這位總統,到現在還沒搞懂市場是最有效的――假如你有錢)。

糧食如果不發生短缺,這個全球糧食市場干什么去呢?糧食巨頭只要一年沒賺到大錢,就會大喊大叫虧損的(也會影響到GDP)。這個時候就需要綠色革命的種子和農業化學投入品(再往后就需要轉基因了)。于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本土農業--食品生產體系,延續千年養育了自己的人口,只是產量不太高,剩余不太多,忽然之間就變成了美國糧食巨頭的對手(看看可憐的阿根廷和巴西);傳統農業和施用有機肥這種最符合生態要求的天然生產方式,馬上就成了現代農業化學技術(化肥農藥)的敵人,它要被扣上“落后”和“無效”這樣的惡名(中國小規模農業)而且注定要消亡;今天大家似乎都不再思考了,反正已經沒選擇了――全球農業早晚都要追隨著美國的模式去實現“專業化”、“現代化”和市場化。而且一定要讓糧食發生短缺(哪怕是局部的、短時間的,甚至是虛假的),短缺了才需要一個全球“高效率的”市場!

第三片:綠色革命和“轉基因”技術

為什么需要綠色革命?因為人口增長太快,增長速度趕不上趟的食品生產必須加速。

但是,恩道爾明白無誤地說,“人口爆炸”這個說法和聳人聽聞的“糧食危機”之說,都是基辛格之流制造的謊言,服務于他們打通全球糧食市場的需要,也是實現他們精心設計的美國戰略的需要。對于這個觀點,我自己還需要先好好思考一下:如果不控制出生率,人地之間的矛盾必定會加劇并發生洛克菲勒和基辛格所說的那種危機。至少在中國,這是大家都看得見的一種可能的前景。

問題在于:綠色革命真的是救世良方嗎?綠色革命起于高產良種。洛克菲勒基金會選了兩個地方進行良種的培育和商業開發,一個在墨西哥,是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一個在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這兩個機構,我在北大荒的國營農場生產連隊當“種子員”的時候(1976-1978年),一直都在仰望它們。那時我不知道它們倆都是洛克菲勒基金會的“產品”;就是知道了,也仍然會仰望。培育一個農作物真正的優良品種,常常需要多達十幾年的時間,別的不算,僅此一項就令人望而止步。

高產種子高產嗎?是的,當然也有減產的。但高產必須多施用很多肥料--主要是化肥,需要多澆水?;适切枰I的。買不起,農民可以貸款。錢從哪里來?有大大小小的美國農工商公司和銀行??!

那么,綠色革命40多年了吧,解決了饑荒問題嗎?

說到這里,讓我們換換思路:在基辛格和洛克菲勒們看來,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問題”,是沒有專業化(不要種糧食了――種點具有比較優勢的經濟作物然后換糧食)和現代化(不用機械化肥農藥),更是沒有給美國綜合農業企業進入其市場足夠的空間和機會(在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派的眼里,打通市場是天經地義的)。良種真的很好,但掩蓋在良種和化肥農藥這些問題下面的,是保持自主性和反抗“支配”這樣的一個長期博弈,是資本驅動的市場在擴張,它們藏在NSSM200的背后。看看恩道爾的義憤填膺,我相信他比我們多看了兩步棋。

接著是轉基因。干這行當,花的錢是天文數字:1932年到1957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掏過9千萬美元放在高級生物學的研究中;1985年以來,洛克菲勒基金會直接拿出來1億美元,間接的好幾個億,投入基因研究;1984年他們就想好了,從水稻下手,因為這是20多億亞洲人民的主食,而美國總是感覺和亞洲人民之間有一個“尤其顯著的”距離(喬治.肯南,美國國務院高級計劃官員,1948年)。

掌握了轉基因技術就可以掌握對很多東西的控制權,尤其是糧食和人。恩道爾引述了一位女士的話,“糧食就是權力!我們用糧食來改變人們的行為。有些人可能會把這些稱作賄賂。但是我們并不想為此進行辯解?!彼褪莿P瑟琳.貝爾蒂妮,聯合國糧食計劃署前執行干事。要知道,她當過前紐約州州長納爾遜.洛克菲勒的機要秘書。

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轉基因大戰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糧草”支持下,以美國為主場,以四大生物技術巨頭為主力軍團,轟轟烈烈地擺開陣容。這四大軍團是孟山都(總部位于密蘇里圣路易斯,全球最大的轉基因種子和除草劑供應商,1901年創立)、杜邦公司下屬的先鋒公司(成立于1930年,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受到專利精心保護的種子庫(大部分是坑蒙拐騙弄來的),向70多個國家提供先進植物基因產品}、陶氏益農(位于印第安納州,世界第二大化學公司;種子與農用化學綜合企業,與66個國家有業務)、先正達{總部位于瑞士巴賽爾,是全球第三大種子生產商、第二大農用化學品生產商}。經過他們極大的努力,到2004年,全世界種植的大豆就有56%是“基因工程改良過了的”,玉米有14%,棉花28%,油菜籽19%(Clive James, “Global Status of Commercialized Biotech/GM crops, 2004, ISAAA,No. 32, 2004),而且還在以非??斓乃俣仍鲩L。

美國的轉基因公司把這些“高科技產品”喂給自己國家的人民和拉丁美洲人民(還有家畜)吃了,還逼著歐洲人吃,也逼著我們吃。美歐之間在轉基因食品上爭斗多年,最近在經濟危機的壓力下,法德等主要“叫陣”的國家正在做出讓步。有一些國家還是制定了禁止轉基因生物進入人類食物鏈的法律。但按照美國農業綜合公司的愿望制定出來的WTO“實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協議”,這些法律就叫“不公平貿易做法”;在食品包裝上標注轉基因成分的法律,就被他們稱為“貿易的技術壁壘”。

面對轉基因這個剛剛從潘多拉的盒子放出來的未知物,人類生存的理性和良知把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民族(空前的191個)團結在一起,從1992年開始,共同起草《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經過7年的談判才達到能夠簽署的水平。美國竟然是五個不參加、不簽約的一個?。硗馑膫€是失控了的索馬里、沒有 “人口”的梵蒂岡、伊拉克和安道爾)。

無論如何,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世界上大量的人現在已經每天都在吃被轉換過基因的東西了(例如所有的大豆油)。吃這些未知物,是否有害于人類?這是關乎子孫萬代和生態環境的大事?。≈挥姓嬲目茖W試驗才能回答。于是就有了下面這個不太為我們所知的故事。

第四片:BBC的電視節目

英國阿伯丁,一個由政府資助的實驗室,羅威特研究所。一位68歲的嚴肅的生物科學家――阿帕特.普茲泰博士,一項為期三年(1995-1997)的綜合性研究項目,預算150萬美元。委托方是蘇格蘭農業環境和漁業辦公室,題目是轉基因食物在動物身上可能產生的長期作用,試驗對象是小白鼠,用料是轉基因馬鈴薯,喂養的時間長度是110天,預期是小白鼠吃了轉基因沒事。結果呢?這些小白鼠不幸沒有長好:體型體重小,心臟肝臟小,腦子也小,免疫系統脆弱。腦子小這一點可太嚇人了,普茲泰博士在電視節目里都沒敢提這一點,只是說了前兩項和免疫系統的事,還說了自己在沒有弄明白以前決不會吃轉基因。電視節目播出時間250秒鐘,1998年5月17日。

這樣就惹下大禍了。次日英國皇家學會和英國下議院對這項研究成果發表譴責,但拒不透露審查者的名字。有300年歷史的羅威特研究所前后發表自相矛盾的新聞,譴責自己的工作人員;所長的態度發生180度大轉彎;再過一天之后,為這個機構工作了13年的普茲泰博士被解雇,他還被禁止發表一切有關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紀錄被沒收),以他自己的養老金作抵押。

普茲泰捧著自己“破碎的心”(經歷了無數次心臟病發作),花了好幾年時間理清了其中的線索:是孟山都當天就找了克林頓,總統先生馬上打電話給英國首相,然后布萊爾兩次打電話向這家研究所施壓,全部過程只用了48小時。

在公認的民主和科學的領軍王國――美國和英國,真會發生這種事情嗎?本應該是自由的英國科學界, 竟然會可恥到卑躬屈膝(這是第一次還是最后一次)?這個故事今天還在網絡上,任何人都能輕易搜到。我們要感謝網絡和仗義執言的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2003年)。

現在調查做完了,真相也大白了,可是我們還能怎樣呢?遇到真正的科學挑戰和質疑的轉基因作物,仍然在大張旗鼓地推進中;推介轉基因食品“安全無害”的鼓噪更甚于以往,大眾的聽覺疲勞似乎已經勝過了對科學的好奇甚至對自身安全的擔憂,而且還有一個“從眾”的習慣在幫忙:大家不是都在吃嗎,也許沒事的。

“大隱隱于市”。轉基因種子和斷子絕孫的種子,還會被不斷地“創造”出來,轉基因的糧食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大國霸權的故事,還會在我們的面前無休止地演繹下去。我們預計,將來會有不斷的“高科技”的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在未來的饑荒中,也會像現在一樣發生“人道主義災難”。生活和歷史還將如此一點一點地繼續展開,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深陷在這場大戲之中,無人能夠逃脫。扮演“饑荒”救助者的那些農業跨國公司,在同普茲泰博士這樣的小人物過招的時候,無疑還會一次一次取勝。但是如果要我們相信,我們的命運就得在那些生物巨頭手里捏著,大家一定還是會心有不甘的。

讓我們深深地感謝威廉·恩道爾,他在一本書里給了我們那么多、那么大的啟發。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再說掩耳盜鈴
  3.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4.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5.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6.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7.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8.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9. 劉繼明|隨想錄(20)
  10. 東南亞的宿命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本大道 | 亚洲欧美国产爱 |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人成禁漫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乱理片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加勒比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