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上漲發出了什么信號?
(兼談投資)
時寒冰
9月8日,紐約黃金價格突破1000美元大關。
推動金價的力量,一般有兩種:一是人們為了應對經濟危機、社會危機(包括戰爭)買黃金避險。另一種是為了應對通貨膨脹,購買黃金以保值,防止財富縮水。黃金價格的這波上漲,讓一些專業分析師也深感困惑:說避險,經濟已經露出復蘇信號;說應對通脹,通脹并未發生。
其實,如果看透了本質,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佛家講因果。價格沒有無緣無故的漲,也沒有無緣無故的跌。
黃金價格上漲,乃是世界各國濫發貨幣的因導致的果——不能看到果時才確認果已經到來,而應該在因種下時就推導出果的到來,這就是趨勢,這也是我在2008年下半年寫的《中國怎么辦——當次貸危機改變世界》一書中,得出全球性通貨膨脹即將到來的原因。
既能避險,又能應對通貨膨脹的工具首選黃金。2008年年底,我在鄭州近3個小時的黃金專題演講中,確立了2009年以黃金股票為核心的投資思路,擴展開來,包括有色金屬、煤炭等資源為主體的投資思路。《中國怎么辦——當次貸危機改變世界》中“資源為王”一章有詳細論述,博文《把資源類產品當作投資首選》亦有簡單介紹。2009年8月起,我將農業板塊也納入到投資核心主體,在《農產品上漲發出明確信號》一文中,作了闡述。
如果把奧巴馬上臺作為一個新的起點,黃金價格的上漲,經歷了四個重要階段(以下摘錄部分此前博客和此前講座中的內容):
(一)奧巴馬上臺后的快速上漲。
2009年1月16日,我在《投資感言》中,把對黃金趨勢的分析寫在博文中與大家分享。我在開頭部分寫道:“我根據利益分析法判斷,黃金價格會一直盤整到布什下臺和奧巴馬上任的交接區,在此前的幾次講座中,我多次提到,黃金價格在等待奧巴馬,奧巴馬上臺之后,黃金價格將走出一波漲勢(說明:這一結論與當時主流的判斷相沖突,許多分析師認為,奧巴馬上臺后會救市,美國經濟會企穩,金價會跌。利益分析法的分析過程,此文不再敘述)。因此,周四(1月15日),我建議幾位國外的朋友在紐約金屬交易所開盤后買入黃金期貨,同時,建議在周曉鳴先生處主動幫忙的幾位朋友和此前詢問金價趨勢的朋友買入國內的兩只黃金股票:中金黃金和山東黃金,周五小漲,下周將更上一層樓……”
事實上,正好從1月16日起,黃金價格猛漲,2月20日即突破1000美金。國際投資品的趨勢性,較之國內政策及利益集團隨時左右的情況相比,更容易用利益分析法把握,也更精確一些。
(二)震蕩、調整階段。
(三)美元進入貶值軌道,為黃金上漲累積能量。
利益分析法推導出來的重要時間交叉點:3月4日。
2009年3月4日,我在《中國到底損失了多少億?》(此文被屏蔽)一文中寫道:“不管怎樣,美元的強勢假象已經是強弩之末,當畫皮撕裂,投資者接下來感受到的恐怕是另一種慘烈。美國股市一旦企穩,美元的強勢假象就難以維持。當然,這也會帶來一波新的投資機會,當美元走弱,大宗商品價格會出現報復性反彈。”
3月4日,是雙重交叉點。
1)美元見階段性頂部,開始步入下跌軌道,與我在《中國怎么辦》書中和此前博文中的判斷相吻合。(見圖一)
2)美國股市見底。(見圖二)
美國股市見底后,美元貶值的最后一個條件具備(其他條件都已滿足,此前講座中分析過,內容太長,不再列舉)。2009年3月18日,美聯儲開動印鈔機,美元走出一個大陰棒。(見圖三)
(四)其他資源價格持續上漲,黃金漲速較慢,為黃金留下估值洼地,這波是黃金的補漲階段,也是對通脹及諸多不確定性風險的確認階段。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我仍然堅守資源為王的投資理念。 “資源為王”是一條投資主線。誠如我此前的判斷,30多美元一桶的油價已經成為歷史,今后再也看不到了!2009年5月14日,我在《從房價到經濟,地獄亦或天堂》一文中指出:“早在今年3月份,我在跟幾個證券公司的分析師談話時說,如果3月、4月貸款繼續增長,國際油價可能突破60美元,到達60美元至70美元的區間。如果這個期間俄羅斯對美國沒有什么過激行為(以俄羅斯領導人的智慧,他們會韜光養晦,絕對不會打腫臉充胖子),而中國經濟脆弱的一面越來越明顯,美國可能快速將油價拉到70美元上方,甚至再次突破100美元。”
資源為王,無論是投資,還是富民強國都如此。
目前,我認為,接下來,糧食將成為國際投機者圍剿的重心。我在此斷言,2010年以后,還將重演2007年因糧價上漲在一些國家引發的騷亂現象。糧價的井噴式上漲是很難避免的。因此,自2009年8月起,我以黃金、有色金屬、煤炭為核心的投資組合,變成以農業類、有色金屬、石油、黃金等資源為核心的搭配——投資做的是預期。階段性換股操作。當嚴重通脹重壓之時,全部清倉換實物(ZF將通過打壓股市來抑制洶涌而來的通脹)。也許用不了多久,許多朋友就會理解我在《農產品上漲發出明確信號》一文及此前多篇文章中所表述的觀點。
……
世界各國政府為了拯救危機所濫發的貨幣,正在讓世界付出代價。
從經濟史上來看,當面對經濟危機的時候,各國一般有三個選擇: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以自保,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走出泥潭,濫發貨幣以轉嫁危機。
次貸危機發生后,各國政府面臨著一個最頭疼的問題——找不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剩下的只能是自保和轉嫁危機。于是,美國推出了天文數字般的救市計劃,歐盟推出了2.2萬億歐元的救市計劃。中國也不甘落后,推出了4萬億的救市計劃(地方政府更是推出了18萬億的救市計劃)。
鈔票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所幸的是現在的印刷術已經非常發達,加之電子貨幣的興起,連油墨成本都省了。
美元與歐元都是國際貨幣,具有向他國轉嫁危機的能力。以美元為例,70%的美元都在美國以外的國家流通,增發貨幣既可以促使美國經濟復蘇,也可以稀釋美國債務,而那些不掌控國際貨幣的國家,除了無奈地承受痛苦,并無更好選擇——當然,他們可以向自己的國民轉嫁危機。
濫發貨幣必然導致貨幣的貶值,埋下通貨膨脹的隱患。貨幣濫發得越多,隱患越大。只不過,在次貸危機風聲鶴唳的2008年,各國政府已經顧不了遠期,先快刀斬斷眼前的亂麻再說,有些不負責任的政府更是亡命徒一般,把春藥當飯吃。
由此引發了羊群效應,各國爭相貶值貨幣。當各國政府舉起看得見的手亂舞的時候,看不見的手就徹底看不見了,而黃金價格作為避險與應對通脹的首選,露出了堅硬的腦袋。金價的瘋狂,猶如一把亮晶晶的金鑰匙,打開了通脹之門。
濫發的貨幣雖然堆積出了復蘇的信號,但是,這絕不是歡慶的時候,人們更應該冷靜下來想想,采取什么措施才能盡快消除濫發貨幣所帶來的隱患。否則,金鑰匙打開的也許不僅僅是通脹之門,還可能是另一場危機之門。 (附說明:本人所有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決策依據。)
于2009年9月8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