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角色政治中的走卒--地緣政治中的中國邊疆問題

鄧曦澤 · 2009-08-23 · 來源:烏有之鄉
疆獨暴亂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角色政治中的走卒

——世界利益格局與地緣政治中的中國邊疆問題

鄧曦澤

摘要:在強勢國家主導的世界格局中,也即在現代世界利益格局與地緣政治中,各個政治實體都扮演特定角色,此之謂角色政治。角色政治決定了中國的邊疆問題不是偶發性的,而是結構性的,此即:強勢國家為了永久把持世界格局主導權,企圖瓦解一切現實的與潛在的競爭對手。而為了一次性地、結構性地瓦解中國的競爭力,近代以來,總有外國勢力利用邊疆地區的民族因素,企圖分裂中國,從而造成中國的邊疆問題,而一小撮分裂分子就淪為外國勢力的走卒。如此理解邊疆問題,可以為我們提供許多警示,并尋找更針對、更有效的對策。

關鍵詞:邊疆問題  角色政治  世界利益格局  地緣政治

要目:

一、古今邊疆問題的重大差異

二、世界利益格局與地緣政治中的角色未定:最大變數是中國

三、中國邊疆問題在西方強勢格局中的角色

四、角色政治對中國邊疆問題的警示

1.哪些人真正關注中國的邊疆問題

2.哪些人關注中國的邊疆問題卻又不需要知道其真相

3.哪些人知道中國邊疆問題真相

4.哪些人不可能知道中國邊疆問題真相

5.哪些人是不可改變的

6.哪些人是可改變的

7.中國邊疆問題是一個結構性問題

五、角色政治中中國邊疆問題的對策

1.堅持國內解決的思路,掌握解決問題的絕對主導權

2.對外國勢力的辯解策略應該向強硬策略轉變

3.擴大國際統一戰線

4.堅決鎮壓、打擊分裂分子

5.讓各族同胞明白西方分裂中國的陰謀

6、調整某些具體措施

一、古今邊疆問題的重大差異

去年拉薩發生了3.14騷亂,今年烏魯木齊發生了7.5騷亂,此類事件使人們更加關注中國邊疆問題。關于騷亂、邊疆穩定、民族關系、國家的民族政策、外國反華勢力對中國內政的干涉與分裂中國的陰謀等問題,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不可否認,外國反華勢力的挑唆、煽動與支持,是拉薩3.14騷亂、烏魯木齊7.5騷亂,也是中國邊疆問題的重要原因。有人說,如果中國內部民族政策及其貫徹沒有出現問題,外國反華勢力無論如何也挑拔不起來,但是,這種說法既無視現實,也沒有考慮世界利益格局與地緣政治下外國勢力的陰謀。現實是:的確存在著腐敗、貧富不均,甚至富人欺負窮人,警察欺負平民的現象,但是,要說存在漢族欺壓少數民族,則不符實際。我們不否認有個別的漢人欺壓個別少數民族群眾,也有個別的少數民族群眾欺壓漢人,但是,并不存在群體漢人欺壓群體少數民族(即僅以民族身份為區分敵我的標志)的現象。同時,這種看法還沒有反思外國勢力的陰謀:為什么外國勢力老是盯住中國的邊疆問題不放?它們真的關心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不是的。在世界利益格局與地緣政治中考察,外國勢力一定會抓住中國的邊疆問題不放,以分裂中國,從而把中國牢牢地釘在產業鏈的低端(資源高消耗型)與世界利益分配格局的低端。可以說,如果沒有外國勢力的干涉,絕沒有今天中國的邊疆問題,民族因素也絕不可能被利用為分裂國家的工具。

本文就準備在世界利益格局與地緣政治中考察中國的邊疆問題。

中國自古邊患不斷,邊疆問題從來都是國家的大問題。古今邊疆問題的突出表現都是分裂傾向,并且分裂問題與民族問題幾乎總是交織在一起。分裂傾向又直接表現為一個政治問題,即邊疆地區不想接受中央政府的約束或號令。但是,以鴉片戰爭為界,古今邊疆問題中的分裂傾向有一個重大不同。在古代,邊疆分裂問題出現在邊疆地區與中央政府之間(或邊疆地區與中心地區之間。為了突出分裂直接表現為邊疆不想接受中央政府的約束,這里用“邊疆地區”與“中央政府”這一對關系來闡釋邊疆問題),鮮有第三方干涉。這里的第三方是指中國之外的、與邊疆地區、中央政府都沒有直接關系的其他國家。雖然邊疆地區有時分為幾個集團,這些集團可能相互勾結,試圖分裂,但是,這些集團都不是獨立的力量,本身都屬于邊疆地區,故都不是第三方。沒有第三方介入,這是受古代的地緣政治決定的。

哥倫布開辟新航路以前的地緣政治,可以稱為古代地緣政治。雖然我們可以說,漢武帝抗擊匈奴,驅逐匈奴西進,改變了漢朝與匈奴的結構性關系,與羅馬帝國的崩潰直接相關;也可以說,元朝帝國的擴張改變了世界格局,直接影響了西方社會,但是,古代地緣政治的關聯總體較弱,有時很難看到結構內部各政治實體(主要是國家)的變化對其他實體以及整個結構的影響。古代并沒有形成一個廣泛、直接、迅捷聯系的世界格局,所以,在古代地緣政治中,也就不存在一個可以主導全世界的力量。而在各個力量中,中國在很長時期內是最強大的,沒有外國勢力有實力插足中國中央政府與邊疆地區之間的糾紛。即便中國的最大鄰國俄國,在鴉片戰爭以前,雖然覬覦中國西北部,也基本上無法插足其間。所以,這種地緣格局決定了中國古代的邊疆問題基本上沒有外國勢力的干涉。

但是,這種情況隨著現代世界格局與地緣政治格局的形成而改變了。從新航路的開辟開始,古代地緣政治開始改變,轉變為現代地緣政治。隨之,科學革命、工業革命等極大地提升了西方的生產力,為西方的擴張提供了強大工具。于是,一個以西方國家(以前是歐美,現在是美歐)為主導的地緣政治開始形成。在現代地緣政治中,整個世界漸漸地卻又加速地聯系在一起,其中各個實體的關聯非常密切,影響變得更加迅速而直接,世界史真正開始成為世界史(馬克思),世界格局才真正形成。

在現代地緣政治中,西方國家為了達到他們所需要的地緣格局,維護其穩定的收益,或者反過來說,為了維護其穩定的收益,他們需要使世界格局處于一定的地緣結構中,于是,它們就需要一個弱小的中國。而使中國弱小的方式之一,就是分裂中國。分裂中國的一種手段就是盡可能利用中國的民族因素,分裂中國的邊疆地區。在這種大格局下,外國反華勢力企圖利用中國邊疆的民族因素分裂中國邊疆,是必然的。我們可以看到,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邊疆問題都有外國勢力的插足,外國勢力都試圖分裂中國,并且大多利用了中國的民族因素,如英國企圖對西藏、新疆的分裂,俄國企圖對新疆、蒙古的分裂,以及已被蘇聯分裂的外蒙古。對這些細節問題,這里不想多費筆墨,而集中討論宏觀問題。

二、世界利益格局與地緣政治中的角色未定:最大變數是中國

現代世界中,國家的綜合實力差異很大。如果二分,可以分為強勢國家與弱勢國家;如果三分,可以分為強勢國家、中勢國家與弱勢國家。強勢國家主要是西方國家,但也不完全是。日本雖為東方國家,但甲午戰爭以后,它也躋身強勢國家。正是國家有強弱之別,并且強者恃強凌弱,才有不公正的現代世界格局。

迄今的現代世界格局中,西方居于主導地位。這大概可以分為兩個大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一戰以前,西方改變世界格局的主要手段是侵略、殖民。從哥倫布開始,以前沒有進入亞歐視野的廣大地區如北美洲、南美洲、澳洲,以及后來的南極洲,都漸漸納入了人類的視野。到19世紀末,對地球的擴展性探索宣告完成,世界的完整性最終被揭示出來,再也沒有新的地域出現在人類視野中。對于此間西方新“發現”并與亞歐大陸連接起來的這些新地區,基本上完全被西方通過侵略、殖民手段控制了。而對于原來文明較為發達的亞洲地區,西方的強勢國家也有相當程度的控制。很大程度是因為地球上已沒有新地方可供發現與征服,導致了西方列強內部在瓜分世界問題上的矛盾,從而導致了一戰。第二個階段是一戰后,尤其是二戰后,在蘇聯革命、中國革命的推動下,世界革命風起云涌,反殖民主義興起,殖民主義體系崩潰,許多殖民地與半殖民地國家都獨立了。在新形勢下,西方對非西方的控制手段表現為經濟控制、政治演變、文化滲透、領土分裂、制造糾紛(如制造民族糾紛、宗教糾紛)等。

使世界形成一個特定的、穩定的、滿足強勢國家需要的格局,是強勢國家在世界格局中獲得穩定的而非暫時的收益的極其重要而有效的手段。而這個特定的結構,就是特定的世界利益格局。這個利益格局需要特定的地緣政治來配合。從根本目標上看,強勢國家是要形成一個有利于它們的特定世界利益格局,而特定的地緣政治格局安排只是服從于這個特定利益格局的手段、工具或途徑。無論是世界利益格局還是地緣政治格局,都是一種長期的、穩定的結構性的關系,而不是在幾個政治實體之間發生的偶然事件中形成的偶然關系。在結構性的利益格局與地緣政治中,各個政治實體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都分別承擔(或扮演)不同而穩定的角色,而由這些角色構成的格局內的關系(在今天就是世界格局內的關系)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特定而穩定的。姑且把這種世界利益格局與地緣政治格局中的政治稱為“角色政治”。

角色政治這個概念一點也不費解,并且它有幾個優點。第一,沒有場子(或舞臺)就沒有角色,角色與場子是相互構成的,角色乃是場子中的角色,因此,角色政治本身蘊含了作為場子的政治格局。第二,在一定時期,任何政治實體在世界格局中的作用與地位都是特定的,角色政治很直接地反應了各個政治實體(即各個政治角色)在世界格局中的特定而穩定的作用與地位。也就是說,在特定的世界格局中,各個政治實體都是以特定角色出現的。第三,由于整個世界已密切聯系,根本不能離開地緣來討論國際政治,所以,角色政治既能包含地緣的維度,但又不以地緣政治所側重的地緣傾向為主導,而是以政治實體的作用與地位為主導。可以說,角色政治綜合了世界利益格局與地緣格局來考察國際政治,它更準確、直接地表達了現代國際政治的真面目,可以用來分析國際政治(也可以用于國內政治)。引入了角色政治這一概念與分析思路后,我們就可以展開進一步的討論,理解角色政治中的中國邊疆問題其實是國際政治中反華勢力的一個棋子。

在世界近代以來的世界格局中,強勢國家占據世界格局主導權。而在強勢國家(集團)內部,又有主導權的爭奪。在目前,美國仍占據霸權的頂端,它是霸權國家或強權國家。世界近代以來,強勢國家獲得了許多全球性的特殊利益,并且,它們企圖長期穩定地獲得全球特殊利益。而要想獲得這種全球特殊利益,就必須使世界格局成為西方所需要的格局;而要想使世界格局成為西方所需要的格局,就必須讓世界格局中的各個政治實體長期扮演特定的政治角色。因此,如何限制各個政治實體,使之扮演特定角色,就是西方謀取特殊利益的關鍵。正是在西方這種戰略企圖中,才出現了近代以來的中國邊疆問題。也只有在西方這種戰略企圖中,才能把握中國邊疆問題的基本方向。

那么,如何理解西方的戰略企圖即理解西方所設想的角色政治以及其中的變數呢?我們先來考察現代世界基本格局。

(1)世界資源有限。這是一個基本的客觀事實。迄今,世界上只有少數人口(這些人口主要分布在強勢國家)過著比較富足的生活,我們這顆星球就不堪重負了。當然,把世界資源視作有限的量,又假設了一個前提,即:在可見的未來,人類的科技或生產力只能在量上增加,而暫時不能指望質的突破,所以尚看不到一種新科技可以擴張世界資源而達到充分滿足整個人類需求的時代。如果若干年后又產生一次科學革命,這一定又將引發新的世界格局的重大改變。但是,我們不能盲目樂觀地預期這一點,更不能將之作為討論當前人類問題的可靠條件。

(2)強勢國家的國內生活已經比較富足。這是一個事實,但是,這個事實不是剛性的,而是可改變的。

(3)無論是為了改善國內人民的生活,還是為了維護國內統治,強勢國家都必須把國內生活維持在某個水平之上,并且,這些國家還有一些貪婪的強勢集團,但是由于這些國家自己的資源有限,它們就必須剝削與掠奪其他國家的資源(以及人力),滿足其需求。強勢國家對世界的掠奪不僅是推理的結果,并且是已發生很久、仍在延續的事實。這就是當前的世界格局。在這個格局中,強勢國家占據主導權,處于剝削地位,其他國家(即弱勢國家與中勢國家,主要是非西方國家,尤其是毛澤東所說的第三世界)處于被剝削地位。

可以說,強勢國家處心積慮想做的事情就是維持或加劇這個格局,使之長期穩定地獲得全球性特殊利益,進而把國內生活維持在某個水平之上。但是——

(4)由于世界資源有限,強勢國家的國際剝削就會削弱其他國家的生活水平。

(5)顯然,沒有國家愿意自己的生活處于較低水平,區別只是是否具有改善的實力。所以,其他國家試圖改變目前的被剝削地位(至于最后能不能又當別論)。其他國家要達到目的,就必須改變目前的世界格局,建立更公平的世界新格局,而這就與西方所期望的格局相沖突。

(6)所以,強勢國家要想實現他們所期望的世界格局(即維持或加劇當前西方剝削非西方被剝削的不公平格局),就必須繼續主導世界格局。

(7)同時,如果非西方想改變命運,也必須主導世界格局。

(8)從(6)、(7)可以得出一個階段性結論:主導權的爭奪是國際政治至關重要的焦點。

主導權的爭奪在任何斗爭中都是至關重要的(毛澤東有許多精辟論述),而在國際政治斗爭中,主導權的爭奪是非常激烈的。主導權未必是霸權,因為有行王道、行霸道與行亡道之別(參見《荀子·王霸》)。今天的美歐主導權是霸權,尤其是美國霸權。

(9)主導權具有排他性,一個主導權的主導程度與其排他性程度成正相關關系,絕對的主導權則具有絕對的排他性,這可以從主導權的定義中分析出來。由主導權的排他性可以推論出:任何一個政治實體要占據(尤其是要長期占據)世界格局主導權,就必須瓦解(包括遏制、弱化、消滅等使對手喪失有效競爭力的手段)現實的與潛在的競爭對手。

(10)根據(9),對于一個試圖爭奪或把持世界主導權的政治實體來說,它必須思考并解決兩個問題:如何確定競爭對手?如何瓦解競爭對手?

上述推論所表達的觀點說不上新穎,在常識中也可以理解,但這些觀點在這里獲得了比較條理而嚴格的表述,使我們能更準確、更清楚地理解當今世界格局,并理解世界格局中的中國邊疆問題,即:在角色政治中,中國與中國邊疆問題在當今世界主導者(美歐)戰略企圖中的角色。

無論從世界利益格局、地緣政治格局看,還是從角色政治看,今天的世界格局根本還不是一個定型的格局,也還不是強勢國家所需要的特定的、穩定的格局,因為這個格局中還有許多變數,尤其是還有一些政治實體的角色未定,并由此引起強勢國家的角色也未確定,因此整個世界格局就未定型,相應地,西方也就難以長期穩定地獲得全球性的特殊利益。

根據(10),我們可以看看,哪些政治實體的角色仍是變數,可能威脅西方強勢?首先是中國與俄國。如果這兩個國家被瓦解,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喪失爭奪主導權的競爭力,并且如果美歐內部進一步爭奪主導權,那么,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等都可能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但是,目前,強勢國家總體上是合作伙伴,共同剝削與分配全球特殊利益。

關于一個政治實體憑什么會被視作競爭對手,主要是根據該實體的競爭力來衡量與選擇的。而一個實體具有多強的競爭力,又分現實與潛能兩個層面。無論判斷現實層面還是潛能層面的競爭力,都需要衡量一些參數,如:國土面積(含領海)、資源情況(這兩個參數基本上是剛性的)、人口數量、科技實力、軍事實力、經濟發展程度、政治制度、文化類型等。如果在未來可見的時期內,某個政治實體可能具有爭奪主導權的競爭力,那么,對于其他希望繼續把持或也試圖爭奪主導權的政治實體來說,該實體就是競爭對手,并成為其他實體的打壓對象。

關于中國、俄國被視作強勢國家的第一批對手,從各個參數看,都是顯而易見的。并且,中國甚至比俄國更被西方視作眼中釘,于是,西方就形成了反華勢力。

凡是威脅歐美主導權的政治實體,都是歐美的瓦解對象。而在歐美內部,凡是威脅美國主導權的政治實體,都是美國的瓦解對象。否則,我們難以理解:為什么美國對歐元的擴張如此敵視?為什么歐美試圖瓦解的都是最具有競爭力的實體(蘇聯、中國)?巴西地廣、資源豐富,它為什么不是美歐的瓦解對象?因為有些參數過低,使它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可能具有挑戰力。如果巴西人口有兩三億,其他方面(尤其是科技)更強一些,其競爭力就會大增,它也必將成為美國的瓦解對象,能分裂則分裂之。別看加拿大與美國關系似乎不錯,這也是因為加拿大人口太少,整體實力與美國相去太遠,短期內根本不足以與美國抗衡,所以,美國不會瓦解它。只要美國要把持世界主導權,它就不可能容忍任何挑戰者。

歐美(主要是美國)成功地瓦解了蘇聯,但是,這種瓦解遠遠不夠徹底,因為俄國仍然非常龐大、強大,仍然可以挑戰歐美主導權,因此,俄國一定會面臨下一輪瓦解。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為什么蘇聯解體后,北約還要不斷東擴,還要進一步遏制俄羅斯。只不過在目前,歐美的瓦解競爭者的最主要戰略重心已經轉移到中國身上來了。

由于中、俄這兩個重要的政治實體的現實能量不小,潛能更大,二者在國際政治中都沒有按照美歐所期望的角色確定下來,所以,世界格局就無法確定,強勢國家也就無法長期穩定地獲得全球特殊利益。那么,如何瓦解中、俄,就是當前美歐在國際政治問題上的核心任務。

三、中國邊疆問題在西方強勢格局中的角色

強勢國家希望中國成為什么樣的角色呢?它們希望,中國在生產上處于產業鏈的低端,在資源上是高消耗,而在利益分配中也處于低端。說簡單一些,強勢國家希望中國給他們當永久性長工。當然,強勢國家不僅希望中國給它們當長工,它們希望其余國家都處于弱勢,都給它們當長工。

但是,中國愿意嗎?沒有一個國家愿意給別國當長工。只要中國積累起實力,中國就可以擺脫目前的被剝削局面。中國完全可能崛起,成為強國,成為世界獨立的一極。這顯然是強勢國家極其不愿看到的格局。怎么辦?瓦解中國競爭力,削弱其成為強國的可能性,從而強化現有格局。

瓦解中國的方式有很多。在領土上,能分裂則分裂,最好是四分五裂,成為許多小國家;在經濟上,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如收購中國的資源、控制中國的金融體系等;在政治上,進行和平演變,建立西方所希望的“民主”,打壓獨立自主的政權,扶持投靠西方的政權,培養漢奸,培養買辦等;在文化上,牢牢把握話語權,對中國進行思想與意識形態控制,培養反中國(含反中國傳統、反中國政府)與親西方的心態,;在軍事上采取禁運、滲透等遏制措施;廣泛收集中國的機密情報。

永久把持世界主導權是強勢國家的根本戰略企圖,而分裂中國則是其次級戰略企圖。在其次級戰略企圖中,中國邊疆的民族因素就具有重要利用價值,而邊疆某些民族中的一小撮分裂分子(其中有一部分還是恐怖主義分子)則具有更針對而具體的利用價值,即作為分裂中國的走卒。

為什么強勢國家非常重視采取分裂中國的方式來瓦解中國爭奪主導權的競爭力呢?——如果分裂了中國,將極大地改變中國以及世界的地緣政治格局,一次性地、結構性地瓦解中國的競爭力。大國有小國遠遠沒有的整體優勢,這包括經濟總量、資源總量、人口總量、戰爭潛力、戰略縱深等。說簡單一點,大國容易集中力量干大事。而小國要干大事,其人均付出要多很多。于是,我們可以看到,其實,今天中國發展的平均水平并不高,還低于韓國、新加坡(新加坡也不是什么民主國家)等,但是,西方并沒有宣揚韓國威脅論、新加坡威脅論,這就是因為這些國家的平均發展水平即使較高,但仍然不具備整體優勢,對西方強勢無法構成有效挑戰。

如果把中國分裂成幾塊,那么,這些小國將永無爭奪世界主導權的競爭力——即使這些小國的平均實力提高幾倍。例如,意大利、西班牙以及北歐的小國,即使比較發達,也根本無法對美國構成挑戰。甚至像英國、法國、德國這樣的發達國家(除了領土、人口、戰略縱深等,僅從經濟、科技看,也算是大國),如果不聯合起來,也無挑戰美國。但是,單獨一個中國或俄國,如果發展得好(這就是潛力問題),就足以挑戰美國。如果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有三四億人口,發展起來,也可以挑戰美國,至少可以不受美國的制約。

一個小國,無論它的政權、文化是什么性質,無論它是親西方還是反西方,它都不足以構成對美歐主導權的挑戰。大國則不同。大國可能親西方,這時它并不會構成美歐強勢的威脅,但是,誰能保證大國永遠親西方呢?況且,既然它是大國,它怎么樂意永遠被西方主導呢?所以,大國有可能反西方,并可能具有實力,爭奪主導權。也就是說,大國挑戰歐美強勢的可能性總是存在的,但小國即便想反西方,也沒有實力,沒有挑戰的可能性。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反西方,但沒有人會說伊拉克威脅西方強勢,沒有人會說伊拉克威脅論。所以,為了一勞永逸地瓦解大國,消滅主導權的競爭對手,強化現有世界格局,那么,把大國分裂成小國,一旦成功,將是非常有效的辦法,甚至可以說是一勞永逸的辦法,所以,分裂大國就是非常值得嘗試甚至值得冒險的策略與途徑。

我們可以設想,如果西藏、新疆被分裂出去,剩下的中國是什么狀況?在地緣上,他的戰略空間極大收縮,喪失了重要的能源產地,國家安全受威脅程度陡然提高,西進道路被徹底封鎖,一種重要的能源通道、商業通道被完全控制在別人手里……如果中國被分裂成更多小國,那么,這些小國更沒有競爭力,永遠只能處于被剝削、被奴役的弱勢國家。

在強勢國家的戰略企圖下,我們還可以看到,對于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海疆)與西北地區(陸疆),西方采取了兩套思路。對東南,西方主要運用經濟、政治與文化滲透,而沒有運用分裂策略。對于西北地區,則運用了分裂策略。其實,從陸疆看,東南沿海(包括北京)也處于邊疆地帶,但是,無論中國人自己還是西方人,無論是在鴉片戰爭以前重視塞防還是日本侵臺(1874年)后開始重視海防,從來就沒有人把東南沿海當作邊疆。這不是東南沿海本身是不是邊疆的問題,而是因為東南地區一直是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的腹心地區,國家對這些地區的治理與控制非常緊密,所以,外國反華勢力根本無從下手(如果連這些地區也有被分裂的危險,中國就徹底解體而滅亡了)。所以,從強勢國家對東南“邊疆”與西北邊疆采取的不同策略與手段可以看出,強勢國家陰謀瓦解中國,是多管齊下的。強勢國家希望的絕對不是強大的中國,而是弱小的中國,給它們當長工的中國——除非它們主動放棄世界主導權,但這可能嗎?

強勢國家利用西北邊疆的民族因素,企圖分裂中國,我們還可以從對比中來考察。少數民族之多,莫過云南,并且許多都鄰近邊境,甚至是跨國民族(如彝族、壯族)。要說中央政府的民族政策有問題,絕非單單針對藏族、維族,而藏族的人口在少數民族中排第九,維族排第五,這就值得追問:為什么其他民族沒有鬧事呢?答曰:因為強勢國家要利用藏族、維族中的分裂分子,作為分裂中國的走卒。有人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中國內部的民族政策不出問題,外國勢力的挑撥離間,能起作用嗎?回應曰:當然能起作用。剛才說了,即便中國的民族政策有問題,絕非針對某個民族,為什么偏偏是那少數幾個少數民族中出現了一撮分裂勢力呢?這是因為強勢國家的介入。如果沒有強勢國家的介入,晚清以來的中國邊疆將會日趨穩定,因民族因素而產生民族問題與分裂傾向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貧富矛盾等不是民族問題)。試看,近代以來,中國邊疆因民族因素而出現的分裂危機,哪一次沒有外國勢力的介入?(在更大范圍內,強勢國家還通過惡化中國與其周邊國家的關系,以惡化中國的地緣處境。)

還有人利用某些少數民族的文化(尤其是宗教,典型者如藏族)的某些改變來指責中央政府,認為這是對少數民族文化的破壞,這也不成立。今天中國邊疆地區的問題,既不是民族問題,也不是宗教與現代化的矛盾(可能表現為這種矛盾,但實際上不是),而是更寬泛的傳統社會(既包括所有非西方地區,也包括西方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期間出現的暫時的協調性問題,只不過有的地區與民族先遭遇,有的后遭遇,而各自轉型的方式與效果也不同。之所以產生這種轉型,是因為資產階級“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采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謂文明制度,即變成資產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共產黨宣言》)。鴉片戰爭以后,中國漸漸轉型,并首先從腹心地區開始。這個時期的轉型經歷了非常嚴峻的挑戰,甚至遭遇了亡國滅種亡文化的嚴峻危機,如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儒家被打倒(若以民族而論,漢文化遭到的打擊遠甚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請問:中國腹心地區的文化被破壞,又該歸罪于誰呢?——顯然是西方,但他們絕不會承認與承擔責任。相對于腹心地區,邊疆地區的轉型雖然后發生,但是,其轉型從容得多,因為中央政府會調動資源幫助后發展地區發展,逐漸實現共富、公平、和諧。盡管中國邊疆存在的問題在根本上是發展問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協調性問題,但是,這些問題的性質可能被曲解,也可能被別有用心者利用。

因此,如果把中國視作內,中國的因素視作內因;外國視作外,外國的因素視作外因,那么,可以說:在中國的邊疆問題上,是外因誘發內因,是外因起主導作用,而不是相反。得出這個結論的根據,就是前面所論述的在強勢國家所設計的世界格局中一小撮少數民族分裂分子所能扮演的角色,也就是在世界利益格局與地緣政治中這一撮人所能扮演的角色。邊疆問題之所以以民族問題的形式表現出來,是因為邊疆問題、民族問題、分裂問題這幾者實際上都只是同一問題的幾個表現與方面,這幾者所構成的只是一個小結構,即改變中國的地緣處境,而這個小結構背后的大結構則是世界利益格局與地緣政治格局,并且大結構支配小結構。也就是說,強勢國家利用民族因素,制造民族問題,而這些民族大多聚集在邊疆地區,于是,在地緣上造成邊疆地區與中央政府的分裂傾向,并企圖伺機分裂中國,以惡化中國的地緣處境,從而瓦解中國挑戰世界格局主導權的競爭力,使中國永遠處于弱勢國家地位,淪為強勢國家的剝削、壓迫對象(在更大范圍內,強勢國家還通過惡化中國與其周邊國家的關系,以惡化中國的鄰國地緣處境,這是瓦解中國競爭力的又一手段)。最簡單而直接地理解,以角色政治為思路,在世界格局中,各個政治實體分別承擔特定角色,諸位設想一下:中國在強勢國家中應該是什么角色?如果強勢國家要分裂中國,分裂分子又可以扮演什么角色?只要強勢國家企圖永遠主導世界格局(它們當然要繼續做這樣的夢),那么,中國就必須服從這個格局,成為弱勢國家(甚至是弱勢國家中的弱勢國家,即所謂三流國家)。要一勞永逸地使中國成為弱勢國家,就必須分裂中國。要分裂中國,就必須利用一小撮分裂分子,并且這有這一小撮才可以充當強勢國家所需要的走卒。所以,在角色政治中,這一小撮分裂分子不過是強勢國家布局中用來分裂中國的走卒而已。

四、角色政治對中國邊疆問題的警示

1.哪些人真正關注中國的邊疆問題

在角色政治中理解中國邊疆問題,或者說,在世界利益格局與地緣政治中理解中國邊疆問題,可以讓我們更寬廣、深刻地思考。甚至可以說,在這種思路下理解中國邊疆問題,乃是大方向。如此理解中國邊疆問題,可以給我們很多警示。

值得思考的第一個問題:哪些人真正關注中國的邊疆問題以及其中的民族因素?這里所說的“人”,都僅指外國勢力,而暫不涉及國內。

真正關注中國邊疆問題的,不是外國的普通民眾,而是明白中國邊疆問題在世界利益格局與地緣政治中的重要價值的少數人,包括部分集團利益者、部分政治家、部分軍隊將領、部分學者,以及其他極少數人。這些人之中的大多數之所以關注,乃是因為他們知道,中國的邊疆問題關系他們的切身利益——分裂中國有利于維護西方強勢,有利于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的關注乃是一種虎視眈眈。并且,這些人數量雖少,但是力量極大。

2.哪些人關注中國的邊疆問題卻又不需要知道其真相

所有維護西方強勢并且明白中國邊疆問題對維護西方強勢的重要價值的人,都不需要知道與理解中國的邊疆問題,不需要知道邊疆民族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來龍去脈,他們只需要從世界利益格局與地緣政治來考慮,只需要考慮中國的某些邊疆民族在分裂中國、瓦解中國競爭力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然后利用他們充當特定角色。至于中國邊疆問題的究竟,他們可能知道,但是否知道,對于這些人一點也不重要。如果知道,他們只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有利于他們的內容。如果不知道,他們可以讓別人去“知道”,獲取他們所需要的“事實”。

3.哪些人知道中國邊疆問題真相

部分集團利益者、部分政治家、部分軍隊將領、部分學者,以及其他極少數人,這部分人與(1)中那部分關注中國邊疆問題的人是交叉的而非重疊的。

4.哪些人不可能知道中國邊疆問題真相

普通民眾不可能知道中國邊疆問題。普通民眾通過什么渠道了解中國邊疆問題以及其中的民族因素呢?只能通過媒體(以及讀物)。(可以參照一下,我們主要通過什么渠道了解外國。)主流媒體控制在誰的手里?控制在那些主導西方社會并企圖永久主導世界的人手里。這些掌權者知道中國邊疆問題對于他們的價值,所以,他們根本不可能告訴民眾以真相,而只可能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告訴民眾以“真相”。也就是說,民眾所知道的“真相”是被掌權者所決定的。當然,如果某些民眾真要知道真相,也不是不可能。這有兩種途徑:實地調查與查閱文獻。但是,這兩種途徑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與金錢,有幾個人會這樣做呢?

例如,7.5烏魯木齊騷亂時,我正在德國,親眼目睹了德國一些媒體是如何刻意歪曲真相的。雖然今年德國報道烏魯木齊騷亂的力度遠弱于去年報道拉薩3.14騷亂,但是,這并不是因為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而主要是因為如下四點:一、東突勢力也被國際社會認定為恐怖組織;二、伊斯蘭世界與掌握世界主導權的基督教世界一直不和;三、今年西方經濟繼續跌落,比去年更需要中國參與拯救經濟危機;四、西方人對西藏有美好幻象,原因較多。德國媒體對7.5騷亂的報道風格與去年報道3.14騷亂完全如出一轍,它們對有損于中國的機會絕不放過。例如,他們選擇圖片或畫面時,對于維族人,集中表現他們被打、哭訴的場景;對于漢族人,則專門表現他們連成一群、手持棍棒、大步向前的進攻態勢;對于軍警,則專門表現他們全副武裝與控制維族騷亂分子的場景。而給場景配的解說詞,也極具傾向性。他們給出的完全是由一系列“事實”構成的假相(略可參見德國重要的《明鏡》周刊網站的相關報道:http://www.spiegel.de/fotostrecke/fotostrecke-44064.html)。在這種“言論自由”下,普通民眾怎么可能知道真相呢?甚至有德國老百姓這樣問我朋友:“你們中國允許學生出國讀書嗎?”可見,外國普通民眾被蒙蔽有多深,他們所知的“真相”完全是強勢集團出于其需要而施加給他們的“真相”,他們真被“洗腦”了,當今的中國在西方已經嚴重妖魔化了。

明白了這些,我們就不應該指望西方主流輿論會真正了解與理解中國。他們不需要了解與理解中國,他們需要的是符合他們需要的中國的“真相”。由此還可以知道,哪些人是不可改變的。

5.哪些人是不可改變的

對那些維護西方強勢的人,我們不可能改變他們對中國邊疆問題以及其中的民族問題的看法,也不可能獲得他們的理解、同情與支持。他們處心積慮、苦心經營的一件事情就是分裂中國。所以,切記打消試圖獲得他們的理解、同情與支持的天真幻想,更要打消他們希望中國強大的天真幼稚的念頭。

西方的普通民眾的主流看法也是不可改變的。因為西方那些企圖分裂中國的掌權者不可改變(自變量),而民眾對中國邊疆問題與其中的民族因素的了解(以及對整個中國的了解)都決定于掌權者(因變量),所以,只要掌權者不可改變,那么,民眾對上述問題的看法就不可改變。

只要受控制的西方民意不可改變,那么,這種“民意”就會以“民主”的形式表達出來,西方的掌權者就會利用這種“民意”,獲得國內支持,提高政治資本,向中國施壓,以便達到分裂中國的目的。

6.哪些人是可改變的

在強勢國家內部,少數知道真相并且不愿意助紂為虐地維護西方強勢的人(這些人可以來自各個階層或集團),是可改變的,可爭取的,可以獲得他們的理解、同情與支持。除了強勢國家的一些人,而強勢國家之外的所有國家都是可改變的,而這些國家是更值得爭取的。

7.中國邊疆問題是一個結構性問題

由于近代以來的中國邊疆問題都是因為強勢國家試圖分裂中國,利用其中的民族因素而造成,并且試圖分裂中國是強勢國家的長期企圖,因為這是受他們渴望永久把持世界格局主導權的更大企圖決定的,所以,只要強勢國家的更大企圖沒有改變,他們就不會改變分裂中國的企圖,就會利用一切可能條件進行分裂中國的活動。因此,他們一定會不斷地利用民族因素在中國邊疆制造問題,中國的邊疆問題就成為一個結構性問題——強勢國家利用民族因素制造的中國邊疆問題在一段時期內將是一個結構性問題。中國邊疆問題的結構性是受更大的結構決定的,即受西方所設計的世界利益格局與地緣政治格局決定的,在這個大格局中,西方需要通過分裂中國來瓦解中國的競爭力。這個結構性問題發生在中央政府、邊疆分裂勢力、強勢國家三者之間,三者的關系就是中國邊疆問題的結構,而這個結構性問題表現為:強勢國家利用邊疆分裂勢力與中央政府對抗,這種對抗會利用民族關系并以不同形式(主要是各種形式的暴力)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經常出現,因此邊疆會經常出現含有民族因素的糾紛。

但是,我們不要認為,強勢國家的目標是要在近期分裂中國。以今天中國的實力與發展勢頭,誰都明白,分裂今天的中國乃是癡心妄想。分裂中國乃是強勢國家的長期戰略目標,是以數十年、上百年甚至無限期的時間來完成。強勢國家近期(近幾十年)要做的事情是:利用民族因素,制造并擴大民族問題,培養并強化分裂意識與分裂傾向,扶持并壯大分裂勢力,同時以游擊戰策略制造或大或小的騷亂,擴大影響,渙散人心。事實也證明,最近幾十年,邊疆地區的不穩定性在增加,這是必須高度警惕的。強勢國家的遠期目標則是:等待時機,一旦中國發展出現不利,中央政府喪失有效控制能力,強勢國家就利用邊疆的分裂勢力,內外勾結,脅迫中央政府以脫離其制約而分裂中國,或者制造大規模動亂乃至戰爭,以分裂中國。至于有些分裂分子宣稱近期實現獨立,這既是他們的癡心妄想,也是強勢國家樂意看到的局面。這種宣稱是分裂中國的早期階段準備工作的一個環節,它擴大了分裂意識與分裂傾向的影響,有助于強勢國家扶持、壯大分裂勢力,為最終分裂中國積累力量,所以,這種宣稱也是強勢國家所利用的工具。可以肯定,沒有強勢國家的允許,那一小撮分裂勢力根本不敢說出“獨立”二字。因此,只要現有世界格局在繼續,并且中國不能逐漸強大,中國被分裂的危險只會越來越大。所以,關鍵在于:中國必須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富國強兵,對外至少能夠有效抵抗強勢國家的瓦解,進而瓦解其強勢,建立更公正的世界格局,對內則要發展經濟,促進公平,正德利用厚生。

由于中國邊疆問題是一個結構性問題,我們不可能一攬子解決,所以,我們要理智地看待邊疆問題,不急不躁,通過長期的、多方面的扎實努力來解決問題,實現邊疆地區的長治久安,粉碎強勢國家的戰略陰謀。

明白了上述幾點,并根據角色政治中分裂分子在西方戰略陰謀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可以讓我們在制定對策時更加清醒。

五、角色政治中中國邊疆問題的對策

1.堅持國內解決的思路,掌握解決問題的絕對主導權

雖然中國邊疆問題因強勢國家的干涉而導致,但是,中國邊疆問題完全是國內問題,是內政,絕不能因強勢國家或明或暗、或強或弱的干涉而把問題國際化。中國邊疆問題雖是國內事務,但是它可以成為國際話題。道理非常簡單,任意事件在國際上成為被談論對象,它就是國際話題。但國際話題不是國際事務,話題也不一定是需要處理的問題,所以,國際話題并不意味著談論對象成為了一個國際問題,也不蘊涵處理事件的主體這一含義。國際事務是指處理某一事件的主體是多個國家。某一事件成為國際話題,沒有應該與否、必要與否的問題,只有事實上是不是的問題。而某一事件成為國際問題與國際事務,則有應該與否、必要與否的問題,不是任意事件都可以成為國際問題與國際事務的。我們切莫混淆國際話題和國際事務。中國邊疆問題可能成為一個國際話題,但這絲毫不意味著它是一個國際問題與國際事務,它自始至終是而且只能是國內問題與國內事務。

既然中國邊疆問題是國內問題與國內事務,我們就要堅決地堅持國內解決的思路。國內解決就是不允許任何外國勢力介入解決中國邊疆問題。外國勢力非法制造了中國邊疆問題,但絕不能允許他們介入解決邊疆問題。所以,中央政府要掌握解決中國邊疆問題的絕對主導權。

由于中國邊疆問題乃是外國勢力利用分裂分子造成的,外國勢力與分裂分子的勾結使它們兩者之間表現出互損互益的互動關系,損一方就有損于另一方目的的實現,利一方也有利于另一方目的的實現,所以,在對敵方面,需要分別針對外國勢力與分裂分子,并且都需要采取打擊與孤立兩種手段。對外國勢力的打擊就是把辯解策略轉變為強硬策略,孤立則是擴大國際統一戰線;對分裂分子的打擊就是堅決鎮壓,孤立就是加強國內統一戰線,讓各族人民明白西方分裂中國的陰謀與分裂分子的危害,壯大積極力量,削弱分裂勢力。我強則敵弱,以上幾個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

2.對外國勢力的辯解策略應該向強硬策略轉變

由于中國邊疆問題是結構性的,由于那些企圖分裂中國的西方強勢勢力與普通民眾的看法是不可改變的(也是結構性的),那么,如果我們總是采取辯解的策略,就沒有找準大方向。既然強勢國家刻意要分裂中國,我們的解釋、辯護,能起多大作用呢?解釋、辯護不是不要,宣傳工作應該扎實地做,但是,我們不應該把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寄希望于辯解。我們必須強硬(也就是采取抗拒性與進攻性策略),申明西方沒有權利在中國邊疆問題上指手畫腳,西方標榜的所謂維護少數民族的民主與人權,只是用來分裂中國的工具而已。更重要的是,要以國家軍事、經濟實力,以國家意志為后盾,明確告誡西方,讓西方明白,中國不是不明白西方的重大陰謀,他們就是希望分裂中國,瓦解中國爭奪世界格局主導權的競爭力,在必要是,中國將予以強力反擊。

從角色政治可知,在強勢國家所設計的世界利益格局與地緣政治格局中,中國只能處于弱勢國家的地位,毛澤東所言“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完全可以得到解釋,強勢國家分裂、瓦解中國乃是它們的長期戰略意圖與布局,所以,我們還應該在更大的視域中明確:親西方尤其是親美的策略絕對行不通。當然,這不是主張一下子就要與強勢國家對抗。我們必須堅定的是:無論斗爭還是合作,都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維護國家利益,并努力改變不公平的世界格局,走王道大國強國的路線,樹立王道國家的形象。

3.擴大國際統一戰線

掌握解決問題的絕對主導權,不等于我們不需要國際力量的支持。所以,我們應該擴大統一戰線。在這個問題上,要大力弘揚毛澤東的統一戰線策略。

擴大統一戰線的手段有很多,我們首先要做好的是宣傳工作。雖然那些維護西方強勢的人與西方民眾是不可改變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棄對外解釋與宣傳,我們仍然需要做好對外宣傳工作,盡可能改變西方的輿論與民意,瓦解西方分裂中國的合法性,建立中國維護國家統一的合法性。從宣傳上改變(或局部改變)西方某些人看法的可能性在于,有一些知道中國邊疆問題真相的西方人有正義感,并不是西方強勢的維護者,他們可以接受、支持中國的宣傳以及中國維護國家統一的行為,他們也可以發表一些言論,改變部分民眾的看法。

在對外工作上,宏觀工作與細節工作要并重。爭取外國的宏觀政策、政府立場的支持,當然重要,并且許多場面工作也很重要,但是,這些宏觀的、場面的東西,如果沒有細節工作的支持,就會淪為空洞。只有細節工作才能使宏觀工作具有實質性。一言蔽之,關鍵是要做好實質性工作。例如,外國民眾對中國的看法,來自于他們所獲得的信息(對任意事物的看法都是如此),而這些信息中有一些基本事實占有決定性地位。所以,如果發現某些國家的教育、宣傳中有一些基本事實不正確,就應該通過某些渠道(外交渠道、民間渠道皆可),請他們糾正。又比如,加拿大的某些教科書中把西藏(甚至香港、臺灣)視作一個國家。如果一個國家這樣教育它的人民,我們怎么可能改變這個國家的人民的陳見呢?又怎么能改變加拿大政府利用“民意”干涉中國內政呢?對這樣的事情,就應該對加拿大提出意見,請他們改正。所以,一定要明白:宏觀局面的改善是靠細節工作來實現的。

除了強勢國家,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需要爭取、團結,毛澤東的“三個世界”理論仍具有重大戰略指導意義。這些國家中的大多數也是強勢國家的受害者,他們都可能被爭取過來。雖然在強勢國家之外有一些國家在強勢國家的脅迫下反對中國,但他們也是可爭取的。瓦解西方強勢,建立更公正的國際新秩序,對強勢國家之外的所有國家都是有利的。一言蔽之,宣傳工作不但要做,還要扎實地做,要做好,能爭取多少支持就爭取多少。但是,在目前,要在強勢國家內部獲得宣傳上獲得重大突破,比較困難,因為西方仍然控制著世界格局,也控制著他們的教育、宣傳與輿論,而在強勢國家之外的國際社會爭取、團結其他國家,則要容易一些。

在國際上,有一支重要的力量值得重視,這就是俄國(另外,印度,甚至日本也是我們重要的統戰對象)。任何兩個國家(甚至兩個人)的利益都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中俄雙方都應該正視利益分歧。但是,中俄雙方更應該明白,在美歐的戰略中,中俄都是瓦解對象,并且美歐對俄國的瓦解根本沒有結束,所以,雙方必須團結起來,結成統一戰線。分歧歸分歧、團結歸團結、合作歸合作,正視分歧也能團結合作。中俄雙方都應該充分明白,如果雙方不合作,就一定陷入美歐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陷阱。對付美歐瓦解戰略,瓦解美歐把持世界格局的主導權,這是中俄共同的重大戰略目標。雖然瓦解了美歐主導權、建立了更公平的世界新格局之后,中俄雙方仍然存在一些分歧,但這是雙方都獲得了更大收益基礎上的分歧。

4.堅決鎮壓、打擊分裂分子

堅決鎮壓、打擊分裂分子,是穩定邊疆、維護領土完整、保障國家安全的關鍵環節。并且,我們還需認識到,削弱分裂勢力,可以直接減弱以至消除強勢國家利用分裂分子的可能性。因為如果沒有分裂分子的呼應,強勢國家分裂中國的陰謀根本找不到切入點(直接的侵略是另一回事)。所以,堅決鎮壓、打擊分裂分子這一手,一定要強硬。

5.讓各族同胞明白西方分裂中國的陰謀

許多同胞(尤其是藏族、維族中的一些同胞)并不明白西方的戰略陰謀,所以,對于國內統一戰線,有一個重要工作需要加強,就是讓各族同胞明白,強勢國家利用民族因素,并不是真要幫助少數民族,而是要分裂中國。那一小撮分裂分子只不過是西方的戰略陰謀中的走卒而已。

即便中國邊疆地區被分裂,這些地區會有好日子嗎?不可能。這些地區永遠只能淪為弱勢國家,強勢國家出于他們的戰略陰謀,也就是維護西方強勢(西方剝削非西方被剝削),絕對不會讓這些地區成為大國,更不會讓這些地區成為大國兼強國。如果中國真的被分裂,對于各族人民、對于分裂后的幾塊,只可能產生俱敗俱傷的結局。所以,各族人民只有團結起來,才能建設一個強大的中國。只有強大的中國才能擺脫西方強勢的剝削與壓迫;只有擺脫西方強勢的剝削與壓迫,各族人民才能真正過上幸福的生活。誠然,即便強勢國家不分裂中國,國內也有許多問題。但是,如果不擺脫西方強勢的剝削與壓迫,各族人民連過上幸福生活的可能性都沒有(除了極少數的漢奸、買辦、走狗)。

6、調整某些具體措施

不可否認,目前某些與民族問題相關的措施存在問題,這里談幾點。

第一,不該刻意進行民族劃分與個人民族成分認定。

刻意進行民族劃分與個人民族成分認定,導致許多人強化了自己屬于中國之內的某個小團體的一員。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強化個體對小于中國的族群或群體的認同(這包括弱化漢族人對自己是“漢族”人的認同),而是應該強化個體對中國或中華民族的認同。孫中山提出“中華民族”這一概念,就是要弱化小族群或小群體的認同,增進中國的所有成員的共同認同,增進所有成員的信任、團結、合作與互助,使所有成員的關系更融洽。

刻意進行民族劃分與個人民族成分認定,還導致了強勢國家對中國民族因素的利用。因為中國劃分民族與民族成分認定的做法,本來就是學西方的(蘇聯文化屬于西方文化,蘇聯的做法也是受歐洲的影響)。所以,西方人就容易根據其民族理論,認為中國的民族也具有其民族理論所主張的某些權利。所以,民族劃分與民族成分認定不但完全是多此一舉,更是作繭自縛。1949后,在民族問題上受蘇聯的影響,給我們的民族關系帶來了許多不應有的麻煩。

我擔心,照目前這種做法,民族關系不但不會融洽,反而會因民族成分的清晰而更加疏遠。打一個比方。我們設想:有一群人,在交往時,如果張三是教授、李四是講師、王五是博士、錢六是本科生、周八是工人、吳九是官員、孫十是打工仔,如果刻意強調他們的身份差異,你猜猜:這對于他們之間的交往是促進還是阻礙?反之,如果淡化、模糊這些身份差異,更容易促進交往,使各方關系更為融洽(注意,這里只考慮身份的清晰與模糊這一變量對交往的影響,不及其余)。

現狀是可以改變的,可以一步一步來。例如,在許多表格上(包括身份證)上不再出現“民族”這一欄。表格上的“民族”一欄,看似小事,其實反映了一種觀念,就是刻意區分國家內部成員(個人)的民族成分,而區分個人民族成分的前提是民族劃分。

第二,“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國家出于平衡以及宏觀調控的需要,實施有限度的照顧政策,這是可以的。但是,國家的照顧政策不應該以民族為單位,而應該以地區為單位。把民族照顧改變為地區照顧,在目前其實非常簡單。國家不是有關于貧困地區(如貧困縣)的照顧辦法嗎?把民族照顧改為地區照顧就可以了(如高考加分)。雖然改為地區照顧仍然有人弄虛作假(如為了高考加分而把戶口落在貧困地區),但民族照顧不但無法避免弄虛作假,還會造成民族問題,所以,地區照顧至少避免了不必要的民族問題。就目前的民族分布與地區發展水平的關系看,少數民族分布在貧困地區的比例可能要大些。如果少數民族生活在富裕發達的地區,他也不應該被照顧;而漢族人生活在貧困地區,也應該被照顧。這樣,才可以實現真正的民族平等,并避免許多人為了獲得照顧而改漢族為少數民族。而中央政府目前的少數民族照顧政策,很可能兩頭不討好。少數民族認為自己的利益還沒有被充分考慮,而漢族則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平等待遇,受到了歧視,以至于有人發出這樣那樣的抱怨,并提出要反對民族歧視,消除漢族歧視,實現民族平等,促進民族和諧。如果中央政府的某些措施兩頭不討好,就應該反思并改革。

總言之,修文振武,內外兼修,方能保障邊疆穩定,促進國家的長治久安,并為改變不平等的世界格局打基礎。對內奉行自力更生建設方略,大力發展經濟、政治、文化、軍事,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建設繁榮、公正、和諧的社會;對外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略,反對霸權主義、強權主義,努力建設更公正的世界秩序。這既是解決邊疆問題的根本保障,也是我們的偉大目標。

最后,我想對本文的意圖作一個補充說明。本文旨在揭示中國邊疆問題所運行的棋盤。雖然許多論者已分別就中央政府、邊疆、外國勢力以及其間的某些關系作了考察,但是,這些考察主要是在談論各個棋子(或各種勢力)是如何運行的,也就是在談論棋是如何下的,而沒有專門考察棋盤。但是,對于下棋來說,最基礎的工作是弄清棋盤:第一,棋盤是如何構成的?答曰:世界利益格局與地緣政治格局,或者說角色政治,眾多強弱不同的國家在世界格局中充當不同角色。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可以弄清楚大結構。第二,這個棋盤是不是公正的棋盤,即規則是否公正?答曰:不公正,強勢國家不但占盡先機,獲得先發優勢,迄今把持著世界格局主導權,還試圖永遠把持主導權,它們預定了中國等國家必須是弱勢角色,所以致力于使中國成為弱勢角色。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可以弄清楚世界格局中強者的戰略意圖。第三,在這個棋盤中,中國邊疆問題居于什么地位?答曰:前兩點的答案決定了第三點的答案。中國邊疆問題是外國勢力用來分裂中國的棋子。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可以弄清楚小結構。只有弄清楚了上述三點,才能理解中國邊疆問題背后的棋盤,才知道該如何下棋,才能在大視野與大背景中把握中國邊疆問題的大方向,謀篇布局,而博弈中的一棋一子之動,皆與大局相輔相成。

己丑年五月十八/2009年7月10日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4.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5.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6.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7.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8.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9. 東南亞的宿命
  10. 劉繼明|隨想錄(20)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7. 到底誰“封建”?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中文字幕大香视频蕉 | 亚洲最大的欧美日韩在线 | 亚洲精品不卡福利 | 亚洲一级理论软件 | 亚洲AV日韩AV高清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