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北大日本留學生:我寧愿當日奸!

袁雪芬 · 2009-08-11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北大日本留學生:我寧愿當日奸!

  很多日本人,包括日本右翼,說我被完全赤化,完全為共產黨代言,很多人罵我是賣國賊。為了我自己長期的目標,我寧愿當暫時的“日奸”。

  加藤嘉一來自日本農村,3歲下地幫忙干農活,在5、6歲的時候,就可以把全世界所有國家的首都背下來,13歲開始打工賣報紙。

  這個從小個體突出、要求自己“與眾不同”的長跑運動員,2003年選擇了放棄上東京大學,來北京大學留學,一呆就是6年。

  加藤為媒體撰寫專欄,主題集中在對中國的觀察和思考,好奇而深入。作為體制的挑戰者、反叛者,他說不怕被日本人罵成賣國賊,“我認為自己是在做正確的事情。在你做勇敢的、正確的事情的時候,往往被邊緣化。”

  今后,關注日本,你無法避開這個生于1984的年輕人。
  
  

  加藤嘉一接受采訪

  對話人物:加藤嘉一 對話者:袁雪芬

  80后作為一個群體,被罵被拋棄

  幾百萬的大學生,從小就被家長、學校、社會灌輸知識,被盲目的洗腦。被指導說只要好好讀書,當三好學生,將來一定會找到好工作。

  深度對話:我們知道,您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以誰為師》。這是您第三本書了。您接到讀者怎樣的反饋?

  加藤:讀者反映都還不錯,因為視角不同,有新鮮感。出版社方面告訴我,馬上要計劃加印第二版。

  

  加藤嘉最近出版了第三本書

  深度對話:書名提到,一個日本80后對中日關系的觀察和思考。這蠻有意思,“一個日本80后”這個概念是誰提出來的,是出版社還您自己?

  加藤::“以誰為師”是我責任編輯先提出來的,我覺得很好。因為我是84年出生的,也是中國所謂的80后,跟出版方商量的時候有這么一個概念。

  深度對話:日本有沒有80后這個概念?中國的80后面臨很多問題,就業難,住房難。也面臨一些批評,如最沒責任心的一代等等。日本同一時期的年輕人是怎樣的?

  加藤:日本沒有80后這個概念。

  國情不同。兩國每年畢業的人數也有很大差異,日本是50萬,中國是800萬。中國學生面臨的問題更加困難。中國社會在轉型當中,整個80后要承擔壓力。哪怕是北大的學生,找工作也那么難。

  80后是一個很斷層的一代,包括60后、70后、90后都是斷層的,沒有一個連續的、良性的、繼承的過程。我認為80后是受到國家轉型和受到多種文化沖擊的轉折一代。

  現在的大學生,一方面看英文媒體的報道,比如紐約時報等,一方面又時時看到國內很政治化的口號,兩者有很多矛盾。

  幾百萬的大學生,從小就被家長、學校、社會灌輸知識,被盲目的洗腦。被指導說只要好好讀書,當三好學生,將來一定會找到好工作。憑什么?這樣說沒有任何的根據。

  我從3歲開始種地,13歲開始送報紙。我一直這樣做的,所以不用懷疑我會有就業的問題。

  這不是好壞對錯的問題。但80后作為一個群體,被罵被拋棄。就像今天的日本國民被政治拋棄的感覺一樣,不是說好好讀書就能夠上個好大學,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嗎?但為什么又有這種壓力呢?

  中國大學老師跟學生的關系徹底崩潰

  學生去上課只是為了應付點名,去了之后就開始看GRE,看英文,像當年紅衛兵學習毛語錄一樣,只不過現在紅寶書換成了GRE。

  深度對話:日本的學生是不是從小也是這樣被教育的?

  加藤:東方的教育,都是應試教育,主要是背,而不是主動思考。

  日本大學還好,至少競爭沒那么激烈。承認你的文藝、體育方面的能力。初中我是長跑特長生。日本的學生從高中就開始打工,大學幾乎所有的學生都住在校外,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在打工,包括東大的人。他們有種意識,就是認為自己是一個社會分子,而不是一個被關在校園里的學生。而不是在沒有任何根據的情況下說,好好學習,好好學英文,好好考托福。

  今天中國的大學從毛澤東語錄變成了GRE,都是紅本本,包括北京大學,老師跟學生的關系徹底崩潰。

  深度對話:師生關系崩潰,怎么講?

  加藤:大學的老師天天忙應酬,薪水比較少,只能到外面講課。類似馬哲課之類的,學生去上課只是為了應付點名,去了之后就開始看GRE,看英文,像當年紅衛兵學習毛語錄一樣,只不過現在紅寶書換成了GRE。崇洋,盲目地崇洋。

  課堂上,有些老師經常曠課,下周要去美國出差,明天要去哪里出差,不來上課。老師和學生之間很健康的溝通狀態,我是看不到。當然也有例外,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有例外、另類。

  比如,08年北大三角地因奧運需要而被拆遷,進北大校園要身份證,學校沒有給學生任何解釋,學生也沒有反抗。為什么?學??梢赃@么做,我也知道學生表示抗議,結果也不會變,但是要解釋為什么。至少需要溝通的過程,其成本有那么高昂嗎?

  我覺得北大作為一個有這么多留學生的國際化場所,比較開放的地方,在作出這樣的規定的時候,沒有給出任何解釋,連留給學生心理準備的余地都沒有。到現在為止,進北大校園仍然是要身份證的。奧運早就過去了,奧運政策為何至今還在繼續?請給我解釋為什么?我不是說這樣做不對,而是說沒有任何解釋是不對。不民主、不現代。

  我問保安為什么,保安說他不知道為什么,這是規定。規定從哪出來?現在經常講信息透明,我覺得這種事情還發生在北京大學,是很可悲的。決策過程的風格要徹底改變。

  深度對話:你覺得上面這些情況是否可以歸結為教育的失???

  加藤:大學老師和學生各忙各的,如果中國的大學這樣走下去,很不幸。

  日本的大學,當然也有所謂“大課”,但大概上了大三以后,課堂規模會更小,每個學生會選擇導師,這個導師大概管10個左右的學生。每次課都是在這10個人里進行小規模的討論。學生跟老師一起做項目、課題。現在中國的大學里,好像沒有這個。上課要點名,老師和學生都知道那些點名都沒有任何意義,但只好通過那樣形式主義的方式進行溝通,非常虛。其實跟垃圾似的,浪費時間和資源,最好盡快消點名制度。如果老師講得很精彩,學生對此感到知識型的需求,自然會產生交流,兩者應該為此而努力。而不要被點名這種違背現代化的東西左右。

  如果老師真的很關注學生的話,誰沒有來一定會知道的,學生應該也要自己給解釋?,F在很奇怪的是,學生不來上課或者來上課也是做別的事情,老師也不會好好備課,誰都不愿意好好做。我認為是非常被動的,很奇怪的,憑什么投入這么多成本,還不如不開課得了。這樣大家都輕松,可以各忙各的。

  

  指責網民不了解日本政治,站不住腳

  我不認為那些網民的發言針對日本,它更多的是一種對現狀的不滿、社會壓力。

  深度對話:您在課余為媒體撰寫專欄,接觸不同的媒體。您覺得中日媒體在互相報道的時候有什么特點?

  加藤:中國對日本的偏見,主要是跟從小的教育有關系。中國人對日本的印象主要是歷史書上的,比如侵略啦,南京大屠殺這種,日本高中教育對中國的印象主要是古代史,古代中國和日本的關系。日本人進了社會以后,對中國的印象主要來自媒體,所以對日本受眾來講,媒體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但是,兩國媒體報道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趨同化,一致性。日本五大報紙、中國四大門戶,常常都同一個時間、同一條新聞。

  這跟美國媒體不一樣。日本的媒體,可能不希望有漏洞,所以大家都跟同一條新聞。這樣給受眾的感覺就是這條新聞特別重要,而且會讓他們認為中日就是這個,中日只有毒餃子、只有歷史問題。

  日本對華報道,中國對日報道,往往是趨同化,之后被人說成“民族主義”、“煽動性”。如果能夠稍微平衡,換個角度,換個切入點。這樣給受眾的印象會不同。如果整體輿論都是中日之間只有這個,沒有別的。這可能導致偏見越來越深。

  深度對話:有些網友看完新聞就罵,其實有些人可能并不是那么了解政治的現狀。你怎么看?

  加藤:指責中國網民不了解日本政治,這是站不住腳的。

  一個中國人對本國的政治了解有多少,一個日本人對本國的政治了解有多少?很清楚了解本國政治的人,絕對不到10%的。媒體和決策者都不能指望讀者知道得太多。

  那些發言的網友,他們只能從自己所知道的,自己曾經接觸過的信息來尋找語言去釋放自己的情緒。我不認為那些網民的發言針對日本,它更多的是一種對現狀的不滿、社會壓力。

  深度對話:那日本網民也會不會拿這個話題來發泄自己情緒?

  加藤:太多了,太多了。日本網民也是一樣。這是世界共通的,這是永遠存在的。我覺得沒有必要太多地去質疑。讓網民好好釋放自己的情緒,這很重要。

  媒體永遠是讀者、受眾的代言人,要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把報道做得通俗易懂。

  深度對話:舉個例子。

  加藤:我觀察了一下最近中國媒體對日本政治的報道。概括那些報道,我覺得大概可以這么說:

  麻生有問題了,要解散國會了,在自民黨內部也發生分裂。通過民意調查,民主黨似乎略占優勢。日本政局有可能要換。長期以來掌控執政黨地位的自民黨這次可能得退場了。

  接下來,民主黨執政后,中日關系會怎樣呢?小澤一郎是怎么樣的人物?

  他曾經提出過“等距離外交”,要跟美國、中國關系盡可能地等距離,雖然小澤一郎曾被評價為保守派,可能圍繞釣魚島、東海油氣田會采取強硬的態度。但是民主黨跟中國執政黨的關系長期以來是比較良好的。如果民主黨掌控席位,中日關系不會太悲觀。

  反正,中國媒體很關注日本政治,這對日本來說是一件好事。

  民主黨上臺 靖國神社問題,風險會比以前小

  民主黨經常說,日美關系要重新定位,要跟中國等距離外交。這個對美國來說是很不靠譜的,美國人覺得日美是同盟,那為什么要跟中國等距離外交呢?美國佬不是很高興的。

  深度對話:如果民主黨上臺后,它的對外政策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加藤: 23日,民主黨剛剛發表了他的2009年政策主張匯編。我也看到,民主黨原來對于美國,對于自衛隊印度洋補油的政策,比以前收了。更收斂一些了。

  我覺得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原來,因為要跟自民黨區分開來,民主黨經常說,日美關系要重新定位,要跟中國短距離外交。這個對美國來說是很不靠譜的,美國人覺得日美是同盟,那為什么要跟中國等距離外交呢?美國佬不是很高興的。

  但是民主黨此時此刻,已經考慮到如果成為執政黨,它與美國關系怎么樣,跟中國的關系怎么樣,2009年政策主張匯編說到日美的關系還是要保持,但是以后的發展要有探討的空間。至于跟中國還是保持中日合作友好關系。假設民主黨上臺,我覺得中日關系基本框架不會變。所謂靖國神社問題,風險會比以前少一些。

  深度對話:靖國神社問題是中日關系的一個敏感點

  加藤:如果把靖國神社的問題視為破壞中日關系的基礎,那我覺得今后浮出水面的可能性正在減少、正在降低。我相信,民主黨上臺后,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中國領導人給予批評,首腦外交中止,這樣的狀況應該不會再發生。中日關系大的方向沒有變化。

  

  “唉呦,我們的領導人不靠譜”

  麻生解散國會本身意味著,請老百姓重新選擇領導人。但我作為日本的國民,總覺得他們是在為演戲而演戲,為選舉而拉票。

  深度對話:您希望哪個黨獲勝?

  加藤: 我還是挺希望民主黨獲勝的。

  深度對話:為什么?

  加藤: 因為政治不應該僵化,政治是跟每一個公民有關系的,不應該一成不變。日本18歲以上公民,是叫“有權者”。有權選擇自己的領導人。但是實際投票率沒那么高,這就是說明日本有很多年輕人,其實不關心政治。不信任政治家,政壇有那么多的緋聞、丑聞,有那么多的事情。那許多人就覺得“唉呦,我們的領導人不靠譜”。這種氛圍是存在的。

  自民黨畢竟已經執政了這么多年。兩黨執政肯定會有政策上的競爭,立場上的不同。那最好方式像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他們是要不斷地換,這樣才夠能權衡他的權力關系。

  深度對話:日本今后有沒有可能變成像美國那樣,兩黨輪流執政?

  加藤: 不好說。我覺得民主黨光靠一個黨未必能成,有可能會跟其他的黨聯合執政。

  但我覺得另外一個問題是,不管自民黨也好、民主黨也好,都是為政治而政治,為選舉而選舉。

  麻生解散國會本身意味著,請老百姓重新選擇領導人。但我作為日本的國民,總覺得他們是在為演戲而演戲,為選舉而拉票。而始終不告訴國民,我該做什么,日本應該成為什么樣的國家。

  深度對話:就是日本的公民也不知道?

  加藤:很多日本只知道自己的國家不景氣,但是不知道經濟政策,基本的狀況是什么樣。有經濟危機在發生,很多人被裁員。很多人降低了工資。這樣跟自己有關系的,當然知道。但是其他的,都不太知道。包括消費稅,稅制很多人都關注的。麻生是說經濟景氣以后提高稅率,提高到8%。民主黨提出,4年之內絕不會再提高。因為提高對于國民來說是不太高興的事情。

  自民黨、民主黨,都相互的找對方的丑聞,攻擊對方,讓輿論調查決定政治,用輿論調查來拉攏公民的支持。這種模式化的感覺,國民很厭煩。

  你有權力選擇自己的領導人,為什么不去呢

  這就是民主,“主權在民”。你是被統治的,只有一張票,你只有這個。你不信任這個,你還信任什么?除了去罵政治家之外,國民也得思考這張票怎么用。

  深度對話:這也是日本年輕人不關心日本政治的一個原因?

  加藤: 日本政治的整個氛圍就是這樣的。無論如何,這次換政黨,至少能夠帶來新的感覺,至少能夠帶來新的統治結構,至少讓日本公民重新有動力去關心政治,關心國家政策變更。這是一個機會。

  我覺得選舉本身就應該這樣做的。因為既然你有權力選擇自己的領導人,老百姓為什么不去選擇呢?你有權力啊。

  深度對話:選舉給了他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加藤: 這就是所謂民主,這就是民主,“主權在民”。你是被統治的,只有一張票,你只有這個。你不信任這個,你還信任什么?除了去罵政治家之外,國民也得思考這張票怎么用。你一個人投給哪個黨可能不影響,但是一個地區的人,應該好好思考。投票率是個很大的問題。

  太子黨是日本當今政治最大問題

  日本政治有越來越多像朝鮮那樣的世襲政治,今天首相的兒子是幾十年以后的首相,這是固定化、僵化的政治,民眾也很煩。

  深度對話:日本政壇有個很獨特的現象是政治家族。日本人是怎么看待的?

  加藤: 我看過一個調查,自民黨的議員當中四分之一是太子黨,就是世襲。從小泉、安倍到福田都是太子黨。我認為這是日本當今政治最大問題之一。甚至可以說是最大問題。

  世襲本身意味著人才的流動性,或者說人才資源合理分配的不徹底或者不妥當。那當然,如果你的爸爸政客、政治家,你從小就這環境,你可對政治興趣可能性更大。我覺得世襲、有太子黨本身不成問題。但是如果有這么普遍而深遠,就成問題了。

  日本很多老百姓也越來越認識到,日本政治有越來越多像朝鮮那樣的世襲政治,今天首相的兒子是幾十年以后的首相,這是固定化、僵化的政治,民眾也很煩。比如像我這樣農民出身的,就很少有機會了。

  深度對話:日本媒體是否可以討論這些?

  加藤: 都可以曝光的。

  深度對話:(太子黨)會不會被媒體攻擊?

  加藤: 原來的話,田中角榮是平民出身,而且他也吃過苦。但現在國民越來越不關心政治。越來越不信任政治之后,那些優秀的年輕人不愿意當政治家。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政局本身就不穩定,這么短的時間內換這么多的首相。而且兩黨自民黨和民主黨政策區分度不高,投票率不高,不到20%的糟糕支持率。大家也不去投票。那樣的情況下。承擔未來的年輕人愿意當政治家嗎?經常搞丑聞的,經常出問題的,不受國民尊重的,你愿意從事這個行業嗎?只能由子弟去從政。

  今天太子黨的泛濫,本身意味著日本政治的病情很嚴重。

  民主黨這樣一個后發型的政黨,如果能發揮力量,能夠獲得國民支持,我相信更多的年輕人也愿意從政。

  

  在中國從政就是當官,日本不是

  中國人對日本當官存在很大誤解。以為政治家和官僚是一樣的。在中國當官跟從政是一樣的,日本不是。

  深度對話:世襲政治跟民主制度這樣一個互相矛盾的東西是如何相安無事的?

  加藤: 世襲不可能是制度,而是一種現象,日本沒有任何的憲法或法律規定我們要世襲。

  我想這跟東方文化有關,等級制度已經建立好這條路:不要成為另類,個性不要太突出,要在有限的框架內做好自己。平衡、中庸一點的思維觀念。世襲現象泛濫與這些思維結構應該是有關系的。

  很多人覺得,我不是從東大畢業的,所以我就不參政了,哎呦,這是什么理由?但很多人覺得,我是他的兒子,我又是東大畢業的??空l的推薦去了哈佛,又回來。不從政太可惜了。就這種過于簡單化的陳舊思維。

  深度對話:政壇中有沒有一些不是從東大畢業的?

  加藤:有啊。小泉不是。麻生也不是。福田是早稻田。這次沒有東大。東大畢業最多的是官僚,就是當官。這一點我一定要強調。中國人對日本“當官”這一概念存在很大誤解。以為政治家和官僚是一樣的。在中國當官跟從政似乎是一樣的,日本不是。

  日本當官僚是從事行政工作,通過公務員考試考進去的人被稱為官僚。從政是當國會議員,這是立法機構。

  東大的許多畢業生是去當官,而不從政;“從政”是被選進去的,這才跟政治背景有關系。

  當官都考試,你只要考得就好,你從農村來的也好,這沒有關系。這是公平的。

  中國當官和日本當官是不同的概念。我希望通過此次機會,騰訊網友能夠更新他們的知識,加深了解。

  高呼打倒自民黨,小泉很帥很厲害

  小泉當時提出兩點,一個是結構改革,第二是打倒自民黨。在老百姓面前顯得非常的無私,他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為了整個國民。打倒自民黨,誰是自民黨?自民黨不是你的黨嗎?你說打倒自民黨,麻生敢說嗎?不可能。

  深度對話:小泉卸任后,自民黨在這一任期內未經選舉三換首相,安倍到福田再到麻生,在任時間都在一年左右,什么原因首相任期如此之短?

  加藤: 小泉政治也被稱為戲劇政治。小泉政治給民眾的印象太深刻了。跟小泉相比,其他三位首相顯得比較弱。小泉首相可以把復雜的局勢,用一句話、直率的表達清楚。

  小泉當時提出兩點,一個是結構改革,第二是打倒自民黨。在老百姓面前顯得非常的無私,他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為了整個國民。打倒自民黨,誰是自民黨?自民黨不是你的黨嗎?你說打倒自民黨,麻生敢說嗎?不可能。

  所以當時在很多日本國民心目中,小泉是很厲害,很帥的這樣一個人。

  小泉政治給21世紀初日本政治影響和定向太大了。好比演講比賽,第一個人講得太好,太美了,第二第三就不好走,不好發揮。

  小泉政治如此強大,有后遺癥和副作用,這也是后兩代首相如此“短命”原因之一吧。而麻生還不好說,還有可能繼續走下去。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媒體,大家都估計民主黨會贏,即使是聯合執政,日本政壇要調整了。但政治是變數大的不確定產物,今天下結論,還尚早。

  自民黨如果輸了,那就請他們做好在野黨

  在野黨的目的就是權衡政局,防止執政黨失控,走錯方向。這是在野黨的最大目的。

  深度對話:自民黨曾在1993年失去政權,你覺得這次導致自民黨更大的危機?會不會分裂?

  加藤:自民黨不可能消亡,有可能會變成最大的在野黨。但是也不好說。因為從解散到投票有40天。這是相當長的時間。一般是不可能有那么長時間的。 。

  這樣的話,自民黨有機會重新調整體制,改善內部的團結的可能性也不少。解散后的自民黨為了取得選舉上的勝利,會更加團結。另一方面,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民主黨有可能會有丑聞爆出來。這樣的話形勢有可能改變。時間越長,對麻生來說,調整、做好選舉準備的時間就越充分。不是說時間越長越好,但是不要太短。麻生處于逆勢,而解散權在麻生,麻生肯定會站在自民黨的角度去掌控政治。

  深度對話:這40天的時間對自民黨更有利。

  加藤:是。

  深度對話:有分析說如果民眾選擇民主黨上臺,那不說明民主黨做得太好,而是自民黨做的太爛?

  加藤:我覺得這個說法有道理。

  在任何國家都是一樣的,執政黨壓力更大,執政黨更不好做。在野黨他不用負責,可以說任何事情。在野黨的目的就是權衡政局,防止執政黨失控,走錯方向。這是在野黨的最大目的。

  對日本來說,健康的在野黨比強大的執政黨更重要。無論在野黨還是執政黨都要權衡政局,盡可能的把政局穩定,把執政黨的政策落實。在這個過程中,在野黨一直盯住自民黨的毛病不放,施加壓力,使執政黨改變政策,因為政治家是要對選民負責的。

  自民黨如果輸了,那就請他們好好的做好在野黨?! ?

  

  說到被日本右翼罵成賣國賊,加藤情緒有點激動

  日本很多人罵我是賣國賊 我寧愿折騰

  在野黨的目的就是權衡政局,防止執政黨失控,走錯方向。這是在野黨的最大目的。

  深度對話:你曾說過,從政是人生中的一種結果。你還如此年輕,規劃以后會從政嗎?

  加藤:我一直有這種理念。從政對我來說是一種結果。但我不會當年輕的議員,我至少40歲以前不會從政 。

  日本民主是因為有美國的改造,是由外國人的手段被迫改變的東西。那我希望,日本人有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因為中國崛起,美國對東亞戰略變化,這樣外在的因素,去被動的改變。

  我自己也喜歡對外交往,喜歡外語。從小就喜歡了解海外發生什么。我大概在5、6歲的時候,就可以把全世界所有國家的首都背下來。我的愛好就是兩個,一個跑步,另一個是看地圖。購物、看電影我都不感興趣。

  我在中國特別尊重的人有屈原、梁啟超、李鴻章、孫中山。比如說李鴻章,現在還被說成是賣國賊。當時如果不是李鴻章,那誰做不是賣國賊呢?

  我希望自己是個獨立的思考者,無論是在外國還是在本國,該說的我會說,但這樣的人常常會被排斥。

  現在我在中國被罵,在日本也會被罵。很多日本人說我被完全赤化,完全為共產黨代言,很多人罵我是賣國賊。包括每一次回日本,都有人找我罵,包括“右翼”。這沒有辦法,我在中國,我只能這么干,但我也會盡量的批評中國。我是獨立的思考者,獨立地寫文章,但我不會被他們的批評所影響。因為,我認為自己是在做正確的事情。在你做勇敢的、正確的事情的時候,往往被邊緣化。這些現象,我們可以從歷史的脈絡尋找證據。

  所以大家只能從眾,少數服從多數,這是政治游戲規則,但總要有人站起來給出不同的聲音,否則社會就不會發展。不折騰的社會是不會進步的。我寧愿折騰。

  所以,我為了我自己長期的目標,我寧愿當暫時的“日奸”。這樣說有點夸張吧?

  我寧愿承擔這樣的角色,我不痛。 (采訪、編輯:袁雪芬)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hijian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4.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5.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6.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7.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8.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9.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10. 東南亞的宿命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7. 到底誰“封建”?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欧美亚洲高清在线看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人成在线 | 亚州精品私密视频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 久久久久国产视频 |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