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中國和美國進行了高層次、大規模的戰略對話,世界輿論為之矚目,有關中美進行戰略合作的話題至今還鋪天蓋地,熱鬧非凡。與會的中國代表說,中美之間“除了沒有談論上月球,談了很多問題。”言外之意,兩家要好得很,幾乎就是無話不談的朋友。其得意之情,自豪之心,呼之欲出,觸摸得見。美國高官希拉里也聲稱:“過去兩天中發生的事情在美中關系歷史上前所未有”,還說,“我們已為21世紀積極、合作和全面的關系奠定了基礎”。看看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字眼,如果不知道這是中美之間發生的,而把這些字句隱去國家名號,單獨拿出來拜讀,大概多數人都會據此認為,雙方之間充滿了柔情密意,肯定是最親密的盟友關系。正因如此,許多人很是為此而陶醉,一時間,中國的國際戰略環境似乎前程似錦,一片光明。
這可真是夠熱鬧的了,熱鬧的都讓人擔心了起來。誰都知道,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所謂的國際政治,不過是高級別、高層次的爾虞我詐。在這個舞臺上,每一參與者都是為了自身利益,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為地設置無數的圈套和陷阱。近年來,在生意場上,近而在國際交往中,出現了所謂合作中“雙贏”、“共贏”這樣新穎的詞匯。說實話,有的時候也許能這樣,但機會畢竟很少,更多的時候則是不折不扣地去“損人利己”,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人類幾百、幾千年的外交史不是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嗎?所以,在熱鬧之中,實在是需要多一點冷靜,多一點清醒,需要認真地分析一下其中的利害得失,深入地剖析一番其中的利弊。我想,至少有三點應該特別要加以注意:
第一,合作不能是只滿足對方的意愿,利益是雙向而不能是單向的。
所謂“戰略合作”,說起來挺神秘,層次也挺高的,讓一些學術”大腕”一解釋,那更是越說越復雜。其實所謂“合作”,簡單說來就是互相幫助。咱老百姓喜歡直來直去,那就不妨直來直去地說說,中國是怎樣幫助美國,而美國又是怎樣幫助中國的。
先說說目前中國是怎樣幫助美國的。誰都知道,這次經濟危機把美國弄得挺慘,除了大量印刷鈔票以外,就得指望世界上一些美元大戶繼續購買它的國債,這兩點缺一不可,不然的話,不死也得脫層皮(中國有許多受過美國精心培養的經濟學家,號稱主流,不妨就這個問題展開一番討論,看看美國渡過經濟危機是不是靠這樣的“雙軌”)。要做到這一點,中國的“合作”就不可或缺了,因為中國是世界上的第一美元大戶。從經濟危機開始到現在,中國的表現一直很好,也就是說,很好的滿足了美國的愿望,因為中國外匯儲備的一半以上埋在美國人那里了,而且還在繼續增加,這還不是大大的合作?當然,期間中國也充分表達了要求美元不貶值,要求債務人保證債權安全等的訴求,這是哪一個債主都要做的。就是我個人,誰向我借錢,我也得叮囑一番:按時還錢,不許打折扣等等,借債的急需用錢,自然會滿口應許。看了看中國的主流經濟學家們的議論,有的強調要確保資產安全,有的強調“救美國就是救中國”,說“不”的還真的少之又少。這也算是一種共識吧。
說完中國如何幫助美國了,就得說說美國是如何幫助中國的了。分析這個問題挺難.這樣吧,不妨從兩個層面來進行,一個是直接層面,一個是間接層面。直接層面的幫助是什么?筆者還真是孤陋寡聞,聽到的多是對中國的種種限制與要求,搜腸刮肚地琢磨了半天,終于發現還是有一個,那就是不斷出售給臺灣武器,加強臺灣的防衛力量。為什么說幫臺灣也是幫助中國呢?因為中國政府聲明了,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既然是一部分,那么幫助你的一部分,豈不也就等于幫助你自己?美國對臺灣的幫助已經半個多世紀了,真可謂盡心盡意,煞費苦心,很有些“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味道。至于間接層次的幫助?噢,對了,有報道說,美國希望和中國合作為朝鮮可能出現的“崩潰”制訂一份詳盡的應急計劃。你看,美國人是多么為中國考慮啊,“朝鮮可能崩潰”后,“中朝邊境的難民潮”怎么辦?中國都沒著急,可是美國替中國著急了,這不是替中國考慮打算嗎?真是大幫助啊。還有,在中國西邊的鄰國阿富汗打擊“恐怖主義”,在中亞建立軍事基地,克服任何困難就是死纏活賴般的不走,不也是幫助中國嗎?是不是也間接地幫助呀?也許是吧。
這樣一比較下來就會發現,中國對美國的幫助是具體的、直接的,真金足赤,如假包換。而美國對中國的“幫助”,好象就有那么一點不大對勁,也就更談不上什么對等了。禮尚往來,一來一往的道理美國人要么是不懂,要么就是根本不想懂。他們不想懂,我們可不能不懂,應該認真考慮利益對等的問題,利益不能也不應該只是單向輸送。
第二、合作的過程中還得留心,還得時刻警惕。
歷史上中美之間不是沒有過合作,遠的不說,就說改革開放以來,中美之間的合作就有那么一些。這些合作的歷史經驗非常寶貴。都是些什么經驗呢?筆者知道的有限,公開的大致有“和平典范”工程,“超七”計劃,大型干線飛機項目,購買美國艦燃氣輪機等,這些“合作”沒有一個最后不是以中國上了大當惡當而結束的。歷史的經驗不可忘記。誰能保證美國不再一次出爾反爾,再讓我們上一個大當惡當呢?有句流行語叫“與狼共舞”,大致意思是在危險中運動,而美國之險惡之狠毒要遠甚于狼,確切地說來是一只吃人的猛虎。與猛虎為伍,可不慎歟?
第三,合作之外還得準備著另外的手段,在更大的范圍、更高層次上,還必須使用更強有力的手段。
環顧今天這個世界,誰有能力發動戰爭?回答是:美國。最近二十年內的幾場主要戰爭是誰發動的?回答是美國。是誰在開發世界上最完備的武器系統、建設世界最現代化、最具實力的軍隊?回答還是美國。是誰在世界各地部署軍隊?回答依然是美國。是誰經常威脅使用武力或者以使用武力相威脅?那仍然是美國。就是這樣的國家,還整天叫嚷不是這個威脅它了就是那個威脅它了,這是什么居心?如果要進一步問,當今世界的戰爭策源地在哪里?怎么回答?難道不是美國還是其它國家嗎?在今天這個世界上,除了俄羅斯,其它國家只要不被美國盯上(美國的盟友集團當然不在其內),不被美國敲打已屬幸運,難道還指望稱王稱雄不成?連中國這樣的大國都得“韜光養晦”呢!美國從不掩飾它稱霸全球的野心和行為,事實上,目前它就是在當著全球的霸主,任何國家,只要不順著美國的意愿,那就要貼上恐怖主義、集權主義、邪惡軸心等的標簽,就要在美國的鏟除計劃之列。這樣一說,問題就來了。如果美國繼續拿我們的制度說事怎么辦?要是不讓兩岸統一怎么辦?如果美國繼續或明或暗地支持“五毒”怎么辦?就算當前美國有求于中國,這些問題可能暫時放下,暫時得到緩解,那么經濟危機后會怎么樣?長期以來,美國在世界范圍內千方百計地壓制中國,千方百計地破壞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努力。以色列預警機事件,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南海撞擊事件等等,難道就沒有一點傷痕了嗎?就在中美戰略對話的前后腳,美國重返東南亞,公開說是為了對付中國,遏止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加強印美合作,也直言不諱地說為了對付中國,連遠在非洲設個司令部都號稱是對付中國。希拉里說中美關系是“全面的關系”,這樣看來,還真夠“全面”的了。對于這樣的全面,難道我們也要合作?屈指算來,在全球范圍內,在全般領域內,中美之間,沖突多于合作,矛盾大于和解。沒有合作之外的斗爭,難道屈膝投降不成?如果我們不在合作以外準備好斗爭的手段,運用好斗爭的手段,一旦美國人翻臉,就只會恨恨地說人家“不講信義”,剩下的只能是回頭怨自己“光”韜的不夠盡,“晦”養的不夠深了。
也許,這整個就是一場游戲一場夢罷了。美國人可能在伊拉克、在阿富汗玩夠了武力的游戲,現在要變換花樣,玩起“巧實力”來了。“巧”者,“妙”也,這里面奧妙無窮,很可能有許多貓膩,陷阱怕也是一個接著一個了。“巧實力”的提法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幸運”的是,今天眼看著我們中國成了玩“巧實力”的第一個或者最大的對象。承美國青眼有加,我們不勝感戴與自豪,一句“除了沒有談論上月球,談了很多問題”足以表明得意之情。其實,想開了也沒什么。什么了不起的“巧實力”,中國的老祖宗早在二千多年前就說過“上兵伐謀”。這次中美戰略對話出場的果然都堪稱“上兵”,全是高層次人物。美國人有“巧”有“謀”,我們拼航空母艦沒有,拼這個東西還應該少嗎?只要知道到處都是陷阱就行,千萬不能飄飄然不知所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