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脫韁了么? ——請看中央大手筆!
最近一段時間,大概是從去年開始,朝鮮就脫離了“六方會談”,身陷伊拉克重圍的美國柄持著“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幻想與朝鮮之間發生了一系列的惡性互動,在經濟上對朝鮮加以封鎖,演至今日,朝鮮石破天驚的宣揚,要進行核試驗!
東北亞可說是一個“小世界”,既有模糊的兩派勢力,也有猶豫不定的中間力量。兩大派之間更攙雜了復雜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歷史關系,可以說,東北亞的任何一顆小火星,都足以引起地球的震撼!
可朝鮮這次要放出的不是一顆“小火星”,而是一把沖天大火!和南亞當年印巴幾乎同時放響核武器不同,南亞次大陸上,沒有過多的復雜力量,基本就是印巴對峙,印巴背后的支持者通過這兩者互相叫勁,基本可以保持一種“恐怖平衡”,可在復雜的東北亞,驕傲的朝鮮以及野心勃勃的日本,因核武實驗會產生一種怎樣的互動?朝鮮的“大浦洞”給日本射來了“愛國者3”,那么,朝鮮的核武器將帶給日本什么?
日本的容忍底線在哪里?
大陸對臺灣的容忍底線在“臺獨”,同樣,日本的主要對手朝鮮做出怎么樣的舉動會令日本“發狂”?也就是說,日本要核武裝自己需要什么樣的觸發條件呢?
前幾天,巴基斯坦的總統穆沙拉夫在美國的講話可以給我們一個借鑒。他說,當9·11之后,美國當時的副國務卿曾威脅,如果巴基斯坦不對美國侵略阿富汗的行為提供幫助的話,將把巴基斯坦炸回到“石器時代”,請大家注意,這個時候,已經距離巴基斯坦成功糖漿原子彈三年之久,巴基斯坦的核武器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戰斗能力,關鍵是,面對同樣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美國仍舊敢于宣稱將其炸回“石器時代”,這充分說明了,美國并不懼怕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小國。反過來講,即使一個小國擁有了核武器,它并不具備完全自保的能力。
同樣,今天的朝鮮即使有了核武器,就能夠對美國夠成威脅么?以朝鮮目前擁有的導彈,飛機等運載工具的質量來看,并不具備將核武器遠程投放的能力,另外,從朝鮮本身的戰略地域,經濟,軍事能力,它也不敢去使用核武器,因為,對于領土廣袤的美國來說,一場有限的核戰爭,對于朝鮮就是滅頂之災!甚至,在它的國家政權遭受到類似于上世紀中葉朝鮮戰爭那樣的嚴重打擊的前提下,它也不敢使用核武器,也就是說,甚至在它亡國的邊緣也不會使用核武器。因為使用核武器,除了大量殺傷對方人員之外,對保衛自己政權并無益處反而會遭到同樣的報復,加快政權的滅亡。
日本無論經濟有多發展,駐扎在其本土的美軍仍舊是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日本可以在什么樣的程度上武裝自己,只要美國人民不選出一個精神不健全的總統,都會在美國的國會山事先討論,設計完畢,也就是說,日本并不具備自我武裝的能力。換句話說,日本這個“武士”能穿上什么樣的“盔甲”,佩帶什么樣的“寶劍”,都是山姆大叔說了算。
對于美國來說,全世界都是它的敵人,只不過,分別為眼前的,將來的,長遠的區別罷了。朝鮮就是眼前的威脅,中國是將來的威脅,長遠的是日本的威脅。雖然前些年美國的右翼曾鼓動日本右翼在中日之間挑起事端,但日本借助宣揚“中國威脅論”意圖從美國那里討要武裝的意圖也非常明晰,美國的計劃是,在經濟越發緊密聯系的中日之間,政治一定要保持一種安全距離。什么叫安全距離呢?經濟聯系的緊密必然導致政治上的互相靠近,這是美國不愿意看到的,如果日本成功的和中國友好起來,美國勢必就逐漸喪失對日本的控制能力,也失去了控制中國的能力。所以,就美國利益來說,中日之間不能真正友好,但美國也懼怕中日之間矛盾斗爭升級,升級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那樣,中日之間無論誰輸誰贏,最后一同損失的還有美國的利益。美國最近一年似乎察覺到了小泉頑固拜鬼引發中韓聲討之后,加強自衛隊軍隊化并借此給國家正常化奠定基礎的圖謀,美國一則永遠不會忘記珍珠港,這是很慘痛的事情,二則也對日本右翼肆無忌憚為二戰反案有所警惕,這兩方面的壓力之下,美國才鄭重的對日本提出改善亞洲外交環境的要求,也才直接導致了強硬的安倍晉三訪華的行程。
那么,從以上各點來看,日本的底線就是美國的底線,而美國對于朝鮮擁有核武器并不會感到切身的威脅。朝鮮核武,真正的威脅不是它糖漿威力,而是一種心理壓力。在日本社會至今仍擁有很強大的“反核勢力”,外在的美國不會允許日本進行核武裝,日本本身也不敢在軍隊等基礎軍事力量自我化之前進行核武裝。到是有可能美國重新在韓國部署核武器。
中朝在打“神經戰”么?
說完了日本,回頭說朝鮮。最近有很多人擔心,中國是不是已經對朝鮮失去了控制能力?這一說法,尤其在國際上擁有很多的聽眾。前幾天,外國報紙還報道,鴨綠江邊中國增兵壓制朝鮮的傳聞。朝鮮不參加六方會談,中國訪朝代表團被拒絕接見,在中國一直主張半島無核化的前提下仍高調宣稱進行核實驗,表面來看,中朝關系似乎到了自新中國建國以來最低迷的階段!
關于進行核試驗,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誘發因素,這幾年,美國先后對和朝鮮有金融往來的國家進行了壓制,對于一個貧窮的國家,幾千萬的美圓外匯似乎形成了足夠大的壓力,使朝鮮擁有絕對“充分”的理由進行核試驗的宣傳。
而事實卻并非如此,眾所周知,中國現在是國際上真正的“有錢人”,外匯儲備8000多個億,對于中國的鐵桿盟友朝鮮,將閑置的美圓資產給予一定貸款似乎并非難事,起碼要遠遠超過朝鮮目前被凍結的那幾千萬,也就是說,對于朝鮮的發展來說,外邊被凍結的那點錢并不算什么。中國從手指縫里隨便漏點,就夠朝鮮政權的正常運做了。
相比日本之于美國,朝鮮于中國有著無比強烈的依賴!日本是被美國套在脖子上的絞索而動彈不得,而朝鮮和中國的靠近則是由全方位的力量去推動的。從政治觀念上看,雖然朝鮮前些年曾在國內批判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在搞“修正主義”,但朝鮮前幾年和韓國搞了經濟開發區,今年金正日又曾在中國考察“改革開放”的成果,這說明,朝鮮的政治觀念已經在中國,越南這兩個社會主義國家先后成功實踐市場經濟之后,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從社會主義理論,現實建設上看已經跟上了中國的腳步,兩國之間,已經在政治上幾乎完全認同。
那么,在經濟上,貧瘠的朝鮮如果沒有中國糧食和能源兩大方面的資助,政權將接受嚴峻的挑戰,如果中國切斷了鴨綠江大橋,就等于真正的掐斷了朝鮮的命脈,不但車開不動,船沒有油,人民還要餓死。雖然朝鮮的民族主義情緒對中國有所排斥,更希望和韓國靠近,但東西德合并后東德完全被吞并的陰影始終縈繞在金正日的心頭,在金正日沒有足夠的本錢之前,半島統一的腳步不會前進,那么,朝鮮為了維持政權的穩固,滿世界放眼去看,能依靠誰?只有中國!
在軍事和國家安全上,朝鮮更加別無選擇,俄羅斯雖然靠賣天然氣賺了點錢,但北約的腳步已經邁到了它的家門口,俄羅斯比二戰時的蘇聯更加傾斜歐洲方面,可以說,在第比利斯“捉放曹”為代表反復試探俄羅斯反應以對北約邀功的前提下,給予吸引足夠美國壓力的平壤的獎勵,只能是大麻一樣的口頭嘉獎。中朝之間對于朝鮮來說“漫長”的邊境線永遠是朝鮮國家安全的戰略縱深,沒有中國在背后支撐,朝鮮早就已經成為了伊拉克。
那么,也許有人說,中國不能失去朝鮮,所以,朝鮮敢于對中國“撒潑”,朝鮮放出進行核試驗的風聲,是在和中國打神經戰,目的是強迫,甚至要挾中國以更多的資助。如果說,中國對朝鮮沒有控制能力,只能安撫甚至“說小話”的話,朝鮮確實有足夠的勇氣對中國橫眉冷對。
可我們翻遍歷史,任何一個小國,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無法真正的“要挾”一個大國。以中朝關系來講,中國確實需要朝鮮做為東北亞的堅定朋友,確保東北以及京津地區的安全,但相比來說,朝鮮是更需要中國。換句話說,中國怕得罪朝鮮,但得罪的起,朝鮮也許不怕得罪中國,但得罪不起。中國“失去”朝鮮,安全環境會惡化,但也惡化不到哪去,即使朝鮮美國化,東北亞仍舊是一個復雜的環境,到時候,朝鮮半島,日本將發生怎樣的變化,也不一定就完全會順從美國的利益。而朝鮮一旦失去中國,沒有懸念,肯定會亡國。中國約束朝鮮的手段有無數種,任何拿出一條來,都足夠讓朝鮮改變態度,乖乖聽話的。
所以,中朝之間神經戰的可能性等于零。那么,朝鮮放出核武實驗的風聲到底為了什么呢?
中國扁擔,需要平衡
筆者2004年末曾講,中國肩頭有一副“扁擔”,扁擔的輕重和擔扁擔的人身體素質直接相關,中國近些年經濟,軍事實力提高了,可以在身后的筐里適當的增加點中東因素了,所以就有中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的存在。可扁擔如果太重了,就需要適當的放輕些,扁擔兩只筐里如果一輕一重,就需要去調節。
從地圖上看,中國的兩大門戶,前邊的朝鮮和身后的中亞,伊朗,巴基斯坦是正好橫在中國身上,恰巧就是一個扁擔形狀。目前,中國肩頭的這副扁擔,有兩大缺欠。
第一。中國身上總體承受的壓力過重。近些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威脅”到了歐美國家的制造業,它們侵略別國經濟時候高喊的口號“自由經濟”逐漸轉變為保護自己的“經濟愛國主義”,于是,兩名美國議員放出了對中國征收懲罰性關稅的“氣象氣球”,中國雖然戳破了它,但“松綁”人民幣,開放金融市場也成了不可不做的讓步。歐美國家鼓動同樣受到中國制造業威脅的其他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一起對中國賴以維持經濟增長的對外出口設置障礙,并就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發難,這些行動近年已達到高潮。而在中國國內,改革進行到了關鍵階段,關于改革走向的討論還沒有定論,和諧社會的實現還有待時日。民間有句俗語:槍打出頭鳥。中國這樣一個大國連續30年高速發展,帶給全世界的沖擊力都是無與倫比的,那么,它的反作用力也是無比強大的。
第二。中國“身后”的壓力太重。本·拉登需要確立自己的恐怖主義教主的地位,而強大的美國對無法隨意涂抹中東顏色也萬分著急,于是,勢同水火的雙方在9·11事件上實現了“共贏”。而中國則先后失去了阿富汗,伊拉克,甚至中亞國家都開始有了美國的駐軍,若非上海合作組織加強了內部凝聚力,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現在恐怕已經放下鋤頭拿起槍桿了。中國海上石油生命線在美軍沿線的密切注視下就好比飄在水中的紙船,陸軍天下無敵的中國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陸地上,貪婪的俄羅斯無法讓中國得到切實的能源安全,中國就更無法放棄絲綢之路邊的國家,而在攻打伊拉克之前的美國已經確定了下一個目標是伊朗的時候,中國對伊朗的保護甚至可以算是一場生死之戰!
在這兩大前提下,我們就不難理解朝鮮放出核實驗風聲的原因。第一,中國總體承受的壓力太重,不得不依靠朝鮮“核試驗”來讓世界其他國家認為,朝鮮脫離了中國的控制,在朝鮮吸引眼球的同時,中國已經將很大壓力悄悄轉移到了朝鮮身上。而對于關閉國門又貧窮的朝鮮來說,國際壓力也就等于那幾千萬美圓而已,幾乎相當于零。從這個角度來說,朝鮮承受壓力的能力比中國要強很多,國際壓力之下,朝鮮該什么還會干什么,即使朝鮮進行了核試驗,中國也不會允許任何人侵略朝鮮,朝鮮除了挨幾聲罵之外什么也不耽誤。
另外,伊朗面臨的壓力一天也沒有消除和減弱,反而在逐漸提高,經濟發展的中國承受不了能源危機的到來,必須全力以赴保障伊朗,那么,伊朗的壓力就是中國的壓力。由于傳統上中國軍事力量的分布是重視東部而輕視西部,伊朗給予中國的壓力就遠比朝鮮更大。朝鮮這個時候宣揚進行核試驗,吸引美國壓力的同時,也放松了伊朗的壓力,從而一舉兩得,既從總體上減輕了中國的壓力,增加了中國外交的靈活性,也直接支援了伊朗的核活動,間接的也調整了中國扁擔身前身后不平衡的狀況。給中國調整軍事部署,凝聚上海合作組織,建設能源絲綢之路,確保西部國土安全贏得了時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