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張聲勢的G20國峰會協議
——強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以更為自由的“市場”方案來應對處于危機中的國家
在簡短的20國峰會于 4月2日 在倫敦結束,各國在會議上針對未來金融業的管理達成一系列新的承諾和聲明。除此以外,各資本主義國家都承諾要協調他們應對危機的戰略并避免走向貿易保護主義。在去年11月的上一屆20國峰會上各國也曾作出類似的許諾,但之后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顯示在20個國家中有17個國家實行了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以保護本國經濟。
事實上資本主義國家在會議做出的許諾往往是不可做數的而且也不可避免地包含有許多保留內容,自然本屆倫敦的20國峰會也不例外。《金融時報》20國峰會的閉幕公報分析后得出的結論是“虛張聲勢中隱含著巨大的分歧”。如同往常一樣,它不過是將眾多舊的方案和項目改頭換面后重新隆重推出,當然同時也少不了提供一些含糊其詞的空頭許諾。“當將所有的方案金額累計起來可以達到11,000千億美元,但真正新的承諾不到1,000億美元;其余的是過去早就準備好的,與20國峰會并無什么關系。(《金融時報》 4月3日 )
誰能真正從中獲利?
11,000億美元中的5,000億美元被用于貸款給跡近崩潰的國家以償付他們到期的債務,這些款項將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進行處理;2,500億美元將用于增加出口信貸,另外還有2,500億美元是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增發“特別提款權(SDR)”,另外還有1,000億美元將用于幫助發展最貧窮的國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增加的資源將主要用于挽救銀行和幫助最富有資本主義國家的出口。另外,參與峰會的20國自身可以以“特別提款權”的方式拿回2,500億美元中的絕大部分,而正是這些最大的經濟體控制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投票權。
英國援助組織“為貧困而戰”(War On Want)的總裁約翰·希拉里指出,“由于20國峰會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當前危機的根源,數以百萬計的人將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20國峰會決定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可動用的資金提高3倍,事實上是在幫助這個缺乏合法性的機構死而復生,可以使它繼續用自由市場條件來殘害那些向它求援的國家。”
20國峰會的主持人英國首相戈登·布朗曾經在會議期間宣布,“華盛頓共識已經死了”。他希望通過這使我們相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新自由主義和金融資本的擴張已經到此結束了。但現實中,“華盛頓共識”是遭受到了沉重打擊,但它并沒有死亡。它仍然得以在參與峰會的20國集團和那些被迫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規定條件而求取借款的國家中借尸還魂。冰島、拉脫維亞、匈牙利、羅馬尼亞和其他國家最近都接受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緊急貸款,而為之付出的代價是大規模削減預算、凍結公共部門工人的工資、解除管制和限制支出。
處于懸崖邊緣的歐洲
匈牙利預計新政府不久就將宣布新的大規模削減預算的方案——包括減少兒童和家庭津貼、減少養老金、降低政府給予國有鐵路的補助等。一位羅馬尼亞國家投資銀行的代表說到道,“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簽定的協議是要付出代價的,這個代價就是‘節衣縮食’”。
中東歐國家以及土耳其這些被看作是處于轉型期的歐洲國家,隨著如山般的債務加重,危機也在繼續深化。而且日益惡化的全球性危機表明目前所采取的措施并沒能減緩資本主義危機的惡化。許多國家,甚至包括一些西方國家如愛爾蘭,已經站在了崩潰的邊緣,銀行的信貸壞帳還在與日俱增。
由于擔心有增無減的經濟崩潰和社會動亂,迫使參與峰會的20國集團各國想法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金量以制造出一種他們可以從容應對危機的假象。但是與此同時,危機正在惡化,貧困正在增加,全球資本主義離1930年代惡夢的大蕭條只有咫尺之遙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