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源:http://www.nytimes.com/2009/03/09/business/09dollar.html?pagewanted=1&_r=1&hp
文章原題:美元升值提振美國卻加劇其它地區危機
A Rising Dollar Lifts the U.S. but Adds to the Crisis Abroad
當世界正面對漫延的金融危機被焦慮困擾時,有一個地方卻相當容易地吸收到資金,相反它也是引起麻煩的同一個地方:美國。
美國投資者正在努力吸引外國投資并將美元帶回美國,說服他們將資金投到據認為很安全的美國政府債券上。因此,中國繼續購買數量驚人的美國國債。
這些措施提高了美元幣值并給予奧巴馬政府關鍵的金融融資,奧巴馬政府正將成百億美元用于救援銀行和刺激經濟上,這些措施也使得美國政府不必提高利率就能采取這些救援措施。
可是,從全球來看,由于缺乏信心和資金經濟受到嚴重損害,結果從米蘭到馬尼拉,借貸和投資機制失靈,資金流向美國似乎正在惡化其他地方的危機。
尋求資金乍一看上去象是一場零和游戲。由外國中央銀行和投資者投到美國政府債券上的資金,正是東歐國家正絕望地尋求債券再融資的資金。這部分資金投到美國就不能投到非洲,許多非洲國家正在為國際援助和外國投資減少而掙扎。
“實際上所有低收入國家正面臨嚴重問題”,愛斯華.普拉賽德說,他是一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官員,現在是華盛頓一家傾向于自由主義研究機構布魯金斯研究所高級職員。
他說:“這是金融危機的第三波。低收入國家正遭受非常嚴重的打擊。流向新興市場的私人資本已經干涸”。
國際金融研究所稱:投入到新興市場國家的私人資金從2007年的9280億美元銳減到去年的4660億美元,有可能降至今年的1650億美元。
其原因倒不是因為美國正享受大量資本注入。從全球范圍來看,投資者正捂緊錢袋,并盡可能快地從危險的投資地區撤出來。
在美國,外國投資已經明顯放慢。但是隨著美國避免與外國進行交易并將美元投入國內,以及隨著外國中央銀行――特別是中國――購買短期國債,美國正吸收過去散布在全球的資金。這使得世界上其它地區資金變得更緊張。
最直接發生危機的地區似乎是在東歐,東歐投資者大量借入外國貨幣--特別是歐元和瑞士法郎――使用那些資金修建辦公室和工廠。東歐國家債務上升而本國貨幣幣值下跌,導致銀行遭受損失,需要政府和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來解救危機。
經濟學家將這場情形比作1990年代襲擊大多數國家的金融危機。那時,象現在一樣,投資者要靠借外國的貨幣。當投資撤離一個地區,當地貨幣迅速貶值,尤其是在泰國和印尼,引發了破產、失業和貧困。
“東歐難以置信地看起來與1990年代時的亞洲情形一樣”紐約外交關系委員會的一名經濟學家布拉德.塞特梭說,
在一個關鍵方面,這次危機問題更嚴重:1990年時,世界其它經濟體增長迅速。一旦危機緩和,亞洲國家通過向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出口商品能繼續保持經濟增長。
事實上,貨幣嚴重貶值一方面加劇了危機,同時也提供了一種修補措施,貨幣貶值使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和韓國商品在世界市場上更便宜。
這一次,一方面許多低收入國家再一次遭受貨幣貶值,另一方面他們面臨一個受衰退困擾的世界,對他們產品的需求很微弱并且需求還在下降。
在上個星期日公布的一份報告中,世界銀行預測全球經濟在2009年將在超過半個世紀以來首次收縮,將預言全球貿易額將是自1980年代早期以來首次下降。
“貨幣貶值的作用現在不足以抵消全球衰退”,塞特梭先生說,提到象日本、韓國、臺灣和巴西這樣的出口大國在最近幾個月里出現了出口迅速下降,“每個經濟體看起來很脆弱,所有商品出口國都潛在地受到貨幣危機的影響”。
恐懼還在升級:更多的國家將陷入麻煩當中。普拉賽德一份潛在的危險地區列表上包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以及巴基斯坦和厄瓜多爾。
在亞洲金融危機中,處于風暴中心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幣值緊盯美元而尤其脆弱:一旦中央銀行耗盡美元而不能回購本國貨幣,他們就沒有能力保持匯率穩定。結果,這些國家貨幣貶值,使本已龐大的債務更加惡化。
現在更多的國家允許隨著市場變化浮動,消除了嚴峻的連鎖反應。然而,由于經濟活動放緩,銀行遭受巨大損失,損失會超過政府金融救援的能力,肯尼思.羅格夫說。他以前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現在是哈佛大學的一名教授。
“債務崩潰將摧毀匯率穩定”, 羅格夫 先生預測說,“許多歐洲國家已經處在崩潰的邊緣”。
僅僅兩年前,一些分析師還認為60年前成立的,為在金融危機中起援救作用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再有存在的確切理由。現在,該基金正努力從發達國家得到的資助來支撐它3500億美元的資金籌措。塞特梭先生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需要1萬億美元來應對現在可能還未出現的危機。
新聞讀后感:
當反復看到“China continues to buy staggering quantities of American debt(中國繼續購買數量驚人的美國債券)”,“especially China — buy Treasury bills(尤其是中國--購買美國短期國債”這樣的字眼時,不知道為什么腦海中突然會浮現起潛伏在長津湖畔因天寒地凍再也沒有起來的整整一個連的志愿軍指戰員,會想起上甘嶺口渴得被迫喝尿的志愿軍傷病員,會想起美軍現代化“絞肉機”前倒下的一排又一排優秀中華兒女們和真正的共產黨員們....
如果讓他們現在復活過來,他們能理解中國救美國的舉措嗎?他們能想得通為什么嗎?
也許他們在我腦海中的突然浮現,是想叫我替他們問一下天下:為什么中國要救美國?
中國真的和美國融為一體了嗎?美國現在是社會主義國家了嗎?中國和美國不存在制度上的差別甚至是敵對嗎?美國不再威脅中國了嗎?美國不再在臺灣問題、西藏問題甚至共產黨執政上采取敵對措施了嗎?好象不是這樣啊,難道已經忘了1999年挨的5枚導彈了?忘了南海飛機被撞沉了?忘了布什僅僅去年還聲稱共產主義是邪惡的并發誓消滅邪惡政權?
是為了賺錢嗎?美國債券此時跟下跌過程的股票一樣,散戶都知道行情不好時要減倉,為何國家卻當敢死隊去抄不知何時是底的底?更何況,有些錢可以賺,有些錢不能賺,普通百姓尚且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出賣身色、飲鳩止渴、竭澤而漁一直以來為世人不齒。
是為了遵循道義嗎?美國雖然和中國從長遠來看是敵對關系,但人家現在有難,此時不要趁人之危嗎?宋襄公的后代還要“不鼓不戰”嗎?
是為了普世價值嗎?要發揚國際主義精神:美國有難,中國支援嗎?那么,非洲的難兄難弟要不要幫一幫?巴基斯坦要不要幫一下?做人要厚道,不要在人家有難時不管不問,等到蛇醒過來反咬的時候卻又想得到難兄弟們的幫助和道義的聲援。
希望有關方面在決定繼續購買美國債券時,除了解釋美國國債安全外(如果強調安全黃金最安全),還能給出一個合乎道義的解釋。否則,那些烈士們會怎么想?是感慨: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還是痛罵:叛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