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中俄關系毀在“新星”事件的過激反應上
——辯證分析,理性對待,狹隘、沖動情緒當休止。
胡顯達
自從“新星”號貨輪被俄軍炮火擊毀之后,各種過激反應就通過網絡傳達了出來。“海軍應有所反應;第三次世界大戰就要來了,全國同胞們要準備好干吶!炮擊一個手無寸鐵的民用船只,本以為是友邦的俄邊防軍也太可恨了,中國要陽剛氣來,還以顏色,以儆效尤。”作出這樣的反應,如果不是美日網特在挑唆,那么這些幼稚者其熱血是愛國的,其心情也是可理解的,但也不能不辯真相,不講事理,而一味沖動狂噪,散布過激言論,擾亂中國外交。
一、辨證分析事件真相、理性對待國際爭端、合理反應傳達訴求。
“新星”被毀作為一起國際事件,其導火索就是中俄兩國的民間貿易糾紛。綜合各種媒體的客觀報道可以看出,“它的起因就是俄方的貿易伙伴,中國商船送貨的收貨方找茬,扣押中方貨物,并要求起訴法庭。中方貨船一怒之下,不顧俄方邊界規定,擅自開船離開,造成俄方開火。”(參見鳳凰媒體專題報道)
從這個事件起因的陳述中可以看出以下幾個疑點:一是俄方的貿易伙伴找茬,扣押中方貨物,并要求起訴法庭,中方貨船為何不敢與之訴諸法律,對薄公堂;二是俄方的貿易伙伴找茬,扣押中方貨物,對于這種貿易糾紛,中方貨船為何不尋求商務部、駐俄領事館的協調和幫助;三是中方的貿易伙伴在合同的履行和貨物的承運上有沒有問題,如果沒有問題,為何怕上法庭,而卻要一怒之下,不顧俄方邊界規定,擅自開船離開昵!
照此推斷,中方貨船不敢對薄公堂而擅自離開,必然事出有因。如果有理沒問題跑啥,事實上不顧俄方邊界規定和停船勸阻,而執意擅自開船離開,駛向公海,逃避稽查,其行徑已屬違法。俄方開火擊船實屬主權范圍之事。據此,俄外交部稱自己邊防軍開火系被迫但合法,這種解釋并無什么不妥之處。
假若中方貨船與俄方貿易伙伴訴諸法律,對薄公堂,而不是一怒之下,擅自離開,又怎能發生這種俄方開火毀船事件昵!因而,即使中方貨船被毀很值得同情,但冷靜分析自己卻也不乏推卸不掉的責任。
經過這種是非曲直分析,筆者以為,我們實在不值得為這種不占全理的民間貿易糾紛而義憤填膺,赤膊上陣,并通過放狠話的過激反應而執意把中俄關系搞得緊張起來。其實,像這種民間的貿易糾紛,只要交給商務部和領事館,通過外交途徑就可以和平解決。即使我們的貨船被毀、人員失蹤,但只要獲得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就可以了。國際上也有這樣的慣例可循,又豈可動不動就訴諸于國家的武力昵!
二、中俄戰略依托關系不能再折騰了。
說真的,俄方開火毀船也的確過分一些,對落水、失蹤船員不積極進行人道主義救援更有悖于社會正義和國際公理。對之口誅筆伐,出出怒氣也是可以的。但在當今這種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也要注意斗爭的策略,對這種民間的貿易糾紛不要老抓住對方的不是不放,而要作到有理有利有節,凡事適可而止,見好收場,一切以穩定中俄關系大局為重。
要知道,在國際政治斗爭的大舞臺上,中俄實則互為對方的戰略依托。這個戰略依托不能失去;否則中國周邊的戰略圍堵就可能把我們壓得喘不過氣來。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只不過是構建這種戰略依托關系的一種積極努力而已。事實上,這個上合組織也確實因為穩定了四鄰而讓我們解除了不少后顧之憂;也確實在我們與西方敵對勢力的生死斗爭中給我們增添了不少底氣。所以,穩定中俄戰略依托關系是我們中國的一個戰略利益所在,也是維護中國周邊戰略安全的一個屏障所在。
現在,中國周邊的戰略壓力很大,斗爭形勢也很嚴峻。美國在阿富汗增兵反恐,日本、菲律賓在釣魚島、黃巖島上與我們展開主權領土爭奪,這種周邊皆敵的日子不好過呀!別看奧巴馬對外尋求和平、四處和解,但他未必不打和平演變中國的算盤。剛剛結束的西方七國財政金融峰會為何要一個聲音地指責這個操縱匯率,其本意是什么?歸根結底,也還是為了從經濟層面上圍堵中國。表面上看,西方與我們和平相處,互利合作,暗地里則合伙算計、剿殺我們。有些人看到奧巴馬忙于救市、抓經濟,就認為奧巴馬已無精力和心思和平演變我們了,這真是小兒之見啊!表面上的風平浪靜,往往暗暗涌動著四伏的危機。在這種西方幾個大國聯手圍堵中國之時,在我們的北部邊界已不能再失去自己的戰略依托了。那些熱血沸騰、狹隘偏激的民族主義情緒如果再放出第三次世界大戰就要來了,全國的同胞們要準備好干的狠話,折騰中俄關系,這簡直就是誤國的奸邪,亡國的罪人。看不到中國的安全之維系,而只是放縱發泄自己的過激情緒,這正是目前擾亂中俄關系穩定健康發展的最大隱患啊!
正因為如此,像這種只知放狠話而誤國的狂熱情緒早應該畫上一個休止符了,千萬不能讓中俄關系毀在這種“新星”事件的過激反應上。
胡顯達 2009年2月22日 初稿于論道書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