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9.11事件:驚天大陰謀

葉哥哥 · 2009-02-03 · 來源:烏有之鄉
911真相 收藏( 評論() 字體: / /
 

9.11事件:驚天大陰謀

作者:葉哥哥

9.11雙塔樓大爆炸背后隱藏的驚天秘密

 9-11事件是近年我們親身所歷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但是這個事件發生的真相,至今卻依然撲朔迷離。早在這個事件發生之初,何新先生就曾撰文懷疑這是美國政府如同珍珠港事件的前例一樣,為達到美國全球戰略需要而有意誘導和安排的一個聳動世界的事件。

以下資料來自一位美國網友(署名為“葉哥哥”)提供給我們的“911驚天陰謀”一書。此書集中展示了美國異見人士近年來對9-11事件真相追蹤調查的最新進展記錄。

簡單概括其要點是:

世貿雙塔樓的倒塌是極為可疑的。因為飛機撞擊的部位只是塔樓的最高層,飛機只有燃油不足三十噸,整個塔樓都是鋼結構的,使用三十萬噸鋼材整體連接構造,當頂部被撞擊并引起高層油料燃燒,整體巨型塔樓的鋼結構,絕對不可能在短暫的時間內,使全部鋼架結構都達到同時融化和同時倒塌所必須的融化溫度——800度,從而全摟在頃刻之間轟然爆炸和倒塌。更不可能使相距甚遠的數座塔樓發生同樣情況的爆炸和燃燒,幾乎同時錯落倒塌。

從對事件爆炸圖片和視頻圖象的分析看,該樓爆毀的圖象,應該更像是內部預先設置了能引致高溫導致鋼鐵融化的爆炸物,被同時引爆后爆炸和燃燒的結果。

而,在911發生之前兩天,該樓可疑地發生了以更換電纜名義進行的兩天人為全樓斷電事件。換句話說,存在作案的時間和機會。同時更為巧合的是,負責雙塔樓保安公司的老板,恰恰是布什總統的弟弟,而該公司在911事件后即神秘解散消失了。

此外,911事件當日,對五角大樓被撞擊現場的分析表明;真正撞擊大樓并引致爆炸的不可能是一架飛機,而是一顆小當量的波音巡航導彈。在五角大樓被撞擊現場所找到的是某種不明航空器(巡航導彈?)的零星碎片,而并沒有搜集到任何可以確認為是波音飛機的殘骸部件。

911事件前后,美國股票市場金融市場和國際石油市場都發生大規模有組織的資金流向異動,使得布什切尼利益集團從中攫取了巨大金融利益,防長拉氏所代表的軍工利益集團在事件后也獲取到大額國防備戰訂單。

因此,911事件的真相是非常可疑的。一種可能的推測是:在知悉穆斯林少數恐怖分子有劫機陰謀后,CIA以及FBI反而予以協同配合,并且設計布置了一系列建筑物爆炸,以便借此動員和宣布開始一場全球反恐戰爭。另一種可能是,這一事件完全出自布什、切尼、拉氏三位一體的金融石油及軍工利益集團人為設計,要借此發動全球反恐戰爭,推進美國的單極主宰世界的戰略目標。

近年歷史中留下了幾個神秘疑團,一個美國911,一個臺灣319,相信都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前言

9.11事件發生后,官方解釋疑點重重。美國國家技術標準局,9.11委員會發表的世貿中心大樓倒塌理論受到建筑界學者的強烈質疑。他們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公開其倒塌模型的參數和具體演示結果,卻得不到任何回應。

五年后,國標局仍然未能解釋世貿中心七號樓的倒塌原因。最近,75名美國國內有名望的科學家、教授聯署要求政府重新調查9.11事件。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卻對有異議的人士進行壓制。例如,為美國國家技術標準局鑒定世貿中心鋼材性能的擔保人實驗室公司(Underwriters Laboratory Inc., 美國最大的科學鑒定公司)實驗室主任卡文•萊恩(Kevin Ryan) 因公開質疑官方的倒塌理論而被解雇。對世貿中心倒塌進行獨立研究的楊百翰大學對冷核聚變研究卓有成就的史提夫•瓊斯(Steve E. Jones) 教授于也上月被限定退休。兩黨輪替的監督功能在觸及統治階層利益的問題面前也是無能為力。但相關的研究工作仍然在頑強進行著,而最新的美國民意調查顯示36%的人懷疑政府在9.11事件中的角色。一場民間的“真相運動” 正悄然興起。

本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并力圖概括五年來最新的觀點和研究成果。有關的視頻和參考資料鏈接對本文的正確和深刻理解不可或缺,因此請讀者對各觀點和事實核查校對。

為了說服而說服并不能使人信服,但詳細列出事實,讓人獨立思考卻能使人達到新的認知。

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對9.11事件有一個更客觀、更全面的新認識。而這個認識就是反對美國霸權主義的最佳武器。

幾點補充:

首先,火災區鋼材溫度如果達到700~800C的話,并不能熔化鋼鐵(熔點超過1600C) ,但可以大幅度降低其堅度,而使其承重力只是原來的1/20左右。如果鋼材軟化的面積達到樓層面積的2/3以上,則該樓層將不可避免地發生塌陷。這就是美國國家技術標準局堅持火災區鋼材溫度達到800C的原因,盡管沒有可信的證據來支持其觀點。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火災區溫度只有200~300C左右(大量濃煙,鋼材良好熱傳導性,國標局對鋼材的化驗結果等等) 。在發生上部樓層塌陷的基礎上,根據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陸新征,江見鯨的電腦仿真模型,如果大樓鋼材的斷裂塑性變形能力只有0.5%情況下,則完全倒塌是可以發生的。如果斷裂塑性變形能力有1%情況下,將不會發生完全倒塌。我已去信要求陸先生解釋一般建筑用鋼材的斷裂塑性變形能力參數,但至今未有答復。如果有這方面專業知識的朋友,請幫忙澄清一下。但我相信其斷裂塑性變形能力應大于3%。因為文中已提及擔保人實驗公司為國標局鑒定世貿中心鋼材特性(注意,這只是提取同類型鋼材進行性能試驗。官方從來沒有對世貿中心鋼材進行認真的刑事科學鑒定)時就表明其結構能承受類似世貿中心火災溫度兩個多小時而不致塌陷。這在國標局的報告里也有記錄。但國標局的最終報告里的倒塌模型卻堅持鋼材溫度達到800C,且產生完全倒塌。雖然各專家要求公開其倒塌模型的參數和演示結果,但至今不得要領。

其實,就算國標局的完全倒塌模型成立,也不能解釋以下的奇怪現象:

1。只有大樓上部樓層整體地向下沖擊,才有足夠的沖量使下部堅固樓層產生連續的完全塌陷。而大量的照片和錄像表明雙塔的上部樓層都在半空中消失,此后,又是哪里來的沖擊能量使下部樓層倒塌呢?

2。現場在倒塌前和倒塌后都發現大量的橙黃色的熔化金屬(鋼鐵) 。

3。大樓整體以自由落體速度倒塌(表明應當更為堅固且未受火災影響的下部完全失去了承重力)。

4。大樓所有混凝土結構在倒塌過程中完全化為粉末。根據清理現場的工人說,除了大量整齊劃一的鋼材外,現場基本上連大於粉筆盒大小的辦公室設備碎片都找不到,遇難者的尸體更只是片片碎肉。照片和錄像中也可見整棟大樓由上至下依次化成細小碎片的現象。
其次,美國政府至今未能拿出明確證據證明那19名劫機者確實執行了這次行動。聯邦調查局長最近在一個公開演講中形容劫機者的“專業性” 時說“劫機者沒有留下任何文件軌跡” 。發動了兩場戰爭,卻連罪犯的真實身份都沒有搞清楚。死不見尸,生不見人,真是千古奇冤啊。而事件發生后數小時,聲稱事前一無所知的美國當局卻能大規模搜查嫌疑犯的住所和學校,而且公開其名字和相片。讓人不得不懷疑這名單是不是早就擬好了?這十九名阿拉伯人是不是子虛烏有的幽靈?

雖然大量證據表明美國官方解釋是錯誤的,但我個人人為這事件將不會有真相大白的一天(起碼從法律角度來說)。理由如下:

1。整個行動是精心策劃的,其牽涉到行政,軍情,甚至執法機構的核心權力人物。他們代表的是一個統治集團的整體利益,不會受到選舉政治的影響。根據相當多的報道,美國軍方早在事件前兩個月就擬定了侵略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詳細作戰方案。而從事后美國連續發動兩場戰爭,一氣呵成地占領了中亞和中東的戰略要地的行動來看,這事件只是一個龐大計劃的一環,是實行“反恐戰爭” 的借口。就象九一八和盧溝橋事變中日本人制造事端并以此為借口發動侵華戰爭一樣。我至今仍然記得新聞節目里美國即將發動阿富汗戰爭前的總統記者會上,一個美國陸軍將軍躍躍欲試胸有成竹地說:“部隊已經準備完畢,只等總統一聲令下”的情景。

2。整體來說,這次行動以及后果是符合美國國家利益和霸權的戰略需要的(證券和期貨市場的獲利只是順帶紅利)。各方面政治人物就算不支持,也只會避而不談。象其他政治事件一樣,這鐵案難有翻案的機會。

3。執行這次行動的犯罪組織有極其專業的技巧和嚴密的計劃。其有著其他中情局秘密行動很相似的過程:確定計劃-->尋找替罪羊-->執行計劃-->銷毀直接物證-->栽贓嫁禍,提出相應解釋-->對調查工作施加政治壓力-->發布流言和荒唐理論以蒙蔽公眾視聽-->事件不了來之。其中銷毀直接物證是最重要的一環。因為只要對大樓鋼材進行適當的檢驗,便能輕而易舉地得出倒塌的真正原因。而這些物證的消失,盡管有大量的照片,錄像,和目擊者等表面證據,在強大的政治壓力下以及來自行政和情報部門核心的干擾下,正常的司法程序將無法進行。隨著時間的推移,公眾注意力的消退,犯罪集團分子們又可以舞照跳,馬照跑,‘business as usuall’了。

那么,是不是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犯罪分子們逍遙法外?劊子手們依然拿著屠刀橫行?魔鬼們仍然作惡人間呢?非也。雖然美國國內無法將他們繩之于法,但我們中國人面對強權時傳統的民間智慧--從道德上摧毀敵人的武器,將發揮巨大的作用。我們可以在國內和世界其他地區廣泛地宣傳這些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實,將其惡行昭告天下,將其陰暗心靈暴露于陽光之下。如此,美國政府的公信力和號召力將喪失殆盡。如此,其在世界范圍長期培養的影響力將大幅度減少。也因此其擴張政策無法施展,其霸權野心將被徹底歇制。這就是對那些癡心妄想的美國統治集團最嚴重的打擊,最殘酷的懲罰。
我相信通過我們每個人的努力,這個目標一定會達到。

9.11事件:驚天大陰謀

“人民當然是不愿意戰爭的了……但總的來說還是一個國家的領袖去決定其政策的。而且是很容易使人民跟隨,不管是民主或法西斯制度,也不管是議院或共產制度……也不管有異議或無異議,人民總是能服從于他們領袖的指引。那是非常容易的。你只需要說他們正受到攻擊,然后就指責那些主張和平的人不愛國和使他們的國家面臨威脅。”

-----赫爾曼·戈林(納粹頭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盧森堡國際審判庭上)

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劃的智利軍事政變二十周年,和老布什的“新世界秩序”演說十一周年紀念日,“恐怖分子”改變了四架波音客機的航向。

根據官方的說法,是19個阿拉伯人劫持了這些飛機,他們把其中兩架撞向世貿中心,使其著火,而另外一架就撞毀于五角大樓。又根據官方的說法,世貿中心的大火使得其鋼筋結構變軟,然后倒塌了。

事件發生后,美國的軍情及司法機構一改之前的無能,48小時內便宣布破案。布什隨即宣告對世界發動“非敵即友”的“反恐戰爭”,以及宣布確認伊拉克、伊朗、北朝鮮為“邪惡軸心”。

美國國會通過決議案:“授權總統對任何他確認計劃、授權、參與,幫助了9.11恐怖襲擊的,或窩藏這些組織和個人的國家、組織、個人采取所有必要的、適當的武力”。

一個多月后美國大兵占領了阿富汗,一年半后美國軍隊開進了巴格達。美國右翼戰略家們在<<美國新世紀>>里為了鼓動民眾支持美國軍事擴張政策所預期的“新珍珠港事件”終于在現實中發生了。

五年后,這個“鐵案”的所謂主犯本.拉登仍然逍遙法外。相關的調查似乎毫無進展,案情細節依然跟五年前的一模一樣。為什么劫機犯的名字不在政府公布的乘客名單和77航班尸體的解剖資料上?為什么世貿中心的三座鋼筋結構大樓都在同一天因為大火而倒塌,而歷史記錄上前此卻還從沒有一座鋼結構主體的大樓因火災引起倒塌的先例?

為什么美國政府不執行正常程序對飛機殘骸和大樓殘骸這些犯罪物證進行鑒定,而是匆匆地運到外部的熔化爐立即銷毀?有沒有找到被劫飛機上的黑盒子,有沒有鑒定結果?

美國當局對來自社會的種種質疑一直諱莫如深。難道事情就真的象美國政府所說的一樣嗎?大量的證據顯示:真相遠非如此。雖然目前還無法確定誰是真正的兇手,但可以肯定的是,那19個阿拉伯人和本•拉登為首的基地組織絕不是本案的主謀或主犯,他們只是一場巨大陰謀的替罪羊。

下面,我們先看兩組大家都已非常熟悉的世貿中心雙塔倒塌時的圖片,南塔:

北塔:

看完之后,如果不因美國政府和主流媒體(這些媒體的表現更應該說是非官方宣傳部)宣傳而先入為主的話,你感覺上這像單純的正常倒塌么,還是更象雙塔正在以一種詭異的方式自我爆炸?

到底9.11事件的真相如何?本文將在下面列出詳細證據,請讀者耐心閱讀,仔細分析,然后作出自己的判斷。相關的圖片和錄像,請下載保存。一來見證這對世界地緣政治和人類歷史有深刻影響的悲劇事件,二來防止美國政府內部的犯罪集團再次采取斷然措施毀滅證據。畢竟,所有直接物證,如飛機殘骸和人員尸體,世貿中心廢墟里的鋼材等都已經不知所蹤或完全毀滅。畢竟,9,11后火速通過的“愛國法案”已經賦予美國的軍情及執法機構:毋需正常法律程序就可對“恐怖活動嫌疑人”進行監視,偵詢,和搜查;毋需舉證對“恐怖活動嫌疑人”剝奪一切憲法權利,且不得上訴;對協助者(即使是僅僅提供食物或居所) 不經審判無限期監禁等幾乎無限的權力。9,11事件會不會成為又一個“議會縱火案”(希特勒因此全面奪取政權)?美國獨霸世界的戰爭已經拉開了序幕。命運之神啊,你會把人類帶向何方?

謹將此文,獻給那些正直而勇于探索真相的人。也獻給那些在9。11事件、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中犧牲的數十萬的無辜死難者。

本文是根據以下作者的著作和各種公開資料整理翻譯而成。歡迎轉載傳閱,但請注明出處。版權所有,不得用作營利用途:

1. Steve Jones: Why Indeed Did the World TradeCenter Buildings Completely Collapse?

2. Gerard Holmgren: Debunking ConspiracyTheorists.

3. Dave McGowan: September11, 2001Revisited: Act II.

4. Thomas R Olmsted, M.D.: No Arabs on Flight77.

5. http://www.patriotsquestion911.com

6. http://www.scholarsfor911truth.org

目錄

第一章 穆斯林陰謀論者的層層謊言

第二章 9.11事件回放

第三章 五角大樓的襲擊

第四章 世貿中心樓群倒塌

第五章 其他疑點

第六章 權威人士如是說

第一章  穆斯林陰謀論者的層層謊言

敏銳的歷史觀察者都會知道在每一個重大事件后,總有一個或多個陰謀論隨之而生。“中情局殺了亨得里克(Hendrix)”,“教皇謀殺了約翰。連儂(John Lennon)” ,“希特勒是半狼人”,“外星人復制了尼克松”,等等。越是重大的事件,就有越多的流言。

因此,圍繞9.11事件也生出相當數量的陰謀論就毫不奇怪了。令人傷心的是,毫無例外的,總有一小撮的容易上當受騙的人卻愿意去相信那些不著邊際的流言,全不理會事實和理性分析。

其中一個關于9.11事件最荒唐而且受到陰謀論者狂熱崇拜的故事是:在一個叫本•拉登的魔鬼天才的主謀下,19名恐怖分子制造了這一恐怖事件。他們除了“仇恨我們的自由的價值觀”外,并沒有別的動機。

這些漫畫傳說的制造者,從來不理會事實。為了在網絡和其他媒體上去推廣他們的垃圾理論,他們編織精心的妄想和無法證實的流言,以至于一些平時很理性的人也中了他們的蠱惑。其實,這些垃圾是不值一駁的。但這些妄想神話產生的影響,卻需要一點點理性分析。

這些瘋子竟認為極端主義的布什政府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沒有參與組織,如果可能的話甚至會予以阻止那襲擊。他們盲目地忽視了這些極為可疑的事實:

美國空軍事前突然撤銷戰備狀態,與中情局有關的航空公司股票發生大額內部交易,襲擊發生時布什的可疑行蹤,世貿中心的控制爆破,五角大樓的導彈襲擊,以及其他表明布什-切尼集團于背后策劃的種種證據。這些穆斯林陰謀論者頑固堅持那個愚蠢的劇本:19個阿拉伯人以某種方式同時劫持了4架飛機,在美國上空飛行了兩個小時,然后分別令其撞毀在極為重要的建筑物上,而美國情報部門事前對此竟毫不知情,美國空軍對此也束手無措。

為了維系這個不可能發生的神話故事,他們被迫發明更多荒誕的東西去掩蓋其核心的謬誤,也因此其謊謬的程度膨脹到了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

對於這種登峰造極的愚蠢,是很難一一給予理性分析的,但我們還是要嘗試一下。然而,這些穆斯林陰謀論者有一個特徵要先指出:如果謊言的某一部分遭到揭露,他們總能毫不費力地改變他們所謂的證據來企圖補救;一個妄想萬一被揭穿,他們就簡單地再發明一個,然后完全否認前一個的曾經存在;最后,當繞了一個迷霧漫漫的圈回來,他們又會重新發明原來起點的那個妄想,還要否認其曾經被揭穿過。這是他們最喜歡玩的“幸運輪”游戲,以此來避免自己的思想被自己的(非) 邏輯所戳破。

根據這些“幸運輪”的實踐者,19個阿拉伯人用手槍、小刀、紙箱刀,和胡椒噴霧制服了機組人員和乘客,用偷運上機的電子導航設備將飛機開赴到目標。

即使是對最樂于信從的穆斯林陰謀論者,這樣幼稚的謊言也要求他們必須把一切理性懷疑的思想拋開

首先,他們有意忽略了一個事實:沖撞雙塔樓的那架飛機上根本就沒有阿拉伯人!如果有,那他們也一定是躲過了所有的監視錄像而且又沒有被登記在乘客名單上。但這些難堪的的問題對那些身處夢幻世界的穆斯林陰謀論者來說是太平淡無味了。他們在喉嚨里咕嚕道:那些人肯定是用了偽造證件 (卻從來不進一步說明是誰用了誰的證件,也不說明他們是怎樣發現劫機者真實身份的)。

然后他們馬上就跳過這個問題,講述那些虛構人物怎樣因為看上去可疑而遭到搜查的令人興奮而又陰險的故事。但是,不可避免地,越多謊言只會使后來的謊言更難編織。如果曾經被懷疑和搜查了,那么他們又是怎樣帶著那些武器登上飛機的?如果要在局限空間里用噴霧劑,那他們也會中招吧?當然,除非隨身行李里面有防毒面具。

“對不起,先生。你行李里面為什么有手槍,小刀,紙箱刀,防毒面具,和電子導航儀?”,“噢,是給你奶奶的禮物?很好,上機吧。”一邊說,那個安檢人員一邊嘀咕:“奇怪,這是第四個阿拉伯人(卻沒有阿拉伯名字)帶了手槍,小刀,紙箱刀,和防毒面具上機了。為什么每次這些人經過那監視錄像就不動了呢?今天真邪門……”

只需要問一些類似的簡單問題,就會使陰謀論者飛快地來一個大跳躍:我們知道他們在機上。因為他們是用自己的信用卡買機票的!如果他們用了自己的信用卡,那又何必用偽造證件呢?

此刻,那掩飾謊言的“幸運輪”轉得可快了,因為他們必須比理性分析快一步。他們會說:我們在飛機墜毀現場找到了劫機者的護照。“看,就在這里!”他們大大地松了口氣,狂熱的臉上充滿了精神錯亂者可能恢復清醒時的光彩。

奇怪了,他們用偽造證件上機,卻帶上真的護照?到了這時,“幸運輪”完全轉了一圈。陰謀輪者不耐煩地宣布:“誰說他們用偽造證件的?我們知道他們坐哪個坐位上!他們的登機記錄是清清楚楚的!”然后,“幸運輪”又轉開了。那他們為什么不在乘客名單上?“笨蛋,他們冒充了其他乘客!”  等等,等等。

最后,出于對這些循環的創造性妄想徹底的嘆服,理性懷疑者們只好放棄這一圈游戲,進入下一個問題,以便看看這個令人贊嘆的愚蠢故事進一步展開時有沒有什么更令人驚喜的事。“為什么護照能躲過那場使整架飛機及所有乘客都化為灰燼的墜毀事故的?”當然了,答案就是一例奇怪的巧合了,就是那些時不時發生的奇異之事嘍。比如:一個人連續四星期贏了六合彩,雖然機率很小,但還是會發生的……

這是陰謀論者喜愛的另外一個推繹方式:“渺茫比賽”。比賽規則是: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作出一個結論,然后再假設一系列極不可能的事情和難以置信的巧合去支持這一結論,完全不理會其中任何一件事的不可能性,只是模糊地堅持不可能的事有時會發生的
(在他們的世界里,什么都是有可能的)。有一個叫“奧迦刀片”的原則:如果沒有相反的證據,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正確的。陰謀論者討厭“奧卡姆刀片”。

純粹出于娛樂的因素,我們就放過那19個隱形阿拉伯人的故事吧。我們再來看看他們是怎樣劫持飛機的。

劫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劫機的同時又不讓飛機駕駛員向地面控制塔發緊急警報就更難了。機師只需要按下四個號碼就能發出劫機警報。那些穆斯林陰謀論者卻不理會其解釋究竟有多少真實性:那些隱形劫機者用小刀,紙箱刀,和噴霧劑(當然他們都戴上防毒面具了)等殘忍的手段威脅機上人員,并最終控制了飛機,同時又能阻止機師按下劫機警告密碼。不是一架飛機,而是四架飛機!此時,陰謀論者不得不開始“渺茫比賽”了。

總之,那些無比幸運的劫機者最終控制了飛機。其中四個劫機者以驚人的技巧和自信沖向那烈焰的終點;以鋼鐵的意志完成了與阿拉的極速會面。全因他們對“我們的自由”的病態仇恨,對伊斯蘭教的狂熱崇拜。

這就奇怪了,根據穆斯林陰謀論,那些劫機犯在殉難前的晚上還飲酒和泡美女,甚至在酒吧里留下了他們的《可蘭經》---真是一幫完美無瑕的伊斯蘭教徒啊----然后第二天早上五點就起床完成了歷史上最為龐大的秘密行動。我們甚至要相信劫機犯們在去機場的路上保持清醒的頭腦,用阿拉伯語的飛行手冊學習飛行---因為他們把這些手冊留在了出租車上,以便等我們去尋找和發現!

更有趣的是:據說他們的飛行經驗,此前僅限于飛行模擬器和輕型二人座螺旋槳飛機(CESSNA) ,但這并不妨礙他們以不可動搖的自信控制大型的波音客機并技巧純熟地撞向目標。

如果他們真的只是用這些全世界都有的工具練習飛行的話,為什么他們不在中東,而是冒被美國情報機構發現的危險千里迢迢跑到佛羅里達州學習飛行呢?但這樣的合理推斷在穆斯林陰謀論者的云霧世界了是不存在的。他們已太沉迷于那“腦子幸運輪”游戲里,以至于不能明白他們的造謠是完全不可信的了。

勝利的造好了一個循環來支持那神秘阿拉伯人存在的理論后,穆斯林陰謀論者又要面對為什么沒有飛機殘骸的困難了。任何看過第二架飛機撞向世貿中心的錄像的人,都會相信那飛機其實是充滿炸藥的。一般飛機撞擊的樣子絕不會是那樣的。

那些阿拉伯人有沒有偷運炸藥上飛機,在飛機撞擊的剎那引爆炸藥,并完全蒸發了飛機?這對于穆斯林陰謀論者也是有一點困難的。于是,他們只好發明新的物理定律來維系他們的妄想。

沒有炸藥。也不是內鬼干的。飛機是因為本身載油爆炸而蒸發的!真神奇啊!航空油(也就是汽油) 最高的燃燒度是800 C。怎么一下子擁有了強爆炸藥的可怕特性而使65噸鋼-鋁鈦合金的飛機變成了一綹輕煙呢?這種型號的飛機含有15噸的鋼和鈦金屬,而這些材料的熔點都起碼是汽油最高燃點的兩倍---更別說沸點了---只有達到了沸點才能把飛機蒸發掉!另外還有50噸的鋁。換句話說,每燃燒1公升的汽油,竟然能夠蒸發2.05 公斤的合金金屬。

對于穆斯林陰謀論者來說,這些難堪的事實只是模糊地以“莫名其妙” 來駁回---其實這適用于任何他們不能回答的事實和邏輯。象一個魔術師從帽子里變出一只兔子,他們死死地堅持汽油燃燒具有極其災難性的爆炸特性----雖然,這一點迄今為止在科學上不能證知,但卻已經由他們在這一事件中被發現。

但是他們忽略了在航空史上,迄今還從來沒有一架飛機因航油爆炸燃燒而徹底蒸發的例子。這些呆小癥患者的小腦袋肯定是把好萊塢電影里夸張的場景當成現實了。“誰都知道飛機撞擊后會爆炸消失的。”他們極為自信地說,“你看一下布魯士.威利斯的電影就知道了。”可以舉些別的例子嗎?既然是誰都知道的事情,除了布魯士.威利斯的電影,總還得有別的文獻記載吧?

這時候,陰謀論者們可能感覺到被逼到墻角,他們瞇著狡猾的眼睛,計劃著一個輕而飄的后滾翻逃跑。

“啊,飛機從來沒有撞過摩天大樓上,所以這是很難說的哦” 。他們陰險地咧著嘴。

——其實呢,航空史上飛機撞到大樓上好多次了,但從來都沒有殘骸蒸發掉。

“但那都不是大飛機,也沒有那么多油!” ,他們會歇斯底里地尖叫著否認。

——可是,飛機不大,那也就沒有那么多金屬需要蒸發呀。

“是啊,但那不是劫持飛機!”

——莫非航空油的燃燒特性,每次都會因為飛機失事的原因不同或事故因素而不同的嘍?“你就別開玩笑了!”

盡管與建筑物相撞的機會很小,但飛機撞到山,街道,地面,和其他飛機,以及因炸彈爆炸而被摧毀的例子還是不少的。但從來沒發生飛機遺骸因此而蒸發。現在,陰謀論者又玩開了“幸運輪” 游戲了:“誰都知道飛機會因爆炸而粉碎消失的。”

毫不費力地在“誰都知道”和“這從來都沒有發生過,所以誰也不知道”之間穿梭,陰謀論者們徹底地說服了自己:撞擊世貿大樓的飛機沒有炸藥,也象其他飛機一樣,它們都爆炸成碎末而蒸發掉了” 。他們的“幸運輪” 轉啊轉……

但他們要面對的困難還有很多。他們只好反復創造性地闡述汽油新發現的極巨破壞性的燃燒特性。另外,還得解釋那些阿拉伯人如何操縱世貿大樓干凈利落的垂直倒塌。當然啦,最容易的解釋莫過于大樓都是由于大火燃燒而倒,而不是由于受控制的定向爆破。

因此,也就有必要暫時地拋棄熱動能第二定律而提議汽油那難以置信的破壞力,并且要違反能量轉化定律使其循環第二次燃燒。你看,汽油不但要燃起那撞擊時巨大的火球,還要蒸發65噸的飛機;然后再來第二次,在撞擊點以2000C燃燒一個小時使那摩天大樓象牛油般熔化;最后,還能沿電梯槽流下,引起整棟大樓的大火。在我讀書時,有一個(火商) 的理論:汽油只可以燃燒一次。就算沒有讀到初中,這在現實中誰會都看到的呀。但穆斯林陰謀論者可不管這些,他們宣稱約34噸的汽油的非凡特性:

1.完全可以蒸發65噸鋼鋁鈦金屬的飛機

2. 剩余的燃油劇烈燃燒仍能引起撞擊點的建筑鋼筋溶解(鋼筋的熔點是汽油最高燃燒溫度的兩倍)

3. 同時,再剩下的燃油順電梯槽流下,竟然引起整棟鋼主體結構的大樓燃燒產生強大破壞性的大火

4. 大火迅速波及數百米外的摩天大樓,相繼一一倒塌

哇!原來汽油是這么可怕的!我小時候家里點的汽油燈竟然是一顆隨時會爆炸的炸彈,想起來都后怕耶!稍不留神,整條大街都會蒸發掉的。我再也不帶汽油燈去野營了。一刻鐘前還天真無邪地提著那燈 -- 下一刻鐘 --- “砰”!整個營地都會蒸發,剩下的汽油還會造成森林大火!

這些瘋子聲稱那奇跡般循環使用極具破壞力的汽油溶解了或至少軟化了摩天大樓的鋼筋結構。完全忘了世貿中心火災時黑色的煙霧 ---這提示缺氧燃燒 ---因此溫度也就不可能很高的事實。他們鼓吹大樓里溫度達2000C,卻在沒有任何證據去證明的情況下,暫時取消了基本的物理定律。

他們還并不滿足于世貿中心滑稽可笑的垃圾理論,還要辯解說隨著鋼筋結構的軟化,摩天大樓應垂直倒塌,而不是彎曲向一邊倒塌。

因為他們已經重新設計了汽油的燃燒特性,違反了熱動能第二定律,又重新定義了鋼鐵的結構特性,為什么要被地心吸力這些小事礙手礙腳呢?

那大樓的倒塌時間與自由落體從同一高度落下的時間基本相同,意味大樓的倒塌絕不可能是因為撞擊點以上樓層撞擊以下樓層而致。但根據陰謀論者們,地心吸力定律在九一一這天暫時無效了。看來那些阿拉伯人真是法力無邊噢。就算是死了,他們仍能用魔力強迫原來設計可以承受十二級臺風和波音大型客機撞擊的防火鋼筋大樓以一個物理上不可能的速度倒塌,如果撞擊點以下樓層還保留一點點承受力的話。

很明顯,這些陰謀論者在學校從來不做科學功課的,但卻很會撒謊解釋為什么不做:

“老師,那些穆斯林恐怖分子偷了我的課堂筆記。”

“不是的,老師。我家里的汽油燈爆炸了,蒸發了整條大街。還好,我的護照還在。”

“你看老師,我們的校車被那些阿拉伯人劫持了,連我的功課都毀壞了。他們仇恨我們的自由。”

或許,他們誤解了“創造性科學” 的含義,錯誤地認為這樣撒謊就是他們的功課了。

根據陰謀論者,那可怕的汽油產生的強熱,是許多世貿中心死者不能辨認的原因。熱力可以破壞基因(2000C是不需要的,一般100C就足夠了)。這就神了,因為陰謀論者說,基因的本質會因為你在不同的城市而改變。對了!如果你在紐約被阿拉伯恐怖分子殺死,你的基因會被強熱破壞。但如果你在華盛頓特區被阿拉伯恐怖分子殺死,你的基因會是如此強壯,即便遇到能蒸發一架65噸飛機的高溫,也不會被破壞。

你看,這些傻瓜編造了五角大樓不是被導彈襲擊而是被劫持飛機擊中的謊言。為了證明這個假設,他們搬出了一條布什集團的宣傳廣告,說除了一個以外,飛機上所有人的身份都由基因鑒定出來了,盡管飛機沒有留下任何殘骸。飛機被燃油爆炸蒸發了,但里面的人呢除了一個以外全都用基因測試鑒定出來了。

行了,我們知道了。原來基因的特性,會根據你去哪一個城市而改變。或者更確切地說要根據哪一個時段推銷哪一個神話吧。

那個劫持飛機撞擊了五角大樓的謊言簡直是大笑話。對於不熟悉五角大樓的人這里要解釋一下:它是由五圈建筑組成,每圈之間有間隔。每圈建筑縱深約9 - 11米,而每圈之間大約也有相同距離間隔。打擊五角大樓的物體也45度角在三圈建筑(6堵墻)上造成了直徑約3.6米的洞口。稍后,一堵約20米的墻也倒了。而陰謀論者宣稱的那架肇事飛機翼展38米機長47米,而建筑物內外都沒有飛機的殘骸,外面的草坪更是光滑得可以玩高爾夫球。這瘋狂的妄想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我們已經忽略了汽油的燃燒特性,正常的建筑材料特性,基因的特性,地心吸力定律,以及熱能第二定律了。見鬼去吧,為什么不再加點空間不可能性呢?一個固體穿越另一個固體后會留下一個跟它自己大小相當的洞。我以為這想法挺科學的。但對於陰謀論者來說,這是“莫名其妙”。這與他們追隨的妄想相抵觸,所以“肯定是錯誤的”。如果你要他們解釋為什么,那可要白費力氣了。

每次提起五角大樓的導彈,都會引起陰謀論者不可思議的恐慌。他們神經兮兮地堅持飛機是因燃油爆炸而蒸發的,然后就拿世貿中心的飛機作為例子(好一個“幸運輪”!)。像被噴了農藥的小蟲子,前后奔爬,作最后的垂死掙扎。他們先說那飛機在建筑物外爆炸了,所以沒有進入墻壁所以洞口才那么小,一會又突然反過來說飛機完全進入了建筑物里然后爆炸(盡管建筑物里面并無顯示相應破壞) 來解釋那80米深的導彈口。甚至更具創造性---機翼折疊進機身然后飛機撞進建筑里然后外墻又合起來了。

如果合適的話,他們又會說機身擦著地面滑進大樓(忽略了草坪完好的事實),同時又引用目擊者說飛機以“不可還原的角度”俯沖。要理解他們怎樣調和這兩個劇本,可真要設立一個研究“愚蠢”
的課題。

一旦到了絕境,你肯定會看到關于UFO之類東西的出現。那些阿拉伯人是跟火星人一伙的。外星人為了糊弄地球人,弄走了五角大樓的飛機又補了墻上的洞。他們給了阿拉伯人隱形藥。在襲擊前幾個星期,有人看見小綠人跟本•拉登談話了。等等,等等。

當國民正準備彈劾賣國賊布什,停止永無止境的石油戰爭時,不要再讓這些蠢材散播神秘阿拉伯人的陰謀論了。這些流言只會讓極端主義的布什集團得逞。

在輕松一些的時候,我們或許可以娛樂性的超然態度對待那些瘋子。但他們必須明白,九一一時的賣國行為和之后“報復行動”的戰爭罪行,是如此嚴重,這些輕浮的自我放縱是不能容忍的。

而真正對穆斯林陰謀論上癮的人應該為他們的偏執狂尋找更適當的發泄途徑了。

現在是時候停止關于九一一愚蠢的陰謀論了。

第二章  事件回放

下面,我們先根據以下一組圖片來重溫一下九一一事件發生的過程,以了解整個事情的經過,并便於后面對其中疑點的展開和逐一分析。





飛行路線圖片來源:<<華盛頓郵報>>和<<時代>>雜志(請注意兩幅圖片里所列航班起飛時間均是預定時間,而不是實際時間。)

2001年9月11日清早,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實時向全世界觀眾轉播的人為災難即將發生。象往常一樣,波士頓朗根國際機場開始熱鬧起來。正準備開始新的一天的人們行色匆匆。夏末清涼的空氣仍然是那么地使人心暢神舒。旅客中有男,有女,有白發蒼蒼的老者,也有步履蹣跚的孩童。他們微笑,揮手,告別。然后走向不同的登機口,前往心中各自的目的地。然而,他們并不知曉,在這個將永遠載入史冊的一天,命運那無可抗拒的雙手將決定他們已知或未知的歸宿。

早上7:59分,美國航空公司11次航班,波士頓到洛杉磯的早班機,從波士頓郎根國際機場起飛。不尋常的是,機上約有3/4的座位是空的。15分鐘后,即早上8:14分,聯合航空公司175航班,另一架波士頓到洛杉磯的早班機,也從波士頓郎根國際機場起飛。同樣不尋常的是,機上約有80%的座位是空的。這一班飛機遲了16分鐘起飛。

175航班剛升空,11航班上就有人將無線電通訊器和轉發器關閉,斷絕了與外界的所有通訊。此時,也就是8:14分,按照長期執行的例行程序,空中交通管制員應該馬上通知北美防空司令部。這個程序要求把所有在美國上空可能存在的問題都要通知北美防空司令部,而北美防空司令部的責任就是立即下令攔截飛機緊急起飛。

這些程序并非光是為了對付劫機事件的,畢竟這并不常見,而是為了日常的空中緊急事故,例如:飛機偏離準許路線,不應答無線呼叫,關閉轉發器,遇到機械故障等。遍布全國軍事基地的攔截飛機,每周7天,每天24小時隨時準備應付所有這些或類似的情況。實際上,他們就是空中的警察。跟地上的警察一樣,他們在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而大部分的問題飛機,就象大部分需要召警的事故一樣,并不需要采取敵意行動。

緊急起飛攔截的初步目的是要與問題飛機恢復通訊。攔截飛機飛近問題飛機后,首先用無線電呼叫。如果沒有回答,就要實施目視接觸:也就是飛到問題飛機視野內,然后搖擺攔截飛機的雙翼,看看有沒有反應。如果必要的話,攔截飛機的飛行員會盡量靠近并觀察問題飛機駕駛艙里的情況。如果所有這些接觸嘗試都失敗的話,余下的選擇就是逼降,和向目標飛機的飛行軌道上發射數束曳光彈。如果所有這些措施都失敗的話,就要考慮擊落問題飛機了。當然,這是最后的選擇了,只會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

一旦緊急起飛的命令下達,只要數分鐘飛機就能升空。升空后,F-15或F-16戰機幾分鐘內就可達到每小時2400多公里的速度。

8:20分,第一個出狀況徵兆后六分鐘,11次航班改變航向飛向紐約州北部地區,而不是紐約市,似乎在等待著什么(請看前面飛行路線圖)。這時候,聯邦航空管理局已經強烈懷疑11航班被劫持。同時,美國航空公司77次航班,華盛頓到洛杉磯的早班機,從杜勒斯國際機場起飛。非同尋常的是,機上超過3/4的座位是空的。航班比預定時間晚了10分鐘。

8:21分,一個空姐據說打電話報告11次航班已遭劫持。毫無疑問,這已經不是一次普通的飛機緊急事故了。七分鐘后,即8:28分,11次航班再次改變航向,開始向紐約市飛行。兩分鐘后,175次航班也偏離預定航線。兩班飛機現在都離開規定航線飛向紐約。其中一架已確定被劫持。但空軍的攔截飛機卻不見蹤影。

8:42分,聯合航空公司93次航班從紐約紐沃克國際機場起飛前往三藩市。非同尋常的是,機上差不多85%的座位是空的。飛機晚了41分鐘起飛。這個延遲,對整個襲擊計劃產生嚴重影響。當93航班升空時,175航班關閉了轉發器和無線通訊。

現在,第一個出狀況徵兆后28分鐘,確認發生劫機事件后21分鐘,兩班飛機遠遠偏離預定航線和失去了通訊。根據官方說法,北美防空司令部是在此時接到通知的,就是說,是8:43分。按例行常規,很難相信沒有在21分鐘前就得到通知---也就是劫機事件得到確認時。但在這里,我們暫時接受官方的解釋。但后面發生的事卻越來越莫名其妙。

8:46分,第一個出狀況徵兆后32分鐘,11次航班撞進了世貿中心北塔。與此同時,77次航班突然轉向北,好像是要返回華盛頓特區。但似乎已經太遲了。到8:50分,77次航班又重新回到預定航線向西飛行。

上圖比<<華盛頓郵報>>和<<時代>>雜志的航線圖更強調77次航班那古怪的偏離航線行為。是什么使飛行員改變主意的?為什么被劫飛機返回預定航線?

對原定計劃極可能的猜測是77次航班和93次航班應該同時襲擊華盛頓特區目標---如五角大樓和白宮,以達到最大心理效益,并使行政當局得以辯稱國家防御系統遭到突然攻擊,因此不能作出有效反應。如果93次航班準時起飛,它就可以同時或先于11次航班撞進世貿中心的時刻到達目標。77次航班在8:21分起飛時(比預定時間晚了10分鐘),離目標只有37公里。它只需要等待93航班到達攻擊位置。但由於93航班的遲到,77次航班只好沿預定路線飛行---而當93次航班在8:42分起飛時,77次航班就馬上轉向了。但太遲了。當時11航班已經撞進了世貿大樓,175航班也與目標不遠,93航班卻仍遠離目標。很有可能紐約市的襲擊應該是與政治軍事中樞的襲擊是同時或稍后發生的。如果事情按原計劃進行,就不會產生為什么沒有軍事反應的疑問了。但現在卻不得不改變原計劃了。所以,77航班只好繼續向西按預定路線飛行。

大約8:56分,關閉了轉發器的77次航班從雷達上消失。(關閉轉發器本身并不能使飛機從雷達上消失。否則,外國的轟炸機只需要關掉轉發器就可以躲過美國的雷達了。因此,其消失的原因暫時不明)。

在77次航班變成幽靈飛機時,喬治。布什,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和三軍元帥,到達佛羅里達州莎拉蘇塔市(Sarasota)
的布克爾學校(Booker School) 出席一個事前大肆宣傳的公開露面。此時此刻,一架客機已經撞進了世貿中心一號樓,數百無辜的人死傷;第二架飛機完全偏離航線并失去通訊,只差數分鐘就再演繹另一個令人驚嘆的撞擊;第三架飛機失去通訊,飄忽不定地飛行,且剛從雷達上消失。非常清楚,國家正遭受一個協調的,大型的,史無前例的攻擊。

不用多說,在這個時候,只有那些參與計劃的人才能知道行動的整體規模,例如:那些非同謀的人是不可能知道地面上某處是否埋有炸彈的。但一件事是十分明確的:喬治。布什很有危險成為襲擊目標。特別是他預定訪問的地方沒有適當的保衛措施而且是事前公布的。

到達學校后,據說布什對校長說盡管“一架客機撞擊了世貿中心”,他們“仍會按原計劃讀書。”布什和隨行人員隨即進入沒有保衛措施的學校。沒有人提及墜毀的飛機是被劫持的,或者第二架飛機正尖叫著沖向曼哈頓,或者地三架飛機已經失去了蹤影。

9:03分,當175次航班以電影里焰火表演的方式撞入世貿中心南塔,和93次航班成為當天早上第四架偏離預定航線的客機時,喬治。布什開始了他在學校里漫長的公開活動。第一個出狀況徵兆后45分鐘,第一次撞擊后17分鐘,美國的上空沒有一架攔截戰斗機,而三軍元帥則坐在極為危險的地方正在讀一本關于寵物羊的書。

讀了幾分鐘后,總統特別顧問安德魯。卡德 (Andrew Card) 走到布什身邊告訴了他第二次撞擊的消息。

大約9:05分,當布什仍在練習閱讀技巧時,有報道說在俄亥俄/肯塔基/西弗吉尼亞州交界的偏遠地區有一架飛機墜毀。根據公布的資料,這正是在77次航班的飛行路線上(之后,這些墜機報道便從大眾眼前消失了)。但稍后,“77次航班”又會變魔術般,在消失后半小時后重現在雷達之上。

9:16分,布什施施然離開教室和外面的隨從會合---這當然是在拍照和回答問題之后了,好像他沒有更好的事前要做。劫機事件開始后超過一個小時,仍然沒有任何軍事反應的跡象。盡管曼哈頓大火熊熊,而兩架被劫飛機仍在飛行中。在國家受到攻擊的緊要關頭,布什和他的特工分隊在一個無法對有組織攻擊進行防衛且事先公布的地點足足坐了二十分鐘。

9:25分,“77次航班”重新出現在杜勒斯國際機場的雷達上。但它的行進速度卻非常快,以致于空中交通管理員很快就認定它的飛行動作并非一架普通的客機。兩分鐘后,據說93次航班上的一個乘客報告了被劫的事實。三分鐘后,布什發表向全國演說---在一個預定的事前公開的地點。

此時,第一個出狀況徵兆后71分鐘,確認第一架飛機被劫持后65分鐘,北美防空司令部接到通知后47分鐘,第一次撞擊后44分鐘,第二次撞擊后27分鐘,而且另外兩架偏離了航線和幾乎已經可以確認遭到劫持的飛機仍然在空中漫游的情況下,仍然沒有攔截飛機緊急升空,而三軍元帥則還坐在一個事前公布的沒有保衛措施的地方。演說后,布什和隨從前往機場---沿預定路線,也沒有額外的保衛措施。

9:36分,93次航班轉向華盛頓(參看前圖)。大約兩分鐘后,在全國處於最高戒備狀態下,在世界上最嚴密監視和最嚴格保衛的領空中,“77次航班”在毫無阻攔的情況下繼續飛行,最后據說撞入了五角大樓剛整修過的一側。

請注意<<時代>>雜志圖片中77次航班的歸航路線是虛線的,似乎在有意地誤導人們以為此段路線上雷達是無法跟蹤該飛機的,所以五角大樓才無法抵御這突然的襲擊。事實上,該機只是在9:05分有報道飛機墜毀前后,即8:56分到9:25分之間從雷達上消失。很有可能77次航班因93次航班遲到失去了攻擊機會而被擊毀。回程的飛行器則另有其物。有關證據將在“五角大樓襲擊”
的章節中展示。

9:55分,布什和隨從們登上空軍一號,在沒有護航的情況下起飛離去。整整一個小時,在國家正受到攻擊的情況下,布什一直按預定行程活動。沒有人采取任何措施去保衛總統和三軍元帥的生命。三軍元帥也沒有任何行動去控制場面。副總統切尼,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 或其他布什政府中或軍事機構中的任何權力人物也沒有。

9:59分,世貿中心南塔令人費解地完全對稱地倒塌。數分鐘后,93次航班據說在賓夕尼亞州墜毀。10:10分,五角大樓受到損壞的部分外墻塌陷。18分鐘后,世貿中心北塔令人費解地完全對稱地倒塌。

表演正式結束。數小時之內,聯邦調查局就開始搜查“恐怖分子” 的居所和學校,而美國主流媒體也向全球每一個角落播放以本•拉登為首的阿蓋達組織是事件主謀的消息。一時間,本•拉登和阿蓋達組織一夜成名。全世界都被“恐怖分子” 造成的空前災難所震攝。心里一片恐慌的人們完全忽略了美國政府在事件中的可疑表現。

整個事件過程,北美防空司令部,美國空軍,總統,以及總統特工人員和下屬的反應---完全不象是在對付一幫敢於在世界上最可畏軍事機器老巢里執行龐大襲擊計劃的膽大包天的恐怖份子的反應。相反,倒更象是一種蓄意無反應。

上兩圖:據說是93次航班的墜毀現場。現場異常地“干凈”,著陸點也太小。

第三章  五角大樓襲擊

根據官方的說法:美國航空公司77次航班,一架波音757客機,在早上8:10分從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起飛。它先向西飛行45分鐘,期間古怪地向北,西,南作了一個迂回,然后再飛行45分鐘回到華盛頓。

為什么劫機者會允許飛機向西飛離目標華盛頓45分鐘?這個問題沒有人去解釋。

然后據說:77航班以離地數米的高度以每小時800多公里的高速飛行,于2001年9月11日上午9:38分撞進了五角大樓一側。初步的聲明指出撞擊和火災后剩下的飛機殘骸只有黑盒子和一個降落燈。那黑盒子從來沒有交給民事部門鑒定,其內容也從來沒有公布。

又據說沒有找到其他飛機殘骸的原因,是飛機被燃油大火所蒸發了。盡管任何還能獨立思考的人都會馬上發現:氫碳化合物的最高燃燒溫度,在技術上不可能達到熔化一架100噸鋼鈦鋁結構的金屬飛機的溫度,更別說全部蒸發它了。

一方面,飛機本身未能躲過這場災難,另一方面據說乘客的尸體卻又都幸免了。除了一個人外,所有乘客的身份都由軍隊病理學院的法醫鑒定出來。很明顯,五角大樓的大火可以蒸發鋼鐵做成的飛機引擎,但不能把人的尸體火化。

我們被告知(當然,也應當毫無保留地接受):這個高難度的飛行動作是由一個叫漢尼。漢澤爾 (Hani Hanjour) 的阿拉伯飛行員作出的。盡管在2001年8月,寶藝馬利蘭機場駕駛學校(Bowie’s Maryland
Freeway Airport) 的首席教練還在飛行鑒定中評價:此人的飛行技術不適于單獨駕駛Cessna 172(一種二人座螺旋槳飛機)。

有許多問題,迄今官方的解釋是無法回答的。例如:劫機者們怎么能知道會不受干擾地飛行500多公里,通過世界上最嚴密控制的領空,前往美國首都的心臟地帶的呢?而且不是在突然襲擊的情況下,而是當這個國家已經因第一次襲擊而處于最高戒備狀態,甚至正在預防這個襲擊的時候?而且是在全世界都在注視,電臺和電視播放著當天事件每一步動向的時候?

將五角大樓作為首要攻擊目標,以突然襲擊的方式不是更合理嗎?畢竟比起世貿中心來說,美國軍事力量的中心明顯應該會受到更嚴密的保護吧。首先攻擊軍事指揮中心,并趁軍隊重新集結來保衛華盛頓的時候,再攻擊民用目標,是不是更符合邏輯呢?這可是一個三流的恐怖分子都會懂的道理啊,更何況據說嚴密策劃這一襲擊每一步驟的恐怖明星本•拉登呢?

還有,為什么從來沒有顯示飛機如何迫近或撞擊五角大樓的照片或錄像?作為山姆大叔的軍事中心,五角大樓顯然是世界上最嚴密保衛的建筑了。它具有數個連續不斷的閉路電視監視系統。再加上,附近的舒娜頓酒店(Sheraton Hotel)和仕高(Citgo)加油站的保安閉路電視也位於可能記錄到撞擊的方位上。據說撞擊發生后數分鐘,聯邦調查局的人員就取走了這些錄像帶而且它們就從此消失了。

疑問一:為什么沒有殘骸

與襲擊發生當時不同,有大量的襲擊后照片公開。但不幸的是,基本上沒有一張照片支持官方的說法。

公開的資料圖片里,居然看不到任何飛機殘骸。而且照片顯示,五角大樓的官員也承認:西記的沖入口小得并不能容納一架波音757-200飛機的翼展(其實,那入口甚至不能容納飛機的機身)。

事實上,現有的所有照片都表明,在撞擊之后和半小時后外墻倒塌之前,五角大樓建筑的破壞在外觀看是相對輕微的。襲擊物甚至沒能產生足夠的沖擊波使就處於撞擊點以下的電纜卷盤移動。

上面三幅照片是襲擊后五角大樓外墻塌陷前拍攝的。

外墻倒塌前的照片顯示剛撞擊后五角大樓外墻異常完整。五角大樓官員或官方支持者宣稱細小的入口是由於飛機的雙翼在撞擊后折斷或折疊到機身里了,所以只有機身進入了建筑物---也就是說飛機變成了一個大導彈而產生的。對此解釋我們會在以后詳細討論。

請看下面一幅五角大樓的真實照片。然后把一架波音757-200客機根據九一一當天五角大樓受到撞擊而外墻還沒有倒塌時的破壞情況按實際尺寸比例合成進去。

非常明顯,合成照片里五角大樓的損壞完全與大型客機撞擊造成的損毀不符。同樣明顯的是,就算我們接受關于機身完全進入建筑物里的含混說法,象機翼,引擎,和三個尾翼等大型部件卻無法找到。

然而,官方仍堅持飛機事實上就如上圖所示那樣撞擊了五角大樓的。此圖是在九一一后記者招待會上五角大樓發言人使用的說明圖。此圖可見:77航班完全鏟進了五角大樓的五層環形軸心機構中的外三層。而且也完全埋進了建筑物中。據說這就是為什么外面草坪上沒有飛機殘骸的原因。

上面兩張照片顯示外墻倒塌后仍然沒有看到飛機殘骸---第一張是外墻剛倒塌時火仍在燃燒的照片。第二張是開始清理的照片。有人說,當時飛機殘骸還埋在塌陷的建筑物里。當然,這是有可能的。但為什么只有最外的一環建筑倒塌,不是說撞進了三層環形建筑嗎?里面兩環建筑也沒有發現可確認身份的飛機殘骸。如果說清理塌陷建筑后有發現飛機殘骸的話,看來也沒有調查人員操心去記錄下來。

疑問二) 不可能的出口

現在我們看看攻擊物造成的出口。

一。 俯(目敢) 五角大樓撞擊處

二。較近一點

三。正面圖

四。與消防員相比

以上一組照片說明五角大樓是一棟非常巨大且堅固的結構。它主要由鋼筋加固的厚重混凝土構成。外墻是由達60厘米的混凝土,磚,石灰巖等造成。室內墻也是磚石堆砌。整個結構雙方向每隔5米都有厚厚的鋼筋混凝土柱加固。(有興趣仔細研究其建筑情況的請看:http://www.greatbuildings.com/buildings/The_Pentagon.html)

這里想強調的是那些厚重,堅實,和加固的混凝土結構能阻止任何打擊物穿越五角大樓。僅僅穿過一層環形建筑就要沖破兩層60厘米混凝土外墻,數層磚砌里墻,為數眾多的鋼筋混凝土支柱等障礙物。

<<洛杉磯時報>>(還有許多其他來源)
報道說,除了前面提到的堅固結構,受到打擊的部位最近還“新安裝了大量的鋼柱和鋼條以抵擋炸彈爆炸的沖擊” 。換句話說,五角大樓總體特別是遭到攻擊的部分是極為堅固的。一架穿越了三層環形建筑的飛機就等於穿越了數個鋼筋混凝土防御工事。

上圖五角大樓整體示意圖。這里攻擊的路線有錯,實際上應該是斜向左以45度角進入。

此照片顯示攻擊物穿過其中一層環形建筑造成損毀的內部情況。

這一張令人驚訝的照片顯示在大量拆卸清理工作后,五角大樓的三層互相連接的環形結構截面。請留意要穿越這巨型鋼筋混凝土,磚,石灰巖組成的建筑物需要克服的眾多墻壁和柱子。再加上從45度角進入的話,攻擊物要多沖破30多米的障礙物,也就是多一層半的環形建筑。

波音客機的避流罩,如下圖,是由碳合金造成。它的功能是覆蓋飛機前面的導航設備以達到空氣動力學的最佳形狀。它并不是設計作為也不具有導彈彈頭的功能。如果真是飛機撞擊了五角大樓,它與第一層混凝土外墻的撞擊就能完全摧毀避流罩和之內的電子設備。輕而堅固的機身的結果可能會好一點。

假如我們同意官方的解釋,那么有可能穿越一層(而不是三層!)環形建筑的飛機部分應該是引擎或機身的堅固部分。

然而,官方堅持是飛機的輕型避流罩,而不是其他的堅實金屬物質造成了那個出口。根據<<國家防火協會網上時報>>:“Defina隊長和機場消防隊長Walter Hood,與其他地區的消防隊長們一起,帶領隊員們在‘D’環和‘E’環內的每一層樓英勇滅火。飛機一直穿越到‘C’環。唯一能看出有一架飛機在里面的就是那飛機的避流罩。那災難的場景令人恐怖。”

(http://www.nfpa.org/NFPAJournal/OnlineExclusive/Exclusive_11_01_01/exclusive_11.01.01.asp)

阿靈頓縣(Arlington County)消防隊長,Ed Plaugher,在國防部記者會上回答關于航空油問題時,答到:“我們看到相信是一灘的。。。。我們相信那就是飛機的避流罩。所以。。。。”

(http://www.defenselink.mil/news/Sep2001/t09122001_t0912asd.html)

上圖:陰影所示的“飛機” 對五角大樓造成的破壞。請注意其從“E” 環外墻 (圖上側)穿過眾多的鋼筋混凝土外墻,內墻,及柱子到達“C”
環內側外墻(圖下側) 的運動軌跡。

上圖所示,“C”環與“D”環,和“D”環與“E”環之間并非空地,而是在下面兩層相連(從“C” 環內側外墻可見五層窗戶,而其他的是三層窗戶)。請留意“C” 環及“D” 環間連接部屋頂和“C”環“D”環本身并無明顯損壞。“C”環內側外墻箭頭所指就是攻擊物的出口,另外兩個黑色的出口可能是消防員滅火時造成。圖中看到除了“E”環外,二層以上建筑均無明顯破壞。

事實上,在“E”環外墻倒塌前,即便是撞擊點部位,建筑物的損毀也僅限於二層樓以下。

如果大部分的損毀都僅限於第一和第二層樓,甚至覆蓋攻擊物運動軌道的二層樓房頂都沒有任何破壞,那么即使我們能相信一架巨型的波音757飛機能不留痕跡地消失在五層樓的建筑里面,又怎么能相信這飛機能不留痕跡地消失在二層樓的建筑里面呢?!

疑問三)77次航班能變成一個大“導彈” 嗎?

據說,攻擊物造成的入口約是4.9-5.5米寬---可以勉強讓直徑3.8米的物體以45度角進入。要接受一架波音757飛機完全進入了五角大樓的說法,就要接受機身在撞擊時不能有任何變形的假設。更為重要的是,飛機的雙翼和尾翼要完全整齊地脫落,從而變成一個圓柱體而滑進五角大樓。

在閱讀五角大樓襲擊理論時,會經常看到“碎屑”這個詞,例如這樣的句子:“飛機的機翼變成了碎屑”。似乎客機的雙翼不但會象小孩子玩的木制飛機模型那樣輕易折斷,還會隨之變成細小的碎片而消失。

上面的照片,清楚地顯示這種波音客機的雙翼上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兩個巨型的引擎。這些引擎每個重達4000多公斤--加上支架的話可達5400多公斤。可以類推,攜帶引擎的雙翼也就十分堅固。更為重要的是,引擎是牽引飛機的部件。換句話說,為了能使飛機起飛和飛行,引擎,也就是雙翼,要將整架120多噸的飛機拉進空中并把它拖到目的地。

如果真象有些人所說的一樣,波音757飛機的雙翼只是隨便地粘在機身上的話,那么我們就會經常看到許多無翼飛機停在跑道上,而它們的機翼卻在空中象無頭蒼蠅一樣亂飛的可笑場面了。當然,我們是不會在晚間新聞里看到這些的。

還有,這些圖中可看見飛機的主起落架也不是位於機身,而是在機翼之下的。起落架給機翼增加了2噸的重量。更重要的是,起落架是附在機翼上的事實說明當飛機在地面上時,其雙翼承擔了差不多整架飛機的重量(起飛時可達116噸)。當飛機下降時,不用說,起落架是首先接觸地面的部位,也是使飛機煞車停下的主要部件。看來我們可以很安全地下一個結論:機翼在降落時不但承擔了整架飛機的重量,還消停了飛機極為可觀的向前動能。想象一下當一架120噸飛機在高速下滑到跑道上時對起落架造成的沖擊力,就不難明白起落架和雙翼必須與機身何等穩固地連接在一起。

其實,稍作邏輯分析,就能明白飛機結構最具承受力的部分就一定是位於那兩個巨大有力的引擎之間的部分。也就是說,機翼并不是用幾顆小螺絲和幾塊口香糖黏到飛機上的次要附件,而是飛機整體的一部分。

除了附有引擎和起落架外,機翼還是飛機油艙的一部分。整架飛機載油約51000公升,重34噸。每一個機翼裝油約6.8噸,其他的20噸左右儲存于雙翼間的油艙里。

根據美國民用工程師協會資料,每個波音757-200的機翼重達20噸,這包括了:引擎和其支架,起落架,油艙和里面的油,以及機翼本身的結構(鋼鐵和其他金屬占了2/3的重量,即約15噸,而汽油占了另外的7噸)。如果我們把機翼重量共(40噸),雙翼間油艙(20噸),和雙翼間特別加固部分相加,其總重量高達68噸。因為一架加滿油的757-200飛機重約90.7噸(未包括貨物和乘客),簡單算一下,可以得出飛機約3/4的重量都集中在雙翼尖之間的結構部分。而表面看最為龐大的機身部分,實際上只占飛機約25%的重量。

那些“折迭/碎屑”理論家,就是要我們相信飛機結構上最為堅固,最具重量,最具承受力的部分會在撞擊時魔術般變成碎片,而相對比較脆弱,輕盈,承受力弱的機身卻干脆利落地撞進了五角大樓的加固防御工事里。

疑問四) 到底是什么攻擊了五角大樓?

上圖:波音AGM-86C常規空發巡航導彈

為了解釋五角大樓里不可能由客機造成的出入口和現場發現的整流罩,我們不妨假設這些破壞是由某種巡航導彈造成的,具體說,就是裝有貧鈾彈頭的波音AGM-86C常規空發巡航導彈。

美國科學家聯合會是這樣描述它的功能的:“發射后,導彈的雙翼,尾翼,和引擎入氣口打開。然后在自身的全球定為系統(GPS)和慣性導航系統(INS)引領下進行復雜飛行。這使導彈能自我引導進行精確打擊。”,同時它還有“小型及低空飛行的特點使其很難被雷達探測。”
AGM-86導彈還能裝上“多爆穿破彈頭” 用以攻擊加固的防御工事。

每一樣都符合五角大樓襲擊中攻擊物的特性--整齊的穿越口,低空飛行能力,可躲避雷達,能穿過多層加固工事的打擊力。如果是新的型號,在九一一打擊五角大樓的美國造巡航導彈,將會與在科索沃“解放”戰爭中襲擊了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的美國造巡航導彈一樣造成十分相似的破壞。

同類導彈在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造成的破壞情況。

其實,五角大樓襲擊中導彈的存在的情況是有目擊者的,只是數量不多。

例如,Mike Walter先生對CNN電視臺記者說:“象是有翼的巡航導彈,飛到并撞入了五角大樓。震耳欲聾爆炸聲,巨大的火球,濃煙滾滾,然后高速公路上一片混亂。”

(http://www.cnn.com/2001/US/09/11/pentagon.terrorism/)

Tom Seibert先生對<<華盛頓郵報>>說他“聽到象是導彈的聲音,然后就是巨大的爆炸聲”。同一篇文章里提到:“在五角大樓工作的ErvinBrown先生看到地面上象是小型飛機的碎片。”不用說,一架波音757看上去絕不會象是一架“小型飛機”的。

(http://a188.g.akamaitech.net/f/188/920/5m/www.washingtonpost.com/wp-srv/metro/daily/sep01/attack.html)

<<華盛頓郵報>>也采訪了Steve
Patterson先生。他說他看到飛機從西面約140米外“離地約6米高度飛過來”。他說飛機有“象戰斗機那樣的高音調的尖叫聲”,而且他說那飛機“在飛過阿靈頓公墓(Arlington
cemetery)時是如此地低他以為它會撞到I-385號公路上”。他還說它開得那么快他“完全看不到它側面的字”。Patterson先生還說他見到的飛機“看上去可以載8到12個人” 。這完全不象是一架波音757飛機的形狀。

<<英國衛報>>開始報道五角大樓襲擊的時候是這樣說的:“開始聽起來象是導彈,華盛頓上空充滿了空氣形成沖擊波時的可怕呼嘯聲。”

(http://www.guardian.co.uk/Archive/Article/0,4273,4254934,00.html)

另一個“太空網(space.com)”網站上的目擊者則有以下描述:“那一刻我聽到嗖嗖的呼叫聲從身后響起,然后在我左前方突然停下。一剎那間我聽到撞擊聲及巨大的爆炸聲。然后我就看到了巨大的火球。我相信那是一個導彈。它飛得如此之快根本不象一架飛機。”

(http://www.space.com/news/rains_september11-1.html)

它在雷達上也不象是一架飛機。空中交通管理員Danielle O'Brien女士就是早上指揮77次航班從杜勒斯國際機場升空的人。她絕不認為在雷達上向華盛頓飛行的物體是一架波音757。她開始時看到“一架不明飛機向杜勒斯西南部以非常高的速度飛行。。。。我只是看到一個小點,其他什么都看不到” 。Danielle
O'Brien女士對她正在監視的飛機的印象:“其速度,飛行動作,轉彎時的機動,我們在雷達控制室里面的人,我們都是有經驗的空中交通指揮員,都認為那是一架軍用飛機。你不能那樣子開一架757飛機的。那是很危險的。”在監視了那飛行器一段飛行后,空中交通控制員的一致意見是:那“一定是戰斗機。那一定是我們的飛機,緊急起飛來巡邏首都上空,來保護我們的總統”。對於那飛機毀滅性的終結,O'Brien女士說:“我們與之失去了雷達接觸。我們等待。我們等待。”

(http://www.abcnews.go.com/sections/2020/2020/2020_011024_atc_feature.html)

疑問五) 有什么證據能支持官方的說法呢?

事件發生后不久,就有很多魚目混珠的照片廣為流傳,好像是要故意混亂視聽。我們就拿幾幅有代表性的,來揭示一下那都是些什么貨色。

上圖據說反映了五角大樓外面確實有飛機殘骸(紅框所示)。如果這堆東西就是77航班的殘骸的話,充其量也就一兩百公斤,那么其余的100多噸呢?而且奇怪的很,為什么從來沒有一張照片是有飛機乘客尸體的呢?

我們再來看看這張“是飛機還是汽水罐”的照片。這據說是由一個《海軍時代》雜志的記者拍攝的。這塊可愛的碎片,孤零零地躺在草坪上,遠離撞擊點。盡管經歷了巨大的撞擊和火災,它看上去還是那么地清潔無瑕。在拍照后,就再也沒有人見過它了,也沒有收錄到官方檔案中。

真可惜啊。想想,如果能有這樣一塊歷史文物放在博物館里或什么的該多好啊。甚至可以把它鑲在大理石座上,就立在五角大樓外的草坪上,對,就這個位置,作為紀念九一一襲擊中遇難者的紀念碑。

最后就是著名的“倒下的電燈桿” 照片了。據說,這些電燈桿是被77航班在沖向五角大樓時撞倒的。這些“精心”倒下的電燈桿可以說明三個問題:1。飛機接近五角大樓的軌道。2。飛機的翼展(馬路兩側路燈間的距離) 。3。飛機很低的飛行高度。

這些照片是經不起推敲的。

首先,在一架重達100噸速度達每小時800公里的飛機撞擊下,竟然沒有使得這些電燈桿有一點彎曲甚至留下哪怕是一點點的凹痕。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離地6米,翼展38米,而又高速飛行的飛機在碰到這些達到桿時,只要有一點點傾斜,其中一側的翼尖就會碰到地面,從而引起墜毀。如果它還能在五角大樓里留下出入口都只離地一兩米的彈道的話,那真是難以想象了。

還有,如果飛機的高度如此之低而使雙翼撞倒了電燈桿的話,那其引擎就會低得能撞擊汽車頂部的地步了。但這些照片里的汽車每一輛都基本上完好。

更為離譜的是,一些所謂的目擊者,如退休陸軍軍官Frank Probst先生說他臥倒時,飛機的引擎就在離他兩米的地方擦過,飛機還把一架越野車的天線剪斷了。

他們有沒有想過能推動一架過百噸飛機以時速800公里飛行的一對引擎的巨大威力。如果他們說的是真的,不要說那些汽車會成為一堆廢鐵,所謂的目擊者們也當不成目擊者---相反,倒會變成遇難者嘍。總結:

到底是什么在那個早上攻擊了五角大樓?是不是美國航空的77次航班---從雷達上消失半小時,完全不被美國的超一流防空系統所察覺---突然又莫名其妙地出現在華盛頓上空?然后它又以波音757不能承受的高速飛行動作,以低得可以剪斷汽車天線的荒唐的低高度高速飛向五角大樓?它有沒有拔起了五根堅固的電燈桿,另一側又撞到了一個大發電機,但仍能保持完全平穩且如箭一樣直的飛行軌跡?它是不是有如此強大的沖擊力撞擊五角大樓使它以45度斜角整齊地穿越過百米加固混凝土障礙?而整個過程都沒有一張照片或錄像的記錄?還是別的什么攻擊了五角大樓?甚至我們是否就能肯定有東西撞擊了五角大樓?有沒有可能是由埋在建筑里面,可能還有外面的炸藥造成?

如果是這樣,那又是什么撞倒了那些電燈桿呢?我們能否最終解答這些關于五角大樓襲擊的答案呢?又是否有人故意設置障礙使這成為不可能的任務?

壓倒性的證據證明無論是什么造成了五角大樓的破壞,那絕對不是一架波音757客機。官方的解釋是一個彌天大謊。

第四章 世貿中心樓群的倒塌

負責調查九一一事件的政府機構包括: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聯邦緊急應變局,本文簡稱應變局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國家技術標準局,本文簡稱國標局

9/11 Commission,9/11委員會,本文簡稱9/11調委

上圖是世貿中心樓群分布圖。兩個小正方形是一號(北塔)和二號樓(南塔)。一號樓向北數分別是六號樓和七號樓。請注意,一號樓和七號樓間相隔超過一百米(中間隔著六號樓)。損失情況:一,二,和七號樓完全倒塌(本文重點討論)。五,六號等樓部分倒塌。

上圖是世貿中心立樓群體圖。黑箭頭所示為遭飛機撞擊部位。

我們先來看看世貿中心三棟大樓(雙塔和七號樓)殘骸底部存在的大量熔化金屬:

1.目擊者的描述視頻:

http://plaguepuppy.net/public_html/video%20archive/red_hot_ground_zero_low_quality.wmv

2.下面圖片來自Frank Silecchia顯示在2001年9月27日北塔殘骸里正有一大塊火紅色金屬被移走。請注意其下半部顏色---它可以告訴我們其溫度和成分。

然后,我們再來看看七號樓的倒塌。它并沒有受到飛機的撞擊。

這就是47層高鋼筋結構的七號樓。

這是九一一當天倒塌前的七號樓。它就是位於背景右手邊的大廈。前景是一號樓(北塔) 的廢墟。正中半倒塌的是六號樓。請注意,六號樓更靠近雙塔,受到碎片破壞更大。此圖所示七號樓的破壞并不嚴重。

七號樓于九一一當天下午約五點二十分完全倒塌到它的邊界內。

現在再來看看七號樓倒塌的視頻:

http://911research.wtc7.net/talks/wtc/videos.html

(請擊點網頁上的三個圖片。有聲音更好)

然后觀看其西南角的放大視頻:

http://st12.startlogic.com/~xenonpup/Flashes/squibs_along_southwest_corner.htm

這是新的把七號樓倒塌跟控制爆破建筑一起對比的視頻:

http://www.911podcasts.com/files/video/Italiandebateshow-WTC7.wmv

你看到了什么? 對稱性:建筑物是垂直倒塌(基本上對稱) ?還是向一邊傾倒?

速度:其西南角用了多久落地?我們測量的速度是6.5+-0.2秒。

煙霧/碎片噴射:你看到多股煙霧/碎片從建筑里噴出?請留意其循序和極短暫的間隔。

更多的雙塔倒塌照片:

http://911research.wtc7.net/wtc/evidence/photos/collapses.html

下面將從各方面根據目前所有的資料來分析大樓倒塌過程中的可疑之處。

一) 現場流動和成灘的熔化金屬

世貿中心一,二,七號樓地下層出現大量熔化金屬的現象曾有廣泛報道。例如,Keith
Eaton博士參觀現場后在[結構工程師]雜志上寫道:

“他們向我們展示了許多有趣的圖片。。。。包括事件發生后數周仍然呈火紅色的熔化金屬和在災難中彎曲折斷的10公分厚的鋼板的照片” 。(Structural Engineer, 2002年9月3日)

另外數人也觀察到現場熔化金屬的現象。例如Greg Fuchek:

“911后六個月,現場地面仍溫度達315C~815C,有時更高……開始數周,有時工人們從殘骸中拉出鋼條而鋼條的末端會滴著熔化的金屬” 。(WALSH,2002)

Sarah Atlas女士是新澤西州城市搜救一隊的成員。她和她的搜救犬是首先到達現場者之一。她在2002年夏在[賓夕尼亞州藝術與科學]雜志上說:

“沒有人會生還。大火仍在燃燒,熔化的金屬在瓦礫中沉淀” 。(Penn Art and Sciences, 2002年夏)

上圖清晰可見清理現場的熔化金屬

注意,這里說明熔化金屬很早就出現在廢墟里,所以熔化金屬絕不是由於地下火所致, 也不是清理過程中造成。請再看一段極高溫金屬目擊者的視頻:

http://plaguepuppy.net/public_html/video%20archive/red_hot_ground_zero_low_quality.wmv

請注意,這里說明熔化金屬很早就出現在廢墟里,所以熔化金屬絕不是由於地下火所致, 也不是清理過程中造成。請再看一段極高溫金屬目擊者的視頻:

http://plaguepuppy.net/public_html/video%20archive/red_hot_ground_zero_low_quality.wmv

錄像里目擊者在九一一后六星期仍看到金屬表面呈橙紅色。由此可知大量低導熱卻高熱容量的金屬(與鋁相比,更可能是鐵)的存在。就象火山的熔巖,一旦金屬達到熔化的溫度并保存在保溫好的地方,這些熔化金屬能長時間保持高溫。鋁熱反應劑極可能是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初始反應溫度高達2000C,因而造成大量熔化金屬而成灘。另外,各種混合在熔金屬灘里的物質也會繼續產生放熱反應,從而保持數周高溫而不受放射和傳導熱喪失的影響。最后,倒塌過程中未點燃鋁熱切割劑也會對保持高溫起一定作用。

因此,世貿中心大樓里熔化金屬現象被反復觀察和報道過。表面看應是鐵或鋼,但需要進一步科學分析方能確定其組成成分。此現象與使用高溫切割劑,如:鋁熱劑,HMX,RDX(高爆炸藥)等材料的效果是一致的。這些材料經常用于溶解,切割,爆破鋼鐵材料。鋁熱劑是氧化鐵和鋁粉混合物。鋁熱反應的產物是氧化鋁和熔化鐵。其產生的高溫可熔化甚至蒸發鋼鐵。下面是此反應的化學式:

2Al + Fe2O3 = Al2O3 + 2Fe(熔化鐵), 能量和=-853.5kJ/mole

因此反應有自我供應的氧,所以不會被窒息(淋水也不行)。鋁熱劑加上硫,如混合燃燒劑(凝固燃燒彈材料),會大力加強其對鋼鐵的破壞力。而少量得以保存下來的世貿中心建筑鋼材上就發現了硫化現象。應變局的報告附件就有記錄(FEMA,2002):

http://911research.wtc7.net/wtc/evidence/metallurgy/index.html

一般的樓房倒塌,并沒有足夠的能量熔化大量金屬。政府的報告中也承認建筑火災不足以熔化鋼鐵。那么,這些熔化金屬灘從哪里來的呢?金屬專家Frank Gayle博士說:

“本能的反應是航空汽油引起如此大火,很多人會以為那就是熔化金屬的原因。其實,那火并不能熔化那些鋼材” 。(Field,2005)

而在2006年8月份國標局發布的公告中說:

“國標局從來沒有說過世貿中心的鋼鐵因大火而熔化” 。

http://wtc.nist.gov/pubs/factsheets/faqs_8_2006.htm

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官方的報告觸及這個神秘熔化金屬的問題,而這卻是查明世貿中心雙塔和七號樓倒塌原因的重要線索。

Thomas Eager教授在2001年解釋世貿中心大火不會熔化鋼鐵:

“世貿中心的大火是最令人誤解的部分。即使是今天,媒體報道(和不少科學家都相信) 鋼鐵因此而熔化了。他們認為航空油產生高溫,特別是有大量航油的情況下。這不是真實的情況……世貿中心的大火溫度并不特別,非常肯定地說那不能熔化鋼鐵。在燃燒科學里,有三種火焰:噴射火焰,混合火焰,和彌漫火焰……在彌漫火焰里,燃油和氧化劑在非控制情況下混合,當兩者比例達到可燃范圍,混合物就會燃燒。壁爐就是彌漫火焰的例子。世貿中心也一樣。

彌漫火焰是三種火焰中溫度最低的一種。在空氣中燃燒的氫碳化合物(航空油) 最高燃燒溫度大約1000C--完全不足以達到熔化鋼鐵的1500C溫度。況且,這個最高溫度是很難達到的。因為沒有任何保證使彌漫火焰中的燃油和氧化劑達到最佳比例……這就是為什么居住建筑的火災通常都是500C—650C之間。世貿中心的大火是燃油過多的彌漫火焰,那些大量的濃煙就是證明……我們知道建材用鋼在425C開始軟化,而在650C時會失去約50%的堅度。但這仍然不足以解釋世貿中心大樓的倒塌……在這個微風的日子,世貿中心結構承受壓力不到設計極限的三分之一……即使將其堅度減半,其鋼筋結構仍能支持2~3倍的由650C大火造成的壓力。”(Eager and Musso, 2001)

從下圖片和表格,我們可以進一步估計熔化金屬的成分:

主要金屬熔點和顏色溫度對比表

°F °C K

鉛 (Pb) 熔化 621 327 601

暗紅色 930 500 770

血紅 1075 580 855

*鋁熔化 1221 660 933

中櫻桃紅 1275 690 965

櫻桃紅 1375 745 1020

淺櫻桃紅 1450 790 1060

粉紅 1550 845 1115

深橙 1630 890 1160

橙 1725 940 1215

黃 1830 1000 1270

淺黃 1975 1080 1355

白色 2200 1205 1480

*建材鋼熔化 ~2750 ~1510 ~1783

*鐵熔化 2800 1538 1811

*鋁熱劑(典型) >4,500 >2500 >2770

從照片中看到,世貿中心廢墟中的固體金屬顏色介乎粉紅到黃色之間,即845C~1040C,其溫度完全高于鉛,鋅,鋁的熔點。所以這塊金屬應該不是這些金屬,因為它們在低得多的溫度下就已經液化了。所以,這塊樣品可能是建材鋼(從建筑物來)或鐵(從鋁熱反應中來)或兩者混合。

在國標局報告中有一幅令人好奇的照片。它顯示在倒塌前幾分鐘,南樓的一角發生了極為強烈的發熱反應。

而且,以下的視頻里,南樓也正是在此處開始發生塌陷的。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8564772103237441151&q=cameraplanet+9%2F11

對此照片,國標局是這樣說的:
“在大火里,有一股不尋常的火焰。其與周圍的典型的黃或橙色火焰不同。這一火焰非常明亮,并產生一股白煙。非常突出。”

“國標局(NCSTAR15A)記錄到約早上九點五十二分,在二號樓(南塔)80層的一個窗戶,也就是北墻東面第四個窗戶,出現了一個亮點。從那亮點處流出了一股發亮的液體。這一股液體持續了四秒鐘后消失。在此樓倒塌前七分鐘內,這個地方出現了許多類似的液體”。

http://wtc.nist.gov/pubs/factsheets/faqs_8_2006.htm

這里可以確定,這股“發亮的液體”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與二號樓80層一角相關聯的。作為對比,下圖顯示在鋁熱反應中,白色的氧化鋁煙霧從明亮的反應區上升。這個反應的表象跟世貿中心二號樓上迄今未知的反應表象,何其相似。

這一發現,強烈提示鋁熱反應劑在摧毀世貿大樓中的作用。 請再觀看相關的視頻: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2991254740145858863&q=cameraplanet+9%2F11

 

上圖:鋁熱反應

上圖:液態鋁

上圖:液態鐵

那么,二號樓流下的熔化金屬是鋁熱反應中產生的熔化鐵,還是其他原因形成的熔化鋁呢?

沒有任何人可以否認世貿中心災難里熔化金屬的存在。其黃顏色意味著達1000C的高溫,明顯高于大樓里冒著黑煙的氫碳化合物(汽油)的燃燒溫度。如果是鋁熔化(例如:飛機燃燒),由於其熔點為650C,所以熔化后會從熱區流走,而不會再加熱而產生黃色的溫度。因此,基本上可以否定這股液體是鋁的可能性。在這錄像里觀察到的黃到白色熔化鐵,是不是說明鋁熱反應正在切割大樓里的鋼筋結構并使其失去承受力呢?

更多顯示南塔流出黃到白色液體金屬的視頻: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2991254740145858863&q=cameraplanet+9%2F11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8564772103237441151&q=cameraplanet+9%2F11

經過對收集到的世貿中心熔渣,及位於紐約普斯頓的克拉遜大學(Clarkson University in Potsdam,NewYork)由世貿中心鋼材造的紀念碑進行分析,我們發現更多證據顯示鋁熱反應的存在。

詳情請看:http://www.journalof911studies.com/JonesAnswersQuestionsWorldTradeCenter.pdf

有人推測飛機燃燒熔化形成的液態鋁跟大樓里生銹的鋼材接觸,也有可能發生鋁熱反應。但我們作的實驗卻否認了這一可能。

上圖:把熔化鋁淋到生銹鋼條上,并沒有引起鋁熱反應。液態鋁仍然顯銀色。

國標局在2006年8月對此現象作如下解釋:

“國標局認為那些熔化的物質來源于飛機上的鋁合金。。。。純液態鋁應是銀色。但熔化的金屬很可能混會大量的灼熱和部分燃燒的有機物(如:家具,地毯,電腦等),從而顯現發亮的橙色,就象壁爐里燃燒的木頭。這顏色也有可能是各種熔渣的結果”。

http://wtc.nist.gov/pubs/factsheets/faqs_8_2006.htm

但我們做的實驗:熔化鋁加進不同物質,發現這些物質在燃燒時和燃燒后始終與液態鋁分開,就好像油跟水不能混合一樣,而且也不能改變熔化鋁的銀色特性。

有關實驗視頻:

http://www.scholarsfor911truth.org/Experiments-to-test-NIST-orange-glowhypothesis.html

另一個重點要注意的是:鋁熱反應的起點溫度很高,一般的大火無法引起其反應。這是其優于其他單分子炸藥(如:TNT,RDX,PETN等)的好處。而用點燃的鎂條卻可以引起這一反應。如此,利用這些電控鋁熱“火柴” 就可以用無線遙控鋁熱反應-----也就是說遠距離爆破建筑了。

上圖:用煤氣氣炬并不能引起鋁熱反應。

一般鋁熱反應慢,但由30~40納米大小鋁粉造成的“超級鋁熱劑”的反應卻是爆炸性的,一剎那就可以切割甚至蒸發鋼鐵。上圖就是“超級鋁熱劑” 的鋁熱反應。

上圖是用以點燃“超級鋁熱劑”的電子火柴。它抗摩擦,抗撞擊,抗熱的特性使用起來更安全。是遙控爆破的不二選擇。

上圖:工人們正觀察世貿中心瓦礫中熾熱的“核心”

二) 七號樓鋼梁上觀察到約1000C高溫和硫的存在

在一篇題為“世貿中心七號樓A36鋼材初步微結構分析” 的報告中寫到:

“……鋼梁出乎意料之外的腐蝕是值得研究的……鋼梁的過於快速退化是因加熱氧化和硫引起的顆粒間熔化共同作用而致……鋼梁的溫度高于1000C……”(Barnett,2001)

鋼梁高于1000C的溫度是怎樣達到的呢?從前面的資料可知,世貿中心大樓里的火溫度很難高于650C,況且龐大的鋼筋結構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散熱器。另外,那神秘的硫化現象如何解釋?官方的報告對此毫不提及。

當然,一個直截了當的答案就是鋁混合燃燒劑了。其組成成分是:鋁和氧化鐵粉,硝酸鋇(29%),和硫(約2%)。鋁混合燃燒劑比單純的鋁燃燒劑反應更快,因此能極為迅速地摧毀建筑的整體結構。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應變局報告附近C中也明確記錄七號樓鋼梁樣本上硫的存在。

“對鋼材的嚴重高溫腐蝕襲擊的證據,包括氧化和硫化以及之后的顆粒間熔化,是十分明顯的……這個對樣本一和樣本二的嚴重腐蝕和由此產生的侵害很不平常。對於硫的來源暫時找不到明確的解釋。”http://www.fema.gov/library/wtcstudy.shtm
FEMA, Appendix C; http://www.fema.gov/pdf/library/fema403_apc.pdf

這些發現,進一步說明鋁燃燒劑在世貿大樓倒塌中的作用。

三) 七號樓幾乎對稱的塌陷

在之前的錄像中,已經觀察到七號樓快速而接近對稱的垂直塌陷,而火災卻是隨機散布在建筑里面。盡管沒有大火災發生,七號樓也在雙塔倒塌后七小時倒下了。如下圖所示:七號樓由24條巨型中心鋼柱,許多大型鋼架,和57條外圍鋼柱支撐。

此圖由頂向下看,所示鋼柱的排列。被圈的鋼梁提示可能受到約100米外的一號樓(北塔) 碎片破壞。沒有任何一根中心鋼柱折斷。所以其破壞明顯是不對稱的。七號樓也沒有受到飛機的撞擊。

幾乎對稱的倒塌,需要同時折斷大部分中心鋼柱。認為是大小不等的火災而引起接近對稱的完全塌陷的官方理論,其發生的機會非常低,因為非對稱倒塌發生的機會要大的多。如果是一兩條鋼柱折斷,只會部分建筑倒塌,而其余部分仍然能保持挺立。世貿中心五號樓就是這樣的例子。

上兩圖是隨機原因倒塌的建筑物。其中的下圖 L'Ambiance Plaza的“漸進性折疊”倒塌顯示每層混凝土地板互相重疊,而地板仍大部分完好,只有少量灰塵。相反,世貿中心大樓的混凝土地板卻完全變成粉末----這在控制爆破中是常見現象。

另外,控制爆破的目的就是使建筑物垂直完全倒塌,請看視頻:

http://www.implosionworld.com/cinema.htm

四) 從來沒有摩天大樓因火災完全倒塌的先例

一篇<<紐約時報>>的文章:“工程師們因世貿中心七號樓倒塌而困惑;部分鋼梁被蒸發” 提供了部分資料:

“專家說:沒有任何一棟象七號樓的建筑物----現代的鋼筋結構摩天大樓因不能控制的火災而倒塌。”

防火專家Norman Glover同意道:

“幾乎所有大型建筑在其使用期限內都會發生一次大火。從來沒有建筑物因此而倒塌。”

“世貿中心在1975年就發生過這樣的火災,但只造成小的破壞,很快就恢復了服務。”(Glover, 2002)

正確。沒有任何一棟鋼筋結構的大廈因火災而倒塌,以前沒有,以后也不會有。但鋼筋大樓接近對稱的倒塌多次發生過----全都是放置炸藥引起----這叫做“控制爆破” 。如果在沒有炸藥的情況下,就在九一一這一天,在曼哈頓中心,三棟摩天大樓同時完全垂直對稱地倒塌,不是很奇怪嗎?

為什么部分鋼梁會蒸發掉?這不是很明顯地提示炸藥的使用嗎?

官方的所有報告對這些疑點一概不予置評。

中國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陸新征,江見鯨在<<世界貿易中心飛機撞擊后倒塌過程的仿真分析>>提示:

“……只是其彈性模量和強度都被降低到基本值的1/20,即約相當于700℃時鋼材的性能……”

“……若均取鋼結構部分的斷裂的塑性變形能力為0.5%,將發生徹底的連續倒塌。如果斷裂塑性變形能力達到1%,則沖擊能量不斷被結構吸收,連鎖倒塌不會進行到底,將在撞擊區以下80~100米左右停止,而當塑性變形能力達到5%底時候,僅僅只有撞擊區附近的部分結構會倒塌破壞,不會發生連鎖反應。”

原文:http://www.luxinzheng.net/publications/09.htm

從前面論述中我們知道,世貿中心里的鋼材完全沒有達到強度降低到1/20的溫度,鋼材的

塑性變形能力也應達到3%以上,所以世貿大樓在這個仿真模型中不應當倒塌。

國標局報告中也寫到:

“國標局雇傭了擔保人實驗室公司(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Inc.)來作相關實驗以獲取類似于世貿中心鋼梁的耐火資料……”

“所有四塊實驗材料都承擔了大約兩個小時(高溫) 下的最高承重力而沒有倒塌……”

“結果表示這種結構可以在9/11當天大樓任何部位的大火中長時間承擔大量地心重力而不倒塌。。。”( NIST, 2005, p. 141)

因與官方理論持不同意見而被擔保人實驗室公司(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Inc.) 解雇的實驗室主任Kevin Ryan說:

“根據[國標局]最近的假設,[結構中]所有防火包裹在恰當的位置,甚至遠離撞擊點的地方,都掉下的機率有多大?沒有經過實驗數據,讓我們說是千分之一。另外,所有辦公室設備都會合在一起在剩下鋼梁的準確位置提供高度直接的和(以某種方式)高濃度氧的大火的機率有多大?又是一個千分一?而所有這些受熱點都一起同時變軟又完美地塌下,使得極為含混的‘漸進性全面倒塌’理論成立的機率又是多大?我根本就不想去猜。但最后,在歷史上超過100多起高樓大火的情況下,在同一天發生第一,第二,第三起由火災導致倒塌的機率有多大?讓我們說一百萬分之一。光考慮這幾點,其機率就只有一萬億分之一,還是用了寬松的估計也沒有考慮第三棟大樓[世貿中心七號樓]的倒塌(沒有飛機,沒有汽油,不同的建筑結構) 。”(Ryan,
2005)

但是,國標局,9/11委員會仍然堅持用“漸進性全面倒塌”理論來解釋世貿樓群的倒塌。

下面看看別的建筑火災的例子:

1998年洛杉磯州際銀行(Interstate Bank) 發生大火,四層樓被毀壞。大火燒了4小時。建筑沒有倒塌。

http://www.iklimnet.com/hotelfires/interstatebank.html



2005年二月,臺灣的一棟建筑發生大火,持續一個半小時。建筑沒有倒塌。

http://www.itv.com/news/world_404914.html

2005年二月,西班牙馬德里的溫莎大樓發生火災。大火燒了兩天,整棟建筑完全焚毀。數層樓塌陷,但正棟樓依然在火災后挺立。

http://news.bbc.co.uk/2/hi/europe/4263667.stm

五) 七號樓倒塌時的“小爆破”間隔

當大樓開始落下時,七號樓上部樓層可見地平面方向有規律地噴出煙霧和碎片。這些樓層尚未移動,加上其時間間隔只有0.2秒。因此樓層塌陷引起壓縮空氣向窗外噴射的可能性被排除(Y = 1/2 GT2,所以每層樓需0.6秒達到下一層) 。

但這些“小爆破” 順著建筑物側面向上伸延的現象在控制爆破中是常見的。

對于這棟保安嚴密的建筑物,《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或許打開了謎底,《九一一,紐約市的秘密中情局站點被毀壞》:

“中情局秘密的紐約站點就位於47層高的世貿中心七號樓……該局全部人員均安全撤離……這個情報機構的人員在撤出前就在他們的辦公室里觀看了雙塔的燃燒……”(Rison, 2001)

當然嘍,作案后是要離開現場的,而且還要破壞現場毀滅證據的。

六) 北塔樓頂天線的早期落下

官方的《應變局9-11報告》承認了北塔一個驚人的異常現象:

“通過對不同角度拍攝錄像的反復審視,發現建筑頂部傳送塔在外墻尚未移動的情況下,就已經開始向下和稍微向外的移動。這提示倒塌是由於一個或多個中心區域的失效而開始”。(FEMA, 2002)

視頻

http://911research.wtc7.net/wtc/evidence/videos/wtc1_close_frames.html

或:http://home.comcast.net/~skydrifter/collapse.htm

《紐約時報》的文章也留意到這個問題:

“這建筑挺立了多于一個半小時。北塔倒塌錄像好像顯示那電視天線早于大樓其它部分幾分之一秒開始塌陷。”(Glanzand Lipton, 2002)

怎么回事?如果不是切割炸藥的話,是什么使得大樓里47條巨型中心鋼柱同時失效的呢? 官方的報告雖然指出了這個現象,卻不作任何量化分析,也不予任何討論或結論。(FEMA,2002;COMMISSION,2004;NIST,2005)

七) 目擊者關于閃光和爆炸聲的描述

在世貿中心雙塔里或附近的許多人都聽到和報告過連續快速的爆炸聲。消防員及其他人都敘述了二號樓(南塔) 的閃光和爆炸聲。有些在飛機撞擊點以上,有些在之下。這些都發生在倒塌前的剎那。

例如,在南塔開始倒塌前,福士電視臺新聞(FOX News)主持人報道:

“在大樓的底部發生了一起爆炸。。。。白煙從底部冒出。有些事在大樓的底部發生了!然后又一聲爆炸。”(De Grand Pre, 2002)

消防員Edward Cachia說:

“我們以為是內部引爆的炸藥。因為它是連續發生的。砰,砰,砰,砰。然后,建筑物開始下塌。。。。實際上是從下面的樓層開始,并不是被飛機撞擊的地方。”(Dwyer,2005)

助理消防局長Stephen Gregory提供了更深入的觀察:

“世貿中心倒下,二號樓倒下前,我向那方向看去……我看到了低樓層的閃光。當時,我正跟Evangelista中尉談話。我還沒有跟他說,他就問我是否看到了大樓前面低樓層的閃光。我也同意。因為我想---那時候,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我的意思是或許大樓倒塌的結果,也可能有東西爆炸了,但我看見閃光,閃光,閃光,然后大樓就開始倒下了。”

問:“那是在大樓大火以上的樓層還是以下樓層?”

答:“不。是在低樓層。你知道,就象拆毀一棟樓,得先爆炸,然后樓就會倒下。我以為那就是我所看到的。我并沒有先跟他說,但他問我。他說:我不知道是不是瘋了,因為你就站在我身邊,所以我想問你一下……他說:你看到了閃光了嗎?我說看到了,我以為只是我看到呢。他說:不,我也看到了……我覺得或者是大樓倒塌時把東西推來推去,或者是電控爆炸,什么都有可能。”(Dwyer,2005)

航空油是不大可能引起這樣的爆炸的,特別在低樓層,而且是在撞擊長時間后。國標局調查負責人說:“航空油很可能在10分鐘內就燒完了。” 電爆炸發生的可能性也很小。而事前放置炸藥可以解釋這一現象。

八) 雙塔鋼材和碎片的噴射

在世貿中心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結構鋼材向地平線方向噴射七十多米和混凝土結構粉碎成面粉一樣粉狀物的現象。在遠低于粉碎區的地方所見的柱狀噴射或“小爆炸”更值得留意。它們看上去跟控制爆破視頻了的柱狀噴射非常相似。

http://www.implosionworld.com/cinema.htm

上圖:北塔向下倒塌。注意神秘的地平線方向柱狀噴射(遠低于粉碎區)

上圖:大樓的結構鋼材向水平方向噴射達七十多米(大樓有63米寬)。各種碎片也向各方向噴射

上圖:箭頭所指在遠離塌陷區的地方,這神秘的數股白霧是什么?各種碎片向各方向噴射的現象這里更明顯。單是地心吸力能產生這種現象嗎?

九) 迅速倒塌與能量守恒

國標局承認他們的報告“實際上不包括引發倒塌的條件達到后的結構表現”。換句話說,倒塌開始后所發生的事他們就不管的了。還算坦白。爆破的多數外部證據都發生于倒塌開始之后,所以,他們的理論只能是“倒塌前理論”。

七號樓頂部倒下到地面用時6.5 +- 0.2秒。如果從這個高度扔下一物體,此物體掉到地面約要6.0秒。同樣,雙塔也以類似的方式倒塌,因為錄像里可以觀察到兩棟大樓頂部都跟四周的碎片基本同時到達地面。而這都是自由落體時間。

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在沒有外力下,靜止的物體保持靜止,運動的物體保持運動(速度不變) ;物體的總能量不變。

雙塔倒塌時,上部樓層受地心吸力作用向下運動,在遇到下部樓層(和基本上沒有損壞的中心區鋼梁),其運動速度必然會減慢甚至停止。但實際上,雙塔的倒塌速度是自由落體速度。撞擊后,雙塔仍挺立約一個小時,說明飛機撞擊并未對大樓結構造成嚴重損害。火災也僅限於飛機撞擊點的數層樓。撞擊點以下的80~90樓層結構及由巨型鋼柱組成的核心結構基本上完好無損(前面已經論述過火災的溫度不足以熔化或者明顯軟化鋼材的地步)。那又是什么原因使得這些大樓的底部恍如無物,而絲毫不能減緩樓層的下落速度的呢?

雙塔的高度約414.528米,這里來簡單地計算一下物體從樓頂掉下要用多長時間:

G = 9.8距離 =12GT(平方) 或 時間(平方)= (2 x距離)/G

時間(平方) = (2 x414.528)/9.8 時間 = 9.2秒

當然,這是真空狀態下的結果。加上空氣阻力,時間大約10秒吧。

在《9/11調委會報告》(官方的最終結論) 第305頁,南塔的倒塌時間就是10秒。朋友們也可以在視頻里測量一下。

http://www.911research.com/wtc/evidence/videos/docs/south_tower_collapse.mpeg


上面兩圖(左圖是忽略大樓核心鋼柱結構。右圖則保留核心鋼柱結構。)形象的表明了撞擊點以上樓層在倒塌過程中需要遇到下面樓層阻擋的情況。如果下面樓層結構仍保留一點點承受力的話,以上樓層下落的速度就一定會比在空氣中落下的速度慢(大于10秒) 。

也就是說,上部樓層實際上以自由落體下落,表明其僅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下部80~90層的大樓結構竟然沒有一點反作用使其速度減緩。這不很奇怪嗎?

另外,大樓在倒塌過程中,基本上整棟樓(包括撞擊點以上,以下全部樓層)的混凝土結構都在半空中變成了粉末。如果大樓雙塔的倒塌速度是自由落體速度,大樓的勢能將會百分之百地轉變為動能(從完全靜止到以9.8米加速度下落),那么在還沒有撞擊地面的情況下,使混凝土結構化成粉末的能量又從哪里來?

要多大的能量才可以將混凝土結構變成粉末?雖然本文未能準確計算所需能量的大小,但直覺從400米高度扔下一塊混凝土,它肯定不會變成粉末。從數千米高空也不行。可能以天體速度進入大氣層的能量才能與之相比(如果不考慮炸藥的話) 。

對于以上奇怪的現象,這里,只能有兩種解釋:

1、能量守恒定律是錯誤的。

2、大樓在倒塌過程中按順序遭到人為的徹底破壞。

哪一個解釋更符合呢?

這些矛盾,卻完全被應變局,國標局,和9/11調委會所忽略。

再看以下一組圖片:



進一步觀察南塔的倒塌情況,我們發現上面約30層樓層開始倒塌時向東南方向旋轉。正常情況下,由於地心吸力和其本身的旋轉動能的共同作用,它理應整塊地傾斜而倒下到下面大街上。但事實上,它卻在半空中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如果不是炸藥的作用,怎么去解釋?(另外,請注意第一張圖中頂部輪廓有彎曲現象。)

上圖是另一個角度看南塔開始它的倒塌。那噴射的碎片和巨大的塵霧已經幾乎將整個大樓上部包裹。塵霧中白色噴射狀的下部分更是萬分詭異。

這張照片由一個叫Gulnara Samoilova 的俄國人拍攝。圖中反映了驚人細節:南塔上部開始塌陷時,其頂部(受壓應該很小)左邊輪廓已經彎曲,說明其支持結構已被切斷。兩行白色水平線方向噴射的煙霧(提示炸藥)清晰可見。極有可能是鋁燃燒劑反應產生的氧化鋁(白色粉末)。其最前角可見淡橙色發光物穿過塵霧(顯然又熱又重,與之前南塔未倒前其中一角流出的熔化金屬相同)。很多短而整齊的鋼材碎片已經出現。這是不是前面提到助理消防局長Stephen Gregory所說的:在南塔倒塌前 “我看到閃光,閃光,閃光,然后大樓開始倒下了” ?

此圖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從不同角度拍攝。是在應變局報告中唯一幅反映南塔倒塌的圖片。它也反映了與上圖類似的細節。

大概,這些就是為什么國標局的<<9-11報告>>“實際上不包括引發倒塌的條件達到后的結構表現”的真正原因了。

這就好比甲為了殺死丙,於是給丙服了劇毒。而乙卻用刀在丙的手上刺了并不致命的一刀。而丙死亡后,本來各種毒殺的征象十分明顯,但法醫鑒定卻下一個“本鑒定不包括刺傷出現大量出血而引發死亡的條件達到后的人體表現”,而最終結論又說是刀傷造成死亡一樣荒唐無稽。

這不是故意掩蓋真相,又是什么?

十) 控制拆毀需要很高的技巧

根據爆破專家Tom Harrison:

“要推倒一棟樓最主要的挑戰是控制它倒向哪里” , “這種技巧世界上只有數間公司擁有” ,“好的爆破通常先爆炸中間的承重柱子,然后再破壞其他的支撐點,這樣會使建筑物的墻壁向內倒塌。”

七號樓倒塌視頻中可見大樓的中間首先出現向下的抽動,然后其他部分開始向內塌陷。這個控制爆破是挺完美的。對於世貿雙塔這種高而修長的大廈,似乎由上到下的順序比較合適。否則很難控制其倒下的方向。技術上,問題應該不大。控制爆破的順序而已。

那么,用多少炸藥可以拆毀世貿中心的大樓呢?

“用于炸毀Landmark Tower(30層) 的炸藥重約165公斤,包括90公斤60%硝酸甘油凝膠(做成3公分厚磚塊),和75公斤RDX。” http://www.acppubs.com/article/CA6325450.html

由此計算,110層高的雙塔約各需590公斤炸藥,而七號樓則需260公斤。試想由一個10--20人的小組,一兩天時間可以安裝好嗎?

此圖是<<歷史電視頻道>>解釋控制爆破中工人正在安裝炸藥的例子。注意炸藥與鋼柱的大小對比,還有放置的角度大約是45度(切割后鋼梁容易倒下)

這是世貿中心工人清理廢墟時的照片。請留意大樓底層巨型鋼梁也有類似的切割情況。

那誰會有機會在世貿中心大樓里安裝炸藥呢?保安專家Wayne
Black說:“如果你擁有保安的合同,你就會知道(大樓)內部的所有細節。”

Stratesec(Securacom), 現在已不存在的公司,在九一一前后是負責世貿中心大樓保安服務的。奇怪的巧合又出現了:Marvin
P. Bush, 布什總統的弟弟,和Wirt D Walker,布什總統的表親就是這間公司的主要負責人。

最少一處報道表明世貿中心在九月八號和九號(周末),也就是九一一前兩天,長時間停電。據說是要進行“電纜升級” 。

十一) 鋼筋結構溫度不高于800C

至今,仍然有不少人認為世貿中心大樓火災可以使鋼筋結構溫度達到800C。但從下面圖片可以看到世貿雙塔的鋼梁結構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散熱器。由於鋼鐵良好的導熱性,局部熱量會馬上擴散到其他部位(結構中所有鋼梁都是緊密相連的)。也就是說,整個結構都必須同時加熱到一定溫度。一架波音757的載油量約30噸,怎么可能把據說有300,000噸的世貿大樓鋼筋結構加熱到這么高的溫度呢?這不好比要用一支小煤油燈把動物園里裝猴子的大鐵籠燒紅嗎?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各種證據也表明大樓里的火災非常局限,溫度也很低(大量濃煙) 。

上圖:巨大的中心結構與外圍支持結構是緊密相連的

上圖:巨型的中心鋼柱和鋼梁。工人們所站立的堅固平臺與外圍結構相連。

上面一組圖片,記錄了三百多米高空的北塔飛機撞擊口里,一個奇跡般生

還的金發女子。她半倚著一截斷柱向外張望,或許正興幸自己躲過了一場

大災難,冀望著拯救人員的到來。然而,她等來的是那無形魔手,永遠地

葬身于殘桓之中了。她多大了?叫什么名字?這充滿悲劇性的一幕不正說

明雙塔里并沒有主流媒體所說的“地獄般的熊熊大火”嗎?

結論

還有什么可說的呢?答案呼之欲出。然而,美國行政當局卻在事件發生后,違反“不得破壞證據”的聯邦法律,不經檢驗,急匆匆地把這些直接物證搬上卡車,一路用衛星定位儀監視,運到海外再熔化循環了。據說,大部分到了中國的煉鋼廠。有誰知道其下落?

第五章  其他疑點

一) 解剖結果:77次航班上沒有阿拉伯人

九一一后,各航空公司都公布了遇難乘客的名單。敏銳的人很快就發現,那些名單上根本就沒有阿拉伯人的名字。很多人非常困惑。一個在新奧爾良的湯姆斯。奧爾斯德(Thomas
R. Olmsted, M.D.)的精神病科醫生就是其中一個。作為一個前海軍軍官,基督徒,和藹的父親,他對美國政府在十分脆弱的證據下就急急地發動戰爭非常不安。由於美國航空公司公布的77航班機上人員是56人(沒有阿拉伯人的名字),而美國軍隊病理學院公布的是64人(包括5個據說的劫機者)。於是他就根據<<信息自由管理條例>>去信向軍隊病理學院索取其病理鑒定資料。十四個月后,他收到了回信。信中是經鑒定的58個“遇難者”的名單,還有一個叫Dana
Falkberg的嬰孩無法鑒定。所以77航班上“遇難者”總共59個。加上5個劫機者就是64個人。

上圖是美國軍隊病理學院的回信原文(請下載后放大)。

原文如下:

“親愛的奧爾斯德醫生:

這是對你于2002年4月3日根據<<信息自由管理條例>>索取關于在2001年9月11日于五角大樓墜毀的77次航班由軍隊病理學院進行病理鑒定的最終遺體名單的要求的回應。

附件中包涵了由軍隊病理學院鑒定的58名遇害者名單。

相信這對你會有所幫助。

此致

BONNIE S SHORT

軍隊病理學院/信息管理條例官”

上圖是所列“遇害者” 名單之一

上圖是所列“遇害者” 名單之二

下面是航空公司公布的機上人員名單(包括機組人員) :

美國航空11次航班:

http://edition.cnn.com/SPECIALS/2001/trade.center/victims/AA11.victims.html

美國航空77次航班:

http://edition.cnn.com/SPECIALS/2001/trade.center/victims/AA77.victims.html

聯合航空93次航班:

http://edition.cnn.com/SPECIALS/2001/trade.center/victims/ua93.victims.html

聯合航空175次航班:

http://911research.wtc7.net/cache/planes/evidence/cnn_UAL75_victims.html

那么問題就出來了。為什么航空公司公布的機上人員名單與軍隊病理學院的名單不符(湯姆斯。奧爾斯德醫生曾經詢問美國航空公司這個問題,但卻沒有得到答復。)?他們是怎么把5名劫機者從別的乘客尸體中分出來的?如果軍隊病理學院只能鑒定其中58個乘客尸體,那為什么官方能肯定機上有64個乘客?他們到底找到劫機者尸體沒有?有的話,為什么不鑒定?沒有的話,又怎么知道他們確實在機上?

77次航班的尸體鑒定的目的是不是就象主流媒體在回答關于是什么攻擊了五角大樓時說的:“77航班的尸體鑒定無可置疑地證明了五角大樓的破壞就是由77次航班所造成的” 呢?

二)9.11手提電話通訊

除了據說劫機分子用自己的信用卡購買機票,機場停車場里劫機者留在租用車里的阿拉伯語飛行手冊,世貿中心廢墟里找到的護照外,被劫飛機上乘客用機上電話和手提電話給家屬等地面人員的通話記錄成為證明十九個阿拉伯劫機者的重要證據。

9.11委員會報告里有這些通話的詳盡描述。特別是93次航班的乘客與劫機者英勇搏斗并同歸于盡的事跡更是廣為流傳,并拍成了好萊塢大片。許多主流媒體都對此大書特書。

其中,<<新聞周刊>>的<來,一起行動!>(OK,Let’s
Roll!)文章中描述到一個空姐在最后時刻向家人報告:“上帝啊,上帝啊,我看見了大樓。。。。。水!” 在書店減價攤里的三流恐怖小說中可是有大量:“上帝啊,上帝啊” 之類的對話的。但現實中美國國內航班的空姐是應該知道紐約是什么樣子的,她更應該說:“天啊,我們要撞到曼哈頓了!” 但不,她偏要說:“我看見了大樓。。。”( 哦,不好意思,請稍候)“。。。水!”這聽起來自然嗎?這里,作者是不是要讓我們相信什么事呢?還有更滑稽的,馬克。炳漢先生(Mark
Bingham)跟他媽媽通告劫機時:“媽媽,這是你兒子,馬克。炳漢”。在這生死關頭,更符合常理的說法應該是:“媽,這是阿炳。你聽得見嗎?” 吧。怎么聽起來那么生分呢?

或許你會說:你不能憑這些捕風捉影的東西就來說人家說謊啊,或許人家情急之中就真的那樣說了呢?正確,這當然是有可能的了。好吧,我們暫時撇開機上乘客的語言能力和家庭關系不理,先來看看最近廣大科技工作人員努力奮斗刻苦鉆研填補了國際空白的兩則振奮人心的消息。

2004年7月19日,<<今天美國>>報道“飛行中電話測試‘效果很好’
” :

“電話公司奎爾通訊(Qualcomm) 與美國航空公司聯合提供衛星傳導的空地手提電話服務。幾家小型公司也正在發展同類系統。發展商相信飛行中手提電話服務兩年內可以正式推出,四年內會被廣泛應有。

上星期,美國航空和奎爾通訊的行政人員在西德克撒斯州上空在一架飛機里用他們的手提電話進行通訊。聯邦航空管理局和聯邦通訊委員會授權測試這種技術的安全性和通訊質量。。。。。”

英文原文:http://www.usatoday.com/money/biztravel/2004-07-19-aircells_x.htm

2005年4月5日,<<網上旅游新聞>>的報道“飛行中手提電話服務---向現實更進一步” :

“空中公司(OnAir)與空中客車公司(AirBus)在德國布斯特胡德(Buxtehude)的廠房正在聯合發展和尋求飛機上商業性手提電話使用系統認證。

空中公司的行政總裁佐治。庫泊爾(George Cooper)今天在德國漢堡的2005年飛機內部展覽會上說:‘這個空中服務系統對於空中公司使在長途或短途飛行的波音和空中客車的飛機上使用手提電話成為現實的商業目標是極其重要的。’
。。。。”

英文原文:http://www.breakingtravelnews.com/article/20050405094713682

什么?飛機上是不能打手提電話的?對了,九一一事件發生時,航空公司根本就沒有空中手提電話的服務,因此飛機飛行中手提電話的通話是非常困難的。為了提供這些服務,飛機上必須裝有一個CDMA的手提電話轉發站。這個轉發站的作用就是把機上的無線電信號發送到衛星然后衛星再把信號發送到地面的電話系統。而在2001年,這些系統還沒有研制出來。

另外,世界上也真有一些吃飽飯沒事干的人為了驗證9.11委員會報告中的飛機飛行中使用手提電話的可行性而自己化錢雇了一架飛機做了一系列的實驗。這個人就是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計算機教授A.K.Dewdney。大家可別以為這間滑鐵盧大學是什么野雞大學,它在北美可是很有名堂的。特別是它的計算機系。當年比爾。蓋茨參觀該系后大贊其教學質量,并說微軟公司就得請那學校的畢業生。看這教授你就知道他們認理的倔勁了。

實驗中他發現飛行高度在1200米左右,接通電話的可能性是40%。1800米高度時,是10%。而到達6000米左右時,也就是波音客機的通常巡航高度,可能性只有1%。而且,這些實驗是在一架慢速無屏蔽的小型螺旋槳飛機上作的。

實驗原文:http://physics911.ca/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9

由於一般的手提電話服務是由一連串的地面信號轉發站提供的。單個轉發站的服務直徑大約1~2公里左右,而一架以每小時800公里巡航的波音飛機只會在其服務范圍內停留數秒鐘,也就是說飛機上的手提電話還沒有與某一個轉發站建立起通訊就已經飛到下一個轉發站的服務范圍了。這就是為什么要在飛機上安裝轉發站先把信號發送到衛星上然后再由衛星轉回地面系統的緣故。再加上大型飛機厚重鋁殼的屏蔽作用會大大減弱信號的的發送和接收。所以,基本上可以肯定九一一事件發生時,乘客們要用手提電話在高空高速大屏蔽情況下與地面家人通話是不可能的。經常乘飛機的朋友不妨試一下。

而9.11委員會報告里記錄了十多個乘客的手提電話通話詳情。而且資料顯示這些電話都是在飛機巡航的高度打的。就算我們忽略速度和屏蔽的作用,按上面所示的1%概率計算,假設十三個電話就是1%的13次方,結果是1后面26個零分之一,那是個什么數?還是簡單點說吧---不可能!

最后結論是什么?結論就是9.11委員會報告中的電話記錄中相當一部分是虛構的(當然,還不能否認使用機上電話的通話的部分)。那么還有沒有別的虛構部分?我們能相信這份報告嗎?

三) 異常證券交易

就在9.11前數天,美國及許多國家的股票市場都出現不尋常交易活動。根據Phil
Erlanger先生(前Fidelity基金高級分析師,現一家專門跟蹤賣空和期權交易的公司[erlangersqueezeplay.com]
創辦人)估計,這些內幕交易的利潤高達數十億美元。曾主管德國情報機構的Andreas von Bulow甚至估計達150多億美元。而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在2001年9月26日的新聞中則說:“至少7個國家正在調查可能獲利1億美元的可疑交易活動”。無論估計的利潤多少,多方證據都說明事先知道九一一事件詳情的人有計劃地以此牟利。

首先發現可疑買賣活動的是日本政府管理機構。很快,新加坡,香港,意大利,法國,瑞士,芬蘭,英國,德國,加拿大等國的管理機構也發現了類似的交易活動。美國廣播公司的新聞顧問Jonathan
Winer報道:“這種遍布日本,美國及北美,歐洲的全球性內幕交易活動是史無前例的。”(World News Tonight, September
20, 2001)

當時的證券監督委員會監督主管William McLucas說管理官員們“完全可以追蹤每一個買賣,買賣是在哪里完結的,是由哪里發出指令的”。但財政部長O’Neil卻在2001年9月20日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作證時指出要將一個人與某一項交易聯系起來所面對的要穿越層層秘密帳幕的挑戰。他說:“在到達真正源頭之前,你必須穿過10層帳幕。”從此之后,“調查仍然在進行中”就成了官方對有關質詢的標準答案。

這些內幕交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略為介紹:

1) 沽出期權和無擔保購買交易量暴漲

九一一前UAL公司(聯合航空母公司) 的沽出期權交易量為平時高出285倍,而且是該公司有史以來總交易量的75倍。在9月10日,AMR公司(美國航空母公司)的沽出期權暴漲為平均日交易量的60倍,而且是此前所有$30沽出期權的5倍。(“襲擊前交易受調查:美國,歐洲,及亞洲執法人員正在調查沽出期權”,JudyMatheson and Michael Nol, 2001年九月19日)

寬頻研究公司(Broadband Research) 負責人JohnKinnucan對<<舊金山編年報>>說:“我看到了比我過去10年跟蹤市場還要多的沽出和買入的交易,特別是沽出期權。”

這些異常交易主要集中在最有可能因世貿中心襲擊而遭到拋售的股票。例如主要航空公司(聯合航空,美國航空,但卻沒有三角洲航空),保險,證券,酒店等公司。這些股票同時還觀察到大量的無擔保購買交易。無擔保購買交易是一種沒有某公司的股票作為擔保而賣空的高風險交易。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股票是(‘*’ 表示為世貿中心的租客,‘X’ 表示為日交易量倍數):

航空公司:UAL(285X) ,AMR(60X) 。

保險公司:Marsh & McLennan(93X)*, Citygroup(45X).

資本經紀公司:Bear Stearns(60X),Morgan Stanley(27X)*, Merrill
Lynch(12X).

最為異常的是三家大型航空公司中只有兩家公司(遭到劫機的公司)的股票出現大量沽出期權的情況。通常,如果投資者看淡航空股份,他們都總會一起賣空三大航空公司的股票。但這次卻不同,三角洲公司(Delta) 股票并沒有類似的交易暴漲情形。

分析師們同時注意到,盡管在熊市中保險公司類股票通常會造好,但Marsh& McLennan和Citygroup兩只股票同樣出現沽出期權交易量暴增的情形。Marsh & McLennan,世界上最大的保險公司,在世貿中心租用了能容納1700多員工的辦公室。它的沽出期權交易量僅次于聯合航空。

將這些所有事實匯合在一起,在許多有經驗的證券投資人和專家心中,就是存在犯罪行為的不可置疑的證據。非常明顯,這些幕后炒家根據內幕消息進行了穩操勝券的投機。這些情況因偶然或巧合發生的機率是天文數字地小,或許根本無法計算。

2) 石油和黃金期貨異常交易

沽出期權交易獲得了大量的媒體報道,但其實只是內幕交易者獲利的手段之一。據聯合通訊社(AssociatedPress)2001年9月22日報道,德國中央銀行(德意志聯邦銀行) 研究結果強烈提示不僅存在于航空和保險公司,而且還存在于石油和黃金市場的“恐怖分子內幕交易”。該銀行總裁ErnstWelteke說:“這絕不是巧合” 。他還說:“這要去證實非常困難”,但他相信“對其中一兩宗交易是可以追查到來源的” 。

3) 美國五年債券異常交易

<<華爾街日報>>在2001年10月2日報道美國特工部門正在對襲擊前高于正常的美國五年債券交易展開調查。這些交易中包括了一筆50億美元的買賣。這些五年美國國債在世界性危機,特別是危機影響到美國時,是最佳的投資手段。由於它安全且受美國政府擔保,成為投資者從較高風險投資如股票撤資時的避難所。九一一事件后,這些債券的價值急劇上升。

4) 世貿中心“最后時刻” 金融活動

2001年12月16日路透社報道:世貿中心租戶雇傭了德國資料收復專家對從世貿中心廢墟中發現的電腦硬盤進行資料回收。其目的是要尋找在襲擊前數小時內通過世貿中心里電腦轉移大量金錢的負責者。受雇公司ConVar的總裁PeterHenschel說:“不但交易次數而且每次的交易量都遠遠高于平時”。資料收復專家Richard Wagner估計約有一億美元在災難發生前和之中由世貿中心的電腦轉移。

大量的證據,以及證券投資商,分析師,銀行家,和其他專家的意見,充分提示存在著從襲擊后股票交易恢復時股票急劇下跌的現象牟取暴利的,事前仔細計劃的復雜交易活動。這些內幕交易為投機者帶來了巨大利潤。這是由經驗豐富的專家得出的觀察和結論。其含意是令人恐懼的。

但經美國證監會,紐約證券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法務部,聯邦調查局,特工部門,中央情報局,財政部,和國家安全局等九個部門的短暫調查會,隨著恩隆公司(Enron) 丑聞恰到時機的爆發,對於證券異常交易的調查陷于停頓之中。而進行這些內幕交易的投機者也得到了寶貴的時間去掩蓋或消除相關的交易痕跡,使以后的調查工作面臨巨大的困難。更為令人擔憂的是,聯邦調查局負責商業犯罪調查的DennisLormel在2001年10月3日國會聽證會上稱這些只是“流言”,也不存在著恐怖分子可能的內幕交易的相關“信號” 和“指標” 。

五年過去了,這些曾存在的內幕交易似乎已經從人們的記憶中逐漸淡忘。美國政府的調查工作也是無聲無息。隨著時間的消逝,重現真相的希望也越來越渺茫。這些金融活動是由被困在阿富汗山洞里的本•拉登作出的?他不但是恐怖天才,而且是金融天才;阿蓋達組織也吸收了大量華爾街精英?如果這些活動真的與本•拉登有一點關系的話,美國政府和主流媒體還不大肆宣傳?他們不是正缺一個借口來發動又一場戰爭嗎?這不剛好了,隨便給伊朗一個“恐怖活動融資地” 的罪名 不就行了?

雖然人們不能將這些幕后的神秘人物揪住,但從中央情報局與華爾街精英的密切關系(從其成立開始,中情局和華爾街的頭面人物其實就是同一幫人;中情局通過美國銀行為其秘密行動提供融資;中情局和最大銀行Citygroup堪稱是世界上最專業的洗錢集團) ,以及九一一事件中美國行政領導核心和各軍情機構的種種可疑行徑,人們還是可以畫出一個依稀的輪廓的。但一旦在心里得到這樣的認識,便情不自禁地感到脊梁骨發涼。這都是些什么人啊!三千多條人命在他們眼中只是一場“大富翁” 游戲的籌碼,而贏來的錢可以讓他們每天享用人肉盛宴。就算是用人世間最惡毒的語言來詛咒他們也不為過的:喪心病狂,毫無人性,人面獸心,垃圾,渣滓。但這對喜歡玩“死亡賭局” 的他們有絲毫作用嗎?

善良的人們啊,醒醒吧。當你下次再看見這些人衣冠楚楚地站在臺上,帶著迷人的微笑,講述“民主”,“自由”,“權利”,“美國式生活”,“上帝在我們一邊” 時,你就要明白,他們其實是一群從地獄里鉆出來的魔鬼。

第六章  權威人士如是說

其實,對政府調查結果充滿疑問的人并不光是象政府喜歡說的那樣是“一小撮懷疑一切的陰謀論者”,許多美國政府和軍情機構里工作或曾經工作過的正直高級官員也對官方的說法提出嚴肅的質問。甚至其他國家的知名人士也對調查中的種種問題公開發表意見。下面就是部分的摘錄。

參議員 Max Cleland – 前9/11委員會成員,于2003年12月辭職

“如果執行這個決定(限制對白宮文件的接觸),我,作為委員會成員,無法面對美國人民,特別是遇難者的家屬,說委員會能接觸所有資料。這個調查已經遭到損害。

http://www.boston.com/news/nation/articles/2003/11/13/911_panel_to_get_access_to_withheld_data/

Morgan Reynolds博士 – 2001-2002布什總統政府下美國勞工部首席經濟師。前國家政策分析中心屬下刑事司法中心主任。德克撒斯州A&M大學榮譽經濟學教授.

“當布什-切尼政府入侵伊拉克時我就開始懷疑九一一是自己人干的。。。。我們可以證明政府的故事是錯誤的。”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8180123292618944278

Paul Craig Roberts博士 –里根政府下助理財長,“里根經濟學之父”,前<<華爾街日報>>副編緝。獨立學院屬下政治經濟研究院院長。

“我們知道任何建筑物都不會以自由落體速度‘折疊’倒塌,更別說鋼筋結構建筑了。因此,可以無可爭議地說政府對世貿中心大樓倒塌的理論是錯誤的。”
http://www.informationclearinghouse.info/article14566.htm

Catherine
Austin Fitts女士–老布什政府下住房部助理部長。前Dillon, Read & Co投資銀行執行總裁及董事會成員。

“首先得益的人是那些設計,執行,和資助九一一行動的人。這樣一個復雜,成功的秘密行動,對此負責的人必然是那些有足夠財政資源資助此行動來達到其政治經濟利益的人。”

http://globalresearch.ca/articles/FIT403A.html

Albert Stubblebine, 美國陸軍少將(退休)

1981-1984美國陸軍情報保衛指揮部總司令。同時是美國陸軍電子研究和發展指揮部以及美國陸軍情報學校中心的指揮.

前科學技術情報照片分析部負責人。32年陸軍生涯。

“冷戰時期,在陸軍里我曾領導陸軍的科學技術情報照片分析部。我測量照片里的蘇聯裝備部件。那是我的工作。我看了五角大樓的那個洞,和那架據說襲擊了五角大樓的飛機尺寸。我說:‘那飛機進不了那個洞’。那么是什么東西襲擊了五角大樓?是什么?它在哪里?發生什么事了?”

http://www.undersiegemovie.com/media/stubblebine.wmv

Ronald D. Ray, 美國海軍陸戰隊上校(退休)

里根政府下副助理國防部長。越南戰爭英雄(兩個銀星勛章,一個銅星勛章,一個紫心勛章). 由老布什任命為美國戰斗紀念委員會委員(1990-1994)。1990年任職婦女參與部隊的總統特別委員會。1990-1994,華盛頓特區美國海軍陸戰隊歷史中心作戰訓練副主任及軍事歷史學者。

“我對行政當局提出的陰謀論就是真相的說法感到非常震驚。(目前)證據并不支持其正確性。”

http://www.prisonplanet.com/articles/july2006/010706doesnthunt.htm

Robert Bowman博士, 美國空軍上校(退休) – 福特總統和卡特總統下先進空間技術發展主任,星球大戰計劃主要負責人之一。美國空軍戰斗機飛行員,曾執行過百次戰斗任務。(加利福尼亞技術學院航空和核工程博士) 。

“。。。。誰從9.11中得益?誰掩蓋了9.11中的關鍵資料?誰首先發布關于9.11的明顯錯誤的故事的?從這三點考慮,很清楚那是行政當局里的核心人物,特別是迪克" 切尼。。。。從最輕的來說,他們知道但沒有阻止事件發生。。。。即使是這樣,那也是叛國罪和陰謀策劃謀殺罪。”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6900065571556128674

Col. George Nelson,美國空軍上校(退休)

– 前美國空軍飛機事故調查員和飛機部件權威。34年空軍生涯。

“布什政府完全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9.11事件是由穆斯林極端分子所為,以及襲擊中使用的飛機就是所公布的飛機。。。。”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直接和間接地參與了眾多的飛機事故調查。我從來沒沒見過或聽過任何一次事故里,在找到殘骸的情況下,調查人員不能準確判定失事飛機種類,型號,注冊號碼---大部分情況下,失事的準確原因的。因為每架軍用或民用飛機里都有許多會直接影響飛行安全的部件。。。。這些部件都會用一個獨特的號碼來進行管理,并有詳細的維修更換記錄。。。。其編號都會與飛機注冊號碼配對記錄,并以此來跟蹤其使用時間和情況。。。。這些定期更換部件,如:氣閥,起落架,引擎,引擎零件等,基本上是無法破壞的。飛機墜毀的火災是不可能破壞或毀滅這些部件和其編號的。我重復,是不可能的。”

聯合航空公司93航班

“聯邦政府報道這是一架波音757客機,注冊號碼N591UA,載客45人,包括4個劫機犯。此機墜毀于賓夕尼亞州的一塊農地里。

公開的空中照片顯示地面上有一個大洞。。。。如果飛機在地面上撞出了一個洞,里面會有數百個定期更換和詳細編號的部件,由此可以準確無誤地確定飛機注冊號碼和身份。

但政府沒有發表任何證據來證明該機確實墜毀于此。相反,有報告顯示該注冊號碼N591UA的飛機仍在飛行。”

美國航空公司11航班

“政府報告這是一架波音767客機,注冊號碼N334AA,載客92人,包括5個劫機者。據說,此機撞擊了世貿中心北塔。

再次,政府只要找到幾百個中的一兩個部件,就能準確的確認該機身份。波音飛機的起落架或引擎是很容易找到的。”

聯合航空公司175航班

“據報道,這是一架波音767客機,注冊號碼N612UA,載客65人,包括機組人員和包括5個劫機者。據說,該機撞擊了南塔。

政府至今尚未提供任何一個有編號的部件來消除關于該機身份的疑問。”

美國航空公司77航班

“據報道這是一架波音757客機,注冊號碼N644AA,載客64人,包括機組人員和5個劫機者。據說這架翼展38米的飛機撞擊了五角大樓,留下了一個小於20米的入口。

墜毀火災消除后應能找到大量的定期更換部件。有了這些部件,只需15分鐘就可確認飛機注冊號碼。顯然,現場有航空器之類的部件,但完全沒有作任何嘗試提取編號或進行鑒別。甚至有些儀器被秘密運走。”

“根據目前的證據,任何沒有偏見的人都能得出并非一架波音飛機撞擊五角大樓的結論。相同地,賓州的現場是由載客飛機造成的說法很值得懷疑,而且肯定不是一架波音757。。。。”

http://www.physics911.net/georgenelson.htm

WilliamChristison – 前國家情報局官員,前中情局區域和政治分析部門主任。29年中情局老手。

“DavidGriffin(先生)相信這是內鬼做的---老實說我也認為如此。。。。”

http://www.prisonplanet.com/articles/september2006/070906insidejob.htm

Raymond L. McGovern – 前中央情報局國家情報評估主席,負責向里根總統和老布什總統提供<<總統每日簡報>>。27年中情局老手。前美國陸軍情報人員。

“簡單來說,這是掩蓋(真相)。。。。我只是想說,也就是Scott(斯可特。里特爾(ScottRitter)---前聯合國伊拉克特別委員會首席武器調查員)說的,這是我的底線---就象在1933年希特勒可恥地利用了那場議會的火災,議會縱火案,我們的總統利用了9.11事件。他可恥地利用了我們受到的傷害,以之來證明攻擊的合理性,來對一個他知道與9/11無關的國家反動戰爭。對我說,那足夠了。Scott說的是正確的,那是可彈劾的罪行。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1232419751782017310&q=%22ray+mcgovern%22&hl=en

Paul Hellyer – 加拿大前外長。前副首相。前國會議員。

“我覺得調查是膚淺的,表面的。應該更強硬,更深入。。。。我希望有人有足夠的勇氣和持久力來最終得到真相。”

http://www.septembereleventh.org/kc/multimedia/movies/Hellyer.mov

Andreas von Buelow博士 – 前西德國防部長。前研究技術部長。1969-1994

國會議員

“襲擊的計劃在技術上和組織上都是非常優秀的。。。。沒有國家情報機構的長期支持是不可能的。”

http://www.ratical.org/ratville/CAH/VonBuelow.html

Michael Meacher – 英國前副工業大臣,副衛生及社保大臣。環境部長。國會議員。

“這是580頁沒有任何嚴肅答案(的報告, 即9/11委員會報告) 。。。。有大量的證據。。。。但擁有世界上最強大軍事力量和最先進技術的美國卻完全沒有去跟進這些線索。”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8274552561914055825

Leonid Ivashov將軍 - 俄國地緣政治學院副院長。前蘇聯國防部普通事務部部長。前獨聯體國防部國防部長秘書處副秘書長。9/11事件發生時任俄國國防部總參謀長。

“經過對全球化進程,美國和其他國家政治和軍事信條本質的分析,顯示恐怖主義對於世界霸權和其他國家臣服于一個全球性統治集團的實現起了一定的作用。這意味著恐怖主義并不獨立于世界政治之外,相反卻是建立一個統一全球司令部的單極世界的工具,是消除國家間邊界而成立一個新的世界統治精英集團的借口。”

“明確地說,正是這些統治精英集團構成了恐怖主義的關鍵基本組成部分,是其思想理論家,是其精神‘教父’。”

“今天的國際恐怖主義就是結合國家和非國家政治組織對恐怖手段的利用,是通過對人民進行恐嚇,制造心理和社會不穩定,消除強勢組織的抵抗從而創造條件來操縱國家政策和人民行為,來達到其政治目的的手段。”

“在這個背景下去分析九一一事件,我們就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 襲擊的組織者就是那些希望動搖當前世界秩序并有必要能力為襲擊提供融資的政治和商業集團。這次行動的政治設計是在對有關金融和其他資源的支配出現緊張的條件下成熟的。我們應從那些全球和跨國金融寡頭以及那些對全球化走向和節奏不滿的人身上找原因。與傳統的由將軍和政客決定的戰爭不同,這一次是寡頭統治集團和政客作的決定。

2。只有那些情報機構及其頭子,或已退休但仍在政府部門里保持影響力的人,才有能力計劃,組織,和執行一個如此規模的行動。通常來說,情報機構是控制和資助極端組織的。沒有情報機構的支持,這些組織甚至不能生存,更惶論要在如此嚴密保衛的國家里執行如此龐大的秘密行動了。計劃和執行這樣規模的任務是極為復雜的。

3。本" 拉登及阿蓋達組織不可能是九一一襲擊的組織和執行者。他們沒有必要的組織資源和領導人。這需要一支專業隊伍,而那些阿拉伯敢死隊只是行動的煙幕。九一一改變了世界的進程,并向跨國秘密組織和國際統治寡頭集團所希望的方向發展;他們要控制全球的自然資源,信息網絡,和資本走向。這次行動也對欲美國取得世界霸權的經濟和政治精英有利。

使用‘國際恐怖主義’ 的標簽有以下目的:

1.隱藏其為控制世界霸權而向全球部署軍隊的真正目的。

2.以一場沒有明確敵人沒有具體目的的斗爭來制造民眾支持。

3.破壞國際間的基本準則,重新定義侵略,國家恐怖,獨裁政權,國家解放運動等基本概念。

4.剝奪民族抵抗侵略和排斥外國情報滲透的合法權力。

5.確立放棄國家利益的新原則,放棄傳統軍事目的而以反恐戰爭優先,破壞軍事聯盟的傳統邏輯進而破壞傳統的防御聯盟來達到組成反恐聯盟的目的。

6.以反恐戰爭為籍口確立強硬軍事統治以解決日益嚴重的經濟問題。

為了有效地與國際恐怖主義作斗爭,應采取以下行動:

1.在聯合國確立每個國家都要遵守的<<聯合國憲章>>原則和國際法原則。

2.創立一個地緣戰略組織(例如由俄國,中國等組成的上海合作組織) 。使其具有與大西洋組織不同的價值體系;設計另一個國家發展戰略和國際安全系統,一個不同的金融和經濟模式,從而使世界重新變成兩極。

3.在<<聯合國憲章>>下組織科學精英設計和推廣21世紀人類新的哲學體系。

4. 組織全球宗教對話,以達至人類發展的穩定,安全,和互助。

http://www.physics911.net/ivashov.htm

Mohamed Hassanein Heikal – 前埃及外長

他質疑本" 拉登及阿蓋達組織是否對九一一負全部責任,因為目前有限的證據毫無說服力。“本" 拉登沒有執行如此規模行動的能力。當我聽到布什把阿蓋達組織說得象德國納粹黨或蘇聯的XXX,我覺得很可笑。因為我知道他們是怎么回事。本" 拉登受監視多年了:他每一個電話都會被監聽。阿蓋達組織也早已被美國,巴基斯坦,沙地阿拉伯,埃及的情報機構完全滲透了。他們根本不可能對這樣有組織和復雜的行動保密。"

http://www.guardian.co.uk/Archive/Article/0,4273,4273924,00.html

結語

最后,我們再回過頭來仔細看看九一一事件中的種種莫名其妙的事情。

號稱天下第一無人能敵的美國空軍,以及肩負保衛美利堅合縱國神圣領空并在對付冷戰時的蘇聯冷戰后的俄國空軍的各種偵察,侵擾中神勇無比的北美防空司令部,在9.11當天,卻任由四架被劫的大型波音客機在其心臟地帶飛行一個多小時,然后逐一攻擊美國的經濟和軍事的重要目標,而自始至終無法緊急起飛攔截。此等怪事,偶然發生的機率有多大?

美國政府里的所有權力人物完全因過於“震驚”而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來保衛國家,甚至沒有任何顧問,隨從,下屬提醒布什總統采取相應行動控制場面。肩負保衛總統及三軍元帥生命安全的特工人員在這危急時刻也沒有采取任何適當措施將總統轉移到安全之所,而任其按預定計劃作事前廣而告之的公開活動。此等怪事,偶然發生的機率有多大?

(五角大樓襲擊中因攻擊物的出入口,運動軌跡,及破壞情況,波音757撞擊的可能性為零,在此不予討論。)

在世界建筑史上沒有任何先例的情況下,世貿中心三棟鋼筋結構大樓因火災完全,對稱,垂直,自由落體式地倒塌(這里還得忽略雙塔混凝土結構完全在半空中化成粉末的事實。因為大樓怎么倒,其混凝土結構絕不會變成粉末。除非有強爆炸藥的作用或者大樓上下部以天體速度相撞) ,此等怪事,偶然發生的機率有多大?

在全世界的電話公司和航空公司都在努力研制使飛機飛行中使用手提電話成為現實的機上信號轉發技術時,根據9.11委員會報告,四架被劫波音飛機在巡航高度和速度的情況下,機上乘客總共用手提電話高質量長時間通話十多次,為阿拉伯人劫機者的存在提供了重要“人證”。此等怪事,偶然發生的機率有多大?

現在,再考慮所有這些怪事都發生在2001年9月11日這一天中的三個小時之內(這里不包括世貿中心七號樓在下午5:20倒塌的事件) ,此等怪事,偶然發生的機率有多大?

大量的證據無可置疑的證明美國政府對九一一事件的解釋并非真相。但美國政府卻由始至終地拒絕回應民眾的種種質疑對事件進行更為深入,透明,和公開的調查。并通過迅速銷毀直接物證的手段,使通過司法程序尋找真相和懲罰真兇成為不可能的任務。對世貿中心樓群倒塌原因所謂的最終調查報告竟然無恥地說:“實際上不包括引發倒塌的條件達到后的結構表現”。與之同流合污的主流媒體也積極配合,將合理的懷疑和理性的探索與荒唐的陰謀論混為一談,以達到蒙蔽民眾的目的。除少數有良知的之外,各方政治人物也迎合統治集團的利益,對正當的呼吁視若無睹。難道這就是世界以之為楷模的民主社會嗎?這就是要向全世界輸出“美國的生活方式”
的自由國家嗎?

對於這種踐踏人類普遍認同價值對本國公民進行大規模謀殺的野蠻行為,和肆無忌憚侵略他國并用大規模殺傷武器屠殺他國平民的霸權行徑,我們每一個世界公民都不能坐視不理。作為擁有世界上最久遠文明的國家,中國更應該義不容辭地負起責任,在這個歷史的緊要關頭,為求取真相,為歇止美國獨霸世界的野心,為世界和平付出努力。

具體的行動可以總結為以下兩方面:官方可以由中國人大每年發表人權白皮書,對九一一事件表示關注,譴責,并要求美國政府徹底調查真相嚴懲真兇;對於美國來訪官員,一律表示對事件關注和譴責;向各國政府和聯合國宣傳并表達中國的關注。民間我們可以對遇到的所有美國公民或其他國家公民說明事件經過,并表達以下疑問:

1.為什么不對世貿中心樓殘骸進行仔細調查就匆匆移走并熔化銷毀?

2.為什么至今找不到四架在陸地上墜毀的飛機殘骸和遺體?如果找到了,為什么至今不公開展示其證據?

3. 為什么九一一當天對付劫機事件的例行程序沒有得到執行?

4. 為什么在襲擊過程中,五角大樓周圍大量的導彈陣地和防空系統沒有被激活?

5. 為什么特工人員讓布什總統完成對小學的訪問,明顯地表現出對總統和小學生們的安全毫不關心?

6. 為什么沒有任何官員因為當天的嚴重失職被懲罰,處分,或解雇?

7. 為什么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政府不公布關于在九一一前發生的提示有人事前知道襲擊詳情并為他們帶來巨大利潤的股票買賣的調查結果?

8. 為什么總檢察長阿斯考羅特(Ashcroft)要求而布什總統也批準對宣稱知道關于襲擊的早期警告的聯邦調查局譯員 Sibel Edmonds女士的言論禁止令,使其不能公開發言?

9. 據說撞擊了五角大樓的77次航班怎么能在飛回華盛頓特區的40分鐘里不被聯邦航空管理局的雷達甚至美國軍隊的超級雷達探測?

10. 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怎么能在事件數小時后就能公布所謂劫機者的名字和相片,并到達他們的住處以及據說經常去的飯館和飛行學校?

11. 有沒有人跟進那些14個外國情報機構和元首發給美國政府的多達20個記錄在案的襲擊警告,跟進的結果是什么?

12. 為什么布什政府掩蓋巴基斯坦情報機構負責人在九一一的那星期就在華盛頓并據說給襲擊行動頭領穆汗默德" 阿塔(MohamedAtta)匯了10萬元美金的事實?

13. 為什么911委員會對遇害者家屬提出的問題和這里以上的問題不予回應?

14. 為什么本應獨立的911委員會由與布什政府有密切關系的菲利蒲" 澤里科(Philip Zelikow)為行政主席?

(全文完)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4.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5.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6. 東南亞的宿命
  7. “鮮衣怒馬少年郎,誰人不識理塘王”
  8.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9. 焦慮富人走了沒有必要,走了天也塌不下來
  10. 把統一和特朗普吞并野心并列,是蠢還是壞?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7. 到底誰“封建”?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2.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3.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4.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5.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午夜福利成人污在线观看 | 天堂mv亚洲mv在线播放 | 日本乱亲伦视频 | 日本免费自拍视频网站 |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一区二区有码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