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減弱了美國的話語權
2009年02月03日 《經濟》
2008年10月發生的美國金融海嘯,摧毀了美國一些金融企業,大大降低了美國的金融實力。
文/本刊記者 陳言
上個世紀30年代的世界經濟危機,在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造就出了一個強勢美國;等到了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后,日本穩穩當當地坐上了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交椅。21世紀爆發的此次金融危機,從各個方面看,都會給中國增加在世界經濟上的話語權。原因就在于美國的金融實力在危機中遭受了重創,其在國際經濟中的話語權已經被打了很大的折扣。
放棄金融話語權?
美國并不希望放棄自己的話語權,特別是在紡織、鋼鐵、家電行業已經在美國失去了左右經濟的力量,汽車業岌岌可危的時候,美國在世界經濟上最大的話語權來自金融。但是2008年10月爆發的金融危機,大大地削減了美國在這方面的力量。
對這個結果,美國是早就預料到了的。
早在金融危機到來前5個月的2008年5月14日,在美國議會共同經濟委員會上,當時還只是總統候選人的奧巴馬,讓自己的最重要的顧問,原美聯儲主席鮑爾·波爾卡就金融界可能出現的危機一事,發表了一個簡短的講話。那天波爾卡表情嚴峻地說:“我們正在面臨著一場世界末日般的大危機。”他認為,美國國家對投資信用銀行及對沖基金監控不力,應該限制金融自由化,對國際金融市場進行徹底的制度改革。
在美國眾多學者為金融工程學獻策獻力、推波助瀾的時候,那里不乏冷眼看世界的專家。他們比政治家、官員更早地看出了金融方面將要出現的破綻。4月25日,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瑟夫•斯汀格利茨在接受CNBC電視采訪時就說:如果出現經濟危機“我們面臨的將是我們從未遭遇過的,比上個世紀30年代更加險惡的巨大危機。”當時正是美國盛行次貸的時候,“我在華爾街的普通餐館看到,有些開名車來這里就餐的年輕人,開口就問最貴的葡萄酒多少錢一瓶。接著就點了店里最貴的那瓶超過1萬美元的名酒喝了下去。”在華爾街買賣過股票的神谷秀樹在2008年10月出版的《貪得無厭資本主義,華爾街自殺》一書中寫到。
美國專家分析過他們國家放棄金融話語權的過程。首先是引進次貸機制,擴大消費市場,然后把不具備吸收存款功能的投資銀行推到前面,讓證監會監管失效,接著就放心大膽地從事交易,直到整個金融陷入危機,國家大大降低話語權為止。
專家之所以能看出美國經濟的破綻,是因為在2006年美國的住宅市場已經出現了種種怪異的變化。這年的美國經濟是從住宅市場轉入疲軟的狀態中開始的,按揭的還貸率開始走低,被銀行強行收回的住房日益增加了起來。2007年已經有幾家住宅按揭公司陷入經營危機,到了4月2日,新世紀金融公司倒閉。在人們不知不覺中,對沖基金等已經覺察出自己手中的住宅債券一天不如一天值錢了,他們需要立即轉移手中的債券,但就是這樣,6月15日,貝爾斯登證券公司麾下的兩家住宅方面的對沖基金還是跟著陷入了經營危機中。更多的人是在2008年5月30日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以后,才知道一年前該公司的兩個對沖基金倒閉的歷史意義。
以后一連串的金融公司倒閉、并購,并沒有提升美國金融的話語權,而是更加深刻地削弱了美國話語權的力量。
算不清虧損賬?
對美國心懷疑慮,最重要的一點是,金融危機不同于普通的產業危機。產業出現危機時,一個工廠欠別人多少錢是很容易算出來的,但次貸債券被賣到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中,到底賣出去了多少,最后是誰買的,則是一筆糊涂賬。
購買住宅向銀行申請按揭時,如果申請人在取得貸款后不按時還貸,直接受損失的是銀行。美國的“金融革命”能很好地讓銀行躲過這個風險,他們發明了住宅按揭還貸擔保業務。保險公司保證申請貸款的人按時還貸,銀行向保險公司支付一定的保險費。在一旦出現不按時還貸的情況時,由保險公司負責全款償還。這樣先是銀行從風險中回避了出來。
保險公司并不能完全承擔所有風險。社會之大,基本上不可能出現汽車貸款、信用卡貸款、中小企業貸款等全部走低的情況,通常是有虧有賺,最后平衡。保險公司把住房按揭與其他貸款打成一個包,將其證券化以后,就能把這些證券銷售出去。這樣一來,保險公司似乎也能從風險中回避出來。
除了走正常的路子,在證券市場銷售外,這些打包的證券更多的沒有走通常的發行渠道,而是在交易所柜臺進行的交易,交易結果并沒有全部被統計在各種報表中。證券保險專業公司負責給這些證券提供保險,保證在發生債務不履行的時候,由它們最終負責償還債務,而評級企業也會非常“公正”地告訴購買者,現在的證券的信用程度。證券的價格就是在這樣的機制下成立的。
只要泡沫不破裂,保險就能起作用,不斷地讓泡沫往大里吹。一個小的泡沫的破裂就有可能讓周邊的泡沫連鎖般地炸裂開,這個時候,金融機關的正常運行的機制就要開始逆轉,規避風險的手段變成最大的風險。
因為次貸打包處理的證券,是評級機關評價后給出的價格,信用越低越沒有價,證券賣不出去也需要不斷降價。評價機關每評價一份證券價格,市場上就會發生一次變動,到目前沒有人能最后確定美國的次貸到底需要多少錢才能夠填滿。
算不清到底出了多少虧損,大大地給美國的金融力量打了折扣,讓美國的話語權開始旁落。
重組世界體制?
但是,世界上還是有人想測算美國金融到底虧損了多少美元。美國的一家證券運用企業比克姆公司測算了2004年以后美國銷售出去的大約2500萬戶住宅的擔保狀況,根據這個結果,它們認為美國的按揭大約為5萬億美元,其中1/5已經處于虧損狀態,也就是出現了1萬億美元的虧損。如此看來,美國國會給出的7500億美元的救市款項,尚不足以應付這些虧損。2004年以后的狀況非常緊迫,美國要想恢復先前在世界上的經濟信用,可謂難上加難。
對于金融危機中的美國,人們有各種見解。
神谷秀樹從美國社會本身去尋找新的出口。神谷說:“美國不僅選擇了黑人奧巴馬出任總統,還有比爾·蓋茨那樣將終生獲取的全部家財捐獻給慈善事業的人。”賺大錢已經在一些人中不是人生的唯一目標。
而日本慶應大學教授金子勝說:“美國霸權已經走入終極。”在失去了實體經濟的基礎后,金融危機讓美國除了在軍事上的強勢外,在經濟上能說的話已經日益減少。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