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巴以問題的一些謬論
葉勁松
最近,網絡上有一篇名為《中國“哈巴派”橫行網絡的十大謬論 》的、為以色列侵略加沙辯護的文章(以下簡稱謬文)在各個網壇上廣為張貼。謬文以“反駁”來攻擊巴勒斯坦人民,并為以色列侵略辯護。但謬文不管是攻擊巴勒斯坦或為以色列辯護,常常是無視事實或蠻不講理,根本不能用充分論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本文先就謬文的前三個“反駁”,用巴以之外的第三方報道和國際法為論據,給予批駁。
謬文寫道:“謬論一:首先破壞停火協議的是以色列。以色列并沒有按照協議中規定的,解除對加沙地帶的封鎖,
反駁一:在協議期間,加沙地帶的民用品足夠,加沙人民的生活沒有問題.以色列沒有封鎖加沙,但是哈馬斯企圖走私武器,挑起戰爭,被以色列打擊和限制.”
謬文在這“反駁”中間接承認,如果以色列沒有按照協議中規定,解除對加沙地帶的封鎖,就是“首先破壞停火協議”。但謬文說,以色列很“人道”,在2008年6月至12月的停火“協議期間,加沙地帶的民用品足夠,加沙人民的生活沒有問題.以色列沒有封鎖加沙”,所以不構成“首先破壞停火協議”。
但事實與謬文的“以色列沒有封鎖加沙”的說法相反,以色列是長期封鎖加沙。這兒我們以巴以之外的第三方的媒體報道,來看是否存在謬文所說的停火“協議期間,加沙地帶的民用品足夠,加沙人民的生活沒有問題.以色列沒有封鎖加沙”的狀況。
2008年08月12日新華社報道:“‘加沙地帶的醫療條件太差,缺少藥品,時常停電,很多孕婦得不到良好看護,’……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去年6月武力奪取加沙地帶的實際控制權之后,以色列對其實施的封鎖已經長達1年多,當地醫療、食品、燃料和電力等嚴重短缺。”即停火協議已實施約兩個月了,但以色列還在繼續一年多以前的封鎖,并導致加沙“當地醫療、食品、燃料和電力等嚴重短缺。”
+nm1uR{aAg 人民網 2008年08月24日 轉播央視視頻《挑戰以色列封鎖的國際和平人士抵達加沙》,講述“40多名世界各國的和平人士23日分乘兩艘船從海上抵達加沙地帶,完成了他們的‘打破封鎖之旅’”。如真如謬文所說“以色列沒有封鎖加沙”,又何來40多名世界各國的和平人士的“打破封鎖之旅”?
人民網(2008年)11月10日訊 “由于以色列禁止向加沙地區運輸燃料,加沙許多地區9日晚已經停止電力供應,而且整個地區很快要全部停電,嚴重人道主義災難將要發生。……‘加沙打破封鎖人民委員會”主席賈馬爾表示,“因為沒有電,加沙地區地下深水井的發電機不能運轉,水打不上來,當地居民食用水和生活用水都成了問題,而且醫院停電,這樣,該地區將面臨嚴重人道主義災難。我們強烈要求以色列開放加沙與外界聯系的口岸,緊急向加沙地區輸送燃料。’賈馬爾呼吁國際社會和人道主義組織向以色列施加強大壓力,迫使其解除對加沙的封鎖。”
“新華社安曼(2008年)11月23日電 (記者于曉華、蘇小坡)約旦國王阿卜杜拉23日在會見歐洲國家駐約旦大使時表示,加沙地帶正面臨著一場‘人道主義危機’,敦促國際社會立即采取行動解除以色列對加沙的封鎖。阿卜杜拉說,國際社會應當迅速采取措施,促使以色列解除封鎖,重開各口岸,讓食品和人道主義援助運入加沙,國際社會應當盡最大努力結束這場危機。他警告說,如果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封鎖繼續下去,就會釀成一場毀滅性的人道主義危機。”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可是中東國家中與美國、以色列關系最好的國家元首,真如謬文所說,停火“協議期間,加沙地帶的民用品足夠,加沙人民的生活沒有問題.以色列沒有封鎖加沙”,他還會發表這樣的講話?或者他發表這樣的講話,“歐洲國家駐約旦大使”不批駁他?
“人民網11月23日訊 由于以色列對加沙地區實施殘酷的封鎖,當地老百姓得不到基本生活保證,數十萬加沙地區兒童已經處于死亡邊緣,國際救濟機構呼吁向加沙提供緊急援助。……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駐加沙地區代表瓊金日前在接受半島電視臺記者采訪時表示,加沙地區有75萬兒童,他們沒有食品,沒有藥品,更沒有奶喝,孩子們已經處于死亡邊緣。近東救濟工程處負責人卡林女士也說,‘目前加沙地區兒童患先天性畸形、貧血病的非常普遍,而且很多孩子發育不良身材比正常孩子矮小。國際救濟機構等國際社會必須行動起來,避免更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發生。’”如謬文誠實,真正如他所說停火“協議期間,加沙地帶的民用品足夠,加沙人民的生活沒有問題”,怎么有“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駐加沙地區代表瓊金日前在接受半島電視臺記者采訪時表示,加沙地區有75萬兒童,他們沒有食品,沒有藥品,更沒有奶喝,孩子們已經處于死亡邊緣”?怎有近東救濟工程處負責人卡林女士說,“目前加沙地區兒童患先天性畸形、貧血病的非常普遍,而且很多孩子發育不良身材比正常孩子矮小”?
許多網站的新聞中心,今年都刊載了美國前總統卡特為去年末開始的以色列進攻加沙而寫的文章——《一場多余的戰爭》。這文章談及去年的巴以加沙停火協議訂立及執行情況,有助于我們對去年6月至12月的巴以加沙停火狀況有個較全面的了解。卡特寫道:“雙方可以在6月19日開始實現6個月的停火,以色列同時將把對加沙的人道主義援助恢復到2005年撤軍前的水平,大概每天有700輛卡車運送物資入境。……雙方實現了停火,而且食品、飲用水、藥物和能源的援助逐漸也恢復了,但只恢復到承諾的20%的水平。但雙方脆弱的停火協議僅僅堅持到11月4日,以色列就開始向加沙的防御性地道發動進攻。去年12月中旬,我再次訪問敘利亞,旨在努力延長巴以雙方6個月的停火協議。很明顯,當時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要打開前往加沙的通道。”從卡特的文章可看出,實現停火后,要求“對加沙的人道主義援助恢復到2005年撤軍前的水平”,但因為以色列的封鎖,實際只“恢復到2005年撤軍前的水平”的20%。而這個數量明顯不能滿足加沙人民生活需要。所以卡特在12月時認為“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要打開前往加沙的通道。”
從卡特文章還可看出,即使以方違背停火協議,繼續卡住“前往加沙的通道”,但哈馬斯也堅持停火,使“脆弱的停火協議……堅持到11月4日”。但此時“以色列就開始向加沙的防御性地道發動進攻”。 從卡特文章看,卡特認為以方首先違背停火協議,繼續卡住“前往加沙的通道”,使“食品、飲用水、藥物和能源的援助……只恢復到承諾的20%的水平”。以色列實施的這種封鎖給加沙人民生活、醫療等帶來極大災難。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還使違反停火協議升級——向加沙進攻。從卡特的講述看,誰更好地執行了停火協議,是哈馬斯。是誰在不斷違反停火協議,是以色列。而謬文無視以色列不斷違反停火協議的事實,為以色列辯護,其誠實、正直還不如卡特。
謬文寫道:“謬論二,即使按照對巴勒斯坦人不公平的聯大181號決議,以色列也只應該擁有14942平方公里土地。
反駁二:阿拉伯人自已用戰爭結束了181號決議,強迫以色列接受戰爭結果。那么戰爭結束后以色列所占的土地,就是合法領土。這好比有個流氓有400元,它想搶你的600元,逼你跟它賭一把,結果它賭輸了。反悔了,動手打架,又打不過你,你說它是不是活該呀。”
謬文用籠統的阿拉伯人與以色列的戰爭,來掩蓋以色列占領巴勒斯坦人的領土問題。當年是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5個國家軍隊與受美法等國支持以色列軍隊做戰。以色列在美法等國支持下(西方國家不僅對以提供武器裝備援助,其軍人也以志愿者名義,通過駕飛機等方式參戰),借與這5國進行戰爭之機,將巴勒斯坦人領土占領。以色列有何權力與別國進行戰爭卻奪取巴勒斯坦人領土?
另外,“戰爭結束后以色列所占的土地,就是合法領土”的說法,說明謬文作者哈以哈到無視國際法的地步。現代國際法上領土取得與變更的方式除了民族自決、公民投票之外,還有收復失地(也稱恢復領土主權,如中國對香港、澳門)、交換土地等。還有爭議雙方通過某個國際法院、仲裁法庭或者國際社會的裁決或者決議來確定某塊領土的歸屬。現代國際法中根本沒有“戰爭結束后……所占的土地,就是合法領土”的說法。如果“戰爭結束后……所占的土地,就是合法領土”,那不是公開鼓勵強國找借口開戰,占領弱國領土?如果“戰爭結束后……所占的土地,就是合法領土”那么1967年戰爭后以色列占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后,為何1979年又將西奈半島歸還埃及?以色列是將自己“合法領土”送給埃及?
謬文寫道:“謬論3:哈馬斯不是為了權利和發財?
反駁三:哈馬斯的肉彈都是誘騙無知少年,哈馬斯的高層從來看護自已的生命,被以色列逮捕的有,抱頭裸體投降的有,沒有殺身成仁嘛。那個亞辛,還要以色列幫一把才去見天堂處女。”
謬文在這里極力丑化哈馬斯,似乎哈馬斯只是個高層貪圖享受的恐怖組織。這再次證明謬文為哈以,并誹謗反擊以色列侵略的哈馬斯,不惜無視事實。
從美國前總統卡特的上述講述可以看,去年巴以停火期間,即使面對以色列違反停火協議的繼續封鎖,給加沙人民生活、醫療等帶來極大災難情況,哈馬斯仍忍耐堅持停火,直到11月4日,以色列將違反停火協議行動升級,“開始向加沙的防御性地道發動進攻”。在這期間,是誰一再違反停火協議?是以色列。是誰一再實施恐怖主義行動?也是以色列。以色列先是通過封鎖,只放行“承諾的20%的”生活用品運輸量,對加沙人民實施經濟恐怖主義,并挑釁哈馬斯。看哈馬斯沒大的反應,以色列將違反停火協議再升級,“開始向加沙的防御性地道發動進攻”, 對加沙人民實施軍事恐怖主義。這次停火說明,即使以色列簽訂了停火協議,它的侵略擴張本性也使它繼續實施欺壓、侵略巴勒斯坦人民的行動。
我們看到太多的美以關于哈馬斯是恐怖主義的講述。但是這種講述有時在西方也得不到認同。2003年“美國要求歐盟將哈馬斯列入恐怖主義名單,歐盟于6月26日予以拒絕。歐盟發言人雷約.肯皮寧說,‘哈馬斯開辦診所和學校等社會福利活動,不能說它是一個恐怖組織’”(安惠侯《和平之路在何方》《國際問題研究》2003.5)
殘酷剝削美國勞動者和世界人民的美國資本家(如蓋茨、福特、洛克菲勒等)辦個賺錢的基金會,哈美人士感激涕零地贊美是慈善基金會,熱衷慈善事業。而“哈馬斯開辦診所和學校等社會福利活動”,沒有哈美人士說這是哈馬斯的慈善事業,也沒有人說哈馬斯是慈善組織,甚至沒有哈美人士象歐盟發言人雷約.肯皮寧那樣說哈馬斯不是一個恐怖組織。相反他們會跟著美以節拍,咬牙切齒地說哈馬斯是恐怖組織。
實際上,哈馬斯在巴勒斯坦境內廣泛“開辦診所和學校等社會福利活動”,曾引起以色列政府的擔心,他們希望歐洲在巴勒斯坦境內廣泛“開辦診所和學校等社會福利活動”,來取代哈馬斯的作用。為此,以色列政府專門就此事與歐洲方面進行了商談。中新網2003年“7月15日電 以色列官員表示,以色列建議歐洲國家參與中東謀和努力時仿效哈馬斯的做法,在巴勒斯坦境內設立社會福利機構,為巴勒斯坦人提供服務,以此削弱這個激進組織的支持基礎。
據法新社報道,這名以色列官員在以總理沙龍與英國首相布萊爾的深夜會談結束后說,兩位領導人討論了以色列‘完全消除哈馬斯及其它激進組織合法地位’的建議。
根據這項方案,歐洲國家將參與中東和平努力,向巴勒斯坦民眾提供部分目前由哈馬斯提供的社會福利服務。這名官員解釋說‘英國與歐洲取而代之,提供這些服務,將會影響巴勒斯坦民眾對哈馬斯的支持。’
自2000年9月爆發巴勒斯坦人起義以來,哈馬斯的政治組織積極營建慈善網絡,提供從醫療到糧食等各項服務,使哈馬斯在巴勒斯坦民眾中的聲望直線上升,除了至少大約1500名熱心成員外,該組織還爭取到成千上萬的支持者。”但是,5年多過去了,“人道”的“英國與歐洲”并未“向巴勒斯坦民眾提供部分目前由哈馬斯提供的社會福利服務”。而在美以等的“恐怖組織”的罵聲中,“ 哈馬斯的政治組織積極營建慈善網絡”,在這5年多時間里,繼續向巴勒斯坦人“提供從醫療到糧食等各項服務”。
2006年1月27日,搜狐新聞曾就哈馬斯在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選舉中戰勝法塔赫,刊載名為《哈馬斯搞福利贏得巴人民心》的文章。文章寫道,“29歲的黎巴嫩店主阿尤布·姆漢納說,‘巴勒斯坦人把他們的選票投給了付出鮮血的黨派’(即勇于抵抗以色列侵略,并付出流血和生命的黨派——筆者注)。另一名敘利亞政治分析家薩米·穆巴亞德說:‘哈馬斯的形象得到廣泛尊敬和信奉,因為它是抵抗運動。’……國際社會對巴勒斯坦困境的漠不關心,也被阿什拉維(一立法委員會委員)列為哈馬斯吸引選民的原因之一,‘這是國際社會沒有給予人們任何希望,沒有給予巴勒斯坦溫和派聲音更多支持的后果。’此外,必須提及的還有一些政策之外的具體因素,比如哈馬斯在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地區建有社會福利網絡。多年來,哈馬斯對內賑災救濟、興辦醫院學校,在巴勒斯坦社會基層獲得廣泛支持,這為他們‘通過選票’上臺奠定了基礎。”
因此,以美國為首的“人道的”國際社會,對美以對巴勒斯坦人民的封鎖、軍事侵略不予嚴厲地譴責和制裁,對美以對巴勒斯坦人民的封鎖、軍事侵略(美國從政治、軍事、經濟乃至宣傳上對以色列的封鎖、侵略予以支持,所以構成對巴勒斯坦人民的共同犯罪)造成的巴勒斯坦人的悲殘境地“漠不關心”。相反,對反抗美以對巴勒斯坦人民的封鎖、軍事侵略,并力圖通過自己“營建慈善網絡”來減輕巴勒斯坦人痛苦的哈馬斯,以美國為首的“人道的”國際社會多給其“恐怖組織”的帽子。
而“以色列建議歐洲國家參與中東謀和努力時仿效哈馬斯的做法,在巴勒斯坦境內設立社會福利機構,為巴勒斯坦人提供服務”,表明以色列這兒分明把哈馬斯作為“設立社會福利機構”的榜樣,推薦給“人道”的歐洲,要歐洲“仿效哈馬斯的做法……為巴勒斯坦人提供服務”。有諷刺意味的是,以色列的說法還間接證明,“人道的” 美國、歐洲、以色列,以及“恐怖組織”哈馬斯之間,哈馬斯“為巴勒斯坦人提供服務”最多。事實上,“人道的”的歐洲對巴勒斯坦人的悲殘境地“漠不關心”;而“人道的”的美以兩國不僅是對巴勒斯坦人的悲殘境地“漠不關心”,它倆還合伙通過封鎖、軍事侵略,將處于悲慘境地的巴勒斯坦人逼入更加悲殘境地。
這次加沙事件再次證明,巴勒斯坦人民的主要災難,都是美國及其在中東的鷹犬以色列的侵略擴張政策造成。它們大喊巴勒斯坦人從事恐怖活動,它們企圖以此來掩蓋它們的封鎖恐怖活動,以及狂轟濫炸、軍事入侵的軍事恐怖活動,掩蓋這些恐怖活動給巴勒斯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如果有巴勒斯坦人從事了一些恐怖活動,其根本原因,乃是美以帝國主義長期地對巴勒斯坦人民實施恐怖活動,以及這些恐怖活動給巴勒斯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