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政府解散 親西方總理下臺
蒙古國家大呼拉爾(議會)13日夜通過了政府提交的辭呈,蒙古政府宣告下臺,包括親西方的總理。分析人士稱,蒙古社會、經濟矛盾突出為人革黨倒閣創造條件。
倒閣主因經濟問題
蒙古人民革命黨10名政府成員11日以現聯合政府工作不力為由宣布辭職,根據蒙古法律,政府半數成員同時辭職意味政府集體辭職。蒙古議會12日開始對政府的辭呈進行討論。人革黨在會議上指出,現聯合政府沒有很好地解決社會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如失業率居高不下、貧困人口增多等,蒙古社會也多次發生反對政府的游行。在議會76名議員中參加投票的有39人,他們全部投票同意政府的辭呈。
蒙古聯合政府是由人民革命黨與“祖國-民主聯盟”在2004年議會選舉后組成的,政府總理由民主聯盟中的民主黨人士額爾貝格道爾吉擔任。此后民主聯盟解體,民主黨繼承民主聯盟與人革黨展開協商,保持了政府的穩定。
目前,人革黨已經表示,將再次與其他政黨一起組成新聯合政府,將被認為親西方的額爾貝格道爾吉總理趕下臺后,人革黨正加緊討論、推舉下一任總理人選。但額爾貝格道爾吉將在新總理選出前代理總理職務。
人革黨希望重新掌控政局
此次人革黨策劃和實施的倒閣行動雖然顯得十分突然,但觀察家認為,曾在20世紀執政幾十載的人革黨希望抓住目前的時機,重新掌控蒙古的政局。
首先,蒙古社會、經濟矛盾十分突出,這為人革黨的倒閣行動創造了條件。近一段時間以來,蒙古的失業率居高不下、貧困人口增多,2005年經濟增長率比2004年大幅下滑。蒙古因此多次發生集會游行,社會秩序混亂。以民主黨人士額爾貝格道爾吉為總理的聯合政府在解決社會經濟發展方面說的多、做的少,收效甚微。
雖然人革黨也是執政黨,但他們都把矛頭指向來自民主黨的政府總理額爾貝格道爾吉,與民主黨繼續合作的愿望已蕩然無存。
其次,政治力量的對比朝著有利于人革黨的方向發展。人革黨是蒙古第一大黨,目前擁有議會76個席位中的38席,僅差一席就可以超過半數單獨組閣。這為人革黨在議會中游說聯合其他政黨提供了條件。另外,人革黨在2005年順利完成了新老領導層換屆,黨內矛盾相對緩和。人革黨隨后又迫使盟黨民主黨讓步,使得人革黨新主席恩赫包勒德在補選中當選議員。
民主黨已難形成合力
反觀當初與人革黨聯合籌劃執政的民主聯盟早已解體,維持合作執政的民主黨黨內分化則日益嚴重,不能形成合力。
普通民主黨黨員對民主黨的現狀十分不滿,他們相繼在2005年底和2006年初4次發起革新運動,要求對民主黨進行整體改革,特別呼吁要對領導層動大手術。
反對倒閣行動的示威者過去兩天走上街頭抗議,一些激進者甚至打碎了人革黨總部的玻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