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中東戰略之五
美國民主黨的候選人也需要換一換了
呂加平
( 2008年8月12日 )
一
筆者在 8月7日 的文章中介紹了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U S oldman” ®麥凱恩對自己的副總統競選搭檔緊急換人的情況,那么民主黨的競選候選人又怎么樣呢?是否也需要作些更換調整呢?我們不妨也來關心一下。
美國民主黨經過初選,產生了兩位爭奪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競爭者,一位是黑人參議員奧巴馬,另一位是女參議員希拉里。由于他們兩人在民主黨圈內的擁戴者基本相當,競選實力不相上下,所以競爭得非常激烈,直到六月份因奧巴馬在選舉人票上多了希拉里200張,才以微弱優勢首先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資格。然而希拉里雖以微弱差距暫時落后奧巴馬,卻并不意味著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一定會落敗于奧巴馬,希拉里可以繼續她的競選活動,直到八月下旬召開的民主黨全國全國代表大會上正式推舉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為止。而由于希拉里有著比奧巴馬更資深的從政閱歷,積淀更厚重的政治經驗,更具影響的社會知名度和媒體吸引力,更深厚的民主黨內人際關系以及廣泛的社會階層與族群基礎,尤其作為當今美國政壇杰出的女政治家,其睿智才華以及在美國婦女中的聲望能與之比肩項背者,屈指無有。加上她仍有1800萬人的擁戴者粉絲和更多的婦女支持者,其丈夫又是有著治國成功經驗和世界政治影響力的前兩屆美國總統克林頓,因此不論從那方面說,希拉里都應當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當之無愧的最佳人選。
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希拉里不主動退出總統提名資格爭奪,繼續競選到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推舉出正式總統候選人之時,可以肯定,希拉里和奧巴馬為使自己取得總統提名資格的相互纏斗,使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競爭將演變成導致民主黨四分五裂的派系之爭,而民主黨內奧巴馬、希拉里這種鷸蚌相爭的結果,必然是共和黨及“ U S oldman ” ® 麥凱恩漁人得利,入主白宮。因此,為了維護民主黨的團結統一和競選大局,防止因總統候選人提名之爭導致黨內分裂,希拉里在奧巴馬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資格后,主動宣布放棄繼續競選,號召支持者轉投奧巴馬,表現出成熟政治家的睿智與以大局為重的氣度和膽識。而奧巴馬在取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資格后,也應該高姿態、大度寬容地邀請希拉里擔任自己的副總統候選人,并對她的丈夫、前總統克林頓誠表尊重。如果他真能這樣做,就很有可能使民主黨在這次大選中戰勝共和黨而問鼎白宮,那他也就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而希拉里則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副總統。
然而遺憾的是,在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資格和希拉里棄選并明確支持奧巴馬后,奧巴馬并沒有正式邀請希拉里作為副總統候選人,只表示希拉里在副總統人選的遴選之內,而透過媒體放出來的消息卻是奧巴馬認為希拉里最多只能在他的內閣里任個職位,不能擔任他的副總統。這表明真正的兩黨競選還沒有開始,奧巴馬卻已在排斥希拉里并在考慮自己內閣的組成人選了,這也就難免使奧巴馬的競選團隊成員去關注自己在未來政府中的身份職務和地位權勢了。也就是說天上飛的大雁還沒有打下來,奧巴馬與其競選班子就在盤算究竟是紅燒還是白燒和給誰分翅分腿分肉、并作為律師要為此擬定契約了。然而希拉里這時卻在考慮,如果自己作為副總統候選人予以介入,必然會引致奧巴馬和希拉里競選團隊的重新組合,于是在新的競選團隊是以誰的班子為主的問題上必然涉及到兩個競選團隊主要成員未來的個人權位和利益,他們就會在前臺幕后上跳下竄、狼奔豕突,為謀取自己未來的私利和官職而百般算計,這種建筑在沙灘上的內耗爭斗所導致的分裂局面,必然會給民主黨的競選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因此希拉里在宣布退出總統提名資格競選后見奧巴馬沒有提出正式邀請她出任副總統候選人,也就顧全大局不去相爭地徑自回到選她當參議員的紐約州去了。
奧巴馬之所以沒有大度寬容地邀請希拉里當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是因為他擔心一旦民主黨真的選勝執政,自己的總統權力和執政作用肯定會被已成為副總統的希拉里和其身后的前總統克林頓所挾制,內閣要職也會被他們的人擠占,誰掌實權還有一爭,搞不好自己有可能會成為希拉里的政治傀儡或象征性擺設。因此,奧巴馬在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資格后也就干脆不去邀請希拉里出任副總統候選人,對擁戴希拉里的這一大塊民主黨競選支持者資源持不置可否的冷漠態度。
二
奧巴馬這種不顧民主黨選舉大局所表現出來目光短淺和胸襟狹窄的小肚雞腸心態,果然給民主黨的競選帶來了不利的負面影響:希拉里在被排斥后退而不助,克林頓更是怒氣沖沖,耿耿于懷,他甚至說自己絕對不可能主動幫奧巴馬,除非奧巴馬“親我的屁股”,主動來請,自己才會去幫他競選。而希拉里的落選和被排擠,使得有20%以上的支持者粉絲表示要轉向支持共和黨麥凱恩,更多支持希拉里的社會階層和社區族群對自視過高的奧巴馬表示不滿,媒體上對他諷刺挖苦的笑話傾巢而出,而這也正好給共和黨和麥凱恩增加了攻擊和貶低奧巴馬的口實,因此也就大大削弱了民主黨對共和黨的競選力。奧巴馬的民調支持率從大大超過麥凱恩,直落到與之持平,甚至有下降的趨勢,再這樣發展下去,大雁可就真要飛走了。
奧巴馬看到了這種對民主黨團結和競選不利的嚴峻形勢和困難局面,只得放下架子,再回過頭去請求希拉里出面幫忙,共赴黨難,扭轉乾坤。但是這樣一來,卻使以往民主黨正副總統候選人提名規則與推舉程序所存在的不合理陳疴弊端被翻了出來,并出現了有利于希拉里而不利于奧巴馬的上屋抽梯、反客為主、樹上開花的新轉化:
1、希拉里雖然為了照顧民主黨選舉大局和服從黨的紀律而要為奧巴馬助選,但她必然要繼續走自己的路,實現自己的競選美國總統的既定目標,因此她這樣做只是把球踢給奧巴馬,使其陷于進退兩難之境,從而可以使自己爭取主動、靜觀勢變;
2、在初選時,希拉里在多數主要票倉的大州領先奧巴馬,只是在持有特權的選舉人票上比奧巴馬少了200張,因此實際上她并沒有真的選輸,仍擁有與奧巴馬旗鼓相當的競選實力。正因為如此,希拉里榮歸從政服務地紐約后,絲毫沒有落敗之象,反而容顏煥發,受到了紐約市長布隆伯格、紐約州長帕特森以及那些選戰捐款大戶等政商名流們英雄般的追捧歡迎,她的擁戴者粉絲們更是絲毫不減對希拉里支持的熱情,這也就對民主黨及奧巴馬形成極大的壓力;
3、客觀而言,奧巴馬實際上只是一位精通提案操作的律師參議員,善長煽情作秀演說的政治人物,而不是一個是有著自己明確的國家戰略、豐富的從政經驗和扎實的實干能力的政治家。因此希拉里的支持者們都認為希拉里不僅理所應當地成為副總統候選人,而且還應該重新制定規則并進行公正、公平、公開的提名選舉,把希拉里推舉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而取代奧巴馬。所以不久前有傳聞稱,希拉里陣營有意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臨時動議,要求在正式提名奧巴馬之前,先就希拉里的候選資格舉行記名投票,讓她的支持者先發泄一下心中的郁悶。而并不認為自己提名選舉失敗的希拉里更是認為也應該重新進行提名選舉,以證明自己與奧巴馬相比誰勝誰負的實力與能力。因此,為了實現民主黨的最高政治利益,并達到可以由自己入主白宮執政的目的,希拉里制定了如下的計劃:
第一步,首先會接受奧巴馬要求黨內和解和幫他助選的請求,但其交換條件是,奧巴馬應提名希拉里為副總統候選人,并為她清償選債;
第二步,在 8月25日 -27日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給希拉里的支持者們一個公正公平合理的說法,而希拉里的支持者們則提出要求,改變黨內超級代表選舉人票的民主黨選舉制度,實行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一人一票的公投選舉新制度,重新在奧巴馬和希拉里之間通過公正公平公開的民主推舉,選出能夠真正體現民主黨黨心民意、有膽有識、志在必勝的總統候選人。
由此可見,對于面臨分裂危險和奧巴馬心胸、能力不盡人意的民主黨來說,其正副總統候選人確實需要重新進行更換調整了。而在這次用公投選舉的選舉新方式新制度所作的重新更換調整中,如果還是奧巴馬獲勝,那么希拉里也就只能屈就擔任副總統候選人而無話可說;如果希拉里獲勝,這表明她確實強過于奧巴馬,理應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而為了進一步加強民主黨內團結和對共和黨的競選力,她應該海量大度地邀請奧巴馬為她的副總統競選搭檔。與此同時,希拉里還必須做兩件事,一件是從維護美國國家利益的立場出發,調整民主黨執政的戰略路線,支持美國的大中東戰略,并公開表示重視擁有3000萬人口的庫爾德民族立國意愿;另一件是,因為奧巴馬得到了肯尼迪家族的支持,所以希拉里應該高度評價肯尼迪的豐功偉績,并向他致敬(今年是肯尼迪總統遇害四十五周年),勉勵自己要像肯尼迪總統那樣鞠躬盡瘁、恪履職責、努力為美國人民服務,帶給美國一個政治民主、經濟繁榮的新疆界。希拉里只要保證做到這些,她也就擁有了足夠的本錢和實力可以去和“U S oldman” ®麥凱恩為爭奪執掌白宮的美國最高權力決一雌雄了,于是,她的支持者們也會向她狂熱地歡呼:
“ Queenbee Hil ” ® --- “ 嗨 蜂王!”
這時的希拉里,就會像世界歷史上“采陽補陰”成功治國的中國武則天夫妻皇帝和俄國葉卡特琳娜夫妻沙皇一樣,成為世界現代史上第一對美國的夫妻總統。美國人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希拉里當選美國總統,她一定會比撒切爾夫人做的更好,更成功。
(3700字)
作者系中國二戰史研國!究會會員。聯系地址:湖南省邵陽市東風路175號省祁劇院
郵編:422001 電話:0739—5222053 email: [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