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反華現(xiàn)象的文化分析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 陸益龍
2008年06月23日 人民網(wǎng)-中國經(jīng)濟周刊
從英國《泰晤士報》對北京奧運會組織工作的敵意攻擊,到美國CNN主持人用惡毒語言公開誹謗中國產(chǎn)品和辱罵中國人,再到北京奧運圣火傳遞在歐美遇到的暴力抵抗,尤其在法國巴黎遭遇的暴力侵害。這些事件的出現(xiàn),并非是巧合,更不是偶然現(xiàn)象,也不是少數(shù)人表達意愿的結(jié)果。從社會學人類學角度看,這些事件反映了歐美反華勢力在得到縱容,反華現(xiàn)象正在蔓延。
表面上看,反華現(xiàn)象是對中國及華人的歧視、排斥和攻擊;而從深層文化意義來看,反華則是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與德國的納粹主義以及美國和南非曾推行的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一脈相承。
所以,對當前歐美出現(xiàn)的反華現(xiàn)象,不能認為似乎是在支持藏獨勢力,抵制北京奧運會,其實質(zhì)不過是利用藏獨勢力,或者說藏獨勢力不過成為他們反華和宣揚種族主義的一種炮灰,真正目的是要反對中國,遏制中國的發(fā)展。
西方文化特征是自我中心主義
從文化根源來看,歐美的反華及種族主義源自于西方文化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的基本特征就是西方文化自我中心主義。例如,十九世紀以來社會進化論在歐美社會的流行,充分反映出西方文化自我中心主義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西方人之所以喜歡社會與文化進化論,就因為這一理論隱含了西方文化和社會制度是人類發(fā)展至今最完善、最進步的一種價值觀。言下之意,其他文化和社會制度都是落后的,需要學習和應該改進的。
在這種價值觀的支配下,歐美在全球范圍內(nèi)推行殖民主義政策,導致世界文明和文化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嚴重破壞,大量原住民及其文化遭到滅絕,如美國印第安人及其文化的消失就是例證。
如今,其殖民策略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殖民主義,目標是希望全世界人都接受并采用其意識形態(tài)和西方文化。但這一文化殖民主義正受到來自中國、伊斯蘭世界和俄羅斯的挑戰(zhàn)和抵抗。尤其是隨著中國的崛起,以及中國特色的意識形態(tài)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保持,中國便成為西方世界推行文化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的巨大阻力,也正因如此,中國被西方世界推到攻擊和遏制的風口浪尖。
中國忽視了批判西方的強盜文化
歐美文化中心主義除了有自身的文化根源外,還有來自外部的呼應。自近代西方列強入侵中國后,中國人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文化弱點,并竭力向西方世界學習。在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教訓時,我們得出了一種結(jié)論——“落后就要挨打”。也就是說,我們遭受侵略是因為我們落后。
當這種觀念流行后,受侵害者反而只能自責,或拼命地追趕,而沒有正面地回應入侵者。自近代以來,在遭到西方列強侵略之后,中國人只注重了向西方學習,而忽視了從正義的角度去批判西方的強盜文化。落后了需要努力發(fā)展,這是正確的,但實力和工具的落后并不應該成為遭受侵略的理由。
近代的許多運動和革命,一個嚴重缺陷就是過于迷信西方文化和制度,說白了就是崇洋媚外,這從某種意義上助長了歐美文化中心主義的蔓延和擴張。在發(fā)展過程中,我們需要批判和譴責西方文化中的霸權主義和強盜邏輯,尤其應該追訴帝國列強對中國人所犯下的歷史罪行,促使西方世界對自身文化糟粕的反思和自省。
許久以來,我們似乎習慣于用儒家之道給西方文化的強盜邏輯以禮遇。歷史和現(xiàn)實表明,這一策略無助于改變西方人對待中國的態(tài)度,反而助長了西方的反華勢力。
遏制西方反華勢頭要內(nèi)外并舉
當前,如何才能遏制西方世界的反華勢頭?由于西方反華現(xiàn)象背后有著較深的文化根源,而且支撐反華現(xiàn)象的文化價值觀,其形成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西方文化自身具有自我中心主義和霸權傾向,二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方式。因此,遏制乃至消除西方反華現(xiàn)象,也需要西方世界和中國雙方作出努力。
就西方世界而言,他們該好好地進行文化自省和反思,反思文化中心主義和霸權主義給人類和整個世界文化帶來的不幸和災難。
諸多的歷史和現(xiàn)實表明,他們高舉人權、自由、民主的旗號到處侵略時,其實不過是滿足他們的文化中心主義需要,而并不能真正給人類帶來福祉。美國人在伊拉克所犯下的罪行就是最好的例證,美國人因為不喜歡薩達姆而發(fā)動的伊拉克戰(zhàn)爭,給伊拉克人民帶來了什么呢?難道是人權和發(fā)展嗎?
同樣,在援助非洲時,西方人說:“你們要搞民主!”而結(jié)果是戰(zhàn)亂頻發(fā),人民流離失所,饑荒不斷。而到了要解決當?shù)厝嗣竦某燥垎栴}時,西方國家卻個個都避之唯恐不及。可見,西方世界在打著“人權”的幌子干預其他國家時,其實就是要搞亂該國,而并非真正期望其發(fā)展。
事實上,每一種文化都是當?shù)厝嗣裨陂L期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適應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的結(jié)果。如果這種文化生態(tài)遭受侵略和破壞,就會對當?shù)氐陌l(fā)展造成危害。由此說明,西方世界所推行的文化霸權主義和文化單一化,是人類文明的災難。
真正有正義感的西方民眾,應該起來與霸權主義和強盜文化作斗爭。如果容忍文化中心主義和霸權行徑肆意妄行,實質(zhì)上就是縱容文化毒瘤在侵害世界文明。某種意義上,與當年歐洲對德國納粹主義的縱容和包庇一樣,不僅給他人,也給自己帶來了災難。
中國兩條策略應對西方反華勢力
就中國而言,應對反華勢力需要重視策略。
第一,中國要“自信、自尊和自強”。
自信就是中國人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文化、相信自我發(fā)展能力。在日益頻繁的國際交往中,自信心決定別人的態(tài)度和結(jié)果。
自尊就是尊重團結(jié)自己人、尊重自己的文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眾文化中存在著普遍的媚外傾向,如對洋名牌的迷信等,這反映了國人的文化自尊意識尚待喚醒。我在韓國工作時發(fā)現(xiàn),韓國人的這種意識就非常強,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的方面。
自強是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和獨立自主的發(fā)展路徑。改革開放不等于放棄獨立自主的原則,而是夯實這一基礎。無論是改革還是開放,根本目標就是要增強獨立自主的能力。
第二,在解決東西方文化矛盾和沖突方面,要采取交流與交鋒相結(jié)合的策略。
堅持開放就是要促進文化交流,增進西方世界對中國及中國文化的了解。但是了解不等于理解,不理解就容易產(chǎn)生矛盾和沖突。在面對矛盾和沖突時,中國人應該敢于直面交鋒。通過面對面的交鋒,往往更有助于矛盾和沖突的化解,正如俗話所說“不打不成交”。
在直面交鋒中,要懂得西方文化的一些方式,如公開、以牙還牙、法律手段等。例如,在應對近期歐美的反華浪潮中,海外華人華僑和留學生所采取的有組織、和平的示威抗議活動、利用網(wǎng)絡媒體發(fā)起的抵制倡議,以及在奧運圣火傳遞中與反華勢力的較量等行動,都是積極理性的。這些行動有效地遏制反華勢力的囂張氣焰,維護了中國人及中國文化的尊嚴。同樣,一些中國企業(yè)和華人組織,還可以對那些惡意詆毀中國的西方媒體提起訴訟,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尊嚴。
總之,在面對西方反華勢力的挑釁和侵害時,不能再用沉默和默默無聞勤奮勞動的方式去應對,而應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只要我們站在正義一邊,任何敵意的、試圖遏制中國發(fā)展的勢力注定都會失敗。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