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危機之后,下一站印度
作者:嚴鈺 原載:經濟觀察網
網絡版專稿 記者 嚴鈺 印度越來越吸引經濟學家們的目光。隨著印度通脹加劇、熱錢回流、盧比貶值,多種跡象表明,印度正徘徊于經濟危機邊緣。專家認為,越南經濟危機之后,印度將是下一站。
通脹率升至8.24%,創45個月新高
印度商業和工業部6日發布數據稱,截至5月24日的一周,印度通貨膨脹率升至8.24%,為連續第七周上升。
由于食用油、糧食、蔬菜和部分工業品價格大幅上漲,印度通脹率近幾個月來持續上升。目前的通脹率已經升至2004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鑒于國際油價不斷高漲,印度政府調高了國內成品油價,將汽油價格上調11%,柴油價格上調9%。雷曼兄弟公司預計,成品油價格上調后,印度通脹率將進一步上升至9.5%,將創13年來最高水平。
而印度HDFC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阿比克·巴魯阿認為,通貨膨脹將持續走高,11月份可能達到9.5%左右。英《經濟學人》雜志最新文章認為,印度全年通貨膨脹將達到9%-10%。這將是自1995年9月以來印度再次受到接近兩位數通貨膨脹的困擾。
外資大舉撤離,股市連續暴跌
受通脹壓力以及國際市場等外部環境的影響,印度股市也遭遇到嚴重的挫折。孟買30種股票敏感指數6月9日下跌了506點,收于15066點。孟買技術股指數下探至年度最低點,以4500點坐收。近一年半以來首發上市的股票有三分之二的價格已跌破發行價。外國機構投資者持續大量拋售手中的股票,其中銀行、地產、石油、能源、汽車等行業受到的壓力最大,分析認為印度股市將持續暗淡一段時間。
外資大舉撤離導致印度股市自5月中下旬開始出現有史以來的最大震蕩。其主要股指30種股票價格“敏感指數”從5月18日開始出現暴跌行情,兩天時間里便下跌了近10%,到5月22日,股指當天再次下跌并觸及10%的停止交易條款,孟買證券交易所被迫停盤1小時。隨后幾天里,外國機構投資者繼續瘋狂拋售手中的股票,像塔塔鋼鐵、信實集團等這種被認為“與存折無異”的績優股也難逃大幅下跌的命運。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印股市大跌主要受以下因素拖累:從國際情況看,6月7日國際原油價格在紐約期貨交易所創下139.12美元/桶的歷史新高,同時美國當月失業率創下22年來的歷史記錄,使得道瓊斯指數收市時下跌了近400點,世界經濟前景堪憂;越南出現金融危機,股市今年以來暴跌60%,對亞洲股市也造成不利影響。從印國內形勢看,通貨膨脹已高達8.24%,分析預測不久可能達到兩位數,人們預期政府和央行可能采取更加嚴厲的措施控制通脹,擔心由此拖累經濟。另外,外國機構投資者大舉從印股市撤資,有數據顯示近幾個月已撤資45億美元,也是推動股市下跌的原因之一。分析家表示,后市情況仍不看好,估計更壞的情況還在后頭。
印度經濟前景茫然
受國際市場油價和糧價飆升等因素影響,目前許多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均面臨較大通脹壓力。這也是影響印度經濟危局的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專家還稱,政策的變動和久拖不決是印度陷入經濟困局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立法部門工作拖沓,到目前為止,印度許多有利于吸引外資的政策都未能落實執行。由于左翼政黨在今年5月初的地方邦選舉中日漸勢強,外國金融機構擔心,辛格政府今后在制定吸引外資政策時會遇到更大困難。
一些專家甚至認為,越南危機之后,下一站是印度。謝國忠表示,印度經濟已經處于騎虎難下的境地。印度的信貸增長維持在30%左右已經很多年,這一問題也很嚴重。印度現在通脹已接近10%,而該國實施能源補貼政策,一年高達500多億美金,一旦財政無法支撐而放開油價,通脹將會大幅度上升,那時政府就必須采取緊縮措施,經濟增長預期也會大幅下降,這會導致熱錢回流,貨幣貶值,通脹壓力更大,由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越南經濟動蕩引發恐慌蔓延 印度股市暴跌
--------------------------------------------------------------------------------
來源于:環球時報 任彥 李潔思
越南經濟動蕩所引發的恐慌正在亞洲范圍內蔓延。6月12日,在本周三印度央行15個月來首次調高利率后,印度股市下跌2.5%。通貨膨脹、盧比加速貶值,股市暴跌——突然間,“印度經濟將步越南后塵”的說法漸起。但在印度本國,越南的經濟動蕩卻并沒有引發過多關注。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表示,印度與越南經濟體差別太大,兩者可比性不大。但也正由于印度經濟的“分量”,其目前的經濟狀態更具有“警示”意義。
6月6日,印度公布的最新通貨膨脹為8.24%,創下新高;盧比自4月以來的最大跌幅超過7%。為了緩解高通脹壓力,6月11日,印度央行15個月來,首次將利率調高到8%。而就在利率上調之后的第二天,印度股市跌幅近3%。其中,印度最大的銀行,ICICI銀行下跌3.8%,是2006年10月份以來的最低。印度也加入了印尼、菲律賓、越南、巴基斯坦等升息的亞洲國家之列。
股市大幅下跌、通脹形勢日益嚴峻、盧比的貶值,再加上印度目前的對外貿易總體上還維持著逆差的局面,如果一旦外資集中加速撤離,將會給印度股市乃至整個印度經濟體帶來嚴重的沖擊。事實上,經濟界目前也已經出現了“印度是否會成為第二個越南”的言論,甚至有專家認為,印度經濟危機可能會波及整個亞洲市場。
英國路透社在12日接連發表的兩篇報道中就說,油價的攀升壓低了市場的情緒,整個亞洲市場都感染了“通脹憂慮”,印度資本市場中,對于消費需求降低和抑制盈利增長的擔憂正日益增加。另一篇報道則認為,作為IT產品初級供應地的印度企業,正在面臨來自其主要市場美國的“訂單減縮”,而貶值的盧比也已不足以“拯救”印度的IT企業了。
值得注意地是,在印度本國,并沒有出現“經濟危機”的預測,印度媒體也沒有給予越南經濟危機過多的關注。由于印度經濟是以私人家族企業做為支撐點,民營企業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使得印度經濟擁有一個比較“堅硬的外殼”,這與越南完全依賴國外資本的“外生性”經濟區別很大。因此,印度人并沒有感受到過多的危機感。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教授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盡管“印度將成為第二個越南”的預測漸起,但越南和印度這兩個經濟體差別太大,印度經濟目前還處于“安全區域”。劉元春教授認為,越南出現經濟危機的征兆現在來看已非常明顯,但對于印度而言,下“經濟危機”的論斷還為時尚早。
“盡管如此,作為‘金磚四國’的成員,國際資本對于印度的關注度會非常高,也不能排除國際游資對印度進行‘襲擊性’操作的可能,”劉元春教授說道,“一旦印度經濟真的走向衰勢,亞洲乃至全球市場將面臨大調整?!薄暗侥菚r,國際資本會涌進中國,中國將成為國際資本的‘避難區’,而這無疑將考驗中國金融部門對國際資本的監管力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